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將西方經濟的起飛歸結為資本積累的過程,??聞t將重點轉向人口增長的管理方式。這里的“起飛”(take-off),是??乱玫鸟R克思關于 18 世紀西方社會的發展描述,首先是資本積累導致了現代西方經濟的起飛,然后是新的權力形式的出現導致了現代西方政治的起飛。在闡述“全景敞視主義”問題時,??抡J為,“如果沒有一種能夠維持和使用大規模人力的生產機構的發展,就不可能解決人員積聚的問題。反之,使日漸增大的人群變得有用的技術也促進了資本積累”。因此,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必須依靠“人口”的支持才能使“起飛”成為可能。正是由于人口的增長引起經濟的增長,于是這種增長才可能進一步促進資本轉化為權力。因此,經濟、人口、權力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三角形的循環促進過程。
一、人口的問題
??抡J為,在 18 世紀以前的“人口”一詞主要是針對“人口減少”(depopulation)的現象而被使用。因此,當人們談及人口(population)一詞的時候,通常所指的是為了抗衡人口減少所采取的行動,即“經過嚴重的災難,不管是流行病、戰爭還是食物短缺,經過人口大規模慘絕人寰地迅速死亡的戲劇性時刻之后,在變得荒蕪的領土上繁殖人口的運動”。
“Population”一詞在法語中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指居住在某一地區的所有人,第二層則是指統計中的同一種類的生物。因此,人口既是統計學的對象,同時也是在統計學的知識范疇內的一個政治實體,即全體人民。人口的概念一經出現,就迅速地成為了君主力量的重要象征之一(領地、人口與財富)。
人口是一種自然現象,但還是作為一種可被影響調控的自然現象。從整體上看,人口可以被視為一種被“欲望”(desir)牽引著的總體。欲望的人由此進入了權力和統治技術的管轄范圍內?!叭丝谧鳛闄嗔夹g的關聯物建構起來,正是從這里出發,一系列可能的知識的對象領域開始形成。反過來,這些知識又不斷勾畫出新的對象,使得人口可以自我構建、自我延續、自我維持,作為權力的現代機制的特殊關聯物”。
既然出現了人口的概念,緊接而來的就是人口的治理問題,這里就需要談到治理術(Governmentality)的概念?!爸卫硇g”通常被認為是由??率紫仍诜ㄌm西學院的授課期間提出的概念,這一概念隨后又從“英美新??轮髁x”(Anglo-Neo Foucauldian)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通常來說,“治理術”可以被理解為“統治者試圖生產出最適合統治者政策的公民的方式”,或者是“使主體被統治的有組織的措施(心態、理性和技術)”。
首先,“治理術”(governmentality)對于人口而言,就如同隔離技術對于精神病學、規訓技術對于刑罰體系、生命政治對于醫學制度而言。??峦ㄟ^對 16 世紀法語 gouverner 的字源學研究發現,與古希臘及羅馬時期的君主治理城邦所列舉的船的隱喻有所不同,人們最初的和最根本的治理(gouverner)目標是人,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
然后,“治理術”的概念對于人們如何理解權力也造成了影響。??鹿膭钗覀?,不要僅僅局限在(自上而下的)等級性特征上來理解權力。權力也體現在規訓機構的社會控制形式(比如學校、醫院、精神病院等),以及知識的形式當中。權力可以通過生產一定的知識和話語,不僅在微觀層面上使得自身積極地內化于社會化的身體之中,而且在宏觀層面上引導人口的行為和表現。權力產生出的知識使社會中的個體開始自發自動地管理并規范自身,最終使其對社會的控制變得更加有效。
在??履抢?,治理的科學和人口問題就這樣相互聯系了起來?!罢峭ㄟ^治理科學的發展,經濟的概念被重置于一種不同的、我們今天稱為‘經濟’(économie)①的現實層面的中心,也正是通過治理科學,人們才有可能界定那些人口所特有的問題。但是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正是由于對人口特有問題的認識,以及我們稱為經濟的那個現實領域被分離出來,治理的問題才最終得以在統治權的那個現實領域被分離出來,治理的問題才最終得以在統治權的法律框架之外被思考、反思和計劃”。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治理所朝向的對象,不是別的,而是組成人口的每個個體的人。治理的目標是有關人口的利益———改進人口狀況并促進財富的累積,延長人口生命,以及提高健康水平。但是,人口是需要的主體、欲望(aspiration)的主體,但同時也是政府(gouvernement)手中的對象。因此,治理人口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人口,不如說是為了擴充統治者的力量。一方面,權力對人口進行治理,使生產力持續增長并促進資產的累積;反過來,資本作用于人口的勞動力,通過對人口的治理產生出剩余人口,使統治者的權力得到進一步鞏固加強。
在??聦⒀芯恐攸c轉向“治理”以及道德領域的相關問題之前,他曾經大量借鑒馬克思的概念和論點。??抡J為,18 世紀晚期和 19 世紀早期的資本主義受到社會化影響的標志之一正是身體開始被視為生產力和勞動力。個體不再僅僅是由意識形態進行操控,而是通過身體受到全方面的控制?!皩τ谫Y本主義社會”,??聦懙?,“生物政治是第一重要的,它是生物的、軀體的和身體的。身體,首先是一種生物政治的現實;醫學是一種生物政治性的戰略”。對馬克思和??聛碚f,資本主義社會與身體,尤其是作為社會學的身體緊密相連的人口概念,一方面受到權力的管制,另一方面受到資本的操控。
