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國元素在體育舞蹈中的運用探析前言
【第二章】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的研究方法
【3.1】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的理論分析
【3.2】體育舞蹈融入中國元素的可行性分析
【3.3 3.4】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的實證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體育舞蹈與中國元素的整合分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3.3 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的實證分析
3.3.1 實證案例的選擇
20 世紀 30 年代體育舞蹈以交際舞的形式傳入我國,20 世紀 80 年代以競技性為主的體育舞蹈才開始盛行,至今發展成為一個集健身、娛樂、競技、表演于一體的項目。近年來,中國體育舞蹈的發展從學習西方技術技巧,注重模仿照搬西方模式向嘗試和探索運用中國元素方向發展。筆者搜集了近 10 年,來自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WDSF)、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IDSF\\)、英國黑池舞蹈節、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CDSF)、CCTV 電視舞蹈大賽、桃李杯國際標準舞比賽中的 17部融入中國元素的優秀體育舞蹈作品,(見表 2)作為本文分析的案例(其中 16部作品是錄像資料,1 部是文獻資料)。分析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方式,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為體育舞蹈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改進建議。
表 2 體育舞蹈案例分析作品基本情況
3.3.2 體育舞蹈音樂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極大部分的空間,人類對音樂的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音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和調味品,使原本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在人們心情愉快時給予陪伴,精神緊張時給予放松調節,情緒低落時給予力量,生病理療時給予輔助。音樂也憑借它獨特的魅力在今天已發展成為一門高雅的藝術、一門古老的社會科學、一種培養德性的重要工具。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笨梢娨魳吩谒茉烊诵愿窈推返轮幸财鸬椒浅V匾淖饔?。
音樂與舞蹈之間就像親密的戀人般不可分割。音樂之所以是一種藝術,是因為音樂即是聲音的藝術,又是情感的語言。舞蹈同音樂一樣,用形態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讓靈魂傾聽內心的聲音。中國古老的音樂是在勞動中創造和譜寫的,音樂中的旋律大多是根據人們勞動時的勞動號子,或勞動工具依次發出的聲音發展而來的。體育舞蹈音樂也是在南美、拉美、歐洲各國生活娛樂中流傳下來的,是能夠反映社會形態的音樂。體育舞蹈音樂具有節奏鮮明、風格各異的特點,與之配套的體育舞蹈動作當然也是為了這樣或那樣的生活方式而設計的。為了配合某一種音樂節奏和風格而就產生了某種風格的舞蹈。就像我們通常聽到的一句話:
