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軍人視角下的國防觀教育問題分析
【第一章】軍人國防觀教育面對的挑戰研究緒論
【第二章】當代國際局勢與軍人國防觀教育概述
【第三章】我國軍人國防觀教育變遷
【4.1 4.2】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的理論指導
【4.3 4.4】軍人國防觀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軍人國防觀提升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2章 當代國際局勢與軍人國防觀教育概述
2.1 當代國際局勢概述
2.1.1 宏觀國際局勢分析
冷戰過后,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軍一邊制定面向新世紀的作戰方案,一邊調整自己的軍事戰略??v觀歷年來的美軍作戰的發展,從中可以發現一些特點,不但繼承了傳統的特點,還體現了一些變革性、聯合性等新的特點。其特性最主要體現在以美國為首的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都已把冉冉升起的中國列為首要軍事打擊目標,或者通俗的說,第一敵人。美國對中國的綜合威脅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用軍事同盟實施威脅。近些年,各國加緊合作,加強軍事已經成為了國家安全軍事戰略的新內容。軍事同盟是美國威脅中國的基本方式。日本是美國威脅中國的最重要的軍事同盟的盟友。
日美軍事合作新體系已經建立,日本和美國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威脅類型的角度講,已經轉向了直接威脅。美韓、美澳軍事合作關系也得到了加強。美國正在與一些東南亞、南亞國家建立軍事同盟的關系,2001 年 5 月,美印秘密簽署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合作協定,兩國軍事關系日益密切,美國推行的“借印制華”戰略更加明顯。美國想與這些國家進行軍事合作關系,并且關系機制化、條約化,以便在中亞地區建立軍事反華的陣地。
第二,在國際和區域性合作機制的地方實施對華的威脅。美國曾暗中操縱反華活動,指使“臺獨”、“藏獨”、“東突獨”等,企圖使這三股分裂勢力成為國際反華大聯盟;在反恐問題上,美國企圖強化松散的國際反恐聯盟,虛化和弱化“上海合作組織”;在軍備問題上,美國對中國的外交軍事活動百般阻撓;在國際上,美國公然制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
第三,美國拉攏中國的鄰友。美國在加強與盟友關系的同時,還加緊對中國周邊友好國家實施拉攏、瓦解和分化,尤其是俄羅斯、巴基斯坦。近些年來,俄美關系逐漸解凍,中俄關系趨于平淡,這些表明俄羅斯的外交政策開始出現戰略性調整,俄羅斯已經逐漸融入西方、奉行“西洋主義”.這將使如今的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處于了比較被動的地位。
2.1.2 周邊國際局勢分析
兵學圣典《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庇纱送浦?,國防和軍隊的建設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據統計,1945 年到 1989 年,世界各地發生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共計 197 起,平均每年 4 起多。亞洲地區在當時無疑成為國際爭端的中心地區。即便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當時的國際局勢多么嚴峻也可想而知。
而從 1991 年到 2002 年期間,全球發生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共計 168 起,平均每年 15 起,增長了將近 4 倍。我國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周邊地區存在許多戰爭隱患。
我國陸海周邊國家共 22 個,陸地接壤的有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15 個國家;隔海相望的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拉西亞、文萊、印尼、新加坡 7 個國家。我國和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超過 30 億,占全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周邊國家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和發展程度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歷史問題和敏感問題居多;領土與主權爭端、民族宗教矛盾等更是頻繁的出現。
而且近年來,一方面,釣魚島問題的爭端不斷凸顯。從國際法的角度上講,由于國際上對于領土取得是否適用時效制度的主張并不一致,釣魚島爭端必將繼續,而且不排除戰爭的可能;另一方面,東南沿海關于專屬經濟區劃分的爭端時有發生,主要是因為,國際法上規定了關于 200 海里專屬經濟區開發和大陸架的自然資源勘探制度,由于很多國家的專屬經濟區相互重疊,導致許多爭端產生。我國素來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以維護和平為出發點的主張,其實也是一種大智慧之舉。因為對于相交的那部分專屬經濟開發區而言,如果按照其他國家的主張,從相交集的專屬經濟區中間劃線,各自一半各自開發,其結果是會縮小我國可開發勘探的范圍,但是如果“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話,由于很多鄰國并沒有我國這樣較為先進的海上勘探水平,這是沿海地區關于專屬經濟區開發糾紛頻現的關鍵所在。
