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源縣旅游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以自然山水、森林景觀、回鄉風情為特色,是生態旅游、療養避暑、野外探險、科學考察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有諸多景點都與山水有不解之緣。但是,這里又是典型的土石山區,全縣總面積為1131km2,界域內可分為六盤山天然次生林區,河谷平原區,侵蝕丘陵區三部分,屬溫帶半溫潤氣候區,降雨量豐富,但降水分布極為不均,土層薄,雨季極易形成較強的水土流失。
有山就要植綠,有水就要疏堵,有溝就要治理。如何在涇源這種特定的環境和背景下搞水土保持工作,多年來的經驗得知,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在國家的項目帶動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發揮了顯著的效益??偨Y其經驗:一是各級領導重視,尤其是縣委政府將此項工作當作國策來抓;二是用典型帶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立了土石山區的開發治理模式;三是配備專業技術隊伍,加強對小流域綜治服務;四是實行項目捆綁,集中人、財、物實施;五是完善管理水平、依法管護、鞏固成果。憂的則是小流域治理發展不平衡,由于投入不足,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科技應用與管理還很薄弱等。
1 領導重視是關鍵隊伍建設是基礎
近年來,涇源縣面對土石山區土層薄,水上流失嚴重,在認真貫徹實施《水上保持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總結經驗,將水土保持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認識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領導??偨Y推廣適應當地治理的山頂種草、山腰修梯田,山底退耕造林、溝道工程結合的治理模式,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防治目標責任書。呈現出治理速度快、規模大、質量高的水土保持局面。
涇源縣在項目管理上采取工資、獎金、補助費與工作任務、質量掛鉤的辦法,嚴格獎罰制度,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標,各項措施有目標,同時組織技術熟練、經驗豐富、吃苦耐勞的建設管理隊伍,從事項目的勘察設計、宣傳、人員培訓、施工,監測、驗收和管理工作。規劃了一批符合當地實際的綜治、開發方案。在治理過程中注重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把小流域綜合治理一些前沿性的先進技術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推廣先進技術,提高了水土保持防治水平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科技含量,達到了高質量、高標準、高速度的建設目的,充分發揮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項目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證和技術支持。
2 綜合治理重實際分類指導倡科學
針對涇源縣地處于寧夏最南端的土石山區,自然條件差,土層薄,水土流失嚴重等特點,在治理工作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小流域為單元實行綜合治理。經過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治山治水,建設生態、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的成功之路,為全面治理起到了有效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力推動了全縣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作穩步發展。
一是以基本農田建設為基礎,促進退耕還林還草。針對全縣農業基礎條件差,群眾溫飽未得到穩定解決的情況,確保人均“口糧田”的建設,穩定解決群眾的溫飽,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工作深入進行。二是堅持以大流域為依托,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草路統一規劃,基本農田、水保林草、生產道路、小型水保工程、溝道工程建設統一規劃,一次到位,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實行山頂沙棘、檸條戴帽、山坡梯田纏腰;庭院“四旁”廣布澇池,水窖,栽植杏樹、梨桃;毛溝、支溝修建谷坊、澇池;三是以天然次生林為依托,堅持以封為主,封造結合,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復功能,逐步構建起生態旅游經濟圈。大力發展水源涵養林和庭院經濟,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保障。
3 自然修復顯能力封山禁牧顯成果
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利用涇源縣緊靠六盤山次生林帶,天然草場大,生態良好的條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以人工治理為主轉為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發揮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建設新思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封山禁牧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政策;制定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推廣普及現代舍飼畜牧業等有關科學技術,加大封山禁牧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的力度。使天然林、人工林草和水上保持生態建設成果也得到了有效地保護。
全縣利用、“國債”、“生態”、“退耕還林草”、“農業綜合開發”和“以工代賑”項目,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0.0km2,占流失面積的58.9% 其中實施水平梯田3716hm2,造林4154 hm2,種草3060 hm2,封禁治理3408 hm2.小流域綜合治理22條,治理水土流失143.38km2.
4 強化監督管理完善管理機制
在項目建設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監理制、招投標制和合同管理,確保了工程按照批復和技術要求順利實施。明確工程地點,規模,技術標準。質量要求,投資額度、完成工期等,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實行逐地逐塊、逐地段進行質量檢查和技術把關,及時糾正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跟蹤初驗、竣工驗收,強化工程監管,確保建設質量。在全資撥付中嚴格執行報賬制,建立專門賬戶,由專人管理。使項目建設從程序上保證了??顚S?,防止了資金擠占挪用。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5 加強法規宣傳嚴格執法成果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邊治理、邊破壞,一方治理、多方破壞的局面,防止人為水土流失,在治理的同時加強水土保持監督宣傳,一是貫徹落實《水土保持法》《寧夏實施水保法辦法》等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堅持面向廣大干部群眾,散發宣傳材料,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工具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二是就想“三區”劃分,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水土保持監督網絡。三是抓規章制度建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四是先后制定了《水土保持預防監督暫行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上保持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走上了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奠定了基礎。五是抓執法檢查,對廠礦企業進行清查登記,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一律限期恢復。堅持與水土保持方案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使人為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有效地鞏固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