“某人聽見了某種音樂,身體隨之而扭動、擺動起來”一樣?!爆F今的體育舞蹈音樂更大的價值所在,是保護和傳承了當時的文化內涵和地域色彩的基礎上被人們沿用的。音樂不止是一種連續性的節奏表達出來的特殊的聲音,其實更是文化的聲音。每一種音樂和每一種旋律的背后都是一種文化的展現和流露。中國人在跳舞時大多是只聽懂了節奏和旋律,卻不是真正聽懂了音樂。無論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的音樂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個節拍和旋律都代表不同的情感與文化內涵。中國人在沒有深刻理解和參透體育舞蹈音樂韻味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光靠技術的模仿永遠不能在體育舞蹈上占有優勢。
通過對 16 部作品的錄像資料進行分析,發現 16 部作品的音樂,分別采用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古曲、中國流行音樂、新民樂等音樂及演奏方式,融入體育舞蹈的比賽與編排中,通過音樂的變化使中國體育舞蹈增加了亮點。其中,14 部體育舞蹈優秀作品采用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中國戲曲音樂作為配樂,與西洋樂器共同演奏。1 部作品(《十面埋伏》)全部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1 部作品(《茉莉花》)沒有用任何一個中國傳統樂器參與演奏(如圖 2 所示)。
圖2 演奏情況
融入中國元素的 16 部優秀體育舞蹈作品中,其中 14 部作品均融入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作為配樂。正是因為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積淀,在中國人民的勞動和生活中被創造和譜寫出來,凝聚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其類型多樣,完全可以滿足體育舞蹈音樂的需求。再次,由于音樂在空間所具有的擴散力和穿透力,能夠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一種生動、強烈的刺激力和影響力,它能反映人在運動中發展和深化著的情緒變化,使人的感情運動與音樂的感情運動發生直接的聯系,產生出人體運動美的深刻內涵。因此,使用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古曲、新民樂等融入體育舞蹈音樂時不但能夠在情緒上影響和帶動體育舞蹈運動員,而且能夠讓體育舞蹈運動員身心與音樂產生共鳴,為之而雀躍,為之而感動。從而更好的的運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世界。
談到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就不得不說說中國民族樂器、中國傳統樂器。按照中國原有的傳統,樂器可根據制造時所用材料的不同,劃分為八大類,即:金屬、石、絲、竹、葫蘆、土陶、革、木。而中國傳統音樂也只有五個音階,分別為:宮、商、角、徵、羽;依次對應八度音階中的:哆、re、咪、嗦、啦。圖 1 則表示融入和采用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作為配樂的 14 部體育舞蹈優秀作品中,其中大部分由中國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器共同演奏,只有一部作品完全由中國樂器演奏。這是因為中國傳統音樂不像西洋音樂那樣清晰、準確,中國傳統音樂的旋律是即順暢又迅疾的,為了保證音樂的順暢,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準確性。體育舞蹈音樂的節奏多為固定的拍值,這樣節奏和旋律給體育舞蹈運動員和編排者在融入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作為配樂時帶來的極大的困難。雖然中國傳統音樂的樂章和樂段也不像西洋音樂那樣按部就班,整齊劃一,但它形式多樣,且構思完整、主題也是反復出現的,這也使得中國傳統音樂較西方音樂更加狂放與自由。所以在融入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作為體育舞蹈配樂時編排者加入了西洋樂器的演奏方式,使得融入中國民族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的配樂符合體育舞蹈各個舞種的音樂節拍與旋律。讓我國體育舞蹈運動員在聽到本國本民族特有的音樂旋律時、在心懷中華民族自豪感的基礎上,能夠伴隨清晰、準確的節拍翩翩起舞。
