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衡陽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調研
【第一章 第二章】衡陽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狀況研究方法
【3.1 3.2】衡陽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況
【3.3 3.4】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分析
【第四章】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衡陽市高校體育課外活動開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衡陽普通高校的基本情況介紹
目前,衡陽普通高校(不含獨立學院)共9所,其中普通高校本科3所,???所。
3.1.1 湖南省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相關政策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在教育界影響熱烈,為認真貫徹中央的指導思想,把廣大學生引進操場,走到陽光下,沐浴大自然,提高廣大學生的鍛煉熱情。2008年4月28日湖南省委、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加強湖南省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要求普通高等學校一、二年級務必開設體育必修課,二年級以上(含研究生)務必開設體育選修課,將課外體育活動裝進日常教學活動系統里,每周保證學生鍛煉三次以上[1].每年學校要求制定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計劃,且不允許擠占體育課時,對于學生體質通過在校3年內鍛煉未有改善,體質變差的學校,追究學校有關部門的責任,并且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學校、體育行政部門加速體育課程改革和研究課外體育活動的監管與指導方案,通過改革逐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豐富課外體育活動形式,加強校訓練隊的訓練與競賽,研發創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力求增加學生的運動欲求。[2]《意見》要求省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加強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兑庖姟愤€要求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參加情況必須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三好學生評定、優秀干部評定掛鉤[3].
以上的政策出臺說明,湖南對學校和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在制度上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要求,為保證學校和各級各類教育部門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也保障了課外體育活動順利的開展。
3.1.2 陽光體育與課外體育的關系
國家和社會一直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問題,近幾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學生的體質呈現下降趨勢,2006 年 12 月 23 日在學校體育全國工作會議上開啟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為實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奠定了基礎,力爭在 3-5年的時間,學校全面實施體質健康標準,并且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形成終身體育習慣,為全民健身服務。[1]
2002 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規定:普通高校的體育必修課程必須在一、二年級開設,四個學期總共 144 學時,即高校每個學期學生必須修完 36 學時體育課程,每周 2 個學時,要提高學生體質的是不夠的,這就要求通過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來補充,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陽光體育運動的基礎,目標是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學生體質,手段是每天鍛煉一小時,廣泛展開各種項目的課外體育活動。[2]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是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途徑;體育教學通過延伸和擴展出課外體育活動,使其變成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體育課程的補充,與陽光體育運動相輔相成,如同船的“雙漿”,使學校體育之船順利行進。
3.1.3 衡陽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實施情況
3.1.3.1衡陽高?!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情況
根據我國陽光體育運動目標,對衡陽市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達標情況進行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3]
由表3數據顯示,被調查學生中有60.5%測試成績能夠達到合格標準;在測試中還有3.5%學生并未達到合格標準;有36%的學生并不清楚是否已經達到合格標準。從表3可知,高校大學生對該標準的關注度不充分,有39.5%的被調查對象對標準的測試結果不清楚或者是沒合格??梢姾怅柺衅胀ǜ咝4蟛糠滞瑢W還是達到合格標準,對體質標準有所了解,實施情況尚可。但是,組織實施過程等多方面仍有待提高,并且存在部分學生并不清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標準。
3.1.3.2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情況
根據陽光體育運動具體目標要求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
表4顯示,在被調查對象中有53%的學生愿意每天鍛煉一小時,有39.4%的學生偶爾參加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活動,還有7.6%的被調查對象中不愿意參加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活動。數據顯示,陽光體育運動的目標是“每天鍛煉一小時”,學生的參與情況不積極,需要提高。在被調查的高校中均有具體實施措施及重要建議,各高校應改善監管及可執行的制度,使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組織管理逐步規范化。
3.1.3.3 體育場地開放程度及器材利用率情況
體育運動場地器材是參加體育活動的基礎,一定的場地器材才能保證陽光體育運動順利開展,因此高校應提供充分的場地器材以滿足學生鍛煉需要。
表5的數據顯示,被調查的三所高校中體育場地完全開放60%,還有40%部分開放,場地器材使用100%達到飽和,據調查衡陽高校的在校學生人數多數在1萬人次以上,規模大的高校人數達3萬人次以上。根據訪談得知:高校實際場地面積均低于國家標準,尤其網球、排球場,室內籃球場等體育場地偏少,加上室內場地大部分沒有對學生開放,嚴重影響課外體育運動的開展。
3.2 衡陽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況
要了解和研究衡陽高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觀因素,本文對衡陽市三所學校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動機、興趣等有關方面進行調查研究。
3.2.1 衡陽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認知情況
認知能力,即在個人或社會實踐中對認知信息進行接收、編碼、儲存、提取和使用的一系列心理活動能力[1].個人認知能力對個人實踐是有指導意義,因此,在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實踐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對其具有重要影響力,是影響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主觀因素。
3.2.1.1 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分析
體育態度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人們對體育活動的客觀評價以及對體育活動表現出的行為傾向性。體育態度主要表現為對體育活動的內在情感、感受、和意向等心理活動?!安煌w育情感影響個體對體育行為的體驗,影響個體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而保持健康、長久的體育活動,依靠其充沛活力、豐富的體育情感。大學生越喜歡體育活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就越高;越不喜歡,其參與的積極性越低”[2].