二、從資本到權力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資本通過購買活勞動進行生產,那么資本本身就轉化為對勞動過程、勞動者個人的身體生命過程進行操縱的一種“支配權力”。然而,資本在生產關系中所掌握的是一種總體操控性的權力,這種權力作用于活勞動的人口,并分散滲入到每一個社會性的身體之中。問題是,資本和權力從整體人口到個體身體和生命的支配和調控是如何達到的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引出馬克思關于剩余人口的概念。馬克思認為,相對過剩人口規律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主要人口規律。馬克思在繼承李嘉圖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之上,還從社會學角度對人口過剩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發掘。他提出,在資本主義模式下,人口的增加從本質上來說完全取決于資本增值的需要,這與先前經濟學家們提出的受自然規律支配的人口增長理論有所不同。他認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
資本增值的要求會不斷地吸入人口加入生產勞動過程,而增加的勞動人口會不斷進入和離開生產過程,直到產生出大量的剩余人口,并使得支付勞動力的費用維持在最低限度?!斑^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這種過剩人口反過來又成為資本主義積累的杠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過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產業后備軍,它絕對地從屬于資本?!^剩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實際增長的限制,為不斷變化的資本增值需要創造出隨時可供剝削的人身材料”。在《強迫移民》中,??轮赋?,不論過去或是當下的資本主義社會,人口的遷移流動(國際的和本國內地的)通常受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影響和調控。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導致的結果是“生產力的增長要求減少人口?,F在,不是人口壓迫生產力,而是生產力壓迫人口”?!叭丝谠谶@里是財富的基本源泉”,同時人口也是被壓迫和剝削的對象。
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來看,相對過剩人口理論認為,過剩人口是資本家進行進一步資本積累的必要條件?!肮と穗A級的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迫使它的另一部分無事可做,反過來,它的一部分無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這成了各個資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時又按照與社會積累的增進相適應的規模加速了產業后備軍的生產”。
然而,資本不僅是一種支配整體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總體性權力”,它還在微觀層面上控制著人口中的每一個活勞動力的身體。微觀權力不僅能夠從外至內對個體進行強制性的管理,還會穿透身體并在個體的身體內部“自動運作”。資本可以衍生出種種微觀權力并間接地作用在社會性的身體之上,通過控制和規訓參加生產的勞動力達到資本的累積。不論是宏觀權力或是微觀權力,控制整體性人口和社會性身體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資本的不斷累積。為此,馬克思指出,“資本就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oekonom ische Macht\\)”。
三、從權力到資本
??抡J為,人口的概念可以被視為從中央集權的統治規則轉換至一種充滿著自由主義氣息的“政府治理”的關鍵樞紐。在 70 年代,??赂菍⑷丝谧鳛橐环N政治主體進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在 1977 年至1978 年的講課內容里集中形成了“治理”(governmentality)的內容。他指出,人口正是政府在現代形式下的根本管理對象。通過政治經濟學,人口的概念得到開發,再通過安全機器進行組織管理,最終導致了社會由統治者過渡到“政府”狀態。在這一點上,??屡c正統的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形成所作的分析有所區分。