以下為中國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器共同演奏及全部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配樂所用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情況。在彈撥類樂器中(見表 3),演奏次數最多的是琵琶(見表 3),琵琶曲位居彈撥類樂器之首,這是因為琵琶的聲音清脆、演奏出的旋律多為點狀音,多可用于一些造型動作。又因琵琶樂曲分為武曲和文曲。
武曲以敘事為主,富有寫實性和敘事性,旋律有聲有色,繪形繪影。文曲以抒情為主,富有概括性和傾訴性。往往以簡樸動人的旋律或優美清新的音調,表達出深刻地內心傾訴或令人向往的意境。作品《十面埋伏》、《太極風》演奏的正是武曲的一種形式,其格調格調雄壯慷慨、氣魄宏大,用音樂譜寫出一幕幕戰場上的激烈戰況,扣人心弦、鼓舞人心。而作品《青花》、《胡同映像》、《金陵十三釵》中則是運用了文曲的一種演奏方式,其旋律輕巧、優雅、格調細膩、令人神往,仿佛置身于其中,樂此不彼。
表3 彈撥類樂器演奏情況
在拉弦中,演奏次數最多的就數二胡了(見表 4)。二胡以它獨特的音質,接近人聲淳樸渾厚的音色,讓欣賞它的人如癡如醉,同時它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讓人們一聽到它就容易想到家鄉,想到家鄉的味道。二胡較其他拉弦類樂器音色較綿長,走的是線條的旋律。在民樂團中,二胡基本上只一種伴奏樂器,但曲調輕柔的也可單獨作為獨奏。體育舞蹈作品《清風竹逸》中二胡的演奏占很大一部分,編者用二胡作為倫巴、桑巴舞的伴奏音樂。原因則是因為二胡在演奏中可以運用揉弦中的壓揉、滑揉技巧,使旋律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可以演繹出不同舞種的配樂。即可以讓倫巴情意綿綿、如膠似漆,又可以使桑巴收剎停頓,熱情如火。這取決于二胡本身就是一種“以少勝多”,獨具地方風格和藝術感染力極強的樂器,這也使它成為中國傳統樂器家族中不可少的一件家珍。
表4 拉弦類樂器演奏情況
從表 5 中還可以看出,在吹奏樂器中,較為普遍運用的是竹笛。笛子的調相當寧靜、柔和,因為額外多出來的孔眼兒以及上面覆蓋的薄膜,使得笛子的聲音具有穿透力。在作品《梅冬》、《飛天》《胡同映像》、《弟子規》中均作為伴奏樂器使用。
表5 吹管類樂器演奏情況
除此之外,在打擊樂器中演奏次數較多的為中國鼓、排鼓和鈸(見表 6)?!吨芤住分杏涊d早在商周時代就出現了鼓與舞相結合的樂舞形式,那時就已經成為人們鼓舞、激勵、團結、奮進的工具。當然,在體育舞蹈音樂演奏中,他們也起到非常重的角色,決定了音樂的節奏,與其他樂器一起構成美麗的篇章,還可作為推進旋律、氣氛的一種樂器。經常與不固定音值、不同音調的樂器共同演奏。作品中出現的中國鼓以及排鼓的演奏及少數出現了獨奏的情況,因為獨奏的中國鼓、排鼓只用來表現一種輝煌的氣氛。中國古代認為,鼓具有非凡的力量,會引來神靈,會告知天地,常用于祭祀、禮儀、勞作及軍事活動。所以在體育舞蹈音樂中,加入鼓聲,而沒有讓其獨奏,也沒有形成固定的旋律,讓音樂及舞蹈增添了神秘感的同時,不失濃郁的中國地方特色,從陣陣鼓聲中,我們甚至可以聽到中國大地北方少數民族的豪邁之情,也可感受到南江田園生活的細膩節奏。
表6 打擊類樂器演奏情況
3.3.3 體育舞蹈動作編排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舞蹈既是無聲的語言,又是生動的語言?!叭牒跗鋬?,出乎其外”,這是要求人們在欣賞和觀看舞蹈時需要深入解讀舞蹈動作的內涵和背景,從而更加全面領會舞蹈的本質。舞蹈以人體為主,用肢體、動作、表情將現實情境、內心世界、精神世界、事態變遷、生活百態,經過總結、歸納、提升、抽象,融合在舞臺上上敘述出來。
舞蹈是使用肢體語言敘述故事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看到孔雀手勢,就會想到傣家少女,看到弦子就會想到熱情奔放的藏族人民,看到足尖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芭蕾舞。那么,不同的舞蹈就會有不同的動作特征,就像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豐富多彩,種類繁多,集聚各民族各地域濃郁的地方特色。
