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社會論文 > > 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傳承保護現狀分析
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傳承保護現狀分析
>2024-01-26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真性保護和傳承探究
【第一章】如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導論
【第二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民族志背景
【3.1 3.2】鼓王選拔賽與鼓王及其表演
【3.3】現代湘西苗族鼓舞
【第四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傳承保護現狀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非遺本真性傳承與保護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4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傳承保護現狀分析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本文的立場在于對非遺進行本真性保護和傳承。而“本真性”的核心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尊重傳承主體,即尊重傳承人的主體地位,以及尊重他們對非遺的主動創造;第二,基于非遺的動態性,非遺應該在活態的情境中傳承,如日常生活,表演等情境,讓非遺在生活情境中得到傳承;第三,基于非遺的可創造性,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應該與受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形成一個對話的氛圍。在不斷對話的過程中,非遺傳承人可以汲取來自于受眾的觀賞體驗,成為不斷增添文化內容的基礎。湘西苗族鼓舞在具體保護實踐中體現出了這一本真性要義。

4.1傳承人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

非遺的保護實踐中,離不開政府、傳承人、學者、工商界等各種力量的介入,而在保護和傳承的主體上,究竟應該由誰來主導成為非遺保護的一個困境。在德夯,鼓舞的傳承和保護主要有三股力量介入其中,包括傳承人以及與之相關的鼓制作人、政府和學者。本文認為,傳承人的主體地位涉及到三個方面:一是傳承人對鼓舞的再創造是否得到尊重,傳承人對鼓舞的再創造是否是基于鼓舞內在規律的主觀愿望創造;二是與鼓舞相關的群體,如民間學者對鼓舞的保護是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三是政府對鼓舞的開發利用是否是基于保護鼓舞的根本目的,對鼓舞的傳承是否進行過多的行政干預。湘西苗族鼓舞的保護和傳承在傳承人、政府、學者的多重作用和互動下顯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傳承人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

4.1.1傳承人不斷革新,得到重視

正如上文所述,傳統的湘西苗族鼓舞比較粗糙,從第二代鼓王開始,鼓王們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下,根據外在條件和審美的變化,不斷的對鼓舞進行創新,使之在體系上呈現定式化的特點,但表演動作和語匯的變化從未停止,也不會停止。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在這樣無止境的演進中呈現更加多元開放的趨勢,展現了“文化是如何被生產”的文化真諦35.傳承人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吸納其他民族的文化,接受大眾對其的期待,在傳統的基礎上革新、創造,這樣的創造,一方面表現了鼓舞的能動性,另一方面也使鼓舞呈現出很強的時代感和生命力。

傳承人有自己對社會的認知和價值觀,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德夯,鼓王們 38通過自己的實踐,按照湘西苗族鼓舞的內在規律對其進行創造、傳承和發展,向接班人傳授技藝。他們的努力為鼓舞的傳承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也使他們在德夯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肮耐酢边@一稱呼,既是村民對他們的認可,也是政府、社會各界對他們的認可。鼓王們對鼓舞的革新和創造,既是他們對這一項古老的文化藝術的守護,也體現了他們改造和傳承鼓舞不可替代的作用。

4.1.2民間力量主動參與,不斷推進

在保護湘西苗族鼓舞的過程中,民間學者、鼓舞老師主動發揮自己的力量,參與到保護鼓舞的工作中,成為推動非遺保護不可缺少的外在力量。在筆者調查期間,曾接觸過一位鼓舞老師和一位民間學者,他們的故事,或者更為生動的表現了民間對湘西苗族鼓舞的關注。

(1)鼓舞老師

石師傅是德夯人,也是德夯旅游公司的一名演員,更是鼓舞老師,新來的演員都要跟他學習跳鼓。作為公司里資格最老的鼓舞演員,他的地位甚至比鼓王還受到尊重,有幾位鼓王還曾是他的學生。對于他,德夯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對于苗鼓的了解也比一般人更多。

