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在多局賽制比賽中運動員經常出現在首場比賽中技戰術水平發揮受到抑制,我們稱其為首場比賽抑制現象。跆拳道項目比賽中首場比賽技術水平發揮欠佳的現象具有普遍意義,該現象的發生有其必然性和規律性。該現象的存在和發生很大程度影響運動員在重要比賽中的發揮。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被調查跆拳道運動員在其運動生涯中都發生過首場比賽抑制現象,在每個運動員身上發生的程度、條件、原因、對比賽影響程度、對后來比賽心理影響等不同,而且解決問題的效果、方法也有所差異。
在不同性質比賽情況下都有部分運動員首場比賽發揮較差(表1);因比賽性質不同25%-39%運動員對首場比賽發揮情況給予較差自我評價,平均值為32.4%(表3),與教練員總體印象較為一致。教練員對首場比賽抑制現象發生概率估計是:幾乎每個運動員在其運動生涯中都發生過首場比賽抑制現象;在每次比賽的首場比賽中大概1/3運動員發揮不出競技水平。一般性全國和國際比賽的首場比賽發揮情況較好,而全運會和重大國際比賽則發揮較差(表1),這與這兩類比賽壓力更高有關,比賽發揮情況與壓力大小關系較大,呈現出壓力越大首場比賽發揮越差的趨勢(表2)。
一、跆拳道首場比賽抑制現象發生機制與原因
造成首場比賽抑制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3),就運動員自身內部原因的心理生理機制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
1.主要的心理機制。首先,第一場比賽直接關系到整個比賽成績,在運動員心目中極其重要,運動員容易背上沉重心理包袱,賽前想贏怕輸,對比賽結果想得很多,思想負擔過重造成運動員比賽中無法將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當前比賽任務和技戰術操作,反而無法正常發揮技戰術水平;其次,對對手技術或戰術心中沒底,不敢貿然進攻或果斷大膽使用技術,往往保守的戰術思想控制了整個比賽;再次,莫名擔心、潛在恐懼等不良心態影響運動員場上行為,限制其思維能力,造成心理緊張度相對較高,同時導致生理緊張度提高,形成額外心理與生理能量消耗,制約了技戰術應用合理性、流暢性。
2.賽前訓賽脫節導致運動員生物節律適應不當。運動員由于心理壓力加大無法進入正常身心放松性狀態,造成大賽首場比賽前2小時的生理狀態與平時訓練過程中習慣的訓練前2小時的生理狀態有很大差異,這種訓賽差異導致運動員從生物性節律上無法適應大賽時間節奏安排,到比賽時生理狀態難以調整到最佳。神經生理學認為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一切活動按其方式來說都是反射,大腦皮層對環境改變的定向反射會降低對比賽任務的應變反應能力;另外還有對自然時差(國際比賽)從神經到內分泌系統的不完全性適應會影響首場比賽最佳競技狀態形成。此外在多場比賽的過程中首場比賽的自然作用相當于后續比賽的準備性比賽、調動性比賽,比賽狀態的高峰往往在后續比賽過程中出現。
二、跆拳道首場比賽抑制現象解決方法系統
主要從賽前心理準備和適應性訓練兩個方面幫助運動員在第一場比賽中形成最佳競技狀態。
1.賽前心理準備。
1.1比賽方案的制定。認真、細致地撰寫比賽方案,這其中包括賽前行為程序和比賽問題對策庫。比賽前把運動員各種活動安排得合理、豐富、充足,有利于穩定情緒,增加運動員集中注意能力,同時節省生理和心理能量。比賽方案還包含對各種可能發生情況制定相應應對措施,使運動員確信自己為比賽做了充分準備,有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達到自己的最佳競技狀態。
1.2結合身體準備活動加強心理動員。在運動員賽前身體準備活動和技戰術練習時采用不同動作活動調節法進行心理動員。通過采用不同速度、強度、幅度、方向和節奏動作練習進行心理動員。
當情緒過分緊張時采用一些強度小、幅度大、速度和節奏慢的練習可以降低情緒興奮性,消除緊張狀態;當情緒低沉時采用一些幅度小、強度大、速度和節奏快的變向動作練習提高情緒的奮水平。使用活動調節時應當注意活動量適當,以免造成體力過分消耗。安排賽前身體準備活動要結合運動員個體特點使之起到身體與心理雙重調動作用。
