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 世紀,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理論由美國學術界首次提出。在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背景下,全球格局不斷轉變,企業社會責任得到愈來愈多專家學者的熱切關注,使得其概念不斷發生改變。當前,各行各業就這一社會責任仍然沒有一個一致的界定。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儼然轉變為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特點。諸多新研究指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長期績效提升并不沖突。然而,企業在處于不同階段時期,需要擔負不同內容的社會責任,以推動各個生命周期階段對績效有著不同的影響。由此可見,研究生命周期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企業生命周期的劃分及其特征1.初創期。
企業在初創期,需要應對一系列嚴峻的考驗,其中以生存考驗最為嚴苛,企業能否生存受自身產品能否打開市場很大程度影響。在這一時期,企業規模較小、產品種類單一及制度不規范等問題,使企業面臨很大的未知性??梢姵鮿撈趯儆趯W習、適者生存的時期,受生存壓力影響,企業管理人員大部分精力投入于市場、產品開發方面;受發展資源有限的限制,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較為薄弱,實際上,受限于企業實力難以對社會責任進行大規模投入,且社會責任投入也不會直接提升企業績效。
2.成長期
成長期企業有了自身主導產品,且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在市場中占據一定的份額,企業獲取一定的盈利。
作為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企業發展目標亦出現轉變,提升企業市場地位,可進一步提升企業實力。在該階段,企業逐步推進一系列經濟活動,需要一大批素質更高的管理者,營造企業與員工融洽關系,整合員工企業資源、凝聚力量,企業社會責任要權衡更多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3.成熟期
成熟期企業擁有了自身特色產品亦或名牌產品,在度過了成長期沉淀后,諸多方面逐步完善,狀況趨穩,規模亦變得更為龐大,制度更為完善。在此期間,企業具備較多可供自由支配的資金,企業目標有過去實現股東短期利潤最大化轉變成長期利潤最大化。即企業社會責任轉變為提升社會公眾利益,全面推進一系列文化教育、公益事業等,將積極促進社會與企業和諧發展,即便這些責任的履行在短時間之內對企業的盈利可能會存在負面的影響,但從企業長遠發展層面看,顯然是能夠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其已明確到唯有企業經營發展與社會進步基本一致,企業自身方可獲取較好的經營發展前景。
4.衰退期
衰退期企業市場占比不斷縮減,盈利大幅度降低,負債壓力不斷提升,繼續經營變得越來越困難,企業發展全面表現出負向增長形勢。在此階段,受市場規模不斷縮小影響,企業疲于應對財務狀況等壓力,企業開展各式各樣活動的目的均是為了贏得利潤。企業在衰退期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為盡可能縮減企業破產清算所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并科學制定戰略計劃,積極進行蛻變,擺脫破產危機。
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下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1.初創期---基礎責任
在企業初創階段,企業著手組織經驗發展活動,一步步擴展產品市場。在社會、市場環境繁重不穩定等因素的制約下,企業經營發展范圍被極大束縛,企業面臨一系列經營發展問題,包括資金不足、管理制度不規范、人力資源缺失等。這一時期,企業所需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基礎責任(見圖 1)。企業在這一時期應極力確保股東的合法權益、經濟效益,同時要維持員工待遇薪酬。對政府負責,依法開展企業經營活動,通過盡可能低的成本及科學管理制度,提升股東利益,屬于該時期企業努力實現的基礎目標。唯有如此,方可獲取所有股東的信任與支持,進一步開拓企業發展范圍。即便這樣,企業強調股東利益,但同樣要關注其他利益相關者,不然將可能會使得企業面臨將來高額的補償支出,對企業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2.成長期---法人責任
在企業成長階段,企業自身產品在市場中所占份額逐步升高,投資獲取了良好的盈利報酬,企業生產、組織規模不斷擴大,企業進入至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時期,在各式各樣并攏、擴大的背景下,企業具備的市場競爭優勢不斷提升,穩步提升市場所占份額促使企業擁有了一定的現金流、利潤額,該期間,企業陸續推行一系列經濟活動亟需一大批專業素質更高的管理者。這一時期,企業經營模式不斷出現轉變,企業社會責任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自基礎責任轉變成法人責任(見圖 2)。企業在對基礎責任予以履行的同時,不斷將更多的精力注入于行業中的其他企業及消費群體身上,與之建立起核心的關系,樹立起健康積極的企業形象,滿足市場需求以及消費者需求,給予更為豐富更為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換言之,該時期的利益相關者人數不斷增多,同時左右著企業經營發展決策,面對此類情況,企業社會責任內容便不能仍處于基礎責任上,而應當對更加眾多利益相關者需求予以權衡。
3.成熟期---社會人責任
企業在成熟階段獲取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企業規模、股東及員工等均處于歷史峰值,與之相對應的,企業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群體同樣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在企業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后,使得企業擁有更加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獲取利潤已不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企業不斷權衡如何將自身全部資源展開有效部署,從而對龐大的利益相關者群體需求予以滿足,進一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換言之,在企業成熟期,企業不再是單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還要充分推行社會公益事業,開展環保工作,全面推進一系列文化教育、公益事業等,將會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給予社會群體利益進行保障。這就是處于成熟期的企業所需要肩負的社會人責任(見圖 3)。在履行法人責任的同時,企業同時要為構建社區工作提供支持,全面創造就業機會,保護生態環境,熱心教育事業,科學開發相關資源等。
