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青少年訓練;運動協調;技術學習;訓練效率。
Abstract:Motor coordination and skill are key factors for athletes\ue10bachieving excellent performance.They are the core fac-tors determining performance in the high level of competition.Understanding the theories of motor coordination and skilllearning can guide the practice of sports training,and improve training efficiency.This review analyzed why movement co-ordination and skill training during youth training should be preferential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studies.Five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oordination and skill training were introduced:observational practice,focus of at-tention,external feedback,self-controlled practice and sleeping.Finally,it discussed 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which came from neurobiology and practice,and were significant for coordination and skill training in youth training.
Key words:youth training;coordination;skill learning;efficiency of training.
1引言。
研究發現,一名有天賦的少年兒童成長為優秀運動員需要8~12年的訓練[1-3],也有人將這個過程稱為10年或10 000小時規則[4].因此,優秀運動員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系統和復雜的過程[5],這種系統性和復雜性又分別體現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在縱向上,要想追求最佳的系統訓練效果,就需要根據人體生長發育的特點有目的地控制不同能力的發展,使各種能力水平達到最佳化[6];在橫向上,需要結合當前階段的訓練目標,合理安排為達到不同能力要求而進行的訓練的比例。
青少年處于運動員長期培養系統的開端,科學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而且還可以為其后期在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堅實的基礎,直接決定其能否成為杰出運動員[4].陳小平指出[2],無論從運動技術形成的規律還是從大量的訓練實踐經驗來看,運動技術都應該作為運動員青少年時期的訓練重點。大量世界著名運動員的成長經歷也證明,青少年時期協調和技術訓練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了他們未來的競技水平。為此,Balyi等人[7]在運動員長期訓練的“7階段模型”中指出,在運動訓練的前兩個階段(男子6~14歲,女子6~13歲)應以學習各種基礎運動技術為重點。
運動技術是指完成特定的體育活動的方法,或能充分發揮人的身體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8].Rutherford[8]指出,協調和運動技能是運動員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本質上,運動技術訓練是動作學習、保持、發展和優化的過程,也是運動技能獲得的過程。那么,這個學習過程基于什么原理完成,又有哪些因素會對這個過程產生影響呢?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運動協調和技術學習的角度,分析青少年技術訓練的理論基礎和相關主要影響因素。
2青少年技術學習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2.1運動技術學習過程。
運動技術的學習一般經歷3個不同的階段[9],從早期有意識控制階段到完全學會的隱形控制或自動控制階段。在初級階段,表現為動作的時空模式不一致,技術水平低下;在中級階段,表現為感覺系統循序漸進的學習,動作速度逐步增加;在高級階段,達到迅速、自動、嫻熟的動作,整體感官控制與運動同步。
運動技術學習的初始階段是運動員通過不斷的試錯行為尋找正確的動作模式的過程,也被稱為“是”與“應是”的比較過程(見圖1)。這個階段的關鍵是建立新動作的感知覺系統與正確動作指令之間的關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運動員必須首先全面調動感知覺系統,確定何種指令能夠初步完成動作要求,然后(如果有反饋)對記憶中的感知反應進行編碼,從而建立一種新的感覺隨意控制模式。試錯過程的這一特點,決定了這種新形成的感覺隨意控制系統與注意力[10]、動作的決策和選擇、感覺的反饋過程、工作記憶等因素密切相關。
一旦找到正確的動作控制模式,運動員就會在大腦中初步建立感知覺與動作控制之間的轉換通路。感覺刺激保存在工作記憶中,進一步轉化為動作模式的輸出[11],此時運動的技術水平依然很低,動作也不嫻熟,反饋和注意力繼續起著關鍵作用[12-13].通過訓練,運動感知覺與運動控制之間的通路變得越來越強,并逐漸被存儲到長期記憶中。視覺信息對精確動作的反應和轉換更加準確、迅速。于是,執行動作所需的感覺反饋處理強度逐步下降,運動速度卻進一步提升。經過長期訓練,動作變得更加自動化,即使運動員沒有投注于注意力,動作執行的速度和精確度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