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老齡人口的醫療服務問題探析
【第一章】鄉村老齡人口健康面臨的困境研究導論
【第二章】醫療服務可及性與人口健康相關理論和概念
【第三章】農村醫療服務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章】影響農村老齡人口健康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醫療服務可及性對農村老齡人口健康的影響實證
【第六章】提升農村醫療服務可及性的國際經驗借鑒
【第七章】農村醫療服務網點建設相應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鄉村老年人醫療服務工作改善研究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陳英耀,王立基,王華。衛生服務可及性評價[J].中國衛生資源,2000,11(3)。
[2]封進。健康需求與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對中國農村的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3]封進,余央央。中國農村的收入差距與健康經濟研究, 2007(01): 79- 88.
[4]封進,劉芳。新農合對改善醫療服務利用不平等的影響一一基于 2004 年和 2006 年的調查數據[J].中國衛生政策研宄,2012(3):45-51.
[5]高建民,周忠良?;ブt療改善衛生服務公平性的效果評價。中國衛生經濟,2007(10):39- 4 2.
[6]高建民, 周忠良。 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衛生服務可及性實證研究[J]. 中國衛生經濟,2010, 29(7)。
[7]高建民, 嵇麗紅, 閆菊娥。 三種醫療保障制度下居民衛生服務可及性分析[J]. 中國衛生經濟, 2011, 30(2)。
[8]龔幼龍。衛生服務研宄[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9]黃曉燕,張樂。印度公共衛生醫療體系[J].南亞研究季刊,2006(04): 1 1
[10]黃繼崢,李克,陳梅蘭。衛生服務可及性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2, 23(5)。
[11]劉秋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衛生服務可及性影響研究--福建省五個縣新農合實施現狀分析[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12]李珍珍, 封進。 教育對健康的影響--基于上海家庭調查數據的研究[J]. 中國勞動經濟學, 2008(12)。
[13]苗艷青。 衛生資源可及性與農民的健康問題:來自中國農村的經驗[J]. 中國人口科學,2008(3)。
[14]宋月萍。 衛生醫療資源的可及性與農村兒童健康問題[J]. 中國人口科學, 2006(6)。
[15]王宏。 河北省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評價研究[D]. 河北:河北經貿大學, 2012.
[16]王偉,任苒。 衛生服務可及性概念與研究進展[J]. 中國衛生經濟, 2011.3(3)。
[17]王翌秋, 雷曉燕。 中國農村老年人的醫療消費與健康狀況: 新農合帶來的變化 [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1, 11(2)。
[18]徐州,陳家應。南京居民醫療服務可及性與醫療費用負相分析[?!].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3)。
[19]辛怡。 中國農村衛生可及性與居民健康不平等關系研究[D]. 南開大學, 2012.
[20]辛怡, 何寧, 張麗麗。 我國農村衛生服務可及性變化及存在障礙 [J].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13, 20(3)。
[21]辛怡。衛生服務可及性對農村居民健康的影響 [J].《中國物價》2012-05(15)。
[22]楊清紅。 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探究(哲學社會科學版)[J]. 暨南學報, 2012(8)。
[23]張思鋒,李菲,王立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村居民衛生服務可及性的影響。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9(5): 97- 102.
[24]張純元。高齡老人受教育程度與健康長壽關系研究。南方人口,2003(03)
[25]張翠華。 農村衛生人力可及性探討[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2.4(2)。
[26]張翠華。 農村衛生人力可及性探討[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2.4(2)。
[27]趙忠。我國農村人口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管理世界,2006(03):78- 85
[28]趙淑華。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基本醫療服務可及性研究[D]. 云南:云南大學, 2013.
[29]鄭昱。 基于 Probit 模型的個人信用風險實證研究[J]. 上海金融, 2009(10)。
[30] 周偉 . 我國中西部農村老年人的衛生服務可及性分析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10(32)。
[31]朱玲。政府與農村基本醫療保健保障制度選擇[J].中國社會科學,2000(4)
[32]朱莉華, 曹乾, 王健。 居民健康與衛生保健及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關系[J]. 經濟研究導刊,2009, (13)。
[33]Anand,S.,B?rnighausen,Till(2004),Human Resources and Health Outcomes:Cross-Country Econometric Study.The Lancet,364,1603-1609.
[34]AL-Kabir, A .Effects of Community Factors on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i n Rural Bangladesh. World Fertility Survey Scientific Report, Voorburt,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 1984, 56
[35]Benefo,Kofi,Schultz,T.P.(1996),Fertility and Child Mortality in C?te d.Ivoire and Ghana.The WorldBank Economic Review,10(1),123-158.
[36]Filmer,Doen;Hammer,Jeffrey S.,Pritchett,Lant(1998),Health Policy in Poor Countries:Weak Links in theChai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1874.
[37]Gertler,Paul(2004),Do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Improve Child Health? Evidence from PROGRESA.sControl Randomized Experi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4(2),336-341.
[38]Rutstein,Shea,O.(2000),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nds in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uring the 1990s.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78(10),1256-1270.[39]Roy PenchanskyJ William Thomas.The Concept of Access: Definition and Relationship toConsumer Satisfaction[J].Medical Care, 1981,19(2)。
[40]Ronald Andersen. A Behavioral Model of Families1 Use of Health Services.[J] .ResearchSer. ,1968(25)。
[41]Rosenzweig,M.R.,Schultz,T.P.(1982),Child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in Colombia: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Effects.Health Policy and Education,2,305-348.
[42]Spasojevie ,J.Eff ects of E ducation on Adult Health in Sweden : Results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 Mimeo , The Graduate School for Public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Metropolitan Collage of New York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