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體育項目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變化,但是羽毛球這項體育運動卻保留了下來,這是因為羽毛球既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又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羽毛球愛好者。然而,大多數羽毛球愛好者沒有專業的指導者,因此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在打羽毛球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的受傷率高達八十五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我們研究的重點應該是導致羽毛球愛好者受傷率高的原因、我國羽毛球愛好者受傷的現狀和相關的解決方法。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對象:業余羽毛球愛好者150人,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對黃州業余羽毛球愛好者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問卷發放150份,回收114份,有效問卷80份。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研究結果:通過對業余羽毛球愛好者損傷部位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羽毛球愛好者的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腰部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膝損傷(27.4%),腰部損傷(26.5%),肩部損傷(12%)。
2.討論與分析。通過對業余羽毛球愛好者損傷調查結果顯示:膝部,腰部,肩,手腕,肘部損傷的發生率排在前五位。據劉開物[2]“羽毛球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報道:踝關節,膝部,腰部,肩,小腿的損傷發生率排在前五位。兩者對比發現,業余羽毛球運動員膝部受傷排在第一位,在交談過程中,膝部受傷的愛好者主要是由于在跑動過程中,由于活動的距離較短,而身體各個部分的運動幅度又很大,導致愛好者在打羽毛球時容易出現動作不協調或者用力過猛的情況,這些情況是導致羽毛球愛好者受傷的根本原因。大多數專業運動員在這方面對膝關節的保護及技術動作運用的比較好,所以就不容易使其部位發生損傷。羽毛球專業運動員,好發部位是踝關節,由于羽毛球本身對運動者的要求較高,在打羽毛球時不僅變換動作多而且運動力度很大,因此羽毛球運動要求運動者有著較強的負荷力,否則受傷率就會大大提高。如果跟腱發生斷裂,那將損失該運動員的生涯。在其他部位的損傷專業運動員跟業余大致相同,肘部損傷在業余羽毛球愛好者損傷排進前五位,主要是在擊后場高遠球時,技術動作掌握不協調,發力不充分,從而導致網球肘的形成,在專業運動員長期的專業訓練,動作已經進入自動化階段,所以這種狀況控制的比較好。
三、主要部位損傷的預防
膝部損傷的預防:要想做好膝部損傷的預防就要通過大量專業訓練來提高膝關節的力量和柔韌度,具體的運動有深蹲和靜蹲等。同時也要注意事前運動,在進行羽毛球活動之前,我們需要做一些膝關節的準備活動來保持膝關節的靈活。我們在進行羽毛球活動時一定要有充足的精力,當我們的身體機能不足時就要避免過度的運動,這樣才能減少身體的損傷。而當我們的膝關節的用力方向向外時,我們應該順應外部方向,這樣就能有效地減少旋轉拉傷的情況。
腰部損傷的預防:只有了解到羽毛球運動的相關知識,并且做了正確的保健工作后,我們才能順應身體結構,遵守運動原理,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腰部,才能降低受傷率。此外做好準備活動、加強保護措施、調節好運動的情緒也對腰部損傷有積極預防作用。
肩關節損傷的預防:我們在學習運動技巧時,要把教練所傳授的專業知識和我們身體的實際狀況相結合,為自己選擇出最合適的運動方法。比如:我們在打羽毛球時,可以用前臂來代替肩膀發力,這樣既能保證擊球的力度,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受傷率。我們在打羽毛球時,應該注意把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與力度相結合,這樣才能均衡用力,才不會出現身體某一部分用力過猛而導致損傷的情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護好肩關節,減少損傷。
手腕關節損傷的預防:在打羽毛球時,手腕是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手腕關節損傷的預防。初學者應該格外注意運動的角度和力度,要通過專業的訓練來保證手腕的靈活度,要加強手腕的力量度和柔韌度,這樣才能加強應變的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借助啞鈴來增強手腕的力度,當我們練習時,應該繞八字來練習,要練到手腕發酸就可以停止了。但是要注意,運動量應該結合自己的身體素質,只有二者達到了均衡,訓練才有效率。這樣就能有效地做好手腕關節損傷的預防。
網球肘損傷的預防:加強訓練之前的保護活動,徒手運動時多做肘關節的屈伸、內旋、外展等練習,在氣溫較低時,尤其要做好此項活動,以緩解肘關節周圍肌腱韌帶的粘滯度。
踝關節損傷的預防:學習、掌握規范的動作技術,對預防手腕、肩肘、腰、踩關節處的損傷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因此,請專業的羽毛球教師進行指導,了解和掌握好正確的動作要領,將有利于學生掌握規范的動作技術,同時,應反復強調掌握規范動作的必要性其他部位損傷的預防:增加股四頭肌群的力量訓練。如負杠鈴的半蹲和深蹲;負杠鈴前后交叉跨步練習,負重左右腳向前、向后、向側方向提腿練習,可以提高腿部肌群力量;運動時使用彈力繃帶保護腿部肌群;運動訓練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是在冬天讓體溫升高后,再做強度較大的運動;合理安排運動量,掌握正確技術動作;正確的掌握正確技術動作。
參考文獻:
[1]賀澤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報,2005,(6)。
[2]劉開物。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損傷調查與分析[J].四川體育科技,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