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體育信息手機傳播對大學生體育行為的促進探究
【第一章】手機媒體傳播體育信息對高校學生的影響探析前言
【第二章】體育媒體對大學生體育活動作用的研究方法
【3.1】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傳播特征
【3.2】大學生接觸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現狀
【3.3】手機媒體下體育信息對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影響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體育信息手機傳播下學生體育參與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3 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對北京市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影響分析
3.3.1 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對北京市大學生參與體育態度的影響
態度,就是個體對待他人或事物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情感、意向三個方面。北京市大學生在關注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同時,自然也會受這些信息的影響,影響他們的認知、情感和意向。手機媒體體育信息中會有體育明星的動態資訊、國家隊征戰世界大賽的榮譽級表現、大學生喜歡的各大體育聯賽直播、各種體育鍛煉知識教學及工具的 APP 等等,大學生接觸這些體育信息時,是否會對他們參與體育的態度有積極影響,進而影響參與體育的行為,對此也做了調查。從表 13 中我們可以看出,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對北京市大學生參與體育態度的積極影響問題上,體育專業大學生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存在明顯差別。體育專業大學生認為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傳播對他們參與體育的態度的積極影響很大和較大的共占比 86.1%,而該項數據在非體育專業大學生中僅為 39.6%.體育專業大學生受自身專業的影響,對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習慣,進而提升了他們的體育信息素養。同時,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使得體育專業大學生強化了自己的運動的喜愛,對體育的關注,對信息的習慣,因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環,體育專業大學生本身的積極正面的參與體育態度對他們關注手機媒體體育信息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這種習慣性的關注同樣也在很大程度上強化著他們參與體育的態度,因此,絕大部分北京市體育專業大學生認為,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對他們參與體育的積極態度影響較大。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則不然,他們當中肯定有喜歡體育運動的大學生,這一部分大學生在關注手機媒體體育信息中同樣會對他們參與體育的態度有良性的循環影響作用,相反,那些本身不是特別喜歡體育運動,愛好和關注重心就會集中在其他地方,對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關注本身就不夠,自身的體育信息素養也不高,就會導致手機媒體體育信息對他們參與體育的影響較小。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反映出,北京市非體育專業大學生不僅僅是對手機媒體體育信息,而且也對參與體育運動本身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對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價值觀的培養不夠,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體育信息素養的宣傳和教育不夠,因而出現了北京市體育專業大學生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手機媒體體育信息對參與體育態度的積極影響上的較大差別,這是我們應該反思、重視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3.3.2 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信息對北京市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督促作用
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各類手機 APP(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縮寫)應運而生,其中不乏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類 APP,通過這些體育類 APP,大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實時的體育資訊,學習各種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而且在網絡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隨時隨地觀賞體育賽事直播,與擁有共同體育喜好的朋友互相交流,更能夠使用運動工具類 APP 來督促自己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進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高自己的體育信息素養。
從圖 1 中可以看出,認為手機媒體運動工具類 APP 對他們參加體育鍛煉起較大和很大督促作用的大學生占一半左右,選擇起作用一般、較小和不起作用的大學生占17.18%,而值得注意的是,未使用過運動工具類手機 APP 的大學生達到了近 1/3.
