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社會論文 > > 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
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
>2024-03-09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農村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要素探析
【第一章】諸暨市農村養老模式探究緒論
【第二章】農村養老方式的發展
【第三章】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
【第四章】養老方式選擇差異的實證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農村養老方式的關聯因素分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三章、諸暨市養老現狀及調查情況

一、諸暨市農村養老現狀

本文為了研究農村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以浙江省諸暨市為例,現就諸暨市農村養老方式下現狀做個整體闡述。根據浙江省 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如下表),鑒于諸暨市的具體情況:家庭成員供養占比達到 53.78%,最低保證金比例極小,結合上述分析,將養老方式分為:家庭養老--家庭成員負責經濟供養、服務提供;社會養老--新農保、村委養老服務和養老院;自我養老--老人自己負責經濟來源、在生活方面自理或靠老伴。

(一)家庭養老仍是主體但功能逐漸弱化

家庭養老是以血緣親屬關系為基礎的養老方式,從普查數據看來這種方式仍然農村養老的主要方式,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其養老功能正在弱化。

首先,諸暨市農村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較多,特別農村已經達到 20.44%,而占 66.17%的 15-59 歲的人口要負責撫養下一代,還要贍養上一代,分身乏術;自然,農村地區老年撫養比也達到了 30,可見供養主體的負擔加重,養老靠家庭的形式受沖擊。其次,從諸暨市農村一些養老現象可以看出,家庭成員養老功能弱化。接著上面的討論,將其分為經濟供養和服務提供(如下現象 1-3)和居住方式兩個方面。

現象 1:“分養”或“輪養”.“分養”是指兄弟姐妹商討后,按照一定期限一定資金比例,給老人資金上支持或者生活上的照料;“輪養”是指按照一定期限,輪流照看老人。

現象 2:最普遍的情況,只要還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都會選擇繼續在農田耕作,不僅盡力“自養”,還會向子女輸出物資,平時還要幫助子女照顧孫輩。

現象 3:互相推諉或放棄。分養和輪養是建立兄弟姐妹之間和諧商討之后的結果,但是如果商量不成功,就會出現出現推諉的現象,甚至放棄照顧老人。原因可能是兄弟姐妹各個家庭之間有經濟上的差距,認為有錢的該多付出一些,或者是不負責任的心理,認為你不養我不也養,一旦出現一個人推諉,其他人也會效仿。

現象 4:合住分灶吃飯。大多與已婚的子女們同住的老人,即使同一個院子,也會選擇分灶吃飯,一來是口味不合,二來是避免扯皮。

現象 5:另一個較為普遍的情況是獨居。大量勞動力外出,只剩老人留守農村。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遺憾道德沒有跟緊生產力發展的腳步,如今孩子與父母之間已經不再是原始社會交換的互惠狀態,取而代之的贍養老人成本加大,從老人那兒獲取的利益卻減小,這就導致不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現在談加強孝來引導養老非常具有必要性。在主觀意識強化下一代孝的觀念,同時每一代都要做好本分,發揮模仿效應,為子女做好的表率。此外,還要將孝作為責任內化,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社會養老還在努力

1.經濟供養--新農保

2010 年浙江已有 90 個縣市區啟動了新農保制度,到今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已在浙江省全面鋪開,諸暨市也是其中之一,2014 年底,全市參保登記率達到 70%以上,政府計劃在 2015 年底前完成調查登記,在 2016 年按登記信息對數據進行動態管理,實現“一人一卡、一人一號”.

期望是美好的,雖然諸暨市不斷提高基礎養老金以及高齡補貼,但是現實情況是,不止是參保率還沒達到百分之百,現有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提高幅度也很小,根據諸暨市人民政府辦公文件,基礎養老金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 125 元,平均下來每天才 4.2 元,若用于支付家中水電費,那么老人的三餐只有完全靠自己所種糧食才可以滿足??梢?,養老金增幅追不上物價上漲的腳步,甚至難以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

2.服務提供--養老服務

在養老服務方面,諸暨市一直在努力,從 2007 年起,政府就頒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一方面整合醫療、健身、文化等資源來升級優化全市 27 家鎮鄉的敬老院,提高其綜合實力;另一方面,將“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志愿服務、社區互助服務、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實現老人之間的互幫互助,重點解決的高齡、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

