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懷柔區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第一章】懷柔區小學生體質狀況調查研究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水平的研究方法
【3.1 3.2】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水平的狀況分析及評分情況
【3.3 3.4】懷柔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3.5】改善小學生體質狀況的學校體育教學應對策略
【結論/參考文獻】懷柔區小學體育教學優化分析結論及參考文獻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水平狀況分析
自 2007 年我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簡稱《標準》)實施以后,北京市每年都對大學生及中小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成績納入政府政績考核。
根據《標準》要求,小學 1-4 年級的測試指標維度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兩部分內容,小學 5-6 年級、初高中及大學的測試指標維度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及身體機能三部分內容。
本研究的測試對象為懷柔地區小學 3-6 年級學生,以 2007 年《標準》要求為依據展開測試,四個年級的測試方法、流程皆一致。
小學三年級、四年級學生的體質測試指標共 5 個,分別為:
身體形態(3 項指標):身高、體重及身高標準體重
身體素質(2 項指標):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
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學生的體質測試指標共 7 個,分別為:
身體形態(3 項指標):身高、體重及身高標準體重
身體素質(3 項指標):握力/坐位體前驅、立定跳遠、臺階試驗
身體機能(1 項指標):肺活量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我們首先對懷柔區 3-4 年級、5-6 年級小學生的體質水平測試結果進行系統分析。
筆者參加了 2011 年、2012 年懷柔區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擔任測試教師,在測試后通過采集到的個人數據匯總后得到集體數據,數據真實可靠,根據上述數據開展研究分析。
3.1.1 懷柔區小學生身體形態狀況分析
身高、體重反映小學生身體形態的兩項主要指標,也是《標準》中規定的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基礎指標和必測指標。
如表 4 所示,通過連續兩年學生體質監測結果顯示,懷柔區 3-6 年級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身高、體重兩項基本身體形態指標都處于動態增長之中。具體看,三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由 2011 年的 133.2cm 增長到 2012 年的 133.7cm,增長0.5cm,平均體重由 2011 年的 30.9kg 增長到 2012 年的 31.3kg,增長 0.4kg;四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由2011年的138.6cm增長到2012年的139.1cm,增長0.5cm,平均體重由 2011 年的 34.4kg 增長到 2012 年的 35.1kg,增長 0.7kg;五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由 2011 年的 144.8cm 增長到 2012 年的 145.2cm,增長 0.4cm,平均體重由 2011 年的 38.9kg 增長到 2012 年的 39.4kg,增長 0.5kg;六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由 2011 年的 149.4cm 增長到 2012 年的 150.1cm,增長 0.7cm,平均體重由 2011 年的 43.5kg 增長到 2012 年的 43.9kg,增長 0.4kg.其中,懷柔區小學生身高、體重兩項指標的增長趨勢、增長幅度基本一致,并且不同年級男女生身高、體重指標的增長趨勢并沒有顯著差異,女生平均身高的增長略高于男生,平均體重增長略低于男生。
本研究通過對身高、體重兩項指標的單獨測試后,將這兩項基本形態指標綜合起來,采用身高標準體重指標來反映學生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及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該指標通過一厘米身高的體重分布情況來反映學生的體形勻稱度.