從使用過手機媒體運動工具類 APP 的同學來看,絕大部分是認同手機運動工具類APP 的價值的,他們認為運動工具類手機 APP 的使用有利于他們參加體育鍛煉,有較大的督促作用,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參加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手機軟件技術的開發越來越人性化,盡可能的滿足人的一切需求。
當前的運動工具類 APP,不僅能夠在時間和距離上對你的運動進行監督和促進,而且能為你提供運動知識的支持,更能夠在運動之后通過手機媒體與好友一起分享你的運動成果和經驗,可謂功能強大。像“每日瑜伽”,最強大并且實用的三個功能便是瑜伽教學課程、瑜伽訓練計劃和瑜樂圈。首先,它能夠通過專業的運動教學課程來解除你運動知識匱乏的窘境,其次,它能幫你制定周運動計劃、月運動計劃、年運動計劃等,給你一個目標,更加有助于你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最后,它還有自己的瑜伽交流圈子,你可以將自己學習和練習瑜伽的心得、照片、視頻等隨時分享給瑜樂圈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像“動動計步器”,不單單是能幫你記錄你步行的時間和里程,還可以對你整個一天的身體狀態進行檢測,例如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你的體重、BMI 值等,還可以與你的小伙伴運動 PK,比每天誰的運動效果更好,進而可以將自己的運動成果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 空間等,不僅提高了生活情趣,更督促了自己的體育鍛煉,是一款不錯的手機運動工具類 APP.從上述運動工具類 APP 的介紹來看,有 52.48%的大學生認為運動工具類 APP 對他們的體育鍛煉有較大促進作用是理所應當的,只要有自己的體育鍛煉需求和運動愛好并認真使用過,大部分同學都會認同這些有價值的運動工具類 APP,而這些 APP 的不斷使用更加能都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監督,進而促進他們更好地參加體育鍛煉。而數據上同樣顯示,有近1/3 的北京市大學生從未使用過手機運動工具類 APP,這值得我們反思。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學生群體中,忙于學習和其他愛好、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同學也大有人在,他們本身就沒有自己的運動需求,更不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自然而然的就不會關注手機媒體上這些實用的運動工具類 APP.另一方面,縱觀當前所有的已經研發出來的手機媒體運動工具類 APP,功能強大且實用的還是少數,手機 APP 本身就處于初期研發階段,而體育類 APP 更是,目前研發出的使用較多的就只有跑步、瑜伽、腹肌鍛煉、健身等運動工具類 APP,受眾面有限,因此,手機媒體運動工具類開發還不夠完善,那么其使用和分享傳播就會存在局限性,因而導致有 30.34%的北京市大學生沒有關注和使用過。
綜上所述,目前,手機媒體運動工具類 APP 還處于初期開發階段,已經研發出的APP 是能夠滿足一半大學生的運動需求,并且在不斷更新當中,能很好的督促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但是,手機運動工具類 APP 種類較少,受眾人群有限,是導致近 1/3的北京市大學生未使用過的主要原因。所以,研發出各門類實用的人性化的運動工具類 APP 是發揮手機媒體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當務之急。
3.3.3 手機媒體中運動經歷和感受的分享對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刺激作用
體育動機是在個體身體活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并受到外部刺激或誘因的影響。北京市大學生在關注手機媒體體育信息的同時,自然也會受到這些體育信息的影響。手機媒體社交軟件中,經常會有好友分享他們的運動經歷和感受,以圖片、文字等形式分享到朋友圈、空間等平臺,體育信息以這種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大學生接觸這些體育信息是否會對他們參加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對這一問題也進行了調查。根據圖 2 數據顯示,對手機媒體社交軟件中好友對其自身運動經歷的分享對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刺激作用的調查中,有 34.37%的大學生選擇了起一般刺激作用,選擇起較大和很大刺激作用的同學占 28.86%.從以上調查結果得出,手機媒體社交軟件中,這種運動經歷分享的體育信息傳播方式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是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在大學生的朋友圈、QQ 空間、微博等社交軟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通過照片、文字等形式發布他們的運動經歷和感受,與大家一塊分享。例如:有的大學生會將自己在健身房訓練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會將引以為豪的腹肌照片發布到 QQ空間、微博等;有的同學會將一張黃昏的籃球場照片發到朋友圈中,并附上自己剛剛打完球的感受;有的同學會將自己跑步里程的地圖分享上來;有的同學會將贏得比賽勝利的結果和喜悅拿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很多時候,他們會同時在多個社交軟件中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這樣的真實的運動感受的分享,這樣的圖文并茂的感觀刺激,這種體育信息的傳播會給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動機產生刺激作用,進而促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同時會刺激看到分享的同學也在以后的鍛煉之后將自己的照片和文字分享到社交軟件中,這樣便形成了良性循環刺激,使得整個這類體育信息的傳播的刺激作用不斷變大,對大學生參與體育帶來積極的影響。而當前,北京市大學生整體的體育參與熱情還并不成熟,這種運動經歷和體育信息的分享傳播意識也同樣有待提高,這就是選擇刺激作用較大和很大的大學生人數比例不不是很高的原因,更有 37.77%的同學選擇了影響很小、無影響和未看到過分享,這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之一。