體育舞蹈同樣具有不同舞種,以及不同風格的動作特征。如果人們坐下來欣賞一場體育舞蹈比賽,定會被華爾茲的曼妙婀娜、探戈的剛勁挺拔、快步的活潑灑脫、狐步舞的輕盈飄逸、維也納華爾茲的優雅大方所深深的吸引。不僅如此,拉丁舞中的各個舞種也利用不同舞蹈動作將該地區文化形成的足跡做了形象且充分的展現。比如,來自巴西的桑巴舞。桑巴舞的最初形態是搖擺舞,搖擺舞從農村發展到城市,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公演后,迅速受到巴西民眾的追捧,從而形成了夸張的跨步擺動,以及環繞“舞程線”式的獨特舞蹈表演路線。源于法國的斗牛舞是模仿西班牙斗牛士動作特點的一種舞蹈,在舞蹈中,男式相當于威猛的斗牛士,女士如同斗牛士手中的斗篷,男士舞蹈動作雄壯、豪邁、舞步堅定、利落,女士英姿颯爽、即優雅大方,又諂媚迷人。與中國民族民間舞和傳統古典舞蹈不同,體育舞蹈動作更多為雙人配合為主,強調個體,雙人情感流露在動作中變化多端。動作特點多為空間放射性動作,要求遠、直、開,對人體肢體極限要求較高。而中國人自古性情保守、內斂,這與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庸、仁道的特點密不可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動作多為群體舞蹈,強調氣勢,又因民族民間舞的產生源于生產勞動,造型技巧多為自然隨意。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中國的舞者很難深刻理解來自西方文化的體育舞蹈動作的內涵,更難準確地表現內在情感和動作特點。
舞蹈作為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民族民間舞是研究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各民族舞蹈風格各異。每個民族的舞蹈因氣候、地理環境、人文秉性、生活習俗的不同,形成了千差萬別的舞蹈特色。蒙古族,一個生長在遼闊草原的游牧民族,舞蹈動作不停演繹著在馬背上顛簸的動態形象,多次出現揮手、揚鞭、騰跳等反映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動作。又因獨特的地理環境,舞蹈造型挺拔豪邁、灑脫迅捷,給人以彪悍雄健、勇敢陽剛之美。
傣族孔雀舞,傣族人民認為孔雀是吉祥、智慧、善良的象征。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舞蹈表現孔雀漫步森林、飲泉戲水、展翅開屏等特點,以表達自己對理想生活、美好愿望的期盼和歌頌。除此之外,體育舞蹈動作在結合中國民族民間舞特色上,還需多多借鑒中國武術文化之精髓。我國武術在形體上也不乏具有姿態美、造型美、藝術美等特點。在演繹時同樣具有細膩的情感、鮮明的個性以及深刻的思想。中國古代,武舞同義,西周的《伐紂舞蹈—大武》就是以持武器做相互刺擊的動作作為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梢娢璧概c武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今的舞蹈與武術,更是相互學習,相互滲透。例如,從古典舞的穿手動作中便能尋找到各種劍法一樣。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傳統武術,不但能讓舞蹈具有了核心精神,在內向、內斂的性格中盡情發揮體育舞蹈的精氣神,又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對 16 部優秀作品的錄像資料和 1 部作品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有 11部作品的舞蹈動作中融入了中國元素(如圖 3 所示)。其融入種類分別是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中國武術、戲曲等的經典動作,如表 7 所示。
圖3 舞蹈動作中融入中國元素比例
表7 體育舞蹈動作中融入中國元素的種類及動作名稱
通過圖3和表7可以看出,我國體育舞蹈的編排正從注重模仿西方技術技巧,向注重巧妙融入中國特色的舞蹈動作及中國傳統武術動作等方面轉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種類多樣、內容豐富;古典舞善于用舞蹈動作表現事物特點,舞蹈動作生動形象。因此,體育舞蹈動作中融入中國特色的舞蹈動作、武術動作等,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舞蹈的動作內容,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員缺乏熱情奔放的表現力,保守沉悶,缺乏動作亮點等不足。再者,利用中國古典舞身韻技巧,完成歐美運動員無法完成的技術、技巧,為形成獨特的中國式體育舞蹈動作、體育舞蹈編排添磚加瓦。(見圖 4、5、6)