以上可能對于城鎮實施較為便利,但是農村條件限制,村里建立的社區服務中心,多閑置,除門口有標志外,內里空空如也;也有部分社區雖開設關于防騙、自我保護等等的講座,但是大都老人表示聽不懂,來參加也是為了獲得講座結束的小禮品??梢娚鐓^服務效率低下。

3.居住方式--養老機構

2007 年以后,民間資本開始流入國辦養老機構,為其補充了新鮮血液。其中,2003 年啟用的一家老年社會福利機構--諸暨市富潤老年康樂中心,從 2007 年起,以協議的形式陸續托管了五泄、草塔、街亭、陳宅等 10 多家敬老院,掛牌市老年康樂中心分院,繼續接受五保老人和三無老人,并增加自費老人。這些受托管的養老機構中,自費老人比例超過了一半,總計達到 150 人左右。

⑥雖然有了一定進步,但是居高不下的費用以及傳統“有子女不住養老院”的觀念影響,環境、飲食條件和看護條件又不是太好,大多數養老機構在農村并不受歡迎。

(三)自我養老逐步增加

從上一節可知,全國范圍內自我養老的比例是在逐漸增加的,諸暨市農村的情況與全國類似,大部分農村地區,老人在有勞動能力的時候,無論年紀多大,基本都靠自養,自己種點糧食、蔬菜,養點雞鴨,不僅滿足其自給自足的生活需要,還可以拿去市場上賣,甚至有時還向子代輸出一些基本生活物資。

至于自我養老方式小幅度增加的原因,前面已經分析,同樣地,諸暨市農村大部分青年農民外出務工、中年農民在家附近租個房子做點小生意,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這就導致子女無法照顧老人,老人自養的比例增加;其次,如利他主義所說,若子女自身家庭條件不好,老人體諒下一輩,就會選擇不從子女那兒獲得養老資助;當然也不排除因為子女不孝老人無奈只能自養。不過諸暨市的老人都較樂觀,對于自養的態度,老人紛紛表示如果無痛無病卻閑在家中會覺得寂寞,會覺得自己老了一無是處,一來農村娛樂設施少,種菜飼養家禽就成為老人的娛樂活動;二來,即使年邁,挑挑柴甚至釀釀酒,依然老有所用,不僅會獲得村里人的尊重,也會獲得子女的尊重,對老人來說是一大裨益。此外,經濟發展,生產力發展源獲取變得穩定,社會關系趨向擴展,個人收入大幅增加,老人現在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儲備的生活資源來養老,這也彰顯了思想上的獨立,在年老時依舊期望發揮余熱,體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自我養老的養老方式從一定程度上是值得鼓勵的,新生代農民思想進步,不再受傳統觀念束縛,靠自己養老也未嘗不可,而當下時興的“以房養老”和“以地養老”其實是自我養老的變形,而且從上面案例可以看出以地養老在農村受歡迎程度也挺高的,或許未來可以普遍開展。

二、問卷設計及變量選取

(一)調查問卷設計

上一章闡述了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問卷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農民在養老方式選擇的偏好,所以在問卷設計上,首先了解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受教育程度、月收入、身體狀況、經濟來源、婚姻狀況等,其次,對于可能影響三種養老方式的其他選擇因素,包括家庭規模(家庭人口數量)及與家人的關系和諧度、與父母(子女)同住的意愿程度及養老居住方式的選擇,還有最重要的養老觀念,包括養兒防老、以房養老、以地養老及對自己養老的擔心程度,此外,對 60 歲以下的農村居民調查了其對于二胎政策的看法,并對有生育能力的對象調查了其生育意愿,而對 60 歲以上的農民居民的居住情況、精神孤寂感、生活滿意度等也做了統計。

本文選取了作者自己的家鄉諸暨市農村作為調查對象,原因,其一是對調查區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可以幫助優化調查問卷的設計,使問卷題目設置更加合理化;其二,對養老方式的調查必然要接觸高齡老人,這一部分老人可能無法理解普通話,用方言可以更加直觀地獲得老人們的真實想法;其三,在自己家鄉做調查,能夠增加與被調查者的親切感,減少距離感,以加強問卷真實性。由于本文對二胎政策做了相關調查,所以對象分布與各個年齡層,從 20 到 90 歲以上不等。