表6顯示,衡陽高校參加調查的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態度,能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男生占37%,女生占28%;視心情而定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男生占44%,女生占56.3%;為應付考試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男生占14.4%,女生占5.6%;從不主動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男生占3.6%,女生占10%.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為總體比例31%;視心情而定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為總體比例55.4%;為應付考試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為總體比例8.1%;從不主動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為總體比例8.1%.
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觀態度和行為意識不太強,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積極性不夠,有待主管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和組織指導,切實提高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識,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和作用,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表6對男、女生進行性別差異比較得知:女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明顯低于男生,也就是說男生能較積極參與課外體育活動。
3.2.1.2 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分析
動機是激勵和保持個體的行動,并促使行動達到某種目的的內部情感動因。體育活動的動機則是個體參與體育活動主觀原因和心理態度,是個體參與體育活動的推動力。[1]
本文對衡陽市三所高校學生參與體育課外活動的動機進行調查,以了解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心理情況和期待。 表7顯示,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的活動動機是多元化的,在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的活動動機調查中,依據所得頻率、比例得知男生參與體育活動動機的順序依次為:增進身體健康、豐富課余生活、促進人際關系、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浪費時間;女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動機順序依次是:增進身體健康、豐富課余生活、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促進人際關系、浪費時間。依據總體所得頻率、比例得知參與體育活動動機的排名順序依次為:增進身體健康、豐富課余生活、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促進人際關系、浪費時間。說明大學生充分認識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動機明確,這與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任務相吻合,有利于學生更好發展健康體質。其中增進身體健康的需要是衡陽普通高校學生最主要的動機,表示大多數學生持有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心理期待,他們重視健康,它與國家和社會的要求相符合,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體育動機。
3.2.1.3 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
運動興趣是指:人們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參與或探究各種體育運動的心理傾向性,獲得與體育運動及身體健康有關的技能和知識,是獲得身心健康的源動力。人們只要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就會主動關注體育運動的信息,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2].
運動興趣與其需要緊密相聯,當個體對所要參與的體育運動或所學的的運動技能與知識產生強烈的欲望,感到需要了解,需要掌握這些運動知識與技能時,他才會興趣盎然地參與該項體育學習或體育運動。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首先是學生自覺自愿對體育項目產生興趣,為高校組織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提供參考。調查結果如表8:
表8數據顯示:很喜歡、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男、女生比例分別為57.6%和47.8%;還有34.2%的男生和40.7%的女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興趣一般;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興趣表示不喜歡或不太喜歡的男、女生比例分別為8.1%和11.5%.衡陽高校大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表示不太喜歡和不喜歡,總體比例為10.5%;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表示興趣一般,總體比例為38.8%;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表示很喜歡、喜歡,總體比例為50.7%.
訪談和調查問卷顯示。衡陽高校大學生喜歡的課余活動排前7位依次為:聽音樂、看電視電影、上網、與同學和朋友聚會、逛街、看書、體育鍛煉;男生喜歡的余活動項目依次為:上網、聽音樂、看電視電影、體育鍛煉、看書、與同學和朋友聚會等。
此數據表明衡陽高校只有半數的大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的活動態度是積極的,學校在開展體育工作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進一步貫徹,值得體育工作者深思,以后工作重點是正確引導學生,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夠通過合理系統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養成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習慣。
3.2.2 衡陽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況分析
3.2.2.1 高校體育教師對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分析
課外體育的活動是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補充,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學校領導應重視體育部門;其次,體育教師將課外體育活動當成課堂教學組成部分重視起來,主動聯系院系領導、輔導員以及學生干部得到他們的支持,另外,積極培養體育骨干,調動學校體育社團、協會等體育組織者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組織工作復雜,實施較困難。因此,體育教師必須認識和和組織好課外體育活動。
表 9 數據顯示,多數體育教師對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態度明確,大學生自身參加積極性并不高,教師與學生的態度之間反差較大。大部分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是他們積極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動力,從表 9 數據看出體育教師認為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工作加重了負擔,被調查的 50 名體育教師中,有 30 名教師認為參加課外指導對工作有影響,關鍵是衡陽所有高校都在新建校區,大部分老校區在市內,新校區建在郊外且兩校區之間距離較遠,教師在兩個校區及生活區之間來回工作,導致課外指導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3.2.2.2 高校體育教師對課外體育活動與健康關系的認識
從表 9 的數據顯示:體育教師認為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能影響學生身體的健康。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的生活化的立足點,是培養學生體育能力、興趣和習慣基礎和根本,也是通向社會體育的橋梁,是終身體育的最后環節。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中,首先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鍛煉健康的體魄、培養堅強的意志,遵循現代的健康觀要求,結合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通過科學鍛煉方法對健康進行干預從而提高學生體質。
3.2.2.3 高校教師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狀況分析
表 9、22 數據和訪談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高校體育教師中有 40%的教師認為本校沒有安排課外活動的指導任務,學生調查結果顯示 50.7%的同學在課外活動中沒有指導教師,這結果說明衡陽高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不夠,有組織的少,該現象直接影響學生參加體育的活動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