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的競技體育的迅速提升,以及2016年奧運會的日漸臨近,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的發展速度尤為驚人。在女子拳擊運動中,優秀的女子拳擊運動員不僅要具備拳擊技術、戰術水平,還要考慮訓練的身體特點差異,更要具備心理競技的優勢,在競技博弈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競技水平,減少自身的運動損傷,從各方面培養體能及戰術訓練。本文從分析女子拳擊運動的發展現狀入手,通過拳擊運動訓練對女子身體各方面的影響分析,以減少女子拳擊運動員的訓練損傷為著眼點,探討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的訓練方法。
一、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的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女子拳擊運動開始興起,伴隨著競技運動的拓展和女性獨立意識的增強,拳擊擂臺上也出現了巾幗英雄的矯健身影。在國際擂臺的浪潮影響下,我國也掀起了風靡社會的女子拳擊運動,深受廣大女性的歡迎。全國女子拳擊錦標賽是我國專業的女子拳擊賽事活動,每年一屆,是國內最高水平的女子拳擊賽事,但是,目前我國的女子拳擊運動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差距,跆拳道、女子散打、女子泰拳等整體競爭力較強的運動也較弱,無競技和博弈的體現。
二、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的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1.社會普遍關注度不高。目前,我國對女子跆拳道、散打等運動項目的關注度都高于女子拳擊,由于媒體對女子拳擊關注度不夠,因而群眾無從得知中國女子拳擊的運動狀況。同時,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與認知,群眾對女子拳擊存在認知誤區,也制約了女子拳擊運動的群眾性發展基礎。相比之下,國外的媒體對女子拳擊的重量級報道就重視得多,如美國女拳手萊拉·阿里的挑戰賽,由于媒體的大力炒作、商家的傾力相助,就引起了美國全國的沸騰,點燃了美國人民的激情。
2.社會性的女子拳擊群眾基礎差。由于我國民眾對女子拳擊存在認知誤區,很多家庭都限制女子參與拳擊運動,人們對女子拳擊的認識還停留在拳擊是暴力、血腥、野蠻運動的認知水平上,因而,我國民間女子拳擊運動項目屈指可數,根本就還沒有立項,這對于我國后備人才的選拔、儲備極為不利,使女子拳擊運動的訓練也面臨困境,運動發展滯后。
3.女子拳擊體能與心理各方面訓練還有欠缺。我國的女子拳擊訓練與技戰術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是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體能偏弱造成了競技中的被動局面,因此,我國的女子拳擊體能訓練還要加強各方面的科學性訓練,從女子特征入手,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
此外,女子拳擊競技還存在著重要的心理方面的因素,除了對抗競爭過程中的技戰術運用之外,還要比拼競技心理狀態,要著重加強對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使之在比賽中能發揮出實際的拳擊實力。
三、對女性身體的特殊性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分析
由于女性的身體不同于男性,在拳擊運動的激烈對抗過程中,運動員要具備較強的力量、速度和耐力,伴隨著競技過程中攻防節奏的加快,女子拳擊運動員必須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1.短期“低住高練”的低氧訓練。這種訓練方法是平時的常氧訓練方法的輔助方法,它讓運動員短期接受低氧環境下空氣中氧含量降低而產生的缺氧刺激,在空氣缺氧和運動缺氧的雙重刺激下,女性運動員的肌體會產生強烈的缺氧應激反應,從而提高女子拳擊運動員的機體各系統,尤其是骨骼肌系統抗缺氧的生理反應,增強機體對氧氣的輸送能力,加強機體對乳酸的耐受力和緩沖能力,提高女子拳擊運動員的無氧運動能力。
2. 女子拳擊運動員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的訓練。優秀女子拳擊運動員在直面交手的格斗中,不但要有良好的有氧代謝能力,還要具有無氧耐力,同時要具備包括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在內的力量訓練。這種力量的訓練不僅僅是上肢手臂的力量,更應是上下肢協調的力量。由于拳擊的力量來源于腿腳及髖部的轉動及配合,因而要注重腰背肌及軀干、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經過科學分析,運動員的出拳是由下肢、腰部、上肢主動肌和拮抗肌配合完成的,所以要注重主動肌和拮抗肌同步的專項訓練,使運動員的肌群處于同步的耐力、爆發力和速度,從而有效命中對手,實現連貫而標準的拳擊效果。因此,對于女子拳擊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訓練,要增強拮抗肌和腰肌的力量訓練,在各肌肉群協調出擊的掌控下,以較小的負荷完成標準動作,實現精確打擊。