具體的調查區域是:大唐鎮(合溪口村 下新莊村 大模村 毛陽村(黎明村))、草塔鎮(楊方村,都府,莼塘東村,嶺上畈村)和五泄鎮(上朱村,齊家村,青口村,江濱上吳院村),這三個樣本鎮在諸暨市相當具有代表性,大唐鎮屬于經濟較為發達的鄉鎮,靠城區最近;草塔鎮是作者的家鄉;五泄鎮則是一個旅游風景區。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于三個鄉鎮共發放了問卷 220 份,有效回收 211 分,有效率約為 96%.具體采用了實地走訪填寫問卷及網絡問卷收集的方式,但基本來自走訪所得,只有百分之十來自網絡,因網絡面向年輕一代基本 20-30 歲,范圍局限。具體走訪過程中,先向村民們說明來意,首選自行填寫的方式,在其無法填寫的情況下(如不識字,不理解題意,行動不便等),再由作者按照其口述進行填寫,最后再與被調查者確認。

此次采訪的對象男女比例較為均勻,女性占 55%,比男性多出 5%,對象最小年齡為 20 周歲,最大年齡為 92 周歲,且 60 以下年齡分布較為均勻,60 以上人數為 82 人。文化程度多為小學和初中。問卷中健康狀況為自評健康狀況,基本以沒有大病為良好?;橐鰻顩r,78.7%已婚,12.3%未婚,1.4%離異,7.6%喪偶。家庭規模普遍偏小,可能是原因是計劃生育造成四二一家庭結構。

(二)變量的選取

在分析之前,對數據進行了基本的預處理:

a) 年齡分組,問卷中年齡為直接填寫項,為保持數據計算良好性,將年齡分組為 20-30 歲,30-40 歲,40-50 歲,50-60 歲以及 60 歲以上。

b) 缺失值處理。對缺失部分數據做了替換,并刪除一分部數據缺失的案例。

c) 問卷設計中,量表一般為三級或五級,因而選項中不清楚一項合并到為一般(中立)選項中便于數據分析。

以下將通過選擇比例的簡單統計,結合 χ2檢驗和以往文獻中所得的經驗進行變量篩選。

首先對變量進行賦值

三、調查基本情況

(一)不同人群選擇養老方式比例統計

從圖 1 中可以看出,第一,不同性別,男性選擇選擇家庭養老最多,女性更多選擇自我養老,選擇家庭養老最少,原因可能是女性在養老方式方面考慮得更多,因女性通常與子女的聯系更為密切,更能了解子女的狀況,為子女考慮,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就小了,轉而選擇社會養老和自我養老;第二,不同年齡,年齡較小者 20-30 歲以及 30-40 歲,選擇自我養老比例遠大于非自我養老,而 40 歲以后,隨著年齡增大,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減小,選擇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比例增加,并且選擇家庭養老增加幅度非常大,原因顯而易見,對于剛創業或入職的年輕人來說,當然會選擇靠自己,中年農民考慮到子女負擔大特別是獨生子女,會選擇參加養老保險靠社會養老,而老年人已基本無收入、自理能力又下降,心理上更多期望依靠子女養老;第三,健康狀況,身體狀況越好的,選擇自我養老比例越大,身體狀況越差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越大;最后,受教育水平,其中文盲和小學文化程度的,選擇家庭養老的水平遠大于非家庭養老,初中水平,社會養老大幅增加,家庭養老和自我養老持平,而高中及更高的文化程度的,已不再選擇家庭養老,并且選擇自我養老比例大于社會養老,這是因為文化程度較低的,仍受傳統觀念影響,自我養老意識不足,對社會養老又一知半解,必然會選擇傳統的家庭養老的方式,而文化程度高的,理解了新思想,改變了傳統觀念,獨立意識增強,選擇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的比例自然就增加了。