1.3臨賽前的心理準備活動。身體準備活動過程后還應強調賽前心理準備,即調節運動員心“氣”,有助于賽前準備活動效果更好,可以采用4個步驟:第一步,運動員在賽前身體和技戰術準備活動練習結束后,簡短地表象演練自己正在完成比賽任務,特別需要體驗自己高水平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肌肉感覺;第二步;運動員完成表象演練后應將精力集中于體驗高水平發揮后的積極情感,即贏得比賽后的“興奮”.這種體驗不僅能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提升運動員的心氣;第三步,接下來運動員檢查自己的比賽服是否合適比賽等一切與完成比賽任務有關的事情上。這有助于運動員集中精力于當前比賽;第四步,運動員完成檢查以后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與完成比賽任務有關的事情上。有兩種簡單有效的幫助運動員注意集中的方法。一是采用自我暗示方法,比如默念自己的得意技和比賽提示要點,二是通過凝視某一點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上場前先做一些腹式深呼吸,同時大腦感覺自己身體重心的位置并合適調整,當感覺自己身體已經處于平衡狀態時再上場比賽,注意力便能夠極度集中于當前比賽任務。以上4個步驟只是一些原則性意見,運動員可根據自己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
1.4轉變思維并關注比賽過程。第一場比賽前運動員不由自主會對比賽結果想得很多,對比賽結果產生各種想法是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過于擔心它就會造成認知失調和心理負擔,導致不能發揮應有水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持認可態度,每位參加重要比賽的運動員第一場比賽前都會考慮比賽結果,因此運動員這樣也是正常的。這樣的態度可以緩解緊張心情,不將想贏怕輸作為一個自己的專利;第二分析想贏怕輸的危害。想贏怕輸是一個矛盾心理,不利于運動員將注意力集中于當前比賽任務,需要消除這種矛盾心理;第三理解過程與結果的辨證關系。運動員應該認識到比賽結果并不完全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圍之內,有能力控制的只有自己。關注過程,結果自然發生。因此運動員應當在賽前和賽中把注意和思維指向于如何更好地完成技術、戰術,更好地控制自己情緒與行為;第四明確比賽過程的技、戰術關鍵性指標。只有這樣運動員才能真正關注比賽過程,并對這些可以控制的指標堅定必勝信心。賽前運動員應與教練員一起通過技術水平的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比賽操作目標和指標,并使之成為自己心服口服的內在目標,樹立正確積極的心理定勢。
1.5根據比賽發展情況適時采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比賽中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讓運動員更大地發揮心理能量。例如處于不利局面時要鼓勵自己“我對自己有信心”、“一定能做好”;失誤了,“沒關系,再來”;處于有利局面時要鼓勵自己“再接再厲”、“別松勁”;得了一分,“就這么打”;比分咬得很緊時,“要頂住”;勝負緊要關頭時,“要沉著、冷靜,不手軟”;對于觀眾喧鬧,“他們在為我加油”;對于裁判誤判,“無所謂,有的是機會”;出現心理不穩定時,“鎮靜、放松”、“現在情況很正?!?、“我感覺很好”;疲勞至極時,“咬咬牙,拼到底”.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運動員都要以積極的、肯定的自我暗示來鼓勵自己。
2.適當改變作息制度。有科學研究表明,跆拳道運動員由于控體重問題,一般時差反應比較大。因此,運動員在賽前1周可以適當改變作息制度,重新安排進食、睡眠的訓練時間。另外賽前要有目的地安排從早餐后到訓練開始這段時間的生物性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