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狀況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課外體育訓練選題依據與理論基礎
【第三章】高中課外體育訓練情況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四章】課外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改進課外體育訓練的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廣州七中課外體育活動調研不足與參考文獻
4.課外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4.1 體育管理機制分析
廣州市第七中學體育管理機制受其教育目標的制約。廣州市第七中學教育并不主要承擔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任務,因此廣州市第七中學平時對課外體育訓練顧及較少,課外體育訓練經費投入不多,有些教練員訓練計劃可有可無,鼓勵教練員工作積極性措施不明顯,甚至較大的工作量導致教練員放棄了"課余"的工作。
這些現象要改變,根本還是要從制度上轉變。
4.2 教練員的教學分析
教練員課外體育訓練能力與工作效率緊密聯系。教練員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同時,還要處理好課外體育訓練工作。通過調查,目前廣州市第七中學在積極開展和申報特色體育傳統項目,運動項目已不僅僅局限于田徑、足球、乒乓球等。教練員一般都擅長訓練教學,課外體育訓練又不同于體育課,特別是面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項目,這就需要教練員有較全面的體育技能素養,不斷學習和提高,有效推進課外體育訓練工作進一步開展。近年來,廣州市第七中學開展課外體育訓練項目內容豐富。問卷調查顯示,學校聘請了專業教練員長期在校做特色項目指導,如武術、羽毛球、網球項目。富有特色的體育項目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既強身健體,又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協作能力。但同時對教練員的執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帶隊能力得到新的考驗。
4.2.1 教練員專業發展意識淡薄
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廣州市第七中學的中學生課外體育訓練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就課外體育訓練群體而言,也與傳統的教育群體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就目前而言,廣州市第七中學的課外體育訓練對象屬于 90 后的獨生子女,該類型的教育對象具有個性獨立、思想開放等特點,在學習方面較為靈敏,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較為迅速;但是作為 90 后的獨生子女,有較強的反叛意識與自我意識,自私心理較為嚴重,而且較為功利性,其精神一直處于一種交叉狀態。根據 90 后獨生子女的這一特點可以分析得知,其生活的特點與社會環境、家庭教育與父母的生活態度是分不開的。知識在迅猛的增長,而市場的而競爭也在日益激烈,這些都需要現代化的新一代青年具備充分的體育社交能力,需要熟悉課外體育訓練的方法,了解其在生活的基本工作常識與技能。這些都可以作為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需要進行改革的關鍵所在,也是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教練員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教練員的專業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更是伴隨著教練員職業生涯而不斷前進的過程。教練員的專業發展較為廣泛,它包括的內容范圍既有教練員的教育觀念、體育教學觀念、教練員觀念,基礎理論結構、體育教學技能、體育觀、職業道德性、還有學生在課外體育訓練方面的體能訓練觀念等方面。而在廣州市第七中學的課外體育訓練思想中,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訓練方法的提高,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教練員在不斷地研究中進行摸索。就廣州市第七中學的教練員而言,更是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性,力爭全面發展。新一代 90 后的中學生與以往的學生也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性,教練員的課外體育訓練任務也在逐漸增大,挑戰性在逐步增強。但是就廣州市第七中學的內部而言,教練員受到學校與學生的影響,情緒容易受到波動,而當二者之間產生摩擦時,就容易造成課外體育訓練過程中精神的抑郁性,工作沒有激情,在專業發展方面也缺乏熱情性,這也都導致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專業發展的落后性。本文通過對廣州市第七中學教練員的調查發現,教練員在課外體育訓練專業性的發展方面意識較為淡薄,沒有進行實際性的專業發展行動。并且就本文調查了解的情況,廣州市第七中學的教練員課余的時間大部分用于上網瀏覽娛樂信息,而關于瀏覽專業性的課外體育訓練書籍與觀看體育訓練節目的比例較少。校長與教練員等均受到傳統的思想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課外體育訓練專業發展方面沒有積極性的態度。
4.2.2 教練員專業訓練的實效性較差
就 2014 年全國課外體育訓練研討會中,劉木志教授的演講指出,"我國是一個正在逐步發展的國家,需要大批量的優質人才,同時也應該注重專業合格體育教練員的培養。就目前而言,國內的課外體育訓練水平與質量都不能使教練員在訓練學生時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所以教練員應該接受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的課外體育訓練訓練,就職后也應該注重加強專業發展的培訓。"就其劉教授的演講可以證明,教練員的專業培訓能力是一個十分必要的項目。我國的教練員課外體育訓練研究起步較晚,但是并不代表沒有相應的實踐過程。我國應該向其他國家吸取經驗,以學校作為培養的機構,不斷地進行規范化、專業化的培養模式。
從表 4-1 可以得知,8 名教練員聲稱沒有進行過沒有教練員專業發展培訓;而5 名教練員認為課外體育訓練發展培訓的形式過長,沒有實際效用;9 名教練員認為專業發展培訓水平較低,沒有實效性;3 名教練員認為專業發展培訓有利于教練員發展,有較強的實效性。這也說明教練員對學校安排的教練員專業課外體育訓練培訓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否定性,在入職前實行的專業性教育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功利性,而這種思想在就職后應該有所改變,并進行一定的非物質精神層滿的培養。教練員在入職后,應該對自身的專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意識,因為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訓練的難度也在一同提高。而對課外體育訓練教學工作的時間增長,對其學習的興趣與訓練教學的熱情也會隨之降低。迫于傳統的訓練模式的影響,教練員只能已完成學校訓練指標為己任,課外體育訓練的本質性也逐漸發生了改變。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專業發展培訓計劃。這也說明教練員對學校安排的教練員專業課外體育訓練培訓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否定性。教練員的專業發展培訓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反映了課外體育訓練發展培訓在廣州市第七中學進行的困難性與問題性。教練員專業培訓的內容與教練員的實際需求沒有進行統一,培訓的內容較為單一,而培訓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教練員類似,沒有可繼續學習的可持續性,教練員的專業培訓發展資金沒有保障,這些都是影響廣州市第七中學教練員進行專業發展的問題所在。
4.3 訓練場地等物質條件分析
廣州市第七中學地處廣州市老城區中心地帶,紅墻綠瓦,古樸典雅。校內有恒溫游泳池,網球場, 5 個排球場, 6 個室內羽毛球場和 9 個籃球場,能夠滿足中學生課外體育訓練的項目訓練與發展。
4.4 學生、家長與學校老師的認識與態度分析
現在的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受中考、高考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多數家長不惜重金,多半讓孩子在文化、書法、繪畫、器樂等方面進行培養和挖掘。當然,這些年來,中考體育技能考試 30 的加分,也讓家長在這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是一項長年的訓練活動,當自家的孩子在中學階段被廣州市第七中學選入體育運動隊以后,也有家長口頭上表示不反對(學生調查問卷中就顯示家長支持率很高),但實際上是背道而馳,今天孩子身體不舒服,明天孩子要在外上補習課,總是有較多的理由幫助孩子逃避廣州市第七中學課外體育訓練。家長的不支持態度也直接影響課外體育訓練工作順利開展。然而,學生參與課外體育訓練受到的阻力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大,比較突出一點的是"因累想放棄".可見習慣了優越生活的孩子中總有怕吃苦的,屬正?,F象。而有些中學生則是擔心"班主任不支持",經過了解,多半是兩個原因。一是該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各科作業都需要他補習;二是個別老師也是迫于畢業班的壓力,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老師對課外體育訓練存有偏見,認為課外體育訓練是會影響文化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