工作情況與月收入和經濟來源相關,所以三者結合在一起分析,從圖 2 中可以看出,工作基本以酒店、超市、工廠或個體經營以及務農為主,工作越穩定的,收入越高的,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就越大,而以務農為主,純務農甚至無業,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較大;隨著月收入增加,選擇家庭養老比例減小,選擇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的比例增加,尤其是月收入 1000 元以下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遠大于飛家庭養老,而月收入在 2000 元到 4000 元之間的,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較大;經濟來源主要靠工作的,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非常大,而來自退休金和養老金的,選擇社會養老比例有所增加,但是選擇家庭養老仍多于社會養老,來自務農和家人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遠大于非家庭老,最后來自自營收入的選擇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比例比例持平,沒有選擇家庭養老。原因很明顯,收入非常低的,基本來自于家人或者自己,甚至無收入,肯定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即使來自于離退養老金,因養老金數額少,人們還是會選擇家庭養老,這就導致經濟來源是離退金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大于社會養老,而收入高的,經濟來源一般是工資或自營收入,所得收入足夠養老或者用于參加新農保,選擇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的比例就增大了。

從圖 3 中可以看出被調查對象已婚占大多數,未婚、離異、喪偶較少,其中未婚者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已婚者選擇自我養老比例較小,選擇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比例相當,很顯然,未婚者還未生育,考慮養老問題時自然靠自我養老為主,而已婚者考慮較為成熟,但是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仍略大于非家庭養老的方式;家庭規模上,家庭人口數量較大的,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較大,家庭人口數量較小的,其中 1-3 人的選擇社會養老方式最多,選擇自我養老方式略大于家庭養老,3-5 人的,選擇自我養老方式的最多,其次是社會養老,選擇家庭養老最小,原因可能是家庭人口數量較小的還未生育,只能靠自己或社會養老,而家庭規模較大,的特別是 8 人以上的,都是上一輩還未計劃生育時,老人傳統思想靠孩子養老,所以選擇家庭養老比例必然大;最后,居住方式,被調查對象的四分之三都選擇了和家人一起,其次是獨居,選擇和朋友一起、養老院的比例非常小,并且和家人一起居住的人群中,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又是最大的,這說明農民居民還是更愿意選擇和家人在一起養老。

(二)其他重要的態度統計

1.對待養兒防老觀念的態度

在養老觀念一節中已提到,過去不養老的代價是很大的,所以子女贍養老人的義務一直從原始社會流傳下來,養兒防老已是根深蒂固的思想,成了難以輕易磨滅的傳統,而且人是風險厭惡型的,“養兒防老”就是風險規避的表現,過去一代人觀念中,養的子女越多,防老的保險系數就越大,老人希望養兒來防老,即使現代社會經濟生產力發展,家庭養老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贊同養兒防老觀念的仍占大多數。從表中可以看出支持占了 55.9%,家庭養老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沖擊,養兒防老的觀念如今不再被百分百地肯定,只有一半仍然完全贊同,三分之一表示中立,完全不支持的人數只占 12.8%,并且從年齡分組可以看出,年齡越小,支持“養兒防老”的人數越少。

2. 對于新型的以房養老和以地養老的態度

據調查,在諸暨市以地養老的方式還是受認可的,如下表,特別對于 60 歲以上的農村居民,贊同比例達到了 42.7%,大部分有地的老年人表示,已經意識到子孫對于土地的依賴性越來越弱,年輕人傾向于外出務工而不是在家務農,而中年農民傾向于自己創業,在較靠近城鎮的地方租個小房子賣點日常用品、做點小生意,已經不再靠耕作土地來獲取微薄收入,所以不再死守著曾經作為生計的土地資源,贊同用來養老,支持以地養老的方式;選擇一般或不清楚的比例為 26.8%,具體而言,除去因為是年齡過小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的和沒有理解這種方式而選擇此項的,表示不清楚的大部分是女性老人,對于此問題的回答是要詢問老伴的意見或者詢問家人其他人的意見??梢娺@部分老人和年齡較輕者通過溝通、宣傳或許也傾向于選擇贊同。村居民的態度對比,可以看出對下一代人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雖然不贊同達52.7,但是贊同和一般合起來也將近一半,說明越年輕的一代人越傾向于贊同以房養老的觀念,可見以房養老的前景還是良好的。對于對象局限性問題,其實農村可以采用老年房養老的方式,將農村老年房加以利用,例如可以將相熟的老人集合居住在同一人家中,而將以此空出的房屋出租建立養老服務或者娛樂設施,所得的資金歸合住老人所有;甚至對喪偶的異性老人牽線搭橋,豐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3.60 歲以上老人的精神生活

