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風健身舞項目推廣問題探究
【第一章】中國風健身舞社會推廣調研前言
【第二章】中國風健身舞推廣現狀研究方法
【3.1】中國風健身舞概述
【3.2】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3.3】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特色健身舞普及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2 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3.2.1 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的性別調查與研究
通過對 167 份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統計結果如表 6 所示:167 人當中有20 位男性,僅占總人數的 12%,147 位女性,在總人數的比率占到了 88%.在中國風健身舞的培訓和比賽現場發放問卷時,我們也發現這一現象,就是幾乎全是女性在參與中國風健身舞項目。數據結果并沒有使人感到意外,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與其自身項目動作風格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中國風健身舞是操和舞結合的運動項目,舞蹈是大多數女孩子喜愛和練習的,男孩子由于害羞或是怕被人嘲笑而未能參與進來。針對這種男少女多的現象,相關的推廣機構和負責組織中國風健身舞活動的單位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勵廣大的男性朋友積極地參加中國風健身舞活動,例如:在組織培訓的時候可以允許一名女性免費攜帶一名男性;在比賽時有男性參加的團體或單位給予加分的獎勵,相信通過適當的方式和措施,一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男性參與到其中。
3.2.2 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練習次數的調查與研究
從練習者平均每周參加中國風健身舞次數的問卷調查結果中(表 7)得知:
有一半的人都是不固定的參加中國風健身舞練習;再就是總人數中的 33 人每周都會保證參加 2 次中國風健身舞的練習,比例占到了 20%;數據從高到低排在第三位的是有 21 人,也就是 13%的人每周練習次數是 3 次;第四位的是 10%的人每周練習中國風健身舞的次數在 4 次以上;只有少數的人每周只練習 1 次中國風健身舞,在統計的問卷當中有 13 個人選擇了 1 次,占總體的 8%.在問卷調查后我們發現,平均每周練習次數在 2 次或 2 次以上的人總共有 70 人,占總調查人數的 43%,這部分人所學的專業大多數是體育專業或舞蹈專業,他們在平時的專業課上就會練習中國風健身舞,這樣就增加了他們接觸和練習中國風健身的機會。
每周練習中國風健身次數不固定的人主要是學校一些非體育專業和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和老師,他們主要是由于單位組織報名參加比賽,在這期間會有集訓和排練,所以練習的次數不固定,這種練習往往有一定的限制性,容易受比賽時間的影響。而 8%每周練習次數為 1 次的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公司工作的人和非體育與藝術專業的教師,他們由于平時工作繁忙和照顧家庭,只有在休息日和節假日才能空出時間鍛煉娛樂。從調查結果整體看出,目前中國風健身舞已經或多或少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中國風健身舞項目要力創完美,來豐富人們的閑暇生活,成為人們鍛煉、娛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3.2.3 練習者練習中國風健身舞原因的調查與研究
從人們參與的體育活動的情況來看,有的人能夠熱情、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而有的人就喜歡安靜的久坐。在眾多的體育藝術項目中,有的人喜歡對抗性較強的的激烈項目,而有的人喜歡柔美安靜的項目。這種能夠影響和決定人們選擇性差異的因素我們可以稱之為動機。體育心理學中認為動機是存在于人頭腦中的、對個體的行為起到激發或抑制作用的愿望和意向,它是促使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內部心理情緒。[1]
從表 8 中可以看:將鍛煉身體作為參與中國風健身舞原因的人有 70 人,說明這部分人注重鍛煉身體,有鍛煉身體的意向和需求,也說明了中國風健身舞第一注重的是健身。作為一項大眾健身的項目,能夠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是很重要的。有 28%的人參與中國風健身舞的原因是享受表演的精彩。中國風健身舞不僅動作優美,而且音樂動聽,特別是當人們在練習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動作和音樂當中時,臉上流露出來的表情自然、真誠,帶給人極大地感染力,精彩的表演受到周圍人的肯定,那種享受的感覺是旁人無法體會到的。
還有的人因為想要培養良好的氣質而參與到中國風健身舞的練習當中來,中國風健身舞民族舞蹈系列中加入的舞蹈元素,有的要求人們在練習過程中立腰、挺胸、拔背,這樣能夠改善駝背等不良的身體姿態,使人亭亭玉立。最后占總人數 8%的 13 人練習中國風健身舞的原因是增強溝通能力,中國風健身舞無論是在培訓的過程中,還是比賽的過程中,都不是一個人在參與,最基本的溝通和交流發生在內部。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集體之間共同編排隊形,或是與別的參賽單位交流經驗,都能增強人的溝通能力,擴大交際圈。
3.2.4 練習者對中國風健身舞的最初認知的調查與研究