但是,無論是“一人一半”也好,還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也罷,目前在國際上都沒有定論,由于國際仲裁要求由爭議國家共同提交仲裁,然而提交國際仲裁院解決對我國而言并不必然是有利的選擇,因此就目前國際形勢看,我國在國際經濟法領域關于專屬經濟區開發的問題上,采取“擱置爭議”的做法表面上是“擱置”和“不作為”,但實際上態度是鮮明的,而并非普通百姓和很多外行人眼中的軟弱表現。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沿海地區由于自然資源開發勘探引起糾紛也是難于避免的。
2.2 軍人國防觀教育的理論內涵
2.2.1 國防觀教育的定義
一談起國防觀教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防觀教育、國防觀教育制度是什么,那么國防觀教育是什么呢?國防觀教育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依據其國防建設為出發點,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法律、道德等各個方面,長期地有組織地對公民的思想觀念施加影響的具備系統計劃和組織的教育行為。國防觀教育制度又是什么呢?國防觀教育制度,其實是指將國防觀教育活動落成法制化制度化的行為。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制分冊》里面對“國防教育制度”做了兩處界定,第一個地方認為:“國防教育制度即國家為適應國防的需要,對公民的觀念、品德、智力和體質有計劃地施以影響的制度。主要包括通過政府、軍隊、學校、企事業、鄉村、社會團體和家庭,開展國防思想教育、軍事訓練、軍事體育活動的制度”,第二個地方認為:“國防教育制度是按照國防的要求,對公民的品德、智力和體質施行有計劃的教育訓練制度”.《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里面記載:“國防教育制度是包括在農村和城市,通過機關、學校、廠礦、企業和社會團體,開展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軍事體育活動的制度?!蓖ㄟ^對幾個地方的分析得出結論,他們內容含義基本一致,但表面措辭則稍有不同。
2.2.2 軍人在國防觀教育對象中的特殊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 20 條規定:“軍區、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軍分區(警備區)和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武裝部按照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結合政治教育和組織整頓、軍事訓練、執行勤務、征兵工作以及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對民兵、預備役人員進行國防觀教育。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國防觀教育,應當以基于民兵、第一類預備役人員和擔任領導職務的民兵、預備役人員為重點,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證受教育的人員、教育時間和教育內容的落實?!?/p>
對于現役軍人來說,接受國防觀教育作為其本職工作的重要環節,使得其作為主體的軍人國防觀教育與其他群體的國防觀教育存在諸多差別。而且相別之下,現役軍人所接受軍人國防觀教育更為專業、深入。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接受國防觀教育屬于法定義務范疇,因此,其參與國防觀教育無論從時間上說,還是內容上說與軍人都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現役軍人是新時代條件下國防觀教育發展創新內容的主力。軍人在接受國防觀教育的同時,還肩負了創新國防觀教育內容的使命。比如,《全民國防觀教育大綱》中所提及的諸多條款,其實都是在由軍事機關和部隊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提煉創造出來的,與此同時,又要隨著戰爭和軍事的發展而不斷地改革和完善。從這樣的角度上來說,現役軍人一方面是國防觀教育的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是軍人國防觀教育創新內容的締造者。
總結上面所說的,目前國內研究者們對國防觀教育的界定比較明確,國防觀教育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并在穩步提高。其成果是積極防御的中國軍事戰略。
中國有很多杰出的老一輩無產階級軍事家,其中以毛澤東最為典型。他們因地制宜的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不斷地帶領軍隊在國內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的實踐中取得勝利,同時也給后輩留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積極防御戰略思想。