從懷柔區小學生身高標準體重的測試結果看(整體),從 2011 年到 2012 年小學生的營養不良率、體重較低率分別降低了 0.81、0.82 個百分點,但正常體重率也降低了 2.01 個百分點,同時超重率、肥胖率增長了 0.98、2.86 個百分點。
超重/肥胖是評價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可見 2011、2012 年懷柔區小學生的體質水平狀況不容樂觀。其中,男生的肥胖率明顯高于女生,連續兩年間男生的肥胖率增長了 3.73 個百分點,女生增長了 1.64 個百分點,肥胖檢出率也高于女生。根據北京市政協發布的《關于本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研報告》,2013年北京市男生肥胖檢出率為 26.97%,女生為 15.86%,懷柔區小學生肥胖率明顯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根據《關于 2010 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下文簡稱《公告》),我國城市 7-22 歲男生、女生營養不良檢出率分別為 5.81%、2.87%,低體重檢出率分別為 21.94%、17.32%,男生肥胖和超重檢出率分別為5.64%、9.92%,女生超重和肥胖檢出率為 13.33%、14.81%,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超重、肥胖檢出率較 2005 年皆有不同程度下降.懷柔區小學生營養不良、低體重檢出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超重、肥胖檢出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肥胖檢出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還多。
3.1.2 懷柔區小學生身體機能狀況分析
身體機能是人體各類系統、器官、組織以及整體所表現的生命活動,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肺活量是體質測試的主要手段,肺活量的高低直接制約著人體的運動能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的肺活量明顯高于一般人。本研究重點對懷柔區小學生的肺活量指標進行分析,根據《標準》要求 3-4 年級學生不進行肺活量測試。
如圖 1 所示,從懷柔區小學生肺活量指標的單項測試結果看,從 2011 年到2012 年小學生的肺活量指標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平均肺活量由 2011 年的2032.00ml 降低到 2012 年的 1982.28ml,平均下降了 49.72ml.其中,無論是男生、女生肺活量指標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男生 2012 年的肺活量較 2011年下降了 47.81ml,女生 2012 年肺活量較 2011 年下降了 74.93ml,男生下降幅度小于女生。根據《公告》,我國城市 7-28 歲年齡組男生、女生在 2010 年的平均肺活量較 2005 年平均增長 89ml、84ml,肺活量水平出現上升拐點,懷柔區小學生肺活量水平則出現了下降拐點。
圖 2 顯示,較之于 2011 年的測試結果,雖然懷柔區小學生 2012 年肺活量測試結果中及格率有小幅上升,但優秀率及良好率等顯著下降,其中優秀、良好率分別由 2011 年的 12.4%、26.0%分別下降到 2012 年的 8.6%、22.8%,此外不及格率由 2011 年的 18.2%增長到 2012 年的 23.0%,下降趨勢非常明顯,說明當前懷柔區小學生的有有氧能力很差,應該要求各小學開展每天 30 分鐘的長跑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有氧能力。而持續性長跑活動被認為是改善學生肺活量指標的有效途徑,3.1.3 懷柔區小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分析
身體素質是衡量一個人體質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等。本研究采用坐位體前屈/握力、立定跳遠、臺階試驗(5、6 年級)等測試指標來分析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現狀。
(1)懷柔區小學生爆發力素質現狀分析
爆發力是指肌肉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大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其大小取決于肌肉的最大力量及收縮速度。爆發力素質的監測主要通過立定跳遠的測試來反映和評估,這是各級年齡組學生體質測試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圖 3 所示,通過對懷柔區 3-6 年級小學生立定跳遠測試數據的比較發現,四個年級不同年齡組學生的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三年級學生立定跳遠平均成績下降幅度最大,2012 年較 2011 年下降 1.9cm,六年級學生立定跳遠平均成績下降幅度最小,2012 年較 2011 年下降 1.1cm.根據《關于 2010 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我國城市城市男生、女生立定跳遠指標較 2005 年分別增長 1.12cm、1.03cm,呈現出好轉和改善的趨勢,相比之下懷柔區小學生的爆發力素質下降與全國增長的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2)懷柔區小學生柔韌素質現狀分析
