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影響在校大學生亞健康的因素探究
【第一章】在校大學生亞健康問題研究前言
【第二章】吉林在校本科生健康現狀的研究方法
【3.1.1 3.1.2】高校學生生理亞健康情況分析
【3.1.3】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況分析
【3.1.4】本科學生社會亞健康狀況探析
【3.2.1】體育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
【3.2.2 3.2.3】睡眠質量和學業壓力對大學生健康的影響
【3.2.4 - 3.2.6】就業、經濟、余暇時間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3.3】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改善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大學生亞健康狀態改善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針對高校大學生群體的亞健康問題,選取吉林大學的在校本科生作為研究的對象人群。研究者在此按照方便原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吉林大學兩個學院的 240 名在校本科生作為研究的對象人群。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1)通過廣泛查閱亞健康的相關資料,確定研究所使問卷、研究方法、思路設計。本研究所選取的關于在校大學生"亞健康評定量表",采用南方醫科大學許軍副教授翻譯國外并依據中國社會人體體質心理特征整理而形成的"亞健康評定量表 SHMS V1.0".這一量表經過許軍副教授具體的實踐檢驗,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同時,關于"大學生亞健康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部分,研究者參照的是導師孫一教授于 2004 年所做的"長春市在讀碩士研究生體育態度及行為的調查與分析"一文的調查問卷。近十年導師孫一教授的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也在不斷地證實著其所研究之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2)研究者通過所選取的這兩個調查量表和工具,提出:在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態因性別、年紀、學科、經濟來源、生活費用等而呈現出不同的分布態勢。
在校大學生所呈現出來的亞健康狀態往往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引發出來的結果,但具體的相關性還需要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去把握和進一步的驗證。
(3)體育干預是預防和改善在校大學生群體亞健康狀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校大學生群體對體育不同的態度,觀賞體育比賽的方式,活動場所等都與大學生個體的亞健康狀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具體的聯系方式和各個項目之間的關聯度還需要通過具體的研究去檢驗和驗證,通過對干預在校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諸方面的體育,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態。
2.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針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調查,研究者把調查對象確定為吉林大學在校本科生。我們從吉林大學的前衛校區、朝陽校區、南湖校區、南嶺校區、新民校區、和平校區、萊姆頓學院等隨機抽取了前衛校區的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層抽樣的隨機抽樣方式,從前衛校區的 15 個學院中抽取化學學院和文學院兩個學院,并從化學學院的四個本科專業中抽取了無機化學與應用化學兩個專業,從文學院十個本科專業中抽取漢語言文學和新聞學兩個專業,并在這兩個學院四個專業中又隨機選取了四個不同年級的班級,按照等概率的原則,在每個班級中,選取男女生各 15 名進行了無記名的問卷調查??偣?240 人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
我們按照專業、年級和性別 3 個變量進行問卷的調查,以通過數量化的描述統計,定量的呈現在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
本次調查共動用訪員 8 人,問卷數據錄入員 8 人,主要從體育學院大二學生中選取 8 名本科生組成調查組,這些學生都具備社會調查中對調查員的基本條件要求,具有誠實認真、勤奮負責、謙虛耐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且他們都接受過社會調查方法的系統訓練,具備實際社會調查的能力和技巧。課題負責人向全體調查員詳細說明了此次調查的相關問題,并具體部署了調查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項,力求客觀準確的呈現出我們所有調查和了解的問題所在。
調查組采取客觀檢驗法和主觀評價法對研究之初設計的問卷和訪談提綱進行試用,并在試用的基礎上針對調查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內容如下:
(1)客觀檢驗法:調查組準備問卷初稿先期 20 份,在體育學院部分學生中采取非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了 20 名調查對象(每個班級選取 1 名調查對象)進行試調查,以發現問卷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了改正和處理。在此過程中,課題負責人督導所有調查員,針對隨機抽取的 20 名學生填答中所出現的困惑和問題進行當場記錄和解釋。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每一名調查員更進一步掌握了調查的方法和程序,并學會了如何及時應對及應對調查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2)主觀評價法:考慮到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性質,同時鑒于樣本的規模較大,調查組為了保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在對問卷進行客觀檢驗的同時,還印制了 5份問卷和訪談提綱請學院相關老師根據他們的經驗和認識對問卷進行評論,指出不妥之處,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改。
從 2014 年 12 月 15 日開始,至 12 月 20 日結束,本次調查共計 6 天,每天工作量都在 4 小時左右,動用訪員 15 人,調查對象 240 人,涉及 2 個學院,4 個專業,8 個班級。調查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涉及問題多,超出了研究者在研究之初所設想的工作計劃和預期。同時,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又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增大了本次調查的工作強度和調查難度。
具體來說,本次調查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在問卷發放初期部分調查對象推諉、不配合。
在開始調查之前,雖然大部分訪員與年級輔導員就本次問卷調查進行了具體的溝通,并共同組織學生進行問卷的集中填答,在問卷填答之初具體陳述了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但還是存在部分學生在調查中的推諉、不配合現象,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學生對大學生亞健康問題的淡漠的態度。
(2)在問卷填寫的過程中有部分調查對象不按要求填答問卷。
在具體問卷的填答過程中,雖然我們的訪員反復講述了問卷填答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但還是有部分學生不按要求填答,乃至胡亂填寫,在問卷的整理、錄入、統計時,我們發現這種現象還是相當普遍,占到總問卷的 12.5%,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問卷統計分析工作,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學生馬虎大意、不負責任,學習的嚴謹性和準確性的科學觀念不強。后期對出現問題的問卷進行了回訪。
(3)在問卷回收后發現有部分問卷填答不完整或不填。
在問卷回收和整理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個別學生的問卷填答嚴重缺失,出現問卷填答不完整乃至大部分問題空缺的現象,占到總問卷的 5.00%,這部分問卷在具體的統計過程中將無法使用,只能作為廢卷處理,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對整體學院學風的統計分析,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個別學生對身外之事和自身的不負責任心態,缺乏基本的社會關懷和人生關懷。
2.2.3 訪談法。
通過采納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有關教授、專家對本論文的設計建議,選取研究方法,設計調查問卷。
無結構訪談:為了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我校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我們又在化學學院和文學院隨機選取了 10 名學生進行了無結構式訪談,利用已擬定好的訪談提綱,在年級輔導員老師的幫助下,8 名調查員分別對這 10 名同學進行了深入詳實的訪談,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詳實具體的材料,為本研究的形成及調查結果的分析提供了巨大的支撐。
2.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 SPSS 統計軟件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結合 Excel 表格進行直觀性圖示說明。依照調查設計所確定的內容和具體指標體系進行了問題的類型化劃分,形成了現狀分析、成因分析、對此建議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大量詳實、具體的數據和統計分析支持,較為全面、客觀、準確的反映了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
針對 10 名學生的無結構式訪談,我們也進行了定性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獲得了大量深入具體的第一手資料,既支持了定量分析的相關量化結論,又提供和說明了諸多的定性的結論,為本研究的最終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