“這個苗鼓它最初是用來祭祀的,是祭祀的圣物,后來演化成樂器,在儀式、娛樂活動中使用,現在有的村里人把他當做強身健體的運動來跳。文革的時候,祭祀被認為是封建迷信活動,鼓舞也不讓跳了?,F在雖然恢復了,但是還是受到很大影響。許多民族的東西都是沒有文字記載的,一禁止,很多東西都沒有了,整理出來的文字資料也沒有了。其實是人們的喜歡賦予了它生命力。然后國家重視推廣,鼓舞重新適用于人們,使更多人喜歡。我是從小聽鼓,受家里村里大人的熏陶,看他們跳鼓,也有點悟性,所以打得還算可以?,F在大多數人都會打鼓,喜歡隨時隨地都可以學,可以打,樹枝可以當鼓槌,門板可以當做鼓,寨子里打得好的可以給年輕人指點,舞蹈隊也有老師,單位會找人培訓,個人也可以去鼓舞培訓班。像第二代鼓王就辦了培訓班,很多年輕人都去學的?!保?0131111-M-G04)

石師傅極其了解苗鼓,其話語中也不斷地顯示著人對于鼓舞的意義,以及村落對于一項文化事項的生長的重要性?!叭藗兊南矏圪x予了它生命力”、“樹枝可以當鼓槌,門板可以當做鼓,寨子里打得好的可以給年輕人指點”.正是人們的喜愛才會給予鼓舞更多可發揮的空間,也正因此而讓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德夯苗寨更是鼓舞生長的土壤,只有在這片土壤上,才能釋放出村民最樸素最誠摯的情感。

“我們教的就是最基本的幾套鼓,迎賓鼓、豐收鼓,很多人幾天就可以學會。但它是可以自己加動作的,只要你跳的好看,加東西進去是沒問題的?!保?0131111-M-G04)這就說明苗鼓的再創造在民間也已深入人心,民眾也接受了這種更加豐富的創造?!斑@里有老師,(在學習方式上)一般就是老帶新?!保?0131111-M-G04)“老帶新”的方式,在鼓舞的傳承上亦起到了更加穩定的傳承機制的作用。

這是與石師傅的第一次接觸。等到筆者第二次去到德夯的時候,石師傅悄悄地把我叫到一邊,給了筆者一本《苗族鼓舞項目介紹》。這是由他牽頭編寫的湘西苗族鼓舞教程,還沒有推向市面,準備給矮寨小學和中學的學生學的。他說,“我現在在把我們的苗鼓推到學校去,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不能只靠鼓王啊,還是要從娃娃抓起?!保?0131111-M-G04)說著笑呵呵的走了。那種笑是筆者在湘西看到的最難忘的笑容,滿足平和,充滿希望。而這本書是筆者看到的第一本專門關于湘西苗族鼓舞的書面資料,如獲至寶。

(2)民間學者

施云生是原來的矮寨文化站站長,現在是吉首市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中心的法人代表。在德夯,筆者想了解湘西苗族鼓舞的歷史,當村民沒有辦法解釋的更多的時候,他們往往就會推薦筆者去找這位施云生。接觸下來,他果然對鼓舞了解甚多,對于鼓舞的推廣和宣傳工作更是樂此不疲,到處奔波。一聽到是關于湘西苗族鼓舞的問題,欣然答應。他對苗鼓的歷史了然于心,娓娓道來:“苗鼓是我們少數民族的一部分,我們苗族的祖先蚩尤,被黃帝打敗,我們苗族就遷到湘西。苗鼓起源是這樣的,苗族是信奉鬼神的,這里都是山區,很偏僻,很安靜。在深山老林里,就感覺比較恐怖。我們祖先就想我們人要活躍起來,人興旺了,那些東西就跑了。所以就搞那個鼓。原來的苗鼓很簡單的,就搞那個野獸皮啊,樹頭啊,中間掏空?,F在就是用牛皮。所以這個鼓原來是很粗糙、很簡單的。我們這里是分散居住的,有的人住山上,有的人住山下。每個苗寨人少,很恐怖的,敲敲鑼、打打鼓就有人氣了。紅白喜事都要用鼓??腿藖砹?,接親要打鼓,老人家過世了,也要打鼓。當時每個村寨只有一個鼓,有的還沒有,最多兩個三個?!保?0131007-M-M01)