柔韌性是人體一項重要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指標,對維護健康有重要意義,另外柔韌素質的提升對于降低或減少疾病的發生也有重要的預防作用。
握力、握力體重指數是《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小學 5-6 年級、初高中及大學的選測項目之一,主要是測量受試者上肢肌肉(前臂及手部肌肉)的力量素質,同時也與其它肌群的力量有關。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手,因而握力被認為是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指標。
握力大小與體重有關,一個身材瘦小的小學生與一個身材魁梧的小學生在握力水平方面有顯著差異,因而在體質測試中通常將握力轉化為握力體重指數進行評分,握力體重指數就是每公斤體重的握力。
坐位體前屈一直是測試柔韌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該方法來測量懷柔區 3-4 年級男女生、5-6 年級女生,采用握力指標測試 5、6 年級男生。
如表 6 所示,懷柔區 3、4 年級小學生 2012 年的坐位體前屈測試結果較 2011年皆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 3 年級小學生的坐位體前屈的測試結果 2012 年較2011 年提高 0.5cm,4 年級小學生的坐位體前屈的測試結果 2012 年較 2011 年提高 0.7cm,男生、女生坐位體前屈的增長并沒有顯著差異。5、6 年級女生的坐位體前屈結果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 5 年級女生由 2011 年的 11.3cm 下降到2012 年的 9.3cm,平均下降 2.0cm,6 年級女生則 2011 年的 10.6cm 下降到 2012年的 9.1cm,平均下降 1.5cm,應引起重視;在握力指標方面,5、6 年級男生 2012年握力指標的平均成績較 2011 年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五年級男生握力2012 年比 2011 年平均提高 0.9kg,六年級男生握力 2012 年 2011 年平均提高了1.7kg.
根據《公告》,我國中小學生的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成績出現好轉,而懷柔區 3、4 年級學生的柔韌素質有所改善,但 5、6 年級女生柔韌素質有所下降。
(3)懷柔區小學生耐力素質現狀分析本文采用臺階試驗指標來反應懷柔區小學生的耐力素質情況,其中小學 3、4 年級學生不進行耐力素質測試。
臺階試驗是測試學生們在一定定量負荷后的心率變化狀況,評價學生的心血管機能。如圖 4 所示,整體上看 2012 年懷柔區 5、6 年級小學生的臺階測試平均成績較 2011 年下降了 3 個臺階指數,由 2011 年的 55 下降到 2012 年的 52.從不同性別小學生的臺階測試平均成績看,男生、女生在臺階測試的平均成績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女生由 2011 年的 57 下降到 2012 年的 53,下降了 4個臺階指數,男生由 2011 年的 53 下降到 2012 年的 51,下降了 2 個臺階指數,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
根據《公告》,我國中小學生的耐力素質顯現止“跌”,可見懷柔區小學生在耐力素質方面與全國的趨勢不同,耐力素質下降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3.2 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水平評分情況
3.2.1 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測試單項得分
為了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等級情況,《標準》對不同測試結果進行了賦分,每一個等級的測試成績對應著一個固定的打分,通過單項體質水平測試結果的打分賦值,來了解學生不同體質測試項目的等級(水平)情況。
如表 7 所示,懷柔區小學生的身體形態情況較好,四個年級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標準體重都是滿分,在身體機能方面,2012 年 5、6 年級男生、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皆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單項得分都不高,5、6 年級男生 2011、2012年的肺活量標準體重皆為良好水平,5、6 年級女生 2011 年的肺活量體重指數為優秀,2012 年時皆為良好,說明男生的身體機能下滑現象并不突出,但女生的身體機能下降明顯。
