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軍事變革的不斷加深以及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戰爭的作戰思想、作戰樣式、軍隊體制及與之相適應的后勤體制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在島嶼登陸當中,后勤保障任務更為繁重復雜, 進一步加快了軍隊物資保障理論及訓練方式的更新速度。
因此,探究適應未來我軍主要戰爭形勢以及未來高技術條件下信息化戰爭特點的物資保障訓練模式已成為當前我軍物資保障訓練的重要任務。
1 我軍島嶼登陸聯合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現狀
物資保障訓練是指擔任物資保障任務的團級以上單位結合我軍在信息化建設和未來新型戰爭需求的條件下, 針對軍隊物資的籌措、儲備、管理與供應的具體任務,對具體實施單位及相關人員實施的物資保障理論教育與專業技能的教練活動。 當前,我軍建設正處于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的時期, 部隊的物資保障訓練仍然多沿用傳統的方式,在訓練內容、訓練模式、訓練方法以及訓練裝備與管理方面仍與信息化條件下部隊的后勤保障訓練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約了我軍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以及同作戰理論與裝備更新的同步, 主要表現為:
1.1 物資保障訓練的具體內容缺乏信息化思想的牽引和指導[1]
我軍新形勢下的歷史使命一直牽引軍事訓練向提高完成歷史使命能力方向推進,而訓練指導怎樣跟進歷史使命要求,解決戰訓一致問題,將我軍使命任務具體轉化為作戰樣式和打贏標準,把戰斗力標準轉化為多樣化的訓練規范和要求,并按照多樣化的規范和要求組織訓練形成相應的作戰和行動能力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實踐。
1.2 訓練內容落后,不能適應聯合作戰要求
信息化戰爭的作戰形式由單一兵種作戰向諸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發展,部隊的戰斗力集中體現為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1]. 推進物資保障訓練轉變,著眼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整合和實戰能力,整合作戰諸要素進行體系集成訓練,實現作戰能力的綜合集成和整體攀升,使訓練水平與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要求相適應是后勤物資保障訓練中面臨的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1.3 管理制度建設不夠完善,訓練管理約束性不強
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協調、控制和檢查等活動是物資保障訓練管理的主要方面?,F行的物資保障訓練管理難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綜合集成訓練的特點,訓練計劃不適應保障任務的變化節奏,訓練監督檢查觀念落后,訓練管理方法手段落后,考核獎懲制度不健全[1].
2 訓練對策與建議
2.1 信息主導,科技支撐,信息化融入訓練內容
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聯合作戰物資保障訓練中,信息無疑是核心內容。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以信息為主導,將科技做支撐已經成為島嶼登陸聯合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的靈魂。 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將信息技術這一核心要素全面深入地注入到訓練保障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點優勢,提升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質量。 一是注重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對于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效率尤為重要。 促進信息采集、存儲、傳輸、處理一體化,提高信息系統建設的網絡化。 加強軍事訓練局域網的建設和管理,實現一定區域內信息互聯互通以及與全軍軍事訓練信息網的有效連接、及時共享,不斷提高信息傳輸容量和速率,提升訓練質量和水平。從而為訓練環境向模擬仿真、訓練空間向遠程異地、訓練形式向網上同步、訓練評估向定量分析、訓練管理向精確高效的方向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 二是優化保障訓練模式。 息化條件下聯合訓練的深入發展,客觀上要求構建聯戰、聯訓、聯保的新模式,要從總體上對組訓人員、武器裝備、時間、空間等因素進行合理配置和組合,實現訓練需求與訓練資源的對接。要求卓遠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島嶼登陸作戰訓練需求,實行軍地隨機精確保障,即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獎自動識別技術、聯合資源咨詢庫和決策支撐系統融為一體,依托可視系統實現訓練保障的直達化、實時化、可視化和精確化。
2.2 需求牽引,戰訓兼容,與時俱進訓練思想
真實作戰的需求是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發展轉變的根本推動力,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使命任務和作戰需求任務要求我們必須立足現實,準確把握我軍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的真實需求。推進由機械化條件下的物資保障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物資保障訓練的根本轉變。
一是拓寬訓練容量,實現“三個轉變”. 進入信息化時代,無論在什么方面信息都起到了主導作用。 無論是作戰還是訓練,物資保障的層次性、技術性、聯合性以及復雜性不斷增強,必須努力實現訓練資源共享,積極拓寬訓練容量,進一步拓寬物資保障訓練的渠道。實現由具有從屬性、服務性以物資保障為主的傳統保障,向具有較強主動性和技術性以信息技術保障為主導的網絡中心化的現代保障轉變;由單個對象、單個軍兵種、單維空間的單一保障,向多個對象、多個軍兵種、多維空間的綜合保障轉變;由軍隊內部自我保障為主,向軍民一體化聯合保障轉變[1]. 從而為物資保障訓練由機械戰爭條件向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的轉變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考慮訓練實戰,創新訓練方法手段。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水平的關鍵。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大環境下,努力提升物資保障訓練的科技水平,創新物資保障的訓練方法手段一直是我軍不斷追求的目標。 著眼戰時需求,按照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物資保障訓練就怎么搞的原則與要求, 創新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
三是注重實在管用,分類分層訓練。 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的物資保障訓練的著眼點應該放在適應不適應、滿足不滿足軍事訓練的實際需求上。不注重氣派,只注重實用。在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訓練總體指導思想的引領下,實現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分類分層訓練, 充分利用各個部門各個地區的優勢與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訓練標準與訓練計劃??茖W統籌規劃,分類分層建設,既要堅持高標準高要求,又要考慮因地制宜,靈活運用。
2.3 加強信息化條件下島嶼登陸作戰物資保障制度建設
優化整合、集約高效就是針對信息化條件下訓練保障范圍寬廣和保障過程復雜的特點,以科學的理念、開放的思路、統籌的方法和集約的手段,加大“統”的力度,通過科學規劃、開放共享、優化整合、綜合集成等方式,合理配置和節約保障資源,實現信息化條件下訓練保障資源結構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一是統籌訓練規劃設計。 要從組織領導機制上強化對信息化訓練保障的組織籌劃、協調指導、項目確定、方案審定、經費審核和質量把關。 要加強超前謀劃設計、按照總體規劃、重點建設、協調發展、穩步推進的基本思路,抓住盤活資源、優化配置、開發手段、完善體系等重點環節,統籌規劃訓練場地、訓練設施、訓練器材、信息資源和人才保障,切實解決規劃設計不統一、自我保障分頭建、信息技術含量少、經費保障難度大、訓練設施管理和維護不力等影響和制約部隊戰斗力生成與提高的各種訓練保障問題。
二是集約整合訓練資源。 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采取優化整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集中保障等方式,注重功能開發的經濟實用,通過規范、節約、精確、高效的建設 ,不斷優化配置現有資源,使資源向有利于聯戰、聯訓、聯保的方向合理流動,形成區域分布式共享態勢,實現“訓練環境更加逼真、訓練場地設施更加完善、訓練管理更加精確高效”的目標,推動訓練保障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標準化、節約化、規范化、系統化的軌道,確保信息化條件下訓練保障的集中統一和訓練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馬成興,胡紹武,周光華。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中的主要問題分析[J].指揮學報,2008(9)。
[2]王雪平.把握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的特點規律[N].解放軍報,2009-4-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