4.衰退期---基礎責任
受各式各樣因素制約,企業并沒有對自身社會責任資源予以科學的部署,企業無法持續有效運營,面臨清算破產境地,企業亟需開展戰略調整。這一階段,企業首要確保的工作是按時發放員工工資,全面考慮被辭退員工的工作生活,依法科學處理債務債權等。鑒于此,在企業衰退期,企業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初創期存在極大的相似之處,即為企業所需要肩負的社會責任等級再次轉變為基礎責任。企業不單單要對企業股東的基本權益進行保護,同時還要保證財務數據信息的正確性、股東經濟投資的可靠性以及與員工之間和諧共處的關系。保證員工薪資及時發放,避免大規模裁員,培養起員工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以便讓員工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企業在衰退階段,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應當為盡可能地縮減企業清算破產所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并極力開展戰略調整,奮進追求蛻變,走出企業倒閉危機。
生命周期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1.初創期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
企業在初創期,需要應對一系列嚴峻的考驗,其中以生存考驗最為嚴苛,企業生存與否受自身產品能否打開市場很大程度影響。在這一時期,企業規模較小、資金確實、產品種類單一及制度不規范等,企業面臨十足的未知性、自由性。企業即便處于初創階段,同樣應當對國家法律法規予以遵守,繳納國家相關規定所要求的所有稅務,對國家所頒布的政策或規定給予積極的應對,從而建立起政府與企業之間和諧的關系,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取得各式各樣的利好政策,在變幻莫測的外界格局中依然不受過多的制約。
2.成長期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
企業在成長期得以全面高速進步,經營盈利逐步增多,企業實力不斷提升。這一階段,企業的首要目的為提升自身產品在市場中的所占份額,強化企業良好品牌形象等,以促進企業實現進一步的有效發展。成長階段企業儼然度過了初創階段的艱辛歷程,企業產品不斷得到消費者的了解并展開自主購買,企業在市場中占據一定的份額,獲取一定的盈利。鑒于此,企業一方面要承擔國家制定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一方面要自覺履行相關責任,因為此類社會責任表現可促進企業績效進一步提升。相關人員對金融行業企業財務績效所受社會責任影響展開了研究,研究發現,金融企業財務業績會伴隨著成長階段社會責任的承擔而提升,研究還發現,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會隨著成長階段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而增長。
3.成熟期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
成熟期企業擁有了自身特色產品或名牌產品,在度過了成長期沉淀后許多方面逐步完善,狀況趨穩,規模也變得更為龐大,制度更為完善。即便企業在成熟階段擁有相對穩定的利潤獲取能力,且凈現金流入同樣在不斷增多,然而這一階段的企業發展速率卻不斷緩慢下來。企業經濟、社會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勁,供由企業自有支配的資金亦變得越來越大量。鑒于此,相較于成長期企業一定的企業責任表現,成熟期企業具備更強的實力,并更樂意主觀能動地去承擔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從而使社會責任表現與企業績效構筑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相關研究指出,通過托賓 Q值對企業價值予以評估,通過社會所有貢獻率、就業貢獻率對企業社會責任予以評估,企業處于成熟階段,企業價值會隨著企業社會責任價值的提升而提升;此外,處于成熟階段企業的平均利潤增長率,會隨著企業對利益相關者管理有效性提升而提升。
4.衰退期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
衰退期企業市場占比不斷縮減,盈利大幅度降低,負債壓力不斷提升,繼續經營變得越來越困難,企業發展全面表現出負向增長形勢。企業引發衰退表現受諸多因素影響,可能是企業相對應的行業全面進入衰退期,逐步被相關的朝陽產業所替代,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無法符合市場需求;可能是企業缺乏創新能力,難以對企業成形的產品框架開展革新;還可能是企業存在缺乏科學合理性的管理機制,使得企業經營發展不善等。衰退期企業市場占比不斷縮減,盈利大幅度降低,負債壓力不斷提升,繼續經營變得越來越困難,企業發展全面表現出負向增長趨勢。企業身處于滅亡的關鍵時期,其關注的核心問題如何使企業繼續生存下去,而對于社會責任則沒有多余的精力,更有甚者會出現損害利益相關者權益的行為。相關研究指出,在各個生命周期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有著不一的要求,使得企業社會責任于各階段對企業績效形成不同的影響,在衰退期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則與企業績效呈負相關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建同,朱立龍。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7(7):94-97.
[2]Moore G.Corporat e Soci al and Fi nanci al Perf ormance:An Inves-t i gat i on i n t he U.K.Supermarket Indust ry [J].Journal of Busi -nessEt hi cs,201 1(34):299-31 5.
[3]陳智,徐廣成。中國企業社會貞任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視角的實證分析[J].軟科學,2011(4):106-112.
[4]溫素彬,方苑。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10):150-160.
[5]宋建波,盛春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研究---來自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 [J]. 財經問題研究,2012(8):99-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