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運動損傷會影響運動員正常的訓練安排和比賽,甚至可能造成運動員運動生命的縮短和毀滅。很多聲名顯赫的運動員正是由于傷病的影響只能黯然退出歷史舞臺,而更多的是處于上升期的具有優秀潛質的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由于受到運動損傷最后只能終止田徑訓練。毋庸置疑,田徑運動損傷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問題。調查研究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分析造成田徑運動損傷的原因對于更好地預防運動損傷有重要意義。做好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防范工作能夠充分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對未來取得優異比賽成績有基礎性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的青少年田徑訓練缺乏科學性,奉行“嚴師出高徒”的中國傳統田徑教練員在給運動員施加超量的運動負荷的同時也為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埋下了隱患。教練員急功近利的訓練思想與我國當前的競技體育發展體制有關。為了更快出成績、更多拿獎金,教練員忽視運動員的身體承受能力,長期大負荷的運動量讓運動損傷逐年增加,青少年的成長由此蒙上一層陰影。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保定市 194 名青少年業余田徑運動員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為保定市內中學學生和業余體校在訓學生,其中男生 93 人,女生 101 人,平均年齡為 16. 4 歲,平均參訓年限為 1. 7 年。分析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成因及損傷程度,提出防止運動損傷的策略。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獻資料法
閱讀大量田徑運動損傷、青少年身心發育、田徑訓練規律等方面的書籍; 利用網絡平臺,查閱了近五年來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關于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研究資料 30 余篇( 節) ,掌握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 2. 2 調查問卷法
制定關于青少年田徑運動員損傷的調查問卷,向研究對象進行發放,回收問卷 187 份,有效問卷 170 份,有效率 90. 9%,符合要求。
1. 2. 3 數理統計法
運用 Excel 等軟件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
1. 2. 4 訪談法
走訪約談保定市業余體校田徑教練和中學體育教師,掌握教師和教練對當前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看法。
2 結果與分析
2. 1 田徑運動員損傷程度調查
194 名青少年參訓田徑運動員中有 170 人表示自己曾遭受過不同程度的田徑運動損傷,主要為輕微損傷和一般損傷,二者相加共占 95. 1%的絕對比例,此外有 8 人次 4. 9%的比例遭受過嚴重損傷。
由表 1 可知,從具體的田徑項目來看損傷情況發現,跑、跨欄類項目的受傷比重最大,這與練習跑、跨欄類項目的人數眾多不無關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嚴重損傷的調查結果中,有 3 人是在跳躍類項目中受傷的,而跑、跨欄類和投擲類這一人數人別是 3 人和 2 人,說明跳躍類項目的風險系數較高。從輕微損傷和一般損傷的受損幾率對比來看,輕微損傷有 75 人次,占 44. 5%的比例; 一般損傷有 86 人次,占 50. 6% 的比例。一般損傷受損幾率略大于輕微損傷,說明當前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現狀不容樂觀。
2. 2 田徑運動員損傷原因調查
當前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身體狀態不好、過度疲勞、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掌握不熟練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會造成田徑運動損傷。
由表 2 可知,青少年田徑運動員損傷原因是多樣化的,筆者將其分為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由對運動員調查問卷得出的直接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間接原因則是在走訪田徑教練員、查閱相關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得出的更為深層的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田徑運動損傷的現狀。
其中首要原因是準備活動不充分,而這一原因所占比重與身體過度疲勞所占比重基本一致,說明準備活動直接影響運動效果; 身體疲勞度也會對田徑運動質量造成直接影響。排名前四位的直接損傷原因在所有直接損傷原因中所占比重基本都在 20%左右,說明田徑運動損傷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調查中有些學生表示,自己所經受的不同田徑運動損傷在不同情況下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這說明損傷原因具有可復合性。
另外,損傷原因除了直接原因外,還有更為隱蔽的間接原因。對導致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間接原因進行調查時,既參考運動員的調查問卷結果,又引證教練員和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結果表明運動員的思想意識是導致運動損傷的最大間接原因。運動員在訓練中掉以輕心或者沒有做到對訓練足夠重視以及訓練過程中注意力的不集中,都會增加運動損傷的幾率。此外,場地原因、器材原因、天氣原因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和特定環境下成為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原因。
2. 3 田徑運動損傷發生時間調查
接受調查的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的時間基本在體育課、課外活動和體育表演比賽三個時間段,其中發生在課余活動時間的損傷人數為 203 人,占總體比重的 56. 1%; 而在體育課上發生運動損傷的人數為 45 人,占 12. 4%.課余活動和體育課上運動損傷人數的截然不同說明學生自發組織的課余體育活動由于缺少嚴格的組織形式、運動指導和充分的準備活動,與教師參與的有嚴格組織形式、恰當運動指導和充分準備活動的體育課相比有更大的受傷風險。( 表 2)
由表 3 可知,田徑運動損傷的發生時間并不單一,各種情況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都有可能發生運動損傷。
