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社會論文 > > 回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差異分析結束語與參考文獻
回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差異分析結束語與參考文獻
>2022-11-26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問題探析
【導論】進城務工者文化認同困境研究導論
【第二章】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相關概念
【第三章】返鄉務工人員現狀調查
【第四章】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矛盾現象及原因
【第五章】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問題的解決思路
【結束語/參考文獻】回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差異分析結束語與參考文獻

結束語

本文依據文化認同理論的過程與框架,分析返鄉務工人員在城鄉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存在的問題和困境,然后再從返鄉務工人員內外兩個層面上具體社會情境來分析影響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的各種因素,通過研究發現:

(1)返鄉務工人員處于城鄉文化認同的困境中。他們對城鄉社會體系的構建、生活方式的建立和社會群體的劃分的認識還非常的迷茫。通過本文的定量數據分析和定性的入戶訪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返鄉務工人員對城鄉認同呈現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他們認同城市文化,也愿意積極的融入到城市文化體系中去,促進城鄉文化的融會貫通。另一方面由于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他們融入城市文化的過程并不順利,而對于鄉村文化他們又在逐漸的進行革新,最后造成很大的心理上的落差,城市融合的不順利、鄉村文化革新的不徹底,使他們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2\\)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著返鄉務工人員對城鄉文化的認同。外部社會情境屬于外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者文化認同困境的產生;內因起主導作用,所以務工人員在整個城鄉文化認同中處于核心地位。本文結合國家政策、傳統社會文化、城市社區、農村社區等外部環境和務工人員自身等內部環境詳細的論證了城鄉文化認同矛盾的解決需要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

然而,本文值得商榷的地方還有很多,文章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主要是:

1\\)對文化認同理論剖析不夠。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問題應該是在務工人員和城市居民以及周圍農村居民互動過程中突顯出來的,但是由于研究理論和實際調查材料的不完善,本文以返鄉務工人員作為研究的主體,對起映射作用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對城鄉文化的反映則沒有深入研究。本文僅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對過往文獻的研究來得出城市居民對返鄉務工人員城鄉文化認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側重點過于傾斜。

2\\)返鄉務工人員的心理研究還有所欠缺。文化認同屬于心理研究層面,但是在走訪的過程中,務工人員會出自本能的保護自己,不會對外人徹底的袒露真實想法。

一方面客觀、直觀、真實的材料獲取難度較大,另一方面為了研究需要,部分材料是在訪談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心里揣測得到的,其中難免有失偏頗。

致 謝

十二月的武漢,寒風料峭。但是,隨著畢業論文的最終定稿,心中卻是萬分澎湃和激動,20 年的求學生涯、8 年的喻園生活,即將在這個冬季離我而去。雖然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是心中依然充滿著太多的留戀。

仍然清楚的記得,2003 年,一個毛頭小伙子帶著滿身的鄉土氣息來到了喻園。

經過七年的寒窗,我不僅順利的完成了城鄉文化認同之間的順利轉換,完善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在道德修養和人格上得到了不斷提升和完善。這一切都歸功于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你們無私的幫助,就像冬天的一把火,時刻溫暖著我的內心,時刻激發我奮斗不息的動力,也時刻提醒著我學會感恩。你們的恩情如同滔滔江水綿延不絕,而我卻只能用最樸實的話來表達我內心的感激。

首先當要感謝我的恩師——歐陽康教授。歐陽老師治學嚴謹,對學生極其負責和關愛。每次和歐陽老師的交流,他提到的種種想法,總是讓我感受到他獨到的眼光與深厚的學術積累。歐陽老師為人亦溫和謙遜,灑脫不拘泥于俗禮,在過去七年中一起相處的日子里,在作為導師的同時,不管歐陽老師承認與否,在我眼里,我更愿意把歐陽老師當作一個朋友。如此良師益友,無論我的論文是否能夠達到他對我的期望值,我都應該在這里向他致以深深的謝意。

感謝幫助和教育過我的張建華老師、黃其洪老師、舒年春老師,以及哲學系所有教授過我的老師。七年恩師之情,讓我受益頗多,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記住您們對學術、對生活的闡釋猶如高山流水,滋潤著我的心靈。

感謝我的父母,養育之恩無以為報。 只能把這種恩情深深的埋在心底,化作不斷前行、追求完美的動力。我知道,能夠讓他們為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還有太多幫助過我的人,也許你們是我生命的過客,但是,滴水之恩,當永記心頭。

