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影響在校大學生亞健康的因素探究
【第一章】在校大學生亞健康問題研究前言
【第二章】吉林在校本科生健康現狀的研究方法
【3.1.1 3.1.2】高校學生生理亞健康情況分析
【3.1.3】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況分析
【3.1.4】本科學生社會亞健康狀況探析
【3.2.1】體育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
【3.2.2 3.2.3】睡眠質量和學業壓力對大學生健康的影響
【3.2.4 - 3.2.6】就業、經濟、余暇時間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3.3】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改善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大學生亞健康狀態改善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2 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性因素分析
從調査得出的結果來看,無論是心理亞健康、生理亞健康、社會適應亞健康還是總體亞健康方面,吉林大學大學生亞健康狀態都是普遍存在的,學生總體亞健康比例 62.3%,對比國際上調査的 75%亞健康發生率,平均值略低,但調查結果顯示吉林大學大學生亞健康狀況依然不容樂觀。這里為了解吉林大學在校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我們通過隊調查所得 228 份問卷資料進行分類匯總,對其睡眠質量、經濟因素、就業壓力、學業壓力(這里又包括經濟來源、平均月生活費、全年體育消費三個具體的影響性因素)、閑暇時間利用等五個方面進行相關性分析。
3.2.1 體育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了解吉林大學在校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通過調查所得228 份問卷資料進行分類匯總,研究者嘗試從體育方面進行再分析。對其參加體育鍛煉態度、參加體育鍛煉、觀看體育比賽的方式等三個方面進行相關性分析。
3.2.1.1 體育態度與亞健康狀態分析。
在調查體育與大學生健康的關系中,在 228 名被調查對象中,有 107 名學生,占調查比例的 46.9%的大學生非常同意體育鍛煉能夠強體魄、鑄健康;同意的在校大學生共有 109 名學生,占調查比例的 47.8%,所占比例最大;僅有 5.3%的學生"說不清"、"不同意"、"完全不同意"體育鍛煉可以強體魄、鑄健康。這也說明體育鍛煉被大學生所認同,只要合理引導,是能夠起到預防亞健康之目的的。
3.2.1.2 觀賞體育比賽方式與亞健康狀態分析。
從去比賽現場欣賞的方式上看從不去比賽現場的人數遠遠多于經常和偶爾去比賽現場欣賞的人數;從看電視轉播上看同學們更傾向于偶爾看電視轉播,從來不看電視轉播的人數是這 5 種方式中從來這一選項中人數最低的;從網絡瀏覽這一方式來看,偶爾采用這一方式的人數多于經常和從不網絡瀏覽的人數;從看報紙、雜志方面,偶爾采用這一方式的人數多于經常和從不看報紙、雜志的人數;從收聽廣播這一方式看,從不采用這一方式的人數多于經常和偶爾收聽廣播的人數并且在諸多樣本中經常收聽廣播這一選項是這 5 種方式中從來這一選項中人數最少的。間接性的參加體育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3.2.1.3 參加體育鍛煉與亞健康狀態分析。
參加體育鍛煉與亞健康狀態的調查報告,從體育鍛煉時間、項目、頻率、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場所原因等五方面逐一進行分析。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分的學生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比較短,大部分主要集中在 30 分鐘;參加體育項目的頻率也相對較低;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比較豐富,但主要集中在長跑、跑步和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和足、籃、排球等球類運動三類運動,共占據體育鍛煉項目的 56%.
(1)時間調查分析。
通過上述調查結果的統計性分析顯示,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且多數大學生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益處,但我們也應該明確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是在一定的范圍和強度內才能發揮正向的功能。
參加體育活動時間集中在 30 分鐘的人數最多,有 43 人;其次參加體育活動時間為 60 分鐘的人有 33 人,參加體育活動時間為 40 分鐘和 90分鐘的人數相當,分別為 15、20 人,少數人集中在其他時間段。因此可以得出,被訪者大多數參與運動時間為 30 分鐘、60 分鐘、40 分鐘、90 分鐘。有 4 個人運動時間超過 120 分鐘,還有 20 人時間不足 30 分鐘,對于這部分運動時間短的被訪者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運動時間還有待增加。
(2)參加體育活動頻率調查分析。
在對參加體育鍛煉活動調查中得出,在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發現,堅持每天鍛煉大學生群體的人數情況都不容樂觀:只有少數大學生每天或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高于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率。
有 121 名被訪者參與體育運動時間以周為單位的,有54 人以月為單位,只有 7 人以年為單位。因此得出絕大多數人平時鍛煉頻率很高。
其中在每周參與次數中,46%的人每周只有一次運動,28%的人一周兩次,有13%、6%、2%、4% 、1%的人運動次數分別為每周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
因此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周運動次數僅有一次,有待加強體育運動。
在每月參加體育活動次數中,有 21 人每月活動次數為 1 次,11 人 4 次,10人 2 次,有 5、3、2、2 個人每月運動次數分別為 3、5、6、10 次,由此得出每月運動次數只有一次的人很多,這些人為了身體健康還需要加強體育鍛煉。
在每年參加體育活動次數為 10 次、20 次的人數相當都為 3 人,每年只有一次的一人,這部分人應該更加抽出時間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魄。
(3)運動項目選擇調查分析。
吉林大學大學生喜愛體育項目比較研究顯示,吉林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大部分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對體育項目選擇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需要進行的。
在被調查的 228 名學生當中,參加體育鍛煉所占比例最大的項目是長跑、跑步,共 94 人,占調查比例的 26%;其次是參加足、籃、排球等球類運動,共 62 人,占調查比例的 17%;再次是參加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共 46人,占調查比例的 13%.從選擇項目來看,在校大學生的項目選擇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主要以長跑、跑步和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和排足、籃球等球類運動三類運動為主,共占據體育鍛煉項目的 56%.
(4)活動場所調查分析。
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主要場所分析。
在對吉林大學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場所調查中收費的體育場館,學校的體育設施,公園、廣場,公路、街道,教室、寢室,其它地點。
調查對象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主要場所,選擇收費的體育場館占總體調查對象比例為 21%;選擇學校的體育設施的比例為 40%;選擇公園、廣場的比例為 10%;選擇公路、街道的比例為 11%;選擇教室、寢室和其他場所的比例都是 9%.所以調查結果表明主要的體育鍛煉活動的場所是收費的體育場館和學校的體育設施這兩項共占到 61%.
(5)不參加體育活動調查分析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分析。
調查對象在"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的問題中,選擇沒興趣的占總體調查對象的比例為 17%;選擇缺乏余暇時間和學業、就業負擔重的比例均為 19%;選擇學生時代就不喜歡體育活動的比例為 8%;選擇不動鍛煉的方法,不知如何進行鍛煉的比例為 6%;選擇場地不足、鍛煉場地遠,不方便的比例為 7%;選擇經濟實力不足的比例為 3%,選擇自己身體較弱,不易參加體育活動的比例為 6%;選擇沒有體育設施和身體好用不著參加體育活動的比例均為 1%;選擇晚睡晚起,黑白顛倒的比例為 10%;選擇其它理由的比例為 3%.從調查對象總體看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沒興趣,缺乏余暇時間,學業就業負擔重身心已經很疲勞和晚睡晚起黑白顛倒??梢钥闯?,大多數同學缺乏體育鍛煉,這也是造成亞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