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軍人視角下的國防觀教育問題分析
【第一章】軍人國防觀教育面對的挑戰研究緒論
【第二章】當代國際局勢與軍人國防觀教育概述
【第三章】我國軍人國防觀教育變遷
【4.1 4.2】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的理論指導
【4.3 4.4】軍人國防觀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軍人國防觀提升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4章 新形勢下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的方法與路徑
4.1 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的理論指導
國防觀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國防觀教育的相關理論指導,國防安全的發展需要深入開展國防觀教育工作。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不斷書寫著輝煌而壯闊的新篇章,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國防建設的指導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以前立足于危機并時刻準備爆發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而現在則轉移到和平發展的正軌。中國國防和軍隊的建設在這些轉變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和領域,同時,中國的國防觀教育工作也跨入了新的階段。
隨著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的召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以之前的國防觀教育思想為基礎,立足于中國的國情以及當前國際局勢,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特別是軍隊國防觀教育面臨的發展變化,以創新的方式為軍人國防觀教育建立一系列新思考和新理論,對于中國軍隊國防觀教育的深入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習總書記還指出,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強化法治信仰,軍隊內部要習慣運用法治思維認識、判斷并解決問題。要轉變以往不正確的舊觀念、老思想,一切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4.1.1 新形勢下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總體要求
根據我國當前的國防觀教育情況,新時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以及基本方針政策都需要進行明確,這是以后軍隊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依據。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需要凝聚力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復興之路的宏偉愿景。因此國防就顯得尤為重要,國防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實踐國防觀教育,最首要的是要樹立全民的國防意識。不僅如此,還要從國家經濟建設出發,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的大局,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不斷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全力開展軍人的國防觀教育體制的構建與創新。十八大四中全會之后,習總書記提出軍隊與國防的建設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著力發揮法治的規范與指引作用。構建和發展符合軍隊發展規律以及我國國情、軍隊軍情的國防觀教育體系,成為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的核心環節。
4.1.2 新形勢下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的方針政策
實現軍隊和國民的國防觀教育是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國家依據其總體部署要求和指導思想,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應當對如何制定國防觀教育工作發展的總方向、目標進行明確。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是依據當前時期的國際局勢,結合我國國情、發展需要以及安全考慮,包括國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科技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工作。
由于受特定歷史條件的制約及時代環境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國國防觀教育的深化具有階段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此外,我國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這一時期采取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并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我國當代軍人國防觀教育建設引航。
在新形勢下的新時代開展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需要把握時代的主題和歷史任務,以推進經濟發展和國防事業的協調發展作為重點,對黨和國家關于國防建設的路線方針加大力度進行宣傳,樹立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國防安全觀和國家安全形勢教育,黨的光榮歷史、軍史和我國悠久的國防史教育需要加大力度宣傳,貫徹學習人民戰爭戰略的思想,深化國防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軍人、干部群眾牢固樹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安全和經濟發展利益,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等與科學發展觀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國防觀念。要貫徹全民重在參與、長期堅持貫徹、講求實際實效的路線方針,采取強大有力的措施,抓好國防觀教育宣傳和普及工作,不斷擴大社會覆蓋面。
著重跟進各級軍隊領導干部的國防觀教育,使其進一步增強國防安全觀念、提高國防安全的高素養,加強實際落實履行國防安全維護職責的執行能力;重視強化黨政機關其他工作人員的國防安全觀念,理論結合實際,在學習和業務上,針對國防觀教育進行系統的培訓工作。要著眼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守護者和接班人,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做好青少年的國防觀教育工作。
