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司 社會責任 公司法 對策
一、公司社會責任的概念及理解
公司社會責任是指公司決策者采取保護與促進社會福利行動之義務,使公司不僅負有經濟和法律上之義務,更應對社會負起超越這些義務之其他責任。公司不應僅是經濟性機構,也應是社會性質的單位,公司追求經濟目標之時必須兼顧社會使命。如何協調股東利益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是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立論的難點。理解這一問題,關鍵在于理清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即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社會利益。在服務于股東的長遠利益的前提之下,董事會對于如何更好地經營管理好公司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裁量權或經營自主權。根據此種自由裁量權,只要董事會的決策行為沒有違反董事對公司及股東所負的忠實義務或信托義務,而且盡到了善良管理人所負的注意義務,則董事會有權對抗異議股東對董事會決策的挑戰。
二、我國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定
(一)《公司法》公司社會責任的明確提出 我國《公司法》第5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边@是我國在法律層面上引進公司社會責任的標志。從這一點來說,現行公司法是一部強調公司社會責任的、人文關懷的、以人為本的公司法。
(二)《公司法》特別強調對職工利益的保護 為了落實公司法的社會責任,公司法加強了對職工利益的保護?!豆痉ā返?7條規定:“從司必須保護職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公司應當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薄豆痉ā返?8條規定:“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辈⑶以凇豆痉ā返钠渌鄳獥l款中,有關于在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或者監事會成員中應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職代表。以上是公司社會責任的一種內化,是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制化。
三、如何更好實現公司社會責任。
1、嚴格貫徹新《公司法》規定,完善與公司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國新《公司法》雖然明確規定了公司應承擔社會責任,但仍缺乏公司社會責任承擔的方式,為避免法律執行力不足,需要公司法與其他相關法律相配合,達成完善的體系。
2、加大執法司法力度,完善公司違反社會責任的法律責任及權利救濟制度。 目前普遍存在公司缺乏誠信,唯利是圖,不注重員工福利等問題,新《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 關于司法救濟,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對于損害職工和小股東權益的法律責任完全沒有規定。應完善發展新《公司法》關于公司社會責任的規定,與其他配套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等銜接
3、引導企業參與社會責任標準認證 這類認證應在政府的指導和監督下,從社會、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給予客觀評估。定期公布評估結果,使之成為權威的參考依據,促使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四、結語:總的來說,公司社會責任游走于法律責任和道德準則之間,公司社會責任的落實,既離不開法律責任的“硬約束”,也離不開道德準則的“軟約束”,公司治理層能否按照法律規定和商業倫理為決策行為,最終決定了公司的社會責任能否真正落實。如果公司治理層能夠引導公司積極實施公司的社會責任,就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
參考文獻:
[1]劉俊海,《公司的社會責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2]高程德,《現代公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美)斯蒂納著:《企業、政府與社會》
劉連熠著:《公司治理與公司社會責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