從表 9 中可以看出: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媒介和途徑來了解關于中國風健身舞的信息。71%的人通過單位組織集體學習的方式知道中國風健身舞?,F在許多學校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質量,會不定期的組織學校教師進行外出培訓、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另外在校學生為了在學校學習期間掌握更多的技術和技能,也會在學校和老師的組織下多參與一些新知識的學習。正所謂“技多不壓身”,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面臨著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一旦有學習的機會,人們往往會倍加珍惜?,F在國內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福利及文娛活動的發展,為雇員營造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因為在工作之余鼓勵員工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加企業員工的團體凝聚力,還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許多單位領導大力提倡中國風健身舞在職工群體中推廣。12%的人從電視、網絡、廣告媒體等途徑知道中國風健身舞。近年來,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壯大,體育與電視、網絡等媒體的結合,拉近了人們與娛樂之間的距離?,F在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休閑的時候選擇看電視,在體育或是娛樂頻道播放、發布關于中國風健身舞的信息還是很有必要的。網絡方面主要是兩操分會通過網站發布關于中國風健身舞的信息,也可以上傳一些視頻到網站。
3.2.5 練習者所在單位參與中國風健身舞運動的人數調查與研究
從表 10 中的數據顯示來看,只有 9%(15)的人認為他們所在單位參與中國風健身舞的人很多;57%,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人覺得他們單位參加中國風健身舞練習的人一般。本人通過在培訓和比賽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得知參加中國風健身舞練習的單位基本上都是一些教育機構,例如學校??梢?,兩操分會將中國風健身舞推廣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學校。在舉辦的兩次培訓班中,培訓通知中規定參加人員為在校的學生和教師,以及熱愛或從事中國風健身舞項目的相關單位和個人,但兩操分會的通知只發布在協會網站和下發到各個學校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體衛藝處等教育相關部門,這樣一來,想參加培訓的業余愛好者就不能及時、快捷的看到相關的信息。這是中國風健身舞推廣和宣傳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相關部門應該重視這一問題。34%的人所在單位參與中國風健身舞的人數極少,甚至是沒有。通過分析,這些單位和群體對中國風健身舞連最基本概念都不了解,他們認為中國風健身舞是一種舞蹈,沒有舞蹈基礎的人學習起來有點吃力。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風健身舞的機構應該組織演出和知識普及的講座,讓人們對中國風健身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2.6 廣大練習者對推廣中國風健身舞看法的調查與研究
中國風健身舞是一個體育與藝術結合的新型項目,從它產生到現在的初步發展,都是一個推廣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活動。創編和推廣人員從專業的角度認為,中國風健身舞從健身、休閑、娛樂方面考慮,都是一個很好的值得練習的項目,也值得推廣。為了了解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能否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內容,使大家受益,本人對練習者推廣中國風健身舞的看法進行了調查。從圖 2 中可以看出:認為很有必要推廣中國風健身的人數所占的比例為 28%;另外,45%的人認為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有必要,這部分人是贊同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的;中立推廣中國風健身舞的人占到了 23%的比例,他們認為中國風健身舞可有可無;認為中國風健身舞不必要和絕對不必要推廣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有 4%的比例。從這個圖和圖顯示的數據分析得知:大部分的練習者本身是很喜歡練習中國風健身舞的,從最初推廣的培訓中就十分熱愛中國風健身舞,將中國風健身舞作為鍛煉身體和娛樂的方式。有的教師認為學習了一個新的項目,可以在學校增加一門實踐技術課程,不僅能讓學生開闊視野,還可以豐富學校操舞課程的內容,覺得可以推廣。他們還認為應該擴大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傳播面,從而擴大中國風健身舞推廣的對象,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新項目當中來。認為沒有必要推廣中國風健身舞的人不喜歡中國風健身舞的動作風格等,都是在單位領導硬性任務的要求下參加培訓學習。針對這種情況,培訓老師要想辦法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