四、女子拳擊運動員的訓練與培養探討
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員的運動訓練要從從體能、速度、技戰術與心理等不同方面入手,只有培養女子拳擊運動員的全面競技狀態才能獲得更多的勝利。
1.女子體能訓練。訓練方法涵蓋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三方面,必須全面地進行培養訓練。
(1)培養爆發性的力量素質。在女子拳擊競技中,爆發力是力量的源泉,它是最短時間內力量的爆發,可以實現出其不意的制勝效果。在女子拳擊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的同時,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逐漸增大動作難度,防止運動員在高難度動作的掌握下出現不協調,導致訓練過程中的意外損傷。(2)培養迅捷的速度素質。女子拳擊競技講究的不僅是力量,還有速度,女子拳擊運動員不僅要具備強大的攻擊力,而且要有獵豹一般的敏捷與矯健,這是在競技中把握進攻時機的先決條件,也是判別普通與優秀運動員的標準之一。
(3)培養緊張狀態下的耐力素質。女子拳擊競技訓練與比賽過程,都需要女子拳擊運動員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高度緊張狀態,在這種長時間的緊張狀態下,運動員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容易出現疲勞。拳擊運動員要在訓練中以提高自身系統的耐力為訓練項目,增強自身在長期緊張狀態下的機體活動能力,通過較小的體能消耗完成最大的攻擊任務,這樣,才能在訓練和競技時占據優勢。
2.女子速度訓練。在女子拳擊競技過程中,速度是決勝的關鍵,在對抗狀態下,運動員要完成位移、迅速反應和出拳的實戰需求,因而,在瞬息萬變的競技中,女子拳擊運動員要具備高度靈敏的反應力,迅速地采取移身及攻防轉換,進行高速的攻擊戰術應用。在位移速度、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這三者當中,運動員反應速度的快慢直接決定了戰績。針對反應速度,可以采取特定的訓練方法:如訓練女子拳擊運動員對突發信號進行反應,信號可以是簡單或復雜的不同信息;訓練女子拳擊運動員在目標移動的狀態下做出迅捷的反應。
3.女子拳擊技戰術的訓練。在完成上述體能訓練的基礎上,還要對女子拳擊運動員進行拳擊技戰術的培養訓練,以增強她們在競技過程中的斗志,鼓舞她們的信心。這需要進行相關的訓練:(1)提升女子拳擊運動員視覺與聽覺的洞察力。要注重培養運動員注意對手的注意力和眼神,在對手失去平衡或受情緒受干擾時,要迅速出擊,同時保持自己精神的全神貫注,增強精神的警覺性。(2)增強拳擊對抗過程中的進攻意識。要在競技中采用適當的腳步步伐及組合拳,掌握進攻節奏,同時還要在防守時以移動步法和向后躲閃防守為主,尋找時機進行防攻轉換,爭取用強大的進攻攻勢取得勝利。(3)防守意識要兼備。如果在競技過程中,無法爭取到進攻戰術的應用,就要配合防守的手段,以抱頭防守為主、貼靠防守為輔,讓對方無機可乘,沉著冷靜地尋找反攻的機會。
4.女子拳擊心理訓練。實踐表明,女子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會遇到各種挫傷,這對于她們的生理、心理的打擊都較大。由于女性的心理狀態較男子薄弱,訓練時心理波動起伏較大,因而,要正確引導女子拳擊運動員對待和消除挫傷的影響和干擾,促進女子拳擊手的健康成長。(1)可以通過模擬賽場訓練方法,對女子拳擊運動員進行觀察,如:播放比賽前的背景音樂、宣告員對賽場及運動員的介紹、宣布比賽開始。(2)可以對女子拳擊運動員進行心理疏導。針對部分女子拳擊手上場時腦子一片空白的狀況,可以通過心理疏導的方法對其進行解壓。針對部分運動員遭受過重擊后產生的心理陰影,教練員可以對其做有針對性的排遣。(3)通過調節訓練法對運動員進行訓練。采用呼吸、暗示、顏色、表情等調節手段,增強女子拳擊運動員的抗干擾能力,從而增強競賽的承壓能力。
總而言之,女子拳擊運動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運動員針對女性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持續長時間的練習,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與培養,增強自身體能及拳擊技戰術訓練水平,在掌握拳擊標準打擊的訓練之下,熟練各種進攻、防守技戰術運用,以強大的心理應對比賽,贏取競技的勝利。
參考文獻:
[1]李文華,馬毅,劉吉林。不同水平女子拳擊運動員有氧代謝能力及恢復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02)。
[2]王智慧。性別差異與女性體育參與的社會距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07)。
[3]王蒼龍。女性的身體 國家的目光---國際運動會禮儀小姐研究[J].婦女研究論叢,2012,(06)。
[4]張雪峰。中國體壇男女運動員貢獻比較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