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就是通過對幼兒運動的指導,使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學會巧妙地使用自己的身體,鍛煉、提高體能,并發展意志、交往技能和認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創意地表現自己,促進情緒的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1].幼兒體育活動對于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發展幼兒認知和社會情感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但是,由于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容易引發各種傷害事故。隨著體育活動形式的不斷創新,眾多的不安全因素也在伴隨著活動應運而生,為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帶來眾多局限性。本文分析了幼兒體育傷害事故現狀、類型及事故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預防和應對幼兒體育傷害事故的對策,旨在減少幼兒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為幼兒體育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1 幼兒體育活動的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越加重視體育對幼兒健康成長的作用,幼兒體育活動對于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的3~6歲兒童的作用已更加清晰。第一,幼兒時期,身體器官、系統機能發育尚不成熟,發育迅速,正是建立物質基礎的關鍵時期,科學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幼兒骨骼肌的迅速發展、系統機能的良好發育、以及關節的靈活性和牢固性[2];第二,適當的體育活動能使呼吸加快、循環加快、心跳加快、以及機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從而增強了幼兒呼吸肌力量、血管彈性、心臟功能等等;第三,動作的發展和中樞神經控制能力的發展有密切關系,適當的體育運動能夠使幼兒的身體更加協調、更加靈活,從而促進了神經系統功能的發展;第四,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還能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友愛的品質和勇于探索的勇氣,從而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傊?,體育活動對培養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 幼兒體育容易引發的傷害事故類型
幼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類型按照事故發生的原因主體不同可以分為客觀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陀^環境因素是指在活動過程中由于天氣、器材、場地等原因導致的傷害事故。如器材固定不牢,在體育活動中器材坍塌而導致幼兒死亡或者重傷,場地不平整或軟化程度不夠造成幼兒摔傷或骨折等。
人為因素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傷害類事故,包括幼兒個人因素和老師方面的因素。學生個人因素是指在幼兒活動時未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或在未經老師許可的情況下而導致的事故,如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未按照老師的要求去使用器材,造成碰傷、撞傷或骨折;在未經老師許可的情況下爬高上低而造成的摔傷或骨折;在老師未察覺的情況下,幼兒之間因爭奪器材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糾紛,導致幼兒撞傷或摔傷等。老師方面的因素是指在活動過程中由于老師組織不當而引起的體育事故,比如在進行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之前,老師未帶領學生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造成幼兒肌肉韌帶拉傷、關節扭傷;在活動過程中由于老師沒有對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導致活動量過大而造成的頭暈、惡心、暈厥等。
3 幼兒體育活動中傷害事故的因素分析
3.1 場地狹窄,設施設備陳舊,硬件設施安全隱患大
幼兒園體育設施是否安全有效是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關鍵,沒有寬敞明亮的體育場地和安全可靠的體育設施,幼兒體育活動很難安全順利進行。幼兒傷害事故多發的幼兒園大多存在器材設備陳舊落后、設備材料多為塑鐵混合或硬性塑料和鐵為主、運動場地狹窄、場地為硬化場地等,這些條件都為幼兒體育活動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如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由于滑梯陳舊而出現的滑梯坍塌,由于場地較硬而導致的摔傷,由于運動場地狹窄而出現的擁擠踩踏等事故,這些都是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最容易出現的危險事故。
3.2 認知不足,體育知識匱乏,師資力量薄弱風險大
一項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與專業的體育知識是密不可分的。幼兒教師對體育專業知識的欠缺往往使老師不能夠合理的利用器材,不了解器材的具體操作方法以及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項等,這樣致使幼兒在活動中因為對器材的陌生和膽怯頻繁出現磕碰和摔倒事件,為幼兒活動的安全帶來了許多不可預知的隱患。另外,老師對專業知識的匱乏還表現在老師不能在體育活動之前對其進行風險認知,沒有正確的風險認知,導致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致使老師不能正確恰當的處理活動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如體育活動過程中由于幼兒之間出現競爭而產生斗毆事件;由于擁擠相互亂推而產生的摔倒事件;由于活動量過大而引起的惡心或者暈厥;由于準備活動不當或不充分而產生的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
3.3 意識欠缺,發育不夠成熟,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差
幼兒行為隨意性較大、自制力較差,對一切新接觸的事物都感興趣,都想自己去試探一下,在他們的世界根本沒有危險這一類詞語,更不懂得怎么去避免危險。此外,幼兒身體發育不夠成熟,對于身體的操控協調能力較差,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如在進行體育活動之前他們根本不懂得去選擇合適的衣服;不懂得要把運動鞋的鞋帶系好;不懂得在運動的時候禁止攜帶小刀或硬幣等硬性物品;不懂得在玩秋千的時候不要和秋千離的太近;不懂得從高處跳下的時候要選擇松軟的地方;不懂得在玩滑梯或者攀登架要按順序進行、不能亂撞、亂推等等,這些都是自我保護意識欠缺的表現。