對于老人的獨居的情況,調查數據顯示(表),農村獨居老人超過被調查老人的一半,而且獨居的具體情況:75%為子女在身邊但是分開住,大部分都是子女出外打工造成;18.8%為子女在外地;而剩下 3 個人無老伴也無子女。最后關于子女的孝順程度,具體而言,有 50.6%的老人表示子女非常孝順,27.8%老人認為子女比較孝順,選擇一般的有 19.0%,不太孝順和非常不孝順都占了 0.5%,此外,缺失 3 人,其具體情況是兩位男性老人,一位是光棍,一位妻子早喪沒再娶,還有一位女性老人,當年響應計劃生育只生了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兒子早喪,兒媳婦卻爭著跟她分房產??梢娍傮w來說孝順老人的子女占大多數,這促進了老人對家庭養老這種方式的選擇,但也有喪偶、失獨老人生活較為清苦。

(三)χ2檢驗

χ2檢驗共分為四個方面,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精神觀念及其他,分別分析對三種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χ2(Chi-Square Test)檢驗是一種常用于分類變量資料的假設檢驗,主要用于兩個或多個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也可用于兩變量間的關聯性分析、頻數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χ2檢驗的零假設假定樣本來自總體率(π)相等的總體,其統計量也稱為 Pearson's 卡方檢驗統計量,基本公式為【1】


A 表示各格子實際觀察的頻數,T 表示各格子的理論頻數/期望頻數。

實際檢驗過程中,用 R 行 C 列的列聯表(Contingency Table)分析。

任一格的理論頻數為 Tij=RiCj/N,其中,Tij為第 i 行、第 j 列對應格子的理論頻數,Ri為行數, Cj為列數,N 為總例數。

判斷結果:在卡方檢驗中,Aij與Tij相差越小,比值越小,χ2 就越小。當χ2 <χ2a,v,P<ɑ時,認為 Aij與 Tij之間吻合度較高,則不拒絕原假設;反之,當 χ2≥χ2a,v時,P≤ɑ時,χ2 就越大。吻合度較差,則拒絕原假設。一般ɑ=0.05 或 0.01.

1.個人因素的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個人因素對選擇自我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個人因素中性別、身體狀況、是否參保在自我養老方式的選擇上沒有太大差異,但年齡(P=0.000)、工作(P=0.001)、受教育程度(P=0.016)、月收入(P=0.007)、主要經濟來源(0.011)對于自我養老的選擇影響顯著,具體來說,年齡越大,自我養老的選擇比例越??;工作與月收入具有較大的相關性,一起分析。非務農的工作(國有單位、酒店、超市、工廠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等)較務農獲得收入更高,也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受教育程度與自我養的選擇基本呈正向關系,文化程度越高,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越大;主要經濟來源是工資和自營收入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的方式,而經濟來源于社會或者家人的選擇自我養老比例較低。

個人因素對選擇社會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性別、工作情況、月收入、身體狀況對社會養老選擇差異不大。年齡(P=0.000)、受教育程度(P=0.004)、主要經濟來源(P=0.004)、是否參加新農保(P=0.002)對社會養老的選擇影響顯著。進一步分析,年齡、受教育程度基本呈現年齡越大越,文化程度越高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的狀態,經濟來源主要靠社會的(養老金、退休金、工資及自營收入)選擇社會養老的意愿較強,而經濟來源于家人和自己(務農)則傾向于選擇非自我養老。這也非常符合實際情況。最后,新農保本身就是社會養老的方式之一,從數據也可以看出參保的人選擇社會養老比例更大。

個人因素對選擇家庭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除性別、是否參與新農保外,年齡(P=0.000)、工作情況(P=0.000)、受教育程度(P=0.000)、月收入(P=0.000)、主要經濟來源(P=0.000)對家庭養老的選擇影響都非常顯著。并且,年齡越大,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越大。工作情況中,務農和無業較非務農,選擇家庭養老的傾向非常大。受教育程度低的更愿意家庭養老。月收入越低,選擇家庭養老比例越大。身體狀況較好的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主要經濟來源于自己(務農)和家人的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來源于社會(工資、養老金、退休金)傾向于選擇非家庭養老。身體狀況雖然 Pearson 卡方,sig=0.045,但是似然比精確sig=0.065,所以影響也不顯著。