與他的交談過程中,筆者開始發現,苗鼓在其傳續的過程中一直存在一些曲折的經過。比如,在文革時期,鼓舞的發展就曾因為一些原因中斷過?!拔母飼r期就不能打鼓啦,打鼓要批斗的,關豬圈跟豬睡覺,關牛欄跟牛睡覺,誰家里墳修的好,墳就打爛,土地廟也打爛,有民族代表特色的建筑都要拆掉。那些紅衛兵到處抓的。唱歌的人打鼓的人,都不搞了。他們覺得是被政府打倒的,民間藝人的苗歌書啊、做法事的、工藝的書啊,這些文字資料都燒了。有的人發誓了不會再搞這些。當站長以后,困難就很大,我去找這些民間藝人,他們都不出來的,認為我代表政府,藝人不愿意承認,不敢承認,怕自己老了還要關牛欄?!?br>(20131007-M-M01)政策的不允許,讓鼓舞在那一段時期遭到了一些破壞,書籍被燒毀、藝人不敢表演。然而偶然的中斷并沒有阻礙湘西苗族鼓舞的發展和變遷,相反一項文化事項在歷史進程中的弱化也是其變遷的表現。

除去制度因素的影響,在鼓舞的發展過程中,人為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施云生是德夯第一個發現可以發展旅游的苗族精英,在旅游開發和“鼓王”宣傳推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說,“那個旅游是我第一個提出來的,當時我是一個農民,十幾歲的時候,我就認為這里很貧窮,那里也沒有路。我就組織我們村的人把我們苗族的傳統技藝啊,舞龍舞獅、苗鼓苗歌搞起來。最開始就是這些東西,然后慢慢就有人來了。那時候是 82、83 年?,F在就變成了國家級的風景區。第一個,我們就考慮到苗鼓是我們獨特的文化,開發旅游以后就把打鼓打的最好的把他宣傳,稱作鼓王。第一代鼓王,龍英棠,解放初期,她去參加第一屆文代會,當是中央領導接見她的。后來我們把苗鼓作為一個品牌,搞苗鼓比賽,把它推出去。一代鼓王好像也是武漢哪個學校(中南民族大學,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筆者注)的客座教授,當時她也年紀大了,我們就推第二代鼓王?!保?0131007-M-M01)

現在的他熱衷于將苗鼓推向教育體系?!? 年前我開始和一些民間藝人推動。湘西苗族鼓舞進校園,市政府后來批準在矮寨中學聘請 15 個民間老師掛牌上課,每個星期兩節課,學校給民間老師發工資。12 個民間藝人,其中有兩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其中一個是鼓王石順明,筆者注),就在這個學校(吉首民族中學,筆者注)開課,石順明也定期在這里給學生上課?!保?0131007-M-M01)在吉首大學確實已經開設了湘西苗族鼓舞課程,民族中學、小學也已成為培養鼓舞的搖籃。將鼓舞納入教育體系,將恢復鼓舞的自身造血功能,這對鼓舞的傳承和保護具有長遠的意義。

施云生的陳述其實反映了苗鼓傳續過程中的許多外在的干擾因素,說明了制度因素和人為因素對于湘西苗族鼓舞發展變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鼓舞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或豐富或弱化。正確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以及民間力量的推動作用將對鼓舞的發展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4.1.3政府政策引導支持,保駕護航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政府、文化部門極為相關,湘西苗族鼓舞的開發和利用不能離開政府的政策引導。上文提到的施云生所陳述的文革期間由于政策不允許,湘西苗族鼓舞受到一定的破壞,石順明也在訪談中提到了這一點,她說“文革的時候就不讓打鼓了,不許一切文娛活動,很嚴的,后來文革結束,中央出文件,才恢復文藝活動?!保?0131107-F-G01)而政策的調整和允許,以及旅游開發政策的實行,又為鼓舞的保護和推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筆者在與石順明的交談中發現,鼓舞被納入政治話語中,對鼓舞的表演者來說是莫大的榮耀?!?4 年的時候,有領導來選演員去北京表演,我跟我們團里的幾個姐妹被選上了,就去北京人民大會堂給毛主席表演打苗鼓,還跟毛主席握手了,激動地都哭了,拍照的時候我就站在毛主席后面,你看,就這里,他們都羨慕我說,順明啊,我們好羨慕你的,你跟毛主席握手啊,我們都沒有握到。呵呵。當時表演的是《苗族女民兵》,有那些插秧動作,也有刺槍的動作,像女兵一樣,我跳得好,站最前面。我總共去過北京 5 次,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首都體育館都去過,去表演苗鼓?!保?0131107-F-G01)石順明在說到這一段經歷的時候滿是自豪,言語之中盡是光榮。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對于鼓王和鼓舞的傳承變遷影響巨大。因而,湘西苗族鼓舞的發展確實非常依賴于政治環境和政府政策??v觀苗鼓的開發和再創造歷程,從德夯的旅游開發到鼓文化開發、鼓王的選拔,以及鼓舞的匯編,政府的作用一直貫穿始終。