要把國防觀教育作為預備役部隊和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內容,增強民兵和預備役人員參與、投身國防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企業事業單位,也要把國防觀教育列入對自己的員工教育計劃,增加國防常識的學習。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必須要緊扣大力培育忠誠于黨的主題,培養出熱愛人民國家,獻身使命,擁有崇尚榮譽的當代軍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廣泛地、深入地、持續地做好軍隊的國防觀教育工作,提倡為國犧牲報效國家的奉獻精神,使其能夠在國防觀教育中充分發揮表率作用。
4.1.3 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的基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四條規定,中國現階段國防觀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實行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針對不同對象確定相應的教育內容,分類組織實施。
通過分析,我們得出如下四個結論。
第一點是現階段國防觀教育要將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緊密結合。我國國防觀教育一般被分為經常教育和集中教育這兩種形式。經常教育是指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書刊結合思想、業務工作所進行的國防觀教育,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從思想、理論、知識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達到提高愛國主義覺悟、增強國防觀念的目的。集中教育通常是指結合部隊和民兵訓練,征兵、學生軍訓、舉辦國防觀教育學習班以及戰爭動員等時機所進行的教育。
經常教育可使公民有國防意識,關心并支持國家國防建設。集中教育要有明確的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目的等等。比較這兩方面,各有特點,經常教育效果較為明顯。集中教育可對公民進行系統的國防觀教育,升華國防意識,有利于培養一支適應戰爭的骨干力量。堅持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想結合,可使國防觀教育更好地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服務。
第二點是現階段國防觀教育應將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緊密結合。我國國防觀教育的對象,一般被分成普及教育和重點教育兩種類型。普及教育主要是指全體公民進行的普遍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有國防建設和戰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法規教育、三防知識等。重點教育是指對重點團體、重點單位和重點地區的教育對象進行的較系統的國防建設和戰爭的專門理論知識及技能的教育。例如,預備役部隊教育、民兵教育、大學生軍訓以及武警部隊和人民解放軍教育等。普及教育是對全民進行國防觀教育的基礎教育,其目的是讓全體公民掌握國防知識,培養國防意識;重點教育其目的是有針對性地,對特殊的群體進行的高層次的國防觀教育,使他們更好地負擔起建設國防和保衛國防的任務。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的結合闡明了我國國防觀教育的對象和內容,現階段國防觀教育堅持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是中國國防觀教育的現實需要。
第三點是現階段國防觀教育應將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緊密結合。我國國防觀教育內容通常被分為理論教育和行為教育兩個方面。理論教育主要指的是有關國防建設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法規、戰爭理論、戰略戰術理論、軍事科學技術理論等的教育;行為教育主要指的是有關參加和支持國防建設教育、參軍參戰和支持戰爭教育、愛護和保護國防設施教育,以及戰備訓練,戰備演習等的教育。理論教育和行為教育的作用各不相同,將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緊密地結合,可使國防觀教育保持正確的方向,避免片面性、盲目性,提高國防觀教育的效果,使國防觀教育正確地發展。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闡明了中國國防觀教育的方式和途徑,在實施國防教育時,要平衡兩大方面的發展,充分發揮兩方面的作用。此外,開展國防觀教育必須根據不同對象和需要,在教育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區別。
第四點是現階段國防觀教育應堅持將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相結合。社會在飛速發展,因此法治必須適應現代化的國家?,F代化、信息化的軍隊必須堅持和嚴守法治準則。深入推進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相結合,不僅是推行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還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發展的根基保障,更是當代軍人國防觀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時,國防與軍隊的建設要適合當下的國情,就必須提高軍事法律制度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以確保軍事法律制度的實施。
4.1.4 新形勢下深化軍人國防觀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當前,國際宏觀的大局勢是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演變,各種國際勢力多極并存,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這樣的趨勢在曲折中前進,和平與發展是不變的時代主題。隨著第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堅持以往國防觀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立足于我國國情和當前國際局勢,根據時代的變化,尤其是軍隊國防觀教育所面臨的新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軍人國防觀教育的新理論新思想,引領著軍隊國防觀教育實踐更加全面深入穩定地發展。新時期下國防安全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是適應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迫切需要。為此我們必須加強憂患意識,充分認清我國安全環境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努力使自己克服安穩于世界和平的麻痹思想,強化國防安全觀念,以實際行動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快速發展,為實現中國夢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4.1.4.1 有利于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進程
建設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根本保障,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環節,也是保障國泰民安,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