圖4 《飛天》
圖5《青花》中小舞花手位
圖6《太極風》中武術動作
在中國,曾經也有過將流行舞蹈的一些元素融入體育舞蹈中的嘗試,試圖縮短我國體育舞蹈技術與世界強國的差距。但是,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不管哪一種流行舞蹈元素,都不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都無法將中國文化的精髓表現出來。
總而言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古典舞、中國戲曲和中國傳統武術動作的融入,可以促進中國體育舞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與世界強國的距離。
3.3.4 體育舞蹈服飾妝容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服裝在人類生活中有遮羞、保暖、美觀的作用,是人們的生活必備品。就像中國的一句古老諺語所形容的那樣,“人靠衣裝馬靠鞍”,可見服裝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我國具有悠久的服飾制作和穿著歷史,在原始社會,河姆渡人開始種麻、養蠶,有了最初的服飾面料。據《服裝史話與珍聞》中記載,中國服飾經歷了初步講究的商代服飾、服飾齊全的春秋戰國服裝、分類定名的漢代服裝、工藝精湛的唐代服裝、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裝、等級嚴明的清代服裝、以及種類齊全、絢爛多彩的現代服裝等階段。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服飾審美也在不斷提高,服裝業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舞臺服裝用來體現人體的運動美、藝術美、造型美。在藝術表現方面,服裝如同舞者的舞蹈動作一樣,共同承擔起表現舞蹈特色、舞蹈主題的工具性功能。體育舞蹈是以競技、觀賞為主的運動項目,服裝也可謂是體育舞蹈一大看點。體育舞蹈服裝以展現人體的線條美、動感美為準則。如標準舞的高雅莊重、飄逸典雅,拉丁舞的熱情奔放、浪漫性感。不同的服裝由于舞蹈風格的不同,舞蹈動作的需求被設計成不同的款式、面料及顏色。為的就是讓人一看到服裝就想到該舞種的特色。在以往的體育舞蹈服飾中,中國的體育舞蹈服裝設計師們,總是緊跟歐美時尚設計元素,模仿西方的款式、面料、顏色,依葫蘆畫瓢地做出體育舞蹈服裝。
穿著這類服裝的體育舞蹈運動員也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緊跟世界體育舞蹈服裝潮流,但熟不知歐美運動員的膚色、身高、相貌、就連身體肌肉分布都和我們有天壤之別。穿著這樣的體育舞蹈服飾,不但沒有體現出中國人黃皮膚、黑頭發這些重要的自身優勢,還在某些時候“借助”服裝暴露了缺點。在世界體育舞蹈排名中,中國體育舞蹈常常處于邊緣狀態,在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規定的范圍之內中國的體育舞蹈想要有所創新,在服裝上存在很大的創新發展空間。在體育舞蹈服飾及妝容中融入中國元素,即能滿足中國觀眾的審美需求,又能幫助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員揚長避短,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彰顯中國特色、展現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在選取的 17 部優秀作品中,有 15 部作品在服飾和妝容中融入了中國元素。而且融入的元素種類豐富多樣,融入方式獨特巧妙,凸顯了中國文化的特色(見表 8)。
表 8 服飾和妝容中融入中國元素的種類及方式