在身體素質方面,共測試了坐位體前屈(握力)、立定跳遠和臺階試驗三項體質指標。在柔韌素質方面,小學 3、4 年級男生 2011、2012 年的坐位體前屈指標皆為良好等級,小學 3 年級女生 2011、2012 年的坐位體前屈指標也皆為優秀,小學 4 年級女生 2011 年的坐位體前屈指標為優秀,2012 年下降到了及格水平;小學 5、6 年級男生的握力體重指數皆為不及格,2012 年較 2011 年有明顯下滑,小學 5、6 年級女生 2011 與 2012 年的坐位體前屈指標皆有良好。在爆發力素質方面,小學 3-6 年級男生 2012 年立定跳遠成績雖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 2011、2012 年的立定跳遠成績皆為良好等級,但小學 5、6 年級小學男生的立定跳遠成績顯然不如小學 3、4 年級男生,這兩個年級的男生立定跳遠成績接近于及格等級;小學 3-6 年級女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同樣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小學 3-6年級女生 2011、2012 年的立定跳遠成績皆為良好,小學 4、5 年級女生 2012 年的立定跳遠成績為及格水平。在耐力素質方面,小學 5、6 年級男生 2011 年的臺階試驗成績皆為良好,2012 年下降到了及格水平,小學 5、6 年級女生同樣皆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皆有良好水平。
整體而言,2011、2012 年連續兩年中懷柔區小學生的身體形態指標較好,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指標不佳,身體素質中柔韌素質、耐力素質下降尤為突出。
3.2.2 懷柔區小學生體質測試綜合評分
根據現行《標準》對小學生體質水平的測試要求,3、4 年級小學生中身高標準體重是必測項目,其余兩類中任選一項為選測項目;5、6 年級小學生中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是必測指標,其余三類中任選一項為選測項目。實踐中,北京市懷柔區 3、4 年級小學生的選測項目為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分別測試小學生的柔韌素質、爆發力素質,5、6 年級小學生的選測項目為坐位體前屈(握力)、立定跳遠和臺階試驗,增加的臺階試驗主要是測試小學生的耐力素質水平。
計算小學 3、4 年級學生體質水平得分的公式為:
最終總分=身高標準體重*20% + 坐位體前屈*40% +立定跳遠*40%計算小學 5、6 年級學生體質水平得分的公式為:
最終總分=身高標準體重*10% + 肺活量體重指數*20% +臺階試驗*30%+立定跳遠*20%+ 坐位體前屈*20%.
根據《標準》中計算學生體質水平總分的方式,通過對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的綜合來評定 2011、2012 年懷柔區小學生的體質狀況總體得分。
根據 2010 年《標準》評分標準,總分在 90 分及以上為優秀,總分在 75-89分之間為良好,總分在 60-75 分之間為及格,低于 50 分不及格。如表 8 所示,雖然懷柔區 3-6 年級小學生的平均體質測試結果經評估后沒有不及格現象,但都沒有達到優秀這一等級,其中 3、4 年級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要比 5、6 年級小學生好,5、6 年級小學生中男生僅僅達到了及格水平,說明當前懷柔區學生的體質水平并不高。
通過對懷柔區小學生 2011、2012 年連續兩年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追蹤與比較來看,在身體狀況方面,2012 年 3-6 年級不同年齡段小學生身高、體重兩項基本指標都有不同程度增長,但營養不良、體重較低檢出率及超重、肥胖檢出率皆有不同程度增長;在身體機能方面,懷柔區小學生肺活量水平則出現了下降拐點,情況不容樂觀;在身體素質方面,3-6 年級爆發力素質不同程度下降,3、4年級學生的柔韌素質有所改善,但 5、6 年級女生柔韌素質有所下降,3-6 年級學生的耐力素質皆有不同長度下降。從連續兩年的體質測試的評分看,懷柔區小學生的身體形態指標較好,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指標不佳,身體素質中柔韌素質、耐力素質下降尤為突出;雖然懷柔區 3-6 年級小學生的平均體質測試結果經評估后沒有不及格現象,但都沒有達到優秀這一等級,其中 3、4 年級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要比 5、6 年級小學生好,5、6 年級小學生中男生僅僅達到了及格水平,說明當前懷柔區學生的體質水平并不高。經過訪談和跟蹤調查了解到,導致懷柔區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的原因諸多,既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學校的因素,還有家長的因素,但追根到底是學生體育鍛煉的不足。學校作為小學生生活、教育的主要場所,其體育教學開展的情況直接直接并影響到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也是制約學生體質水平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