《真理與權力》收錄了一次??陆邮?Alessandro Fontana 和 Pasquale Pasquino 的采訪。在這次談話里,人口的問題作為連接規訓的微觀權力(micro-powers of discipline)和各種社會關系的一般管理(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的核心被凸顯了出來。談話者們提出,規訓技術并不是依靠自身而存在的,而是必須與人口最為普遍的現象掛靠在一起,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出現在 18 世紀的人口科學普查。實際上,規訓權力與兩個對象緊密相連:作為由大量的個體組裝而成的人口以及它的組成部分,即馴順的身體(docile bodies)。
從宏觀角度看,國家政府通過資本和權力開發規訓技術,鞏固施加在人口上的主導權力,并為權力所有者用以累積財富。但是權力不僅僅作用于宏觀層面,它還主宰著人口之中每個個體的日常行為活動,并通過訓練個人進行自覺自發的自我規訓以達到更為長久的管制效果。所有一切對于人口生產的規訓機制無疑能夠為統治階層帶來豐厚的利潤,促進資本的進一步累積。
通過對資本積累與微觀權力之間的關系的分析,??逻€注意到,“實際上,這兩個進程———人員積聚和資本積聚———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一種能夠維持和使用大規模人力的生產機構的發展,就不可能解決人員積聚的問題。反之,將日漸增大的人群變得有用的技術也促進了資本積累。在一個不太普遍的層次上,在生產機構、勞動分工和規訓技術制定方面的技術性變化維持了一組十分緊密的關系”?,F代社會條件下人口的生產和累積過程,也從整體層面體現出資本與權力(尤其是微觀權力)在個體身體以及生命層面的持續作用力。而這種資本與權力深入到人口中每一個身體的持續互動,也同樣反映出資本生產與人口生產的深層次關聯。
因此,資本、人口和權力就內在地作為一個整體相互聯系,??抡窃谶@樣一個整體視角中思考人口治理問題的。從這個角度延伸出去,??逻M而認為,治理、人口和政治經濟其實都是一體的運動。??抡J為,“治理、人口、政治經濟這三個運動,自從 18 世紀開始構成一個堅實的系列,這個系列直到今天仍然連為一體”。治理的實際施力者并不是統治者,而是無所不在的權力。人口是無數個個體組合而成的總體。政治經濟運動與資本密切關聯在一起。在社會活動中,這三者并行串聯,構成一種相互推動的三角關系?!爸卫韲覍嵸|上作用于人口,治理國家參照和利用經濟知識這一工具,它所對應的是由安全配置加以控制的社會”。
談及人口,其關鍵意義并不在于人口的絕對數量,而是人口與權力的集合所組成的關系:領土的大小、天然資源、財富以及商業活動等等。??略凇度丝凇分蟹治鲋赋?,人口與權力的集合內容越強大,那么國家和統治者則會越有力量。權力對人口做出不懈的管制和調整(??略诜治鲋刑貏e介紹了“警察”概念的發展史),使得整個統治者的領土全境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勞作之地(a large industrious town)。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首要特征之一就是為資本所有者不斷累積財富,因此,由人口創造出來的巨大的勞動力源源不斷地在權力的監督和規訓下轉為統治者們的新加資本。
應當說,重商主義在歐洲甚至全世界的權力平衡游戲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第一,它要求每個國家都應該嘗試擁有盡可能大的人口;第二,整個人口都應當是有生產力的,并且都應該被投入到工作之中;第三,通過權力和資本的游戲,將人口之中的每個勞動力的工資盡可能地壓低,以求利益最大化;第四,商品的成本價被壓至最低。因此,權力、人口和資本所形成的三角鏈開始持續運作起來,資本得到進一步累積,政治權力不斷被鞏固強化,人口愈發成為被嚴密監控的工具化對象。
四、人的解放與關懷自身
馬克思指出了一條能夠使得被剝削的、異化的人得到解放的途徑,即推翻統治階級使用權力和資本對個體的壓制,使勞動力重歸自身,由此消除異化,達到人的解放。??聞t提出了另一種角度的途徑,即個體通過關懷自身,消除權力者施加在自身之上的種種禁錮,以求達到自由的超越狀態,以一種塑造藝術品的心境建立屬于自身的美的生活。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是異化的。勞動作為人的規定描述了人的自由本性,這不僅表現在人(自由的)與動物(不自由的)的區分之中,而且也顯現在共產主義者(自由的)和雇傭勞動者(不自由的)的區分之中,因此人是按美的規律來創造他的生活的。自由的、人性的勞動活動是目的自身,但是異化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當中是一種手段。作為活勞動的個體在生產過程中受雇并屬于他人,這是一種被雇傭關系,被雇傭即意味著被剝奪、被壓迫??傊?,人的本性在異化勞動中被改變、遮蔽,這不僅使得人的精神和意識活動異化,還使人的身體異化于人自身。從這個角度出發,消除異化就是到達人之解放的必要階段。馬克思認為,人的解放就是個體對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
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和權力對人的控制不僅是微觀和宏觀雙層面的,也是內外雙向的?!敖y治的權力結構所進行操縱、管理和控制的程度不僅包括個人的意識方面,而且也延伸到了潛意識甚至無意識的領域”。阿爾都塞在《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中談到,“對人類剝削的結束意味著對勞動階級剝削的結束。人類的解放意味著勞工階級的解放以及最重要的無產階級專政的解放”。因此,馬克思主義所談的人之解放,其首要目標是消除權力和資本壓在個體身上的剝削。解放了的、自由的個體應當進行的是自由勞動。在馬克思那里,異化勞動所對應的是私有財產和私有制,這必定導致權力和資本對人口以及每個勞動個體的壓制和剝削,而共產主義則意味著新生和解放,即自由之人的聯合體。