由北京市文化藝術職業學校編排的《青花》,女士穿著似青花瓷瓶的長裙,溫婉搖曳,右手大臂系白色大飄,手腕系藍色小飄,和青花圖騰顏色相互照應,使體育舞蹈運動員在流動時顯得更加飄逸。男士一席白色燕尾服,白色長褲,與體育舞蹈女運動員合舞時盡顯東方大氣,仿佛呵護著一件件瓷器珍寶,用他們年輕新生的力量,將中國古代器物賦予新的生命。由沈陽體育學院編排的《清風竹逸》,借助竹子的顏色和秉性,詮釋了中國竹林賢士的氣質與性格,用肢體、動作、和服飾共同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藝術品質。
除此之外,在體育舞蹈作品中,出現了許多經過改良的中國服飾。來自廣州藝術學校的《十面埋伏》,男女運動員均身著古代兵馬俑似的“盔甲”,帶人們走進了一場金戈鐵馬、奮勇拼殺的戰場。雖說是盔甲,但材質面料均采用氨綸或網紗等材質,刀槍不入的鐵皮盔甲則是用發光的亮片間隔性的粘貼呈現,上面還布滿銀光閃閃的水鉆,使體育舞蹈運動員在演繹舞蹈時不會被厚重的服飾所束縛。
同樣的例子還包括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的作品《西部放歌》,在《西部放歌》( 圖 7)中男女演員均穿著改良的民族傳統服飾,沒有了厚重的棉襖和袍子,就連藏族人民常穿的靴子也被換成易于完成動作的舞鞋,并且采用了象征藏族人民熱情粗獷性格的圖騰和顏色。同時為突出體育舞蹈拉丁舞風格,女士裙子的長度也剪裁到最佳的長度。在《弟子規》中體育舞蹈運動員身穿中山裝進行表演,但是材質均采用氨綸面料,為的就是不影響體育舞蹈摩登舞流動飄逸特點,使中國古典與現代經典發生碰撞,演繹出絕世精湛的中國式體育舞蹈。
圖7 《西部放歌》
圖8 《如夢令》
體育舞蹈表演舞中通??梢杂萌宋锷駪B、舞蹈動作、音樂、道具等敘述一件事情,完成一個主題。但是,如果用動作、音樂和道具都難以表現舞蹈主題時,就需要用服裝和服飾作為補充。如在作品《別》中(見圖 9),講述的是一對生活在舊上海的戀人將要分離的情景。女士穿著顏色鮮艷的斜肩高開叉旗袍,經典的上海女性流行發型,側貼的波浪式劉海,精巧的妝容中無一不體現著對戀人的依賴與不舍。男式的穿著象征那個年代身份的黑色條紋西裝,加上巧妙設計的拉丁舞和倫巴舞舞步,將舊上海一對難舍難分的戀人愁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再如《胡同映像》中所有演員均穿著寬松的質地厚實的長褲、西服、馬甲以及唐裝等,不僅體現出中國現代老百姓生活方式多樣化的特點,還將人們帶進了兒時生活的大院,展現出中國的胡同文化特色。
圖9 《別》(圖片來源:《尚舞》雜志)
在研究中,筆者還發現一些體育舞蹈編排者善于將中國元素運用到舞者的面部妝容中,更好地體現中國文化特色。比如,作品《如夢令》來自古代詩詞中的詞牌名,舞蹈表現的是一群飄逸、灑脫不拘小節的古代志士,時而出現在池塘野畔,時而踏風而來,如同鐵馬奔馳。作品運用京劇中的“翎”,采用了京劇妝容,使整個舞蹈作品體現出濃濃的中國濃墨色彩。作品《梅冬》中為了更好地襯托出梅蘭芳先生的角色,將京劇妝容和頭飾運用到舞者的妝容和服飾中,都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中國特有的文化。
3.3.5 體育舞蹈禮儀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禮儀是一種無形的紐帶,無聲的語言,成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規則。中國乃禮儀之邦,子曰:“人無禮,無以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禮儀的國度,禮儀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評價標準,是一個人是否能夠在社會中生存下來的基本技能。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漸發展,禮儀也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發展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乃至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中國古代,“禮”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皟x”則表示儀容儀表。首次將“禮”、“儀”結合在一起使用是在《詩經》中?!掇o源》中將禮儀解釋為:“乃行禮之儀式也”。在西方,禮儀最早的原意為“法庭上的通行證”。