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風健身舞項目推廣問題探究
【第一章】中國風健身舞社會推廣調研前言
【第二章】中國風健身舞推廣現狀研究方法
【3.1】中國風健身舞概述
【3.2】中國風健身舞練習者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3.3】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特色健身舞普及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3 中國風健身舞的推廣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3.3.1 中國風健身舞創編與推廣的背景研究
3.3.1.1 中國風健身舞在群眾性體育文化創新基礎上創編的研究
一個民族的進步和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的動力、根基是創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可以歸功于其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群眾性體育文化創新”是指在我國構建體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根據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在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將社會實踐的結合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建立在繼承自己民族優良體育文化、借鑒外來體育文化和相關學科優秀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運用個人創編或團體合作的方式,進行有價值的原創或有選擇性的引進,或對舊的體育文化模式和系統進行改造和揚棄,從而創造新穎實質的群眾性體育文化的進步活動。中國風健身舞正是符合了群眾性體育文化創新的要求。[1]
近幾年,人們不再單純的以健身為目的進行體育活動。隨著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多以及時尚與國際接軌的健身潮流不斷更新發展,時尚健身活動項目成為大眾健身的新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健身活動有普拉提、有氧搏擊操、排舞。2012年,國家民委開始組織創編我國首套民族健身操,為了保證創編的健身操具有健身性,國家民委邀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方面的高校教師和國際級健美操裁判擔任主創編,將民族舞和健美操融合在一起。首套民族健身操編排新穎、開拓了新的健身理念,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中央民族歌舞團、北京體育大學和國內健身領域專家的一致好評。兩操分會的成員大多數在高校中身兼重要職務,而且與其他協會成員之間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在聽聞首套民族健身操成功創編,并在推廣中取得了很高的成效以后,兩操分會的工作人員本著健身第一的理念,并使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好的保護與傳承,原創了中國風健身舞項目。
體育文化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進行著自我發展,不斷地取外來精華,棄自身糟粕。其實,體育文化是在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同理,中國風健身舞作為大眾健身方式的一種,在其創編的過程中也需要汲取其他項目的優勢,不斷地完善和創新,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中國風健身舞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音樂和民族舞蹈動作的加入。在群眾體育文化運動中,音樂與體育運動結合的項目比比皆是,不論是最早風靡全球的健美操還是中國傳統的太極拳和秧歌,都離不開音樂。中國風健身舞中四套民族舞蹈使用的音樂都是純正的民族音樂,如果不加動作,單純的聽音樂,就能很容易的聽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民族健身系列中大多數音樂選取的是中國傳統歌曲,如茉莉花。
與以往加入民族舞蹈動作的健身項目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中國風健身舞很系統地將舞蹈中一些典型的、簡單的健身動作加入整套操舞的編排中,操、舞、樂三者結合使其更具有生命力。中國風健身舞能夠受到廣大愛好者的歡迎,不僅是因為其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簡單易學、能夠達到很好的健身效果等原因,還因為這個項目涉及范圍十分廣泛,最大限度的服務了人民大眾,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這正是群眾性體育文化創新的首要特征。
3.3.1.2 中國風健身舞在實施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推廣研究
2013 年 8 月中旬,中國風健身舞規定套路在首都師范大學拍攝完成,并完成教學視頻的剪輯、刻錄等工作。中國風健身舞是由兩操分會創立的新項目,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是協會最主要的服務對象,所以協會有絕對的優勢將中國風健身舞在學校廣泛推廣。
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教師隊伍素質的建設曾在很多教育類的文件中被提及,例如《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雖然素質教育自國家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但在國家主導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素質教育并沒有完全在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起到主導作用。
在規定套路創編完成但教學視頻還沒拍攝完成時,兩操分會就下發了通知,要組織一次以教師、教練員和裁判員為主的最新規定動作套路培訓,并聯合協會會員學校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 體衛藝處展開宣傳工作。此次培訓正是為了提高學校教師、裁判員的業務能力,推動學校體育藝術項目的教學水平。
2013 年 8 月 18 日,中國風健身舞培訓班在我國高等學府北京大學五四體育館內如期開班。中國風健身舞是原創的新項目,具有民族風格的特色,動作簡單易學,是一項集中了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等多種特征于一體的真正的中國的健身項目。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參加中國風健身舞培訓班的學員和中國風健身舞比賽參賽人員兩大類練習者進行調查,并從調查的 167 人中得知(表 11):有 73人表示喜歡中國風健身舞這個項目,占總調查人數的 44%;比較喜歡這個項目的人達到 59 人,占總人數的 36%;對中國風健身舞持一般態度的有 28 人,占到了17%的比例;在調查的 167 人當中,只有 5 人不喜歡中國風健身舞這個項目,也就是 3%的人不喜歡這個項目。從目前這個形式來看,中國風健身舞在學校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和歡迎。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在知識、技能,也就是智育方面得到提高,而且還要在德、體、美、勞等方面獲得全面的發展。中國風健身舞這一項目可以作為學校的體育課程,也可以作為學校的選修課程和課外活動項目,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得到很好的放松,可以說素質教育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風健身舞在學校的推廣拓寬了道路。
3.3.1.3 兩操分會舉辦的中國風健身舞比賽奠定的基礎
任何一種活動項目都是在賽事的引領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不管人們參與賽事的目的是什么,通過賽事對項目進行推廣,無疑增加了項目宣傳的廣度和深度。
2013 年 8 月 18 日,兩操分會舉辦了以健身健美項目為主的培訓班,這些項目有健美操、藝術體操、啦啦操、排舞、體育舞蹈。作為首次培訓課程的中國風健身舞,和在我國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幾大項目一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北京大學為培訓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首次培訓中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五十多名人員參加。許多參加培訓的人認為中國風健身舞的編排很合理,動作簡單卻不失美感,不僅適合年輕人,就連中老年人也能將中國風健身舞跳出別樣的味道,表示以后讓協會多組織這樣的培訓,他們還會來參加。有了學員們高漲的熱情,同年的 12 月份,兩操分會在北京舉辦了 2013 年全國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中國風健身舞首屆錦標賽,正式打開了全國中國風健身舞的發展步伐。在比賽過程中,其他項目的參賽人員被這一新興的項目深深地吸引,賽場上選手們動人、流暢的舞姿和不斷新穎變化的隊形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相信通過第一界中國風健身舞比賽,肯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一項目的活動中來。
2014 年 11 月 26 日,第二屆中國風健身舞比賽在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成功舉辦,這次比賽的全名是 2014 年中國大學生健康活力大賽暨 2015 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選拔賽,這個大賽在我國的影響力很大。無論是從賽事的組織來看,還是從裁判的陣容來看,都比 2013 年強大。加上 2014 年,兩操分會新推出了幾個新的規定套路,又在全國舉辦了推廣套路的培訓班,2014 年的比賽參賽人數與上一年相比有所增加,而且參賽地區也不斷的在擴大。兩操分打算在全國舉辦中國風健身舞的分站賽,然后再舉辦年度總決賽,相信隨著賽事的不斷增加,中國風健身舞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風健身舞推廣者更加積極主動地推廣的熱情。在兩操分會的帶領和組織下,中國風健身舞這一項目在我國一定有大好的發展趨勢。
3.3.2 中國風健身舞推廣培訓的內容
3.3.2.1 2013 年中國風健身舞培訓班推廣的內容
3.3.2.2 2014 年中國風健身舞培訓班推廣的內容
2014 年各個推廣培訓班的內容都是一樣,這里以同濟大學站為例進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