綜上所述,手機媒體社交軟件中運動經歷分享這類體育信息的傳播對大學生參與體育是有一定影響和刺激作用的,但就目前而言,大學生整體參與體育和分享體育的意識還不夠成熟,這種運動經歷和體育信息的分享傳播意識也同樣有待提高,這是值得我們反思和改進的地方。
3.3.4 手機媒體中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傳播對北京市大學生提高運動技能的影響
大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除了從體育課上學習到的運動知識之外,很大程度上要利用網路這個發達的信息平臺,而手機媒體則是應用最多的大眾傳媒,它將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傳播發揮到極致,讓更多的體育運動知識透明化并廣泛傳播。那么,體育知識教學類信息在手機媒體中傳播的實際情況怎樣,信息的實用性、分享率如何,對北京市大學生參與體育、提高運動技能是否有一定的影響,對這些問題也進行了調查。
3.3.4.1 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出現的頻率
從圖 3 中我們可以看出,有 35.42%的北京市大學生會經常在手機媒體上看到體育知識類信息,27.62%的大學生有時會在手機上看到體育知識類信息,15.35%的北京市大學生選擇了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而有 21.62%的大學生選擇了很少和未看到過。
綜上數據分析,有近 4/5 的大學生選擇會有時、經常和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體育知識類信息在手機媒體中傳播,這說明,手機媒體對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傳播達到了較高水平,大部分的北京市大學生會在手機媒體的各個角落有意無意的看到體育知識類信息,這對他們學習體育知識、提高運動技能是有一定幫助的。
3.3.4.2 手機媒體中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實用性分析
如圖 4,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有近一半的北京市大學生認為所看到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大部分是實用的,24.17%的同學選擇了部分實用,還有 12.45%的大學生選擇了基本都實用。這說明,手機媒體中傳播的體育知識類信息的真實性、實用性還是很強的,有很大的借鑒和學習價值,可以成為大學生獲取體育知識、提高運動技能的平臺。而手機媒體自身具備的便利性、即時性、個性化、互動性等優勢,使得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和學習體育知識,并且能夠有選擇的關注自己喜愛的體育類知識信息,還可以與好友分享有價值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形成良性互動,對大學生獲取體育知識、提高運動技能提供了很多幫助。
3.3.4.3 手機媒體中體育知識類信息分享率的分析
從圖 5 中我們可以看出,選擇部分分享和小部分分享的北京市大學生占了總人數的 62.94%,反映出,手機媒體中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分享率還未達到較高水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手機媒體中出現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并不都是大學生個人所喜愛的,大學生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其他項目的體育知識類信息不能夠引起他們的足夠關注,因而分享率不高;另一方面,網絡體育信息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體育知識類信息,部分大學生對其真實性、實用性還存在質疑,因而不會分享;最后,手機媒體自身在傳播體育知識類信息特別是視頻信息中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數據流量有限,視頻過大,不夠清晰等,這也是導致分享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3.2.4.4 基于手機媒體傳播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對北京市大學生提高運動技能的影響
如圖 6 所示,北京市大學生在該問題上選擇最多的一項是影響一般,加上選擇了影響較小和沒有影響的大學生,占到了總調查人數的近 2/3.這說明,手機媒體體育知識類信息的傳播對北京市大學生提高運動技能是有一定程度影響的,但影響程度和范圍還未達到較高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北京市大學生自身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直接關系到他們關注體育信息的程度,而在我們的調查中顯示,有 26.2%的大學生本身對體育信息的關注度就不夠,這是導致出現上述結果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手機媒體中體育知識類信息的質量、真實性、實用性同樣沒有達到較高水平,根據我們的調查,41.34%的同學認為手機媒體中出現的體育知識類信息只有部分實用、小部分實用和不實用。因此,對他們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也就影響較??;最后,手機媒體自身在傳播體育知識類信息時的局限性導致體育知識類信息在手機媒體中的分享率沒有達到較高水平,進而影響了體育類知識信息在手機媒體中的傳播,這也是出現上述結論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