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物流是現代物流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它的構成要素是在普通(或常態)物流基礎上形成的,因“緊急需求”或“應急行動”而區別于普通物流,具體而言,應急物流是指為滿足應對自然災害、緊急安全事件、維穩處突、軍事沖突等突發性事件對物資的緊急需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應急物資的籌措、運輸、包裝、倉儲、流通加工、配送及相關信息處理等各種功能而形成的特殊物流活動。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 是應急物流體系中的一種專業化的應急物流,是遂行和完成裝備器材應急保障的一種物流體系和運行模式。
其概念要素為:一是服務保障對象:以裝備為主;二是主要職能任務:完成裝備器材應急供應保障;三是目標價值取向:是一種以應對突發事件、應急行動和多樣化軍事任務為主要目標;四是體系層次關系:屬于軍事應急物流體系,隸屬于裝備物流專業范疇。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基本特征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不同于其他專業領域的應急物流,它具有自身獨特的內在運行規律和外部表現,具體有以下主要特征: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最大特點就是體現在“軍事效益第一”上,在一些重大軍事行動、突發事件中,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首要目標就體現在軍事效益,常態物流的經濟性將會被弱化,不再作為應急物流活動的重要因素加以考慮。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的不確定性,主要是由突發事件或應急行動的不確定性決定的,突發事件或應急行動需要的器材品種、數量、時間、地點、保障規模等各種不可預期的因素,使其具有不確定性。
由于裝備保障的特殊性和應急行動的特殊需要,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流程、動用和內容相對特殊,需求更為緊急,流程更為簡捷,目標更為明確。在某些情況下,為保障應急行動的需要,應急物流動用審批程序將簡化,甚至邊執行邊審批。
從裝備器材的材質上講,種類多,對保管條件要求不一;從體積重量上來講,既有成噸重的大型總成件器材,也有墊片、螺栓、螺帽等體積重量都很小的單件;從保管包裝條件上講,有些需要定期通電放電、干燥密閉,有些需要恒溫恒濕、真空密封。因此,從總體上看,裝備器材保障十分復雜,給應急物流的組織實施帶來更大難度。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構建,應以常態化物流體系為基礎,寓急于平,構建基于平、用于急的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由此,可以很好地整合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因地制宜地做好物流體系建設,確保應急狀態時能夠上得去、展得開、供得上,遂行高效的裝備器材應急保障。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構建,以體系運行活性為基本要求,倍增活性、快速反應是其內在要求和建設目標。裝備器材應急保障具有爆發突然、持續時間短促、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要求物流體系運行機制靈活、簡潔和高效,做到快速反應。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構建,要以高新技術手段為重要支撐,依靠先進的高新物流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應急保障物流體系運行效率,也是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的客觀需要和重要支撐。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行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應急保障要求高,涉及環節多,指揮協調難度大,資源調度復雜。由此,要快速、有序、高效地遂行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活動,需要應急物流體系各機構、各環節整體聯動,高效配合,協調運行。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資源調度,要實現按需調度、科學準確和及時高效,關鍵環節就是科學生成調度方案。它的形成過程是由應急物流資源需求點提出保障需求開始的,到戰役或戰略資源調度機構,依據現有器材儲備及分布情況,確定器材保障資源點,制定調度方案。應急物流資源調度,在對應急物流資源做好指揮、計劃、決策和控制的同時,還要考慮多種運輸方式條件下,如何根據各種影響因素和條件,科學合理地制定運輸配送方案。
應急保障訓練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具有軍事目標的唯一性、保障需求的不確定性、保障行動的超常規性、器材保障的復雜性等特點,對保障的應急性、時效性和專業性等要求高,要遂行好應急物流保障行動,就需要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因為訓練是提高應急物流運行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依據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體系運行組織與流程,應急保障訓練內容主要包括:
組織指揮訓練。主要包括:對保障任務的了解,對保障情況的分析研究,對保障資源的籌措調劑,對上級意圖的理解和對器材保障全局的把握,以及保障力量編組、方式運用、指揮協同等內容的訓練。
緊急收發訓練。主要包括:接受(下達)緊急指令、緊急檢查清點、應急出入庫、裝載固定、辦理交接等環節的訓練。
應急機動保障訓練。是指為完成器材應急保障任務,組織保障力量攜帶裝備器材,向保障對象或保障區域實施機動輸送或伴隨保障的訓練。
野戰倉庫開設與撤收訓練。野戰倉庫開設與撤收訓練,通常依據野戰倉庫開設方案組織實施,從接到開設(撤收)野戰倉庫命令開始,至野戰倉庫開設(撤收)完畢為止,鍛煉和提高裝備器材野戰應急保障能力。
為確保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訓練科學有序、系統高效,必須科學組織訓練,采取靈活有效的訓練方法。
裝備器材應急保障訓練,要區分崗位、突出重點,按崗位組織分訓,可分為:組織指揮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組織指揮訓練,是指保障機構指揮員及機關圍繞應急保障組織指揮活動進行的訓練,訓練應急保障組織指揮的程序、內容和方法,以提高首長機關和分隊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專業技能訓練,是指保障分隊圍繞器材緊急收發、應急機動保障、野戰倉庫開設與撤收等而進行的專業技能訓練,以器材裝卸載、緊急收發、機動前送等技能為主,依據設置的突發應急保障場景組織訓練,目的是提高器材保障分隊應急保障能力與水平。
按照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預案設置應急突發情況,按照應急物流程序連貫實施。著重解決訓練中機關、分隊協同配合,以及保障中通信指揮、保障力量配置、機動伴隨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即將設置情況、戰備等級轉換、緊急出動、野外快速收發器材、開設野戰倉庫、撤收轉移等科目連貫起來,把機關、分隊、各保障小組集中起來進行合訓,重點使機關熟悉應急保障組織指揮的程序方法,提高組織指揮與決策能力;分隊官兵熟悉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的技能、方法與要求,提高保障的專業技能。
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訓練,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模擬與仿真技術,按照保障要求,模擬設置各種實戰化應急保障情況和場景,對應急保障需求、保障預案擬制、保障流程優化、保障資源調度和保障效果評估等進行模擬訓練。要注重拓展從簡單模擬到復雜模擬、從靜態模擬到動態模擬、從小型模擬到大型模擬的訓練路子,不斷提高裝備器材應急保障模擬訓練的質量與效益。同時,還可進行室內電子沙盤推演訓練,在設置的實戰化應急保障場景中,重點練保障力量配置的方法與程序,練保障的組織與控制,在模擬訓練環境中掌握應急保障實施的特點與規律。
在按崗位分訓、按預案合訓和模擬訓練的基礎上,要從實戰標準出發,按標準組織裝備器材保障應急物流實戰化訓練。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堅持仗怎么打就怎么練,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練什么的原則。按照實戰化訓練標準和要求,在應急物流保障訓練時,要設置各種實戰場景和情況,要針對應急突發事件的惡劣環境以及裝備器材應急物流保障難度大的實際,組織進行實戰背景條件下保障與防偽生存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