其印有法庭紀律,以示司法活動的權威,保證司法活動有序進行。在“禮儀”一詞進入英文后,即表示有良好的教養并且按照權威規定在正式社交場合應遵守的一定規則和禮節。生活中,中國人用握手,鞠躬、抱拳行禮。而歐洲人通常以親吻、貼面行禮。中西方禮儀存在巨大的差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宗教信仰的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禮儀文化。體育舞蹈在逐漸發展和規范化過程當中形成了體育舞蹈課堂禮儀、體育舞蹈接待學員禮儀、參加體育舞蹈比賽禮儀、觀看體育舞蹈比賽禮儀等四大部分。(見圖 10 )。
圖10 體育舞蹈禮儀的內容
在筆者選擇的 17 部作品中,有 3 部作品在禮儀方面融入了中國元素。由北京市文化藝術職業學校帶來的《飛天》,舞蹈以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女神為主,刻畫演繹了天宮神殿中歌舞升平、美輪美奐的繁榮景象。在舞蹈的最后,采用了獨具特色的謝禮方式,女士左手蘭花掌掌心向上經胸前向左側攤開,手肘自然彎曲,右手迅速將服飾中的綢帶用力撩向左手小臂,右腳向左腳膝關節內扣住,身體做含腆狀,微微低頭,如天宮中的女神演繹完精彩絕倫的舞蹈即將消失在云彩中般飄逸,男士則運用了武術收勢中的承讓禮,體現了中國文化中謙虛、禮讓的一面。
在《十面埋伏》中,再現了中國武術傳統禮儀中的抱拳禮。在舞蹈結束時,舞蹈演員齊并步站立,左手掌,右手拳,右手拳面貼于左手掌心,置于胸前,成圓弧狀,身體作鞠躬態。仿佛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武士英勇善戰、謙虛禮讓,以武會友,五湖四海一家親,民族團結的氣概?!兜茏右帯分羞\用了道教文化禮儀,全體演員在舞蹈結束謝禮時采用作揖禮,在即將離場時重新返回舞池中央對全場裁判員及觀眾行叩拜禮,再次表達了對全場觀眾級裁判員的尊敬,同時也表現出中國文化的孝悌忠信、尊重、包容萬象的禮儀文化特色(見圖 11)。
圖11體育舞蹈作品《弟子規》的謝禮方式
3.3.6 體育舞蹈道具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體育舞蹈在中國的發展常常受限于西方模式。事實上,西方體育舞蹈的發展最初也是來自民間,來自鄉村。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間舞探戈諾舞,在流傳過程中融入拉美、歐美等國風格,分別形成了今天舞步含蓄的阿根廷探戈和豪放健美的西班牙探戈。舞步輕盈,飽含動力的快步舞同樣來自于美國民間。舒張大方、動作優美。旋轉極強的維也納華爾茲,也被譽為“奧地利民族舞”,其歷史悠久,是奧地利北部山區的農民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還有被稱為“巴西之魂”的桑巴舞,也是以巴西農村搖擺舞的形式發展至今,成為巴西的民族舞。
中國的體育舞蹈需要創新和發展,必須做到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民族特色。在融入中國元素中,道具的融入也可凸顯中國特色,體現東方韻味,提升體育舞蹈的藝術價值。道具的使用,能通過一個舞蹈作品使人們重新記憶起某個特定的時期、特殊事件,以及那一時期的文化特征等,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精神的振奮,使人從這種藝術美的享受中,領悟一種精神情操的美,從而使人們產生對生活的熱愛。在案例分析的17 部作品中,有 6 部作品運用了不同的道具(見表 9)。
表 9 融入中國元素作品的道具種類
在道具的使用上融入中國元素可達到以下效果。首先,道具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烘托舞蹈主題?!睹范分芯﹦☆^飾交代了男演員的身份,從對這一件道具的撫摸、難以割舍,失去后的痛楚,再次得到后的喜悅,感受到男演員對京劇事業的熱愛,和對戀人的不舍,從而推斷其故事情節,深化主題?!兑鼍墶分心惺啃貛Т蠹t花,讓人聯想到舞蹈一定與婚姻、婚禮有關聯。再從女演員不太鮮亮的服飾顏色及雙人舞蹈動作不斷糾葛拉扯中便幫助觀眾理解這不是一樁值得喜慶的婚事?!秳e》中男演員手提皮箱,道出了即將分離,即將遠去,肝腸寸斷的戀人之間最后的聯系,如圖 12 所示。第二,道具的使用可以豐富舞蹈內涵。