2003—2011 年,哲學系生活,歲月妥帖,時光綿長,將永遠讓我銘記。

最后,我以《瓦爾登湖》里的一句話結束我的論文,并以此作為未來乘風破浪的心靈腳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于我們就是黑暗。但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以此為記。

參考文獻

(1)專著類

[1] 鄭曉云.《文化認同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年.
[2] 史蒂文森(英)主編,陳志杰譯.《文化與公民身份》.吉林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
[3] 林光江(日).《國家·獨生子女·國家觀》.新華出版社,2009 年第一版.
[4]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一版.
[5] 格里格·津巴多(美)著,王壘等譯.《心理學與生活》.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年第十六版.
[6] 虞祖堯編譯.《社會學和社會調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第一版.
[7] 風笑天主編.《社會學導論》.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
[8] 陳映芳.《社會學的分析》.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
[9] 章輝美.王康樂編著.《社會學方法與調查硏究》.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10]王邦佐.《政治學與當代中國政治硏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1]楊國樞.《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本土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2]張維迎.《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論文類

[13]彭金富.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認同[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05\\).
[14]吳宏偉.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02\\).
[15]黃肖靜.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青年的文化認同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07\\).
[16]樊娟.新生代大學生文化認同危機及其應對[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09,\\(08\\).
[17]劉杏玲.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文化認同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2009,\\(04\\).
[18]王東.文化認同的可能與現實[D].北京交通大學,2008.
[19]劉杏玲;吳滿意.區域一體化過程中的文化認同研究綜述.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02\\).
[20]樊超.自我實現與文化認同--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的社會分析[J].理論界,2008,\\(02\\).
[21]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
[22]申永貞;王新舉.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的文化認同觀.求實,2006,\\(12\\).
[23]周德剛.經濟交往中文化認同的理論及其探微.蘭州學刊,2007,\\(02\\).
[24]張文宏;雷開春.城市新移民社會認同的結構模型.社會學研究,2009,\\(07\\).
[25]陳小娟.農村流動人口文化變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26]焦連志.論農民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適應[J]長白學刊,2009,\\(04\\).
[27]邱家洪.城鄉統籌進程中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以重慶市為例[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03\\).
[28]蔡章偉.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沖突與文化和諧[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03\\).
[29]蘭勇,陳忠祥.論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城鄉文化整合[J]人文地理,2006,\\(06\\).
[30]甄峰,寧登,張敏.城鄉現代化與城鄉文化──對城市與鄉村文化發展的探討[J]城市規劃匯刊,1999,\\(01\\).
[31]俞明輝.關于統籌城鄉文化資源提升文化生活品質的調查與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04\\).
[32]張成.統籌城鄉文化和諧發展.黑龍江史志,2009,\\(12\\).
[33]李麗華.轉型時期群體文化和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34]王寧.消費與認同--對消費社會學的一個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會學研究,2001 \\(1\\).
[35]李運慶.區隔與認同:務工人員子弟的人際交往現狀研究[J],青年研究,2006,\\(5\\).
[36]周峰.影響中國城鄉流動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中國社會科學,第 1 期.
[37]羅霞,王春光.新生代青年務工人員的外出動因與行動選擇.浙江社會科學,第 1期.
[38]王春光.新生代青年務工人員的社會認同與城鄉融合的關系.社會學研究,第 1期.
[39]朱貴平,吳靜波,趙國艮.安徽返鄉農民工基本情況調查分析與思考--基于對無為、潁上等地 66 位返鄉農民工的訪談[J]華東經濟管理,2007,\\(8\\).
[40]王 翌,劉維佳.西部農民工回流與回歸現象淺析[J].技術與市場,2007,\\(4\\).
[41]張輝金,蕭洪恩.農民工回流現象的深層思考[J].農村經濟,2006,\\(8\\).
[42]張家祥.進城農民逆向回流及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兼與拉美城市化相比較[J]. 三農問題研究,2007,\\(1\\).
[43]趙菲菲,王永發.農民工雙向流動對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6,\\(3\\).
[44]李曉亮,申覃等.回流民工:農村寶貴的人力資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5,\\(11\\).
[45]李清秀,楊惲善.農村勞動力雙向流動就業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