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衡陽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調研
【第一章 第二章】衡陽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狀況研究方法
【3.1 3.2】衡陽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況
【3.3 3.4】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分析
【第四章】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衡陽市高校體育課外活動開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1.1衡陽市高等院校大學生對體育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不充分;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觀態度和行為意識不太強;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積極性不夠;女生參與積極性低于男生;其參與動機主要是增進自身健康,豐富課余生活,促進人際關系,預防和治療疾病。衡陽市高等院校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態度明確,認為課外體育活動與學生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體育教師參與的情況不理想。
5.1.2衡陽市高等院校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頻數維持在每周 1-2 次,參與時間基本集中在周末與長假;每次參與體育活動持續時間大都在 30-60 分鐘,相較而言,男生持續時間長于女生;而每次運動強度大部分大學生主觀感覺中等出汗(中等強度),其中,女生強度低于男生強度;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大學生多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多為羽毛球,籃球,跑步,乒乓球;大學生運動場所多定在學校體育場館,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
5.1.3衡陽市高等院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以學校班集體為主要組織單位。
5.1.4影響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包括高校領導的重視程度,高校教師的參與情況,學生參與主體性,以及場地設施的物質準備情況。
5.2 建議
5.2.1認真執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相關體育法律法規,嚴格按政策、規定開展各項體育工作,確保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得到落實。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5.2.2提高學生健康體育意識,形成“運動是健康之本”的理念,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和體育鍛煉的態度,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個性發展、興趣愛好的特點,注意教學的內容方法的新穎性,傳授時代感、實用性、娛樂趣味性和健身為一體,引導學生參加普及的、民族傳統的項目,激發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另外,課外體育活動是自主、自發的,增強體育意識和熱情的同時要維持長久的自控能力和獲得鍛煉的實踐經驗,還需要體育教師加強參與和指導。通過現場的指導、幫助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和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建議學校體育部門安排課外鍛煉的指導教師的工作落實到位,并針對學生的需要安排指導教師。另外學校還要加強體育老師的專業知識進修培訓,為在職體育教師提升文化層次和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工作和學習綜合素質能力,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實際需要。
5.2.3學校體育設施是影響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要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增加體育教師人才的引進計劃和對學校體育設施及體育器材的配備計劃,逐步籌資建設體育設施改善軟件和硬件不足的狀況。在課余時間里學校體育場地、器材應向學生開放,體育部門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方便學生使用場地器材,促進課外體育活動的更好開展。
5.2.4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拓展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和項目,引進新的流行的體育項目,盡可能發展大學生的興趣相符和個性的課外體育活動項目。同時盡可能發揮學校之間與社區體育資源共享優勢,將課外體育活動的空間由學校擴展到家庭和社會,為學生從學校走到社會的實踐過程創造條件。
5.2.5充分調動學校各個體育社團的積極性,把學校的一些小型體育比賽的任務讓體育社團來但任,教師給與技術輔導和一定的組織、管理作用,盡可能的發揮社團、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社團成為課外活動的橋梁、紐帶的作用,減輕學校教師的額外工作,使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豐富起來,學校操場熱鬧起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力。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Z].教體藝[2006]6 號,2006-12-20.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S].2007.5.
[3]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M].中國學校體育。2002.6.P4.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S].2012.10.
[5]伍紹祖。國家體委主任在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動員大會上的講話。1995.6.28
[6]門麗等。美國青少年體育發展現狀給我國學校體育帶來的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6
[7]戴維·馬修斯,甄國棟。美國高校的體育俱樂部[J].安徽體育科技,1996,(04)
[8]曲宗湖。課余體育新視野[M].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2.
[9]袁建剛。高校公共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的改革措施[J]體育科學研究,1999(1)
[10]吳冰。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與改革初探[J]福建體育科技。2001(4)
[10]郁俊。高校面向未來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4)
[11]張同寬等。改革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管-以浙海院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分析為例[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4)
[12]王艷瓊。高校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J]體育科學研究 2008(1)
[13]范立仁等。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 2000(2)
[14]胡安義。湖北地方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調查[J]學術平臺
[15]吳秋林、劉猛等。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1(5)
[16]全浙平、王采平。山西省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07 第 2 期
[17]孫廣偉、薛存波。論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06 第 3 期
[18]何旭。蘇州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狀況調查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10)
[19]沈鶴軍。對部分高校大學生體育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2007
[20]馬志強。河南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有償服務的調查研究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3 第 2期
[21]王若英、許彩明。淺析校園文化對普通高校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J]湖北體育科技 2004(4)
[22]席連正。課外體育活動對終身體育的影響[D].武漢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2007
[23]李香蘭。面向素質教育開拓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功能[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 1999 第 2 期
[24]劉瑞武。試述課外體育活動的任務、功能和發展趨勢[J]中國學校體育 1992 第 4 期
[25]安雅然。遼寧普通大學生的心里健康現狀及其參加體育活動的相關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 2003(3)
[26]孫晉蘭。加強課外體育活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J]太原大學學報 2005(3)
[27]蔡瑞廣、丘梅婷。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學院學報 2003(4)
[28]李惠玲、張春美。建立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新模式-體育俱樂部初探[J]體育學刊 1999.
[29]馮秋明。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俱樂部模式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3.(5)
[30]孫蕾。葛寶陽《高校課外體育活動俱樂部制健康教育中的效應分析[J]南京學院學報 2001.
[30]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14(08)。
[31] 劉煒。陽光體育運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2009,3:101-102.
[32]都菊英?!瓣柟怏w育”語境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報,2007.
[33]李麗。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
[34]李鴻江、劉海元。陽光體育總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03:30.
[35]李惠玲,張春美。建立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新模式--體育俱樂部初探。[J]體育學刊,1999,(02)
[36]馮秋明,潘兵,王艷云,易勝木,嚴強。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俱樂部模式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05)。
致謝
隨著本篇畢業論文的最后落筆,我兩年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將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此我要感謝青海師大體育學院提供良好的學習研究平臺,為我開啟科研大門,容我在人生舞臺找尋新的目標。
本論文最終得以順利完成,再次感謝我的導師李濤教授,從論文選題到論文的最終完成,他都給予我耐心的指導,李濤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受益匪淺。借此機會,特向李濤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同時感謝李強教授、郜建海教授、郭永峰教授、史儒林教授、雷欣院長、鞏宏娟老師及其體育學院的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的指導與建議,在此表示誠挈的謝意。
在本論文的寫作中,我也參照了大量的著作和論文,許多學者的科研成果及寫作思路給我很大啟發,在此向這些學者們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我的家人、同學、室友對我的大力支持,他們的無私奉獻、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夠繼續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再次感謝所有關心、幫助和支持過我的人!最后,再次感謝在百忙之中審閱我的畢業論文并參加答辯的各位答辯委員會專家和老師! 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