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增強體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體育教育在高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在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們的體育鍛煉更加符合對全面發展的追求。而且,我國如今追求的是素質教育,人們越來越關注高校實施的體育教育。但是,學生在體育教育中難免會受到傷害,這不利于我國發展體育教育,但是卻無法避免。
這些問題大多是可以預防的,所以我們要了解在體育教學中的運動傷害,并全面分析,做到對運動傷害可以提前預防,并且在學生已經受到運動傷害后可以做出正確,積極的反應,減免傷害的繼續發生。
1.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產生的主要原因
1.1 思想上認識不足 , 缺乏必要的運動損傷知識
運動傷害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體育運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加者在思想上缺少對運動傷害的認識。他們對運動損傷一知半解,有的人認為運動傷害不能避免,有的人認為體育課的運動量很小,不會導致運動傷害。這些人的想法都或多或少存在著錯誤的地方,教師應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改正學生們的錯誤觀點,使他們了解運動傷害,并且可以提前預防運動傷害,或者在傷害過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運動傷害帶來的危險。
1.2 準備活動不充分或沒做準備活動
大多數運動傷害的原因是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傷害??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經常忽略準備活動而直接進行體育活動,這大大增加了運動傷害的產生。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提高對準備活動的重視,高校應當定期安排培訓來讓學生和老師了解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愛護自己的身體,養成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調查表明,沒有進行準備活動會在更大程度上導致運動損傷。
1.3 其它外界因素的影響[1]
體育活動中的運動損傷還可能被其他外界因素影響。比如 ,天氣因素,鍛煉場地,器材的先進程度等。當學生進行運動時,天氣因素會影響學生運動的心情和效果。天氣太熱或者太冷都對運動產生消極的影響,天氣太熱學生容易中暑,天氣太冷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減慢學生的反應速度,造成運動傷害。學生進行運動的場地和器材等也存在著安全隱患。場地不平使學生容易摔倒,運動器材老舊容易壞掉,使學生在運動時跌落、摔倒等。
2.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
2.1 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要想減少運動傷害,高校首先要幫助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養成對體育活動的正確認識,學會科學有效的鍛煉。堅持正確的運動原則,比如堅持鍛煉,不過度鍛煉,學會自我保護等。教師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加強安全知識教育,教授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
2.2 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內容與量 , 應依訓練內容、比賽情況、個人機體狀況、氣候條件等來確定。嚴禁不做準備活動就進入正式運動。
準備活動要充分 , 有針對性 , 既要做一般準備活動 , 也要做專項準備活動 , 準備活動的最后部分內容 , 應與即將進行的運動緊密聯系。對運動中負擔較大和易傷的部位,一定要特別做好準備活動。
在訓練課中轉項時 , 應補充做轉項準備活動。在運動間歇時間較長時 , 也應在運動前再次做好準備活動。機體興奮性較低時 , 或氣溫較低 , 肌肉韌帶較僵時 , 準備活動要充分些。有傷的部位 , 準備活動要小心謹慎。要研究準備活動的科學安排 , 有些研究表明 ,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運動的間隔 , 以 1 ~ 4 分鐘為宜。準備活動的時間與量 , 以 20 分鐘左右、或以身體覺得發熱、微微出汗為好。
國外曾有人研究大腿后群肌肉損傷與準備活動內容安排的關系 ,提出賽跑前的準備活動先做跑是錯誤的。其認為 , 一般廣泛采用的以慢跑開始 , 接著進行以伸展練習為主的體操 , 最后進行快速跑的這種準備活動 , 對改善大腿后群肌肉的機能作用不大 , 因而提出賽跑前的準備活動應先由力量練習開始。其具體方法是:先做動力的或靜力的力量練習 3 ~ 5 分鐘 , 然后再做由腳踵開始到全腳著地的慢跑 3 ~ 5 分鐘 , 最后再進入伸展運動和快速跑運動[2].我們認為 , 在準備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力量練習 ( 針對易傷的肌肉 ), 對于提高肌肉溫度 , 改善肌肉功能很有好處。此外 , 在準備活動中進行肌肉伸展練習 , 對預防肌肉拉傷很有效。
2.3 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
在對抗性強的體育課上,學生應當更加注重自我保護,因為在對抗性強的體育課上學生更容易受傷。在初學者學習新的或者比較難的動作時,學校應當安排教師在身旁保護,或者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除此之外,學會自我保護也非常重要,學生應該了解到一定的自我保護方法,比如說應當保護好腦袋的安全,在對抗時盡量增加緩沖作用等。
2.4 加強醫務監督并注意設備的安全衛生
對于那些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學生,定期的體檢必不可少。
傷病初愈的學生應該遵守醫生的意見來進行體育活動。學生應當在體育運動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在出現非常疲勞,或者局部肌肉酸痛等反應時減少運動量,或者停止運動及時就醫。
除此之外,對運動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應該在運動時穿適合的服裝和鞋子,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并且在身上不能佩戴尖銳或者堅硬的物品,以免扎傷、碰傷自己。
2.5 加強師資建設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體育運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體育教師要寓教于樂,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帶給學生快樂,減少傷害。體育教師要改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能夠把知識教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高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專業的情況來培訓體育教師,還可以使教師外出接受培訓,學習到先進的知識和有效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盧昌亞,曹可強。大學體育[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文斌。高職院校學生運動損傷及預防[J].教學探索,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