4 減少幼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措施
4.1 思想重視,加大投入,加強監管,提高幼兒體育活動硬環境
幼兒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應加強對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視,樹立正確的幼兒體育價值觀。在21世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加大對幼兒的投資力度,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他們的技能,以便他們在將來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各種嚴峻的挑戰。因此,在國家投資力度加大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幼兒園的檢查力度。如根據幼兒園的人數來規定幼兒體育活動的合理范圍,并要求所有的運動場所均為軟質地面[3];加強體育設施管理,更換掉陳舊落后的設備;幼兒園在采購設備時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對所有的體育器材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應用硬性或有毒有害的材料等。
4.2 充實知識,專業提升,專項培訓,提升幼兒教師體育知識的軟實力
高質量的幼兒園體育活動必須有高質量的教師,高質量的教師是減少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受傷害的關鍵因素。幼兒體育教師要想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的需要,就必須熟悉、提高自己在體育領域內的知識。如運動生理學知識、運動解剖學知識、體育保健知識、體育運動基本知識、體育教學知識等。因此,學校應加大教師在體育知識方面的培養力度,定期舉行體育知識培訓,為教師提供優越的學習環境。幼兒教師在參加學校體育知識培訓的同時,也要積極進修、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同時還應博覽群書、拓展知識視野、精于求精,在工作的過程中要虛心向同事學習、向實踐學習,在學習、工作中努力提高自我。
4.3 科學分析、精心設計、審慎實施,以體育活動的科學化減少事故
科學的幼兒體育活動設計會從根本上減少幼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幼兒體育活動科學化包括科學的活動目標、計劃、組織。在體育活動之前,教師要根據學?,F有場地與設施,根據具體的幼兒身體素質特點、現場天氣等環境因素制定科學的活動目標和具體計劃。
通過制定體育活動計劃,通過計劃來規范體育活動的進程與發展,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在組織實施幼兒體育活動時,始終堅持審慎的原則,按照原定計劃方案,謹慎實施,做好過程監控與管理,確保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避免事故發生,達到預期目標。
4.4 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為幼兒體育活動提供最大安全保障
兒童體育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對于事故發生的風險與其他體育活動不同,要有針對性的認清活動的風險因素,識別風險;并對各個風險進行概率性評估,建立風險數據庫。風險識別是指,在體育活動中,參與者對不同體育活動項目風險存在的各種潛在客觀風險的直觀判斷和主觀感受[4].對于已識別的風險要做好控制,提出處置意見和辦法,通過風險規劃應對和全過程監視控制,為幼兒體育活動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具體的措施包括:購買保險,轉移風險責任;運用系統的體育活動監控方法、風險預警系統,制定風險應急計劃、確定風險控制過程等。
4.5 培養意識、學習方法、遵守規則,加強幼兒自身安全意識教育及培養
遵守活動規則是幼兒體育活動有序進行的保障,也是避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危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兒體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要求孩子的行為活動,讓他們意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如對遵守規則的孩子老師要進行獎勵表揚,對不遵守紀律的孩子提出警告和批評,久而久之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就會慢慢的演變成一種意識,在以后的體育活動中就會自覺遵守,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活動的安全性。
由于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以及認知水平尚未成熟,對危險的預見性和認知性較差,在活動之前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培訓,在活動之后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如通過游戲視頻向幼兒講解在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告訴孩子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等;在活動之后對活動進行總結分析,對活動安全有幫助的行為應進行肯定表揚以便在以后的活動中繼續發揚,對幼兒可能造成危害的行為應進行批評指正,防止在以后的活動中再次出現。
除了樹立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方法[5].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磕磕碰碰是很常見的,因此我們應當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他們懂得該怎樣去避免危險或者是正確的應對危險。如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不能隨身攜帶硬性物品,特別是女孩在上課時頭上不能戴尖銳的發卡;在活動的時候不能亂推、亂撞不能爬高上低等。只有孩子們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來自身邊的各種危險[6].
參考文獻:
[1] 王曉松。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新認識[J].學前教育研究,1998(2):35-36.
[2] 吳 玲。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研究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3):126-129.
[3] 肖永強,馬 琳。淺析幼兒體育活動風險控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11(2):187-188.
[4] 石 巖,侯嬋莉。體育活動風險認知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J].體育科學,2008,28(10):66-73.
[5] 蔣秋平。蘭州市區幼兒園體質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甘肅:西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