首先,在湘西苗族鼓舞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前,政府對鼓文化的挖掘和較為完整的整理,為湘西苗族鼓舞的申遺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也為后期的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當地文藝人士由政府組織,下鄉收集最原始和傳統的苗鼓打法,同時吸收各個苗寨苗鼓的精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通過配置音響和服裝,邀請專家指導,讓其變得更加具備觀賞性。2005年,由湘西州政府申請,湘西苗族鼓舞成功被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次,政府在傳承人的選拔也承擔了組織和宣傳的作用。2005年,在吉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德夯旅游公司舉辦了“第一屆苗鼓節”;在舉辦鼓文化節期間,政府牽頭舉辦的鼓文化研討會,邀請了多位鼓文化專家進行交流,對鼓舞的宣傳和保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3年,吉首市委、市政府舉辦了首屆國際鼓文化節。湘西苗族鼓舞在一次次的苗鼓王選拔和授予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宣傳,也為其豐富性打開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最后,在制度上,當地政府制定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并且同時設立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和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這為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更加完備的制度條件。

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經濟效益的推動下,政府介入鼓舞的保護難免會使其打上了市場和資本的烙印,但這是歷史的趨勢,不可避免。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政府的介入,塑造了一個更為有秩序的場合,鼓舞的展示和創造、儀式的舉辦,都得到了更好的展現。湘西苗族鼓舞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和保護。

4.2具備活態的傳承環境

4.2.1生活化的生長環境

筆者在德夯調研期間,每日都能聽到鼓聲陣陣,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柔情似水。筆者在去到德夯的第一天早上被鼓聲驚嚇到,心想這個時間怎么會有鼓聲呢。結果,旅館老板娘很淡然的說,“那是鼓舞表演開始了,每天都有”.(20131001-F-D01)在外來者看來稀有的鼓舞表演,在本地人看來早已習以為常。整個村落遍布六百多面鼓,一些老人和當地苗族精英對苗鼓歷史如數家珍,普通的餐館老板娘會跳鼓舞,小朋友可以隨意地拿起鼓槌敲打。湘西苗族鼓舞已然進入到村民們的生活中,從一個一般人碰不得的祭祀器具,變成了人人都可以接觸和享受的尋常之物。

湘西苗族鼓舞承載著苗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信仰,對它的保護,決不能將其從一個完整的體系中抽離出來,尤其不能割裂它與生活的關聯。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要把它們保護在他們賴以生存、成長的土壤中,即基層社群之中36.只有融化在村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湘西苗族鼓舞才體現出它真正的意義和價值?;貧w到文化持有者的手中,回歸其生長的土壤,湘西苗族鼓舞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生長空間。

4.2.2活態的傳承方式

活態的傳承方式,主要是指在表演中傳承。湘西苗族鼓舞不同于一些可以靜態展示的非遺,它是一種需要以動態的形式傳達人類情感的社會藝術活動,甚至一代代鼓王的更替都需要在表演和比賽中授予。普查、匯編,形成文字圖片資料,只是保護鼓舞的前期工作,而活態的展示才是鼓舞的精髓所在。因而湘西苗族鼓舞必須通過展演的方式進行傳承。同時,這樣的活態展演,也使得湘西苗族鼓舞的學習變得更加便利。

非物質文化是在動態過程中不斷吸取新的內容而形成的,也只有在不斷的調整、創造,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非遺才能保持其“活態”的傳承。在德夯,每一天都有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這些活態的展示,使其得到更加生動的再現,一次次的表演更在村寨中創造了苗鼓的氛圍?;顟B的展示,積極的表現,使鼓舞在整個湘西苗族的文化之中更具認同感,也得到了與世界接軌的契機。

