1 特警實戰特點
特警隊員一般都擔負著當地的處突、防暴、反恐工作,處置的事件具有急、難、險、重的特點。在執行這些實戰任務時需要特警隊員有超強的身體素質、特種技能和戰術能力,而后者也需要有良好的體能作為基礎。身體素質情況直接影響到其它兩者的發揮水平,影響到特警隊員實戰中的戰斗能力。目前,“體能就是戰斗力”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特種反恐部隊的共識。
然而,與特種技能和戰術能力相比,身體素質能力形成的周期比較長,需要隊員長時間堅持科學、系統的訓練。特警身體素質從特警的成長歷程角度分析,分為特警后備人才階段的訓練和特警隊員崗位上的訓練。本研究討論的特警身體素質訓練包含特警后備人才階段和進入特警崗位后的身體素質訓練兩個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特警隊員所需的身體素質又不同于競技體育領域中任一運動項目所需的身體素質。力量方面,特警隊員需要具備散打運動員的爆發力、摔跤運動員的絕對力量和力量耐力,這樣才可以控制犯罪嫌疑人; 靈活性與柔軟方面,特警隊員需要具備體操運動員輕盈、迅速與柔韌能力,以穿越各種險要惡劣的作戰環境。特警隊員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又不能簡單地要求他們具備專業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特警隊員的身體素質必須高于普通警察的身體素質水準。
2 影響特警身體素質訓練的關鍵要素
訓練實踐證明,影響特警身體素質訓練效果的主要要素包括特警隊員自身的條件、教官的訓練水平、管理水平、訓練裝備與場館、營養補給、機能恢復與心理干預情況和訓練時間保障等,而每種要素的權重又有所差異。
2. 1 特警隊員的自身條件
經調查,我國參與訓練的特警學員、隊員的年齡分布分別為 18 ~22 歲、22 ~35 歲?,F狀顯示,由于高考沒有體育測試,普通學生在 18 歲之前很少有參加科學、系統的體育訓練,所以造成大學生入學時身體條件與一般人無明顯差異,身體素質相對較低。而一線特警隊員則主要來自警校畢業生、社會特技人員( 比如退役運動員) 和部隊特戰隊員。他們經歷過基礎訓練,但是身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訓練經歷各異。運動訓練理論認為,從受訓對象的自身條件出發開展訓練是訓練科學化的基本條件,所以特警隊員或學員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時必須嚴格遵循自身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基礎、整體健康狀況等基礎條件。
運動訓練學和運動人體科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認為,年齡及其身體素質基礎是制定參與訓練者的訓練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果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長期超過受訓人員的最大承受能力,不但不會提高受訓者的體能,相互還會造成運動傷病。目前,我國特警隊員的招募來源由于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身體情況方面參差不齊,要解決訓練中的科學性問題,必須從受訓者身體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與之適應的組訓方式。
2. 2 教官的訓練水平
教官是特警身體素質訓練的主導者,其訓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特警身體素質的訓練效果。這樣,決定教官訓練水平的因素也即成為影響特警身體素質訓練的因素。決定教官訓練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教官掌握的專業知識情況、教官的訓練組織能力和教官的訓練經驗等幾個方面。
在完成公安部大力培養實戰教官的“十百千”工程后,全國公安隊伍中的“教官”數量頗多,但是教官的教學隊伍的建設質量并不理想[1].研究顯示[1 -3],我國特警訓練教官主要來自于警校畢業生、武警特警隊員、未參加過系統警察體育訓練的公安理論研究人員( 占據多數) .因此,90% 以上的特警教官對特警隊員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的評估主要靠經驗,所以導致訓練量總體較低,發展的身體素質無法滿足實戰需求。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特警方向專業的訓練教官是經過特殊選拔的競技體育優秀運動員,他們既有長時間、系統的受訓經歷,又擁有本科或碩士研究生的運動訓練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親自應用訓練科學的實踐中成長。因此,從技術動作展示到傳授給學員的教學環節都有著專業的素質和水平。同時,教官還利用每周的業務學習時間學習公安業務知識和技能,使特警學員的身體素質訓練與公安實戰無縫對接。
2. 3 管理形式
高質量地完成組訓,達到特警所需要的過硬的身體素質,需要參訓者不斷挑戰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極限。無論嚴寒酷暑,堅持不懈,絕不放松。這是普通人無法靠自發完成的,必須有嚴格的管理給予推動,在必要時克服參訓者固有的惰性帶來的弊端。須知,任何高質量的工作效果都是以嚴格高效的管理為前提條件的。而這一點正是我國當前各個特警培養單位和特警實戰單位所缺少的。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在近 15 年的特警學員培養過程中創新實施了“教管一體”的特殊管理模式,即“教學、訓練、管理”三者的高度統一,在“三分訓練、七分管理”理念指導下做到“訓練中管理、管理中訓練; 生活中管理、管理中生活”.形成由訓練教官擔任班主任,24 小時對特警學員進行訓練與作風相結合的監督與指導,充分貫徹激、促、罰、汰的特殊手段。
2. 4 訓練的組織形式