為了集中表現運動損傷發生時間的特點,筆者集中調查了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在體育課上、課余活動時和體育表演比賽時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學生參加體育表演和比賽時的運動強度一般來說大于課余活動,但是由于體育表演比賽有較好的組織秩序和相關指導,其運動損傷發生率低于課余活動也在情理之中了。
2. 4 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類型調查
不合理的田徑運動可能會導致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損傷,而不同的損傷類型和損傷部位會產生不同的損傷結果。本研究調查了青少年學生、田徑教師和相關醫療人員,得出我國當前青少年參加田徑運動時最容易出現的損傷類型。
不合理的田徑運動可能會導致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損傷,而不同的損傷類型和損傷部位會產生不同的損傷結果。由表 4 可知,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在當前青少年的田徑運動損傷中占據前兩位,共有 135 名受訪學生表示自己曾受到過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的困擾,這一數據在全部 362 名學生中占 37. 3% 的比重; 皮膚擦傷在受傷人數中占 14. 9%的比例,排在第三位,接下來分別是挫傷( 14. 1%) 、韌帶拉傷( 10. 8%) 、裂傷( 9. 9) 、慢性勞損( 9. 1) 、骨折( 2. 8) .
3 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預防策略
前文中對我國當前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針對以上提出的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預防。
3. 1 加強運動損傷防范意識教育
加強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防范意識是預防運動損傷的前提。中學體育教師和業余體校田徑教練在訓練中應適當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提高運動員的運動安全意識和運動損傷防范知識,提高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組織紀律性,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 2 根據學生特點開展科學訓練
科學訓練不僅是指訓練方法科學,同時也強調合理的訓練內容和訓練負荷。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符合運動員發展規律和青少年承受能力的訓練負荷才能真正促進運動員成績的提升,否則只能適得其反。教練員和體育教師應合理安排具體訓練程序,處理好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關系,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3. 3 加強準備活動
充分的準備活動能夠幫助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比賽前更好熱身,調動全身組織器官投入訓練比賽中。準備活動要注意全面性、針對性與漸進性、多樣性的結合。
3. 4 加強醫務監督
訓練中應加強醫務監督,為運動員建立體質檔案,開展定期體檢,嚴禁運動員帶傷訓練,保障運動員的飲食睡眠,根據醫生建議和學生體質檔案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避免運動員出現過度訓練造成的運動損傷。
3. 5 加強場地器材管理
訓練場地和運動器材在特定情況下會成為造成運動損傷的“殺手”,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場地和器材的定期檢查保養,完善場地器材管理制度,提高場地器材的安全防護水平,防患于未然。
4 結論與建議
4. 1 結論
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預防。當前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主要發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和參加體育表演比賽時,體育課上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較小。田徑運動損傷程度以輕微損傷和一般損傷為主,嚴重損傷時有發生,但是會對運動員造成極端惡劣的影響。造成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員身體損傷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身體狀態不好、身體過度疲勞、技能掌握不熟練和準備活動不充分; 此外運動員心理重視程度不足、場地、器材、天氣等是影響運動損傷發生的間接原因。當前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的主要類型是關節扭傷、肌肉拉傷、擦傷、挫傷、韌帶拉傷、裂傷、慢性損傷和骨折等,其中以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所占比重最大。
4. 2 建議
( 1) 加強青少年田徑運動損傷防范意識,提高運動員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和能力,防患于未然。( 2) 健全青少年田徑訓練體制建設,根據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具體情況開展因人而異的訓練,增強訓練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率。( 3) 開展更為充分的準備活動,為更好地進行田徑訓練和比賽打好基礎加強醫療監督,減少運動員田徑損傷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馮國敏。 田徑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分析[J]. 湖北體育科技,2011( 2) : 179 -180.
[2]何景周。 大學生運動損傷調查研究---以皖西學院為例[J]. 滁州學院學報,2013( 2) : 100 -103.
[3]謝玉琴。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田徑運動損傷特點的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1( 1) : 144 -145.
[4]李仕達。 中學生運動損傷調查研究[J]. 現代體育教學·中學教師,2013( 3) : 85 -91.
[5]白非。 中學生田徑訓練中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研究[J]. 理論研究,2013( 4) :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