作品《如夢令》中描寫了一群不拘小節的古代志士,風馳電掣,自由神往,道具“翎”的使用,為這群嫻逸之人增添了幾分神秘感的同時,讓舞蹈想要表達的情感自然流露?!逗诚瘛分?,通過鳥籠的展示,形象的刻畫了生活在胡同里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表達出對生活小情趣,年輕時光的不舍與回憶,如圖13 所示。再次,道具的使用還可以渲染了舞臺的氛圍,《各自有道》中出現的京劇臉譜瞬間讓舞臺煥然一新,令觀眾們感到親切,如圖 14 所示。最后,體育舞蹈中融入道具還可以增強舞者立體感和層次感。讓原本單薄的舞蹈演員,可以借助道具豐富人物形象,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有中國特色事情,更多的與觀眾見面。
圖 12 《別》中舊皮箱
圖 13 《胡同映像》中鳥籠
圖 14 《各自有道》中道具
3.3.7 體育舞蹈作品名稱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案例分析
《太極》、《水墨》、《長恨歌》、《弟子規》《金陵十三釵》等作品名稱就能讓人耳目一新。腦海里就能浮現所有與作品相關的圖像,情景,這便于觀眾在觀看體育舞蹈表演時更好的產生共鳴,也更好的領會舞蹈所要表達的涵義。就在幾年前,我們還生活在“崇洋“的狀態。我國大多數體育舞蹈作品名稱非常歐美化。
如《飛旋的恰恰》、《柔情與探戈》《穿越時光機》《西班牙斗牛士》,《鐘樓怪人》等等。這樣的舞蹈作品名稱往往起到了報幕的作用,并沒有在人心心中留下太長的時間。與舞蹈當做之間也沒有太大的照應。如今的體育舞蹈作品名稱以濃郁的中國特色,東方韻味為主,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吸引了人們的觀看。命名方式也多種多樣?!肚嗷ā窞橹袊鴤鹘y民間器具;《如夢令》是中國古詞詞牌名;《飛天》是中國敦煌壁畫女神形象??傊?,在體育舞蹈作品名稱中還可以利用更多的文化資源,如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植物、地名,風景,成語等,增加體育舞蹈的亮點。
3.4 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易出現的問題
3.4.1 對中國元素內涵理解不透徹,狹隘
“中國元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元素,更多的像儒家文化、道家思想這樣的精神層面的文化。在中國元素的使用不能上永遠局限于京劇、青花瓷、武術、中國紅、刺繡這樣顯而易見的有形的“中國元素”,而忽略了不外顯,無形的“中國元素”。如在體育舞蹈中融入“太極”元素。不僅僅需要在舞蹈動作中模仿“太極”動作,在服裝上迎合主題,更多的則應該是在舞蹈整個過程中如隊形變化、氣息、舞蹈動作速度、空間利用、禮儀方方面面體現道家文化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太極的圓和之美等。
3.4.2 盲目融入中國元素
融入中國元素,應在深刻理解中國元素的內涵、體育舞蹈的特點以及體育舞蹈比賽規則基礎上,按照不同的需求融入中國元素。中國傳統音樂、民族音樂,民族民間舞蹈是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下形成,具有不同的特點且差異較大。盲目使用中國元素會對舞蹈本身產生對抗性,如在桑巴舞中融入中國民族民間傣族舞,就顯得突兀、適得其反,在審美效果上畫蛇添足。且每個舞蹈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體育舞蹈無論與任何一種舞種相融,總是以體育舞蹈的元素、步伐、動作作為載體,在融入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體育舞蹈的特點,體育舞蹈比賽規則,把握好融入中國元素的“度”,切勿忽略體育舞蹈本身的特點,模棱兩可。
3.4.3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報以發揚傳承的態度,弘揚傳統文化中美好的、優秀的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舍而棄之,遠離老舊思想、丑惡的事物、封建迷信,切勿在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背離人文精神、集體主義、思想道德、家庭倫理、兩性文化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