在學歷教育中,特警學員的身體素質訓練通常應采用的是班級教學制,教官在安排訓練時既要遵循教務系統的排課規律,又要充分考慮身體素質的發展規律。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作為首創院校公安特警教育至今已經有 14 年,經過 14 年的實踐探索在特警身體素質訓練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教官訓練組織方面,采用小班制,每個小班人數 30 ~35 人,由一名主教官和一名輔助教官負責訓練。特警學員入校后,首先對學員進行有氧耐力素質與無氧耐力( 利用 MONARK894E測功儀) 、100 米、3 000 米和縱跳摸高等測試,建立學員體質水平檔案,并對學員進行分組。將有氧耐力素質遺傳優勢型的學員同班訓練,速度素質遺傳優勢型的學員同班訓練。
教官在對實戰單位特警隊員進行訓練時,首先應根據特警隊員的遺傳特點和運動能力進行分組,因材施教。對速度型特警隊員在保持速度素質繼續提高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優秀的特警隊員在保持耐力素質繼續提高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速度素質,做到優先發展優勢素質,逐漸提高非優勢素質,以獲得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另外,訓練中教官還應根據公安執法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特警隊突擊行動中需要速度和力量的同時具備,相關身體素質特點類似于中距離跑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依據訓練學原理,平時的訓練中應當在發展速度耐力素質的同時,兼顧發展力量耐力[4].特警作戰也需要長時間工作的耐力。而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同時訓練速度和耐力,要充分考慮到速度遺傳優勢型人才往往耐力素質相對差,而耐力遺傳優勢型人才往往速度素質相對差。
2. 5 訓練裝備與場館
吳愷等人[3]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大部分地方巡特警支隊、大隊設有健身房,但是健身器材比較稀少、陳舊、沒有健身指導人員和相關安全保障設施,所以無法達到有效發展隊員身體素質的作用。雖然正在不斷加大對特警訓練裝備和設施建設的力度,但目前大都處于“拳打臥牛之地”的形式。因此,建議在充分發揮現有場地、硬件在訓練中作用的同時,再開展一些不受場地和裝備限制的訓練項目,如跑步、徒手搏擊項目、俯臥撐等其它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項目。
2. 6 訓練的營養、恢復與心理干預情況
研究顯示,實戰單位特警隊員的飲食與普通警察沒有任何差別,并沒有特殊的營養補充措施。特警隊員對訓練后的恢復滿意調查顯示,32% 的特警隊員對恢復情況不太滿意,37% 的特警隊員訓練后沒有及時恢復、沒有任何的恢復手段; 并且了解到,整體訓練量較低也是訓練后恢復不佳導致的后果之一; 執行任務后的心理恢復以及特殊訓練中的跌打損傷及時理療幾乎所有特警隊都受到條件限制,少之又少[6].目前在我國,特警高強度訓練和執行任務后的心理干預存在著非常大的需求,但是結合中國國情的、成熟有效的特警心理訓練模式的出現還要假以時日。究其原因,可能并不單純的是經濟條件所限。而要改善此種現狀,首先要從觀念和意識上找原因。
訓練與恢復是同等重要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從運動人體科學角度而言,訓練刺激是挖掘人體器官組織乃至每一個細胞的過程,而恢復是糖原、蛋白質等物質合成促進實質性形態和能力提高的過程。訓練和恢復是兩個相輔相成的生物學過程。每個過程的有效運行都包含很多技巧,同時都需要時間。因此,特警通過訓練達到綜合身體素質的提高,不僅僅要把時間和心思放在訓練刺激的過程上,還要有合適比例的時間以及適當的方法和手段促進訓練后的恢復。在現代競技體育訓練研究中,有關運動后恢復的研究很多,這些成果有些可以直接為特警訓練服務,有些需要借鑒其研究方法去探索特警這個新的訓練群體的相關標準和評估依據。比如,特警后備人才在學歷教育中參與特警訓練,對于 18 ~21 歲的男生和女生分別應當以什么樣的訓練疲勞指標進行評價? 診斷疲勞的標線又應當是如何的? 諸如此類的問題,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為特警訓練專門配置了實驗室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有國家高水平運動員身體機能監控與評估的科研人員。特警訓練的強度與效果、訓練后恢復情況、訓練適應與否等有關特警訓練有效與否的核心監控要素在整個特警訓練周期中分階段、有側重的跟蹤進行,并實時對訓練教官進行反饋,由特警訓練管理者、特警訓練執行教官、特警醫官共同討論決定訓練方案的隨時調整。多年的實踐中,有效防止了過度訓練和其他不利于健康的訓練因素。因此,如何科學的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不同年齡段和訓練經歷的特警參訓者的訓 練后恢復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今后實現特警訓練科學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特警的身體素質訓練枯燥、艱辛,而訓練時的精神狀態、專注程度又直接影響到訓練效果,訓練中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健康并使得訓練效果達到最佳 .隊員訓練中一旦出現心理倦怠、厭煩時,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 特警運動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訓練效果相對降低。人體神經系統與肌肉組織、骨組織及心肺等各個器官系統在訓練中高度統一,相輔相成,彼此影響而形成訓練效果的。因此,在特警身體素質訓練中可以采用音樂、鼓勵等各種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去促進訓練效果的產生。在特警訓練后的心理干預方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特警訓練模式中秉承著身心一統的訓練原則,即心理素質、意志品質融入高強度的身體訓練過程。同時,要求每個特警學員寫訓練日記,將訓練心理和情緒如實記錄,學員對每天的訓練暢所欲言。不僅在無形中實施了“心理宣泄”,同時也讓訓練教官了解了他們的實際情況,這樣有利于學員的訓練方案的個體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