4.3形成與受眾開放互動的氛圍

4.3.1與村民的互動

村落是非遺成長的土壤,村民則是非遺的享有者。褪去神圣的光環,湘西苗族鼓舞更加開放,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村民共享的文化資源,能夠更加方便地被接觸到。德夯的鼓舞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常態,他們可以隨時接觸到這項民族瑰寶,在不斷的參與中了解他們的民族歷史,升華他們的民族精神,而在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更提升了他們的自豪感。一方面,在德夯,有的村民就是鼓手,比如第四代苗鼓王龍菊獻,就是土生土長的德夯人,還有很多苗鼓表演者也是德夯村民。作為鼓手的村民參與到鼓舞的再創造中,村民的歷史記憶和生活體驗是他們創新的源泉,鼓舞不斷的得到豐富。另一方面,不是鼓手的村民也在觀看表演中,不斷地參與互動。村民是這項文化的擁有者,也是最了解它的人,作為觀眾或者評價者,他們的反饋給湘西苗族鼓舞的創新提供了最好的素材,豐富了它的動作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苗族的歷史。

4.3.2與游客的互動

旅游開發以后,德夯迎來了大量的游客,這些游客來自全國甚至是全世界各地。他們有著探求異文化的需求,客觀上刺激了湘西苗族鼓舞的創新;湘西苗族鼓舞的不斷推陳出新,又吸引著新的游客的到來,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資金,擴大鼓舞的影響力。

游客們帶著自我的審美和價值判斷,在鼓舞表演中形成“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觀感,什么樣的動作好看,什么樣的動作不好看,通過反應都能直接反饋給表演的人。筆者在德夯調研期間,曾經與幾位游客交談,他們表示“苗族鼓舞鼓聲很震撼,和鳳凰的表演有一些不同,(德夯的鼓舞)更加眼花繚亂了(20131108-M-Y02)、”楊欣那十幾個轉圈太精彩啦“(20131108-M-Y01)、”鼓舞就應該把鼓點和舞蹈動作結合得非常好才好看,舞蹈動作的柔美加上震撼的鼓聲,我覺得這樣最好“(20131108-M-Y01)。事實上,很多游客有豐富的旅游經驗,在各地觀看過類似的表演,會把外界表演的形式信息反饋給德夯,產生了文化媒介的作用。鼓王和文藝工作者們根據他們的反饋,進行鼓舞的再創造,一方面保持鼓舞的內在規律,另一方面努力迎合著時下的觀眾對鼓舞的各種要求和期待,從而使得苗鼓表演更具觀賞性也更加精致化,在不斷的表演和演出中展現湘西苗族鼓舞獨一無二的生命力。

4.4本章小結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湘西苗族鼓舞在德夯得到了較為合理的保護和傳承,從非遺的本真性保護角度來看,德夯的非遺保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首先,政府、民間、傳承人責任分得當。政府在整個旅游開發和湘西苗族鼓舞保護的工作中,發揮了較為充分的引導作用,以及政策資金支持。學界一直有關于”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的批判,然而在德夯,政府政策和非遺保護結合得較為合理,市政府給予制度保障,資金支持,政策引導;文化部門對鼓舞進行苗鼓文化匯編和宣傳,但對鼓舞本身的創造和發展不過多干預,充分尊重傳承人對非遺的再創造。民間學者是保護非遺尤為重要的一個力量,因為與專家相比,他們更加能夠懂得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意義,他們也是將傳統文化與外來資源進行溝通嫁接的橋梁。那些自發的鼓舞研究者對鼓舞的研究和推廣多來自于對鼓舞的熱愛,這種出于本能的保護,從更深意義上說明了保護非遺應該深入到每個人心中,成為一種習慣性行為。傳承人的主體地位在政府的適度讓步和民間學者的推進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和尊重,湘西苗族鼓舞在形式上被不斷的再創造,活力得到體現。

其次,活態的傳承環境和傳承方式使湘西苗族鼓舞在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會間斷。湘西苗族鼓舞的日常表演、娛樂、鼓王選拔比賽、運動會參賽等,都為其傳承營造了良好的場合。

再次,開放包容的互動使湘西苗族鼓舞博采眾長,更具生命力。

本真性保護和傳承的根本意義就在于保持非遺的活態,德夯的湘西苗族鼓舞保護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因此,湘西苗族鼓舞在德夯”活“得很好,充滿了生命力。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