而作為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法治建設首當其沖要從反腐抓起?!笆裁礃永匣⒍际遣夭蛔〉摹?政府和軍隊“打虎抓貪腐”的工作力度從2014 年一整年的國家和軍隊反腐工作中可見一斑。中共中央對于軍隊反腐,可謂毫不留情絕不手軟。進入 2015 年之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中共中央查辦 14名軍級以上“老虎”,更是在國內外引起了相當的轟動。一年多以來,作為對外向來十分神秘的軍隊,史無前例披露內部干部反腐工作狀況,其中從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谷俊山被提起公訴,到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楊金山以及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劉錚等紛紛落馬,大軍區、省級軍區、軍事院校單位共同反腐的大行動,一方面刷新了軍隊反腐的成績單,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軍隊大虎無禁區的原則。法治的震懾力在軍中帶動的反腐大變革,對于社會公眾而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提升軍隊建設在百姓心中信任指數的作用,對于法治中國建設而言也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樹軍中正氣,提軍人士氣,是新形勢下我國軍人的國防觀教育工作承擔的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
4.1.4.2 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執政黨的重要職能就是為了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只有深入、廣泛地展開國防觀教育,強化全民的國防安全意識,加強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并且努力強化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擁護祖國,保衛祖國、建設國家的熱情,從而更加有效地、切實地維護國家的安全統一,以此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爭取更好的國防環境。因此,加強國民國防觀教育,既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
全黨上下必須把國防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有的黨員干部群眾,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帶頭鉆研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的方法與路徑,以及新形勢下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的理論指導。國防觀教育工作的理論指導是國防教育的核心內容,對國防觀教育全局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堅持以往國防觀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國防觀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國防觀教育的新理論,指導著國防觀教育實踐全面深入地發展。新形勢下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了我國國防觀教育的總體要求,明確了新時期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目的、方針政策以及基本原則,為今后我國國防觀教育工作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據。
4.1.4.3 有利于強化國防意識,增強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國防觀教育既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重要基礎,對維護祖國統一具有重要作用。所謂的國防安全意識,是指與國防安全相統一的,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為其最高行為準則的思想意識形態。一般通常表現為公民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的榮譽感以及堅強信念,自覺履行對外反侵略、對內保安全的國防職責,關心國防建設等。新形勢下深化國防觀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強國民建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民族意識,強化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全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強化保衛祖國主權與領土的使命感。
4.1.4.4 有利于培養軍隊新型國防建設人才
要想促進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實現,擁有高水平的人才非常重要,而作為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就顯得尤為關鍵。任何國家或者地區要想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就必須讓自己的軍隊和人民擁有較高水平的國防和軍事素質,這時候擁有強大知識水平的人才在這里就非常重要了。鄧小平指出:中國國家實力的大小,經濟發展后勁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為了使受教育者增強國防觀念,必須加強在當前新形勢下的國防觀教育工作,同時他們能夠掌握和了解必要的現代化的軍事國防理論、軍事國防知識、軍事國防技術,加強身體鍛煉,強健體魄,讓這些人成為全能型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國防人才,從而促進我國的國防現代化乃至整個國家現代化的建設。
現代軍事高科技在軍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使得高科技技術在戰爭中呈現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具有新時代氣息的特點,這對中國的國民素質、對軍事人才的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只有通過加強我國的國防觀教育,通過學習具有現代化特點的新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軍隊兵種知識,通過深刻研究軍事高科技和高技術武器設備,通過了解和掌握西方歐美發達國家的最新軍事理論和軍事科技,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國國民的國防安全素質,才能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要求,同時具有高素質的一大批國防現代化建設人才。此外,國防觀教育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要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等,使國民能夠清楚自己的國防義務和職責,同時使國民能夠自覺依法參加國防安全建設,也能不斷提高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國防建設的發展。