2.家庭因素的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個人因素對選擇自我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家庭規模、家庭關系融洽程度、家附近是否有養老相關服務對自我養老的選擇影響不大,但可以看出家庭規模越大,與家人關系越融洽,越不愿意選擇自我養老?;橐鰻顩r(P=0.02)、與父母/子女同住意愿(P=0.026)、養老居住方式(P=0.024)對自我養老選擇影響差異較大,進一步分析發現,未婚及離異者更愿意選擇自我養老,已婚及喪偶者更愿意選擇非自我養老;在同住意愿中,不愿意與父母子女同住的,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養老居住方式中,選擇獨居、和家人一起更傾向于選擇非自我養老,養老院、和朋友一起住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

個人因素對選擇社會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家庭規模(P=0.009)之外,婚姻狀況、家庭關系融洽程度、同住意愿、居住方式、養老服務對社會養老的選擇影響不大。而且,可以發現,家庭規模越小越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的方式,這與現在家庭結構與養老現狀情況非常符合,計劃生育導致四二一家庭增多,獨生子女增多,在無法養老靠子女和靠自己的情況,選擇社會養老方式的人群必然大幅增加。

個人因素對選擇家庭養老方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家庭關系融洽程度、同住意愿、養老居住方式對家庭養老選擇差異不大?;橐鰻顩r(P=0.009)、家庭規模(P=0.001)、家附近是否有養老相關服務(P=0.013)對家庭養老選擇影響較大。

已婚和喪偶更傾向于選擇由子女來供養,家庭規模越大越傾向于家庭養老。家附近有養老相關服務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

3.精神觀念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精神觀念因素對自我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養兒防老(P=0.011)這一觀念外,對自我養老的選擇影響都不顯著。,且不管支持養兒防老與否,選擇自我養老都小于選擇非自我養老的比例,而不支持和表示一般較支持者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更大。這與客觀情況相符,第一,自我養老的觀念受眾比例小,第二,當不支持養兒防老時,必然選擇養老靠社會或者靠自己,自我養老的比例顯然就增加了。

精神觀念因素對自我社會方式選擇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以房養老觀念和對養老擔心程度對社會養老的選擇基本無影響,養兒防老(P=0.033)和以地養老(P=0.002)對社會養老的選擇影響顯著,并且可以得出越不支持養兒防老的,選擇社會養老的比例越大;對于以地養老,贊同以地養老選擇社會養老和非社會養老的占比差異很小,而不贊同以地養老的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的方式。

精神觀念因素對家庭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以房養老和以地養老對家庭養老選擇影響差異不大,養兒防老觀念(P=0.006)與養老擔心程度(P=0.33)對家庭養老選擇影響顯著,越支持養兒防老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越大。

不擔心養老問題較擔心者選擇家庭養老比例越大。

4.二胎相關問題和老年人精神生活等相關因素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檢驗結果對三種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差異都不顯著,但要指出的是對于自我養老子女是否孝順、與對生活是否滿意,P 值稍大于 0.5,分析,當子女越不孝順的時候,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越大,符合實際情況,對于當前孝道落寞的情況來說有重視其的必要。此外,對生活滿意者較不滿意者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

(四)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得出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受教育程度、工作情況、月收入、經濟來源、婚姻狀況、家庭規模、居住方式以及是否參加新農保會影響農村居民對養老方式的選擇,并且,對于 60 歲以上農民,還包括養兒防老的觀念、對以地養老的態度以及子女的孝順程度也會影響其選擇偏好。

其中,男性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女性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隨著年齡增大,選擇自我養老的比例減小,選擇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比例增加;身體越好,越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身體越差,越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傾向于選擇非家庭養老;工作越穩定、收入越高、選擇家庭養老比例越大,選擇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的比例越??;經濟來源離退金的選擇社會養老較大,但是選擇家庭養老仍多于社會養老,來自務農和家人的選擇家庭養老比例遠大于非家庭老;未婚者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已婚者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略大于非家庭養老;家庭人口數量較大的,選擇家庭養老的比例較大;更愿意選擇和家人在一起居住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已參保者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意愿強;贊同養兒防老的選擇家庭養老意愿強;贊同以地養老觀念的選擇社會養老意愿強;子女孝順的選擇家庭養老意愿強。

下面將以上這些可能影響的因素因素納入回歸模型進行分析,驗證以上結論,并提出可行的建議。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