馬克思主義美學所追求的首要目標是改造世界,而改造的主體正是人口之中每個個體自身。應當說,每個自由的、解放了的人就是美的實現者,而勞動個體的解放意味著整個社會人口的解放———馬克思認為勞動就是人的本性。其后出現的新馬克思主義者們則將這一思想推的更遠,例如馬爾庫塞就認為,除去物質生產的部分,人還具有文化和心理的部分。人的解放不僅是物質生產性的勞動解放,還應當考慮到個體心靈的解放,這意味著審美的解放、感性的解放。從美學角度來說,一個自由的人就是能夠使自身的自然屬性充分地人化的人,是能夠充分感受并且創造自身的美和美的世界的人。從總體來說,馬克思呼吁推翻資本主義的階級制度,通過否定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肯定人對于自身存在的真正占有。這意味著人必須克服異化,尋求感性的全面解放,從整體層面上消除權力與資本對人的控制和壓迫。
??逻x擇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他試圖將目光回歸到古希臘的智慧之中,探索出一條關懷個體自身的自由之路。??轮詧猿盅芯繉懽鳌缎允贰?,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希望通過梳理各個時代對性的理解———這對人類來說最本能也是最根源的問題,從而為受難于無所不在的知識和權力的禁錮之下的現代人找尋到一條可能得到回歸和自由的道路,最終讓人們可以“把生存建造成美好的生存”。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碌哪康恼窍M軌驇椭藗償[脫無所不在的權力網絡對個體的壓制和束縛,并且鼓勵個體追求生活之中的生存美學。
在??碌恼軐W生涯后期,他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鎖定在“致力于研究人把他自身轉變成主體的方式”。
將自身轉變為主體,意味著使個體擺脫資本和權力的控制,個體因此成為關懷自身的主體。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碌拿缹W思想中最為核心的部分正是生存美學,而生存美學的中心詞則是“關懷自身”(lesouci de soi)。關懷自身意味著個體將自身作為生活的目的,擺脫權力或資本施加在個體之上的種種規訓與控制。一個自由的人,應當將自身作為藝術品進行創造,并不斷地逾越自身的邊界,以體驗一個充滿美學意味的人生。
“關懷自身”是一種完全自足的目的,而不是某種可以轉向他者的事情。所以,自身最終成為了關心自己的唯一的并且確定的目標,它不應當受到外來權力的束縛和禁錮,更不應該成為權力階級用以累積財富的工具。與此同時,這種關心自己的實踐活動也不再應該被認為單純為關心他人而為??偠灾?,關懷自身是一種只以自身為中心并且只在自身之中的活動,即“關懷自身”是將把自身抽象化為關心的對象,且以自身為目的的活動,它以通過修煉自身從而達到自身的圓滿為最終結果。
從大體上來看,??绿剿鬟@些問題的實際意圖就是為了使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自身真正地恢復成為原本的“自身”。他反對一切來自人自身以外的權力施加在個體之上的規訓和控制。??抡J為,人應當憑借自身的審美愉悅欲望,積極實現屬于自身的思想、行為及生活。另外,他還極力推崇個體通過自由選擇,將自身放入一個不斷改造和完善的生命過程之中,從而實現個體風格化的存在方式??偠灾?,??碌纳婷缹W強調,對于人來說,只有在審美超越中,才能達到人所追求的最高自由,也只有在審美自由中,才同時地實現創造、逾越、滿足個人審美愉悅以及更新自身生命的過程。
受到??滤枷氲挠绊?,愈來愈多的思想家開始鼓勵和號召人們不斷地創造自身,將個體的生活變成藝術的和美學化的。應當說,美的生活是藝術。生活作為藝術,這不僅意味著人的生活之中可以追求和創造出藝術和藝術品,它指的更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藝術———游戲的藝術、藝術的游戲。因此,藝術也就成為了生活的原本,就是生活的典范,也是生活的真正理想場域。這樣一來,后現代的生活方式,就是游戲生活,或者說,就是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尋求新的自由,并在游戲中不斷創新。正是因為這種敢于與權力和資本的壓迫進行斗爭的叛逆、懷疑和不斷追求自由的精神,才有可能為改造整個人類社會文化帶來真正的希望。
[參 考 文 獻]
[1] ???規訓與懲罰[M].上海:三聯書店,2003.
[2] ??拢踩?、領土與人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Susan Mayhew.A Dictionary of Geograph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 Micheal Hardt,Antonio Negri.Empir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馬克思.資本論: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