4.2 確立國防意識,完善教育內容
樹立正確的國防意識,完善和規范符合實際的國防觀教育內容,對于有效的開展國防觀教育工作來說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條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國防觀教育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既要符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又要結合目前國際上的前沿理論,探討出一套適合軍隊持續發展的國防觀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4.2.1 建設法治軍隊,加大軍隊內部法制教育
堅持依據法律治理軍隊并嚴格治理軍隊是強大軍隊的基礎,要能夠始終堅持嚴肅的工作作風和鐵一般的工作紀律,維持軍隊高度集中和安全穩定。建設法治軍隊,作為一項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的偉大實踐,需要相應的文化環境與之相對接。也就是軍隊內部的普法教育,法治思想觀念的滲透和深入。法治文化的殘缺、法治教育的不足,將會嚴重的影響到我軍內部管理以及軍人國防觀的形態。建設法治軍隊,加大軍隊內部的法治教育,從思想上讓官兵認識到要敬畏法治、依賴法治、維護法治的心理和觀念,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最為完善和強大的軍人國防觀。
現代意義的法治要求軍隊各個系統的要素,特別是權力的行使和權利的保障,要符合法治、要常態有序。法治也是歐美國家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思想和成功經驗??偨Y國內外軍隊建設的經驗和教訓,也可以得出一條基本結論--法治是強軍的保障。因此,法治教育,必然是軍人國防觀教育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軍委工作以來,其雷厲風行、威武正派的姿態充分的展示了依法治軍的堅定決心。習總書記指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針對軍隊內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諸如鋪張浪費奢靡之風,中央軍委頒布了禁酒令等一系列意在整頓軍隊作風等共計 10 項規定,還批準發布了《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等規定》以及軍隊按照標準花錢辦事、嚴格控制公務接待花銷等 17 項規定。所有的政策導向要求軍隊內部,尤其是領導機關以及各個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必須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法律方法解決問題的覺悟和能力,要具備排除非法律因素對執法活動的不正當干預的覺悟,要建立起堅決貫徹懲治腐敗,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的覺悟。
4.2.2 關注軍人心理發展,注重情感教育
親如兄弟般的士兵關系,本是中國軍隊的一個優良傳統。但在長達十年之久的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 韃伐之下,這樣的傳統遭遇相當大的沖擊。階級性成為軍隊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屬性。每每提到情感,則必須附帶上“革命”二字作為前綴。軍隊中士兵們的關系太過親密反而會遭到大家的反感。雖然這些左翼思想已經遭到批判,但還沒有徹底消失。在一些軍事單位中,軍人的心理發展心理活動仍不受重視,“以情動人”的政治工作方法也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這說明,在情感問題上,肅清“左”的影響,關注軍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仍然是具有高度重要性的。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方法,正是處理軍人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軍人的國防觀教育,必然離不開情感教育、心理教育。軍人的心理教育工作,包括干部和戰士的心理教育兩個部分。在開展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到,干部并不單純是教育的主體或者說是單純的施教方,戰士也不單純是教育的客體或者是受教方。軍隊官兵相互配合,相互尊重,才是有利于軍人國防觀健全的正確模式。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教育,無非就是練習正確的行為??祬巧够舱J為:教育把自己的大廈建立在習慣之上,它將是鞏固的。軍人的國防觀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教育,就是要將理論和時間相互結合,在實際活動中充分運用,常態化、系統化的教育。思想引導同行為習慣并非相互獨立的兩個階段,而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并駕齊驅的統一過程。在對軍人進行思想引導和心理教育時,要結合實際生活和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從一定意義上說,練習正確行為的過程,也就是心理誘導的過程;訓練行為的過程,也是鞏固心理誘導成果的過程。思想變成行為,行為變成習慣,是兩次飛躍。對軍人進行心理教育,從而使其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國防觀體系,就必須重視這兩次飛躍,解決好這兩個飛躍。思想變成行為或許不難,但行為變成習慣,則需要教育過程中關注軍人的心理發展,充分發揮情感教育方法的優勢,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切實完整的教育體系。
4.2.3 創新方法與手段,增強效果與影響
軍人的國防觀教育,應當趨向建立新型教育機制,完善教育內容,把培養高層次的新型軍事人才作為國防觀教育的根本目標。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戰略地位日益攀升,“知識軍事”也將成為歷時發展的必然。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戰爭日益激烈,高水平高層次的軍事人才無疑將成為新時代國防戰略的重大資源。方興未艾的軍事革命,表現出的是千帆競渡的緊張態勢,國防發展的進程,依靠的不是現有技術,更多的是軍事創新能力。在國防觀教育領域,則體現為創新的教育方法與手段,增強軍人的創新意識的同時,也有利于國防觀意識的培養。
4.2.4 有效利用國防觀教育資源,培養軍人創新意識
實行創新式國防觀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創新的教育機制。機制是可以被長期反復使用的模式,通常表現為態度、環境、方式、過程、評價的綜合體。美國軍事院校的國防觀教育機制在創新性方面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他們把創新能力作為培養內容貫徹到了國防觀教育的全過程,注重利用多種方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著重培養學員的求異思維和標新立異的能力。譬如,在指揮學員訓練的過程中,當教官把測試的內容指令給學員,如果學員只是按照傳統觀念中規中矩的去實現目標,那么這名學員最后的成績也只能是良好。
如果學員都和他一樣,那么充其量都是模仿,如果順序經過了改變和調試,這個過程也算是一種創新。實現一個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拘泥于故有形式,發散思維敢于嘗試,這對于一個軍人乃至一個軍隊直到一個國家的國防來說,顯然是意義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