在革命戰爭時期,這一思想幫助我們的軍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這一思想幫助我們捍衛國家的主權、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在這些實踐中,這一思想就成了國家軍事斗爭的根本戰略思想。但是針對軍人的國防觀教育方面的研究還是相對較少的,特別是新形勢、新環境下,應對十面埋伏的外部壓力和突發性強的內部威脅,我們不論從教育體系,還是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著巨大問題。
2.3 新形勢下當代軍人國防觀教育趨勢分析
目前國外對國防觀教育的研究已經提高到“社會的第一勤務”、“精神防務”的重要地位,國外的國防教育用這些來激發全國的愛國熱情,使全國一條心,走強國之路。綜合借鑒國外的國防觀教育優勢,結合我國目前形勢,筆者總結出在我國當前形勢下,當代軍人國防觀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的發展趨勢。
2.3.1 教育內容與觀念
2.3.1.1 規范化的教育內容
隨著現代新型國防觀念的出現。國防觀教育不但在內容上被豐富了,而且在實踐中也得到了適合各國國情的很大的發展。以美國為例,他們在德智體各個方面都設置國防觀教育的內容,來提高全民整體的國防素質。在德育上,美國要求公民要樹立為國家服務、獻身的觀念;在智育上,他們要求公民要重視國防理論、歷史等等;在體育上,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從美國的例子可以看出,國防觀教育的內容已經向規范化和系統化發展。
2.3.1.2 現代化的國防觀念
傳統的國家安全只是保衛領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安全包括的范圍越來越大,其包括領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等在內的涉及各個方面的綜合安全。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曾說過: “國家的安全從前是以擊退對手的軍事進攻能力來衡量的,而今天國家的真正防線并不僅僅在軍事上?!爆F代的國防觀念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被逐步改變,現代的國防觀念正在逐步向綜合型發展,成為綜合型的大國防觀念。
2.3.2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形式
2.3.2.1 全員化的組織方式
國防觀教育與每個公民都緊密相關,國防觀教育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因此,發達國家尤其重視國防觀教育。要想培養國民的國防意識,這是一項長期并且十分艱難的任務,單靠政府是不行的,一定要政府與群眾互相配合,一起抓國防,這才是增強國防教育的最佳途徑。國民國防觀念增強,政府與國民上下一條心的抓國防,這將是各國未來國防觀教育發展的趨勢。
2.3.2.2 法制化的教育活動
國防觀教育其內容和形式是很重要的,開展國防觀教育一定要形成并完善現有的制度,通過法律來保障國防教育的開展和實施,一定要長期的堅持下去。法律途徑正成為國防觀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v觀歷史,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為國防教育立法,用此來推動國防教育的發展。
公元前 8 世紀左右,古希臘斯巴達城邦國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國防教育法。在發達國家領導者的眼中,國防觀教育與大國地位是緊密相連的。他們認為,國防觀教育是“政府的首要職責”,還是“社會的第一要務”.第一,提供法律保障。1958 年,美國頒布了《國防教育法》,《國防教育法》被評價為“美國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文獻”.根據美國的《國防教育法》,政府為國防教育事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還對學校國防觀教育的課程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培養新型國防人才。第二,規范了教育對象。美國政府向來認為,人的素質是國防的第一要素,而人的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育,只有通過教育,培養大批科技人才,推動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使其運用于軍事領域,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國防實力。
2.3.2.3 生動化的教育形式
現代國防觀教育的內容已經被豐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時代感和創造性日益增強。隨著新型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通信技術,多媒體和聲像技術的發展,教育媒體的創新使用,使得軍人國防觀教育實踐的過程更加豐富而生動。
2.4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了新形勢下國際局勢與軍人國防觀教育相關知識。首先,本章詳細介紹了當前國際局勢對我國國防觀的影響。其次,本章著重闡述了國防觀教育的內涵、軍人國防觀教育的特殊性等相關含義。最后,本章通過借鑒發達國家軍人國防觀教育的優勢,總結了我國當前形勢下當代軍人國防觀教育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