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西城區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情況調研
【第一章】北京八中學學生休閑體育活動實施分析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中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研究方法
【3.1】北京市八中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情況分析
【3.2】影響北京市八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因素分析
【3.3】國外休閑體育發展情況對中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的啟示
【3.4】我國中學生休閑體育的教育對策研究
【結論/參考文獻】開展中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研究結論及參考文獻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從認知方面來看,學生對休閑體育的認知情況不理想,雖學生對休閑體育的態度積極,但學生空閑時間活動安排內容上單一且活動方式消極,這不利于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希望引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關注。
4.1.2 從活動時間上看,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頻率較低,為 2-3 次/周,節假日每次活動持續時間主要是 1-2 小時,平日每次活動持續時間主要是 1 小時以內。學生對平日上學時期的“時間不滿意”占一定比例,說明學生的學習、課業負擔依然很重。
4.1.3 從活動內容上看,學生在節假日從事的休閑體育活動主要以球類和戶外郊游、散步、跑步等簡單易操作的項目為主;在平日上學期間,受體育課內容傳統模式的影響,學生主要選擇常規的球類項目。男女生由于生理特點和性格特征導致選擇的項目不同。
4.1.4 從活動形式和場所來看,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是“與同學、朋友、親人一起活動”和“單獨活動”.學生節假日的活動地點主要是小區廣場、公園,部分學生會選擇收費的場館進行活動,平日上學期間主要在學校場地進行活動,場地形式單一。
4.1.5 從消費來看,學生節假日的年平均消費是 101-500 元,平日每學期消費 0-100 元,消費類型屬于實物形式消費,主要用于購買運動服裝和器材。消費水平高并沒有作為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西城區學生家庭經濟水平較好,學校重視體育活動,這對開展休閑體育活動有積極促進作用,使得大力開展休閑體育的可行性更高。
4.1.6 影響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個體主觀原因主要是學生對休閑體育的認知情況不佳,缺乏興趣,覺得運動太苦太累,女生表現得更為明顯;外部客觀的主要原因是學習負擔重,休閑時間少,場地器降,部分同學身體素質材的限制,休閑體育氛圍不佳,缺乏指導。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體質下差,參加體育活動力不從心。
4.2 建議
4.2.1 更新對中學生休閑體育宣傳的渠道,為與當今互聯網時代特征相適應,選擇知識普及最快捷、方便的渠道--移動互聯網設備,這也啟示有關休閑體育的知識普及、宣傳可以在移動互聯網這種新媒體上加大力度。
4.2.2 為西城區更好休閑體育活動,必須對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教育,培養學生終生休閑體育意識,學生生活的環境主要由家庭、學校、社區三個維度構成,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休閑體育教育全面且易于實施。
4.2.3 西城區作為體育事業發展較好,居民思想開放,學校體育開展豐富的區域,可參考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家學生或青少年參與休閑體育的成功經驗。西城區政府提高對休閑體育的重視,相應在政策上做出及時調整;體育項目上,利用優勢資源,設計休閑活動,引進新項目;利用家庭進行休閑體育教育,學校保證學生安全前提下組織休閑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向建州。當代中國休閑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朱玉芳。我國青少年體育休閑娛樂活動的開展芻論[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10,26(01):214-219
[3]馬惠娣,劉耳。西方休閑學研究述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05:45-49
[4]陸彥明,馬惠娣。馬克思休閑思想初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01:44-48
[5]趙恒。北京市海淀區農村居民休閑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8
[6]寧澤群。于光遠與中國休閑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9:13-16
[7]馬惠娣,劉耳。于光遠休閑思想述要[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9:1-12
[8]馬惠娣。休閑--文化哲學層面的透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01:60
[9]成思危。知識經濟時代與人的休閑方式變革[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02:70-71
[10]孫承志。休閑哲學觀思辯[J].社會科學家,1999,04:37
[11]馬惠娣。中國學術界首次聚焦休閑理論問題研究--“2002-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研討會”綜述[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02:82
[12]周傳志。我國新時期家庭體育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2:158-160
[13]劉一民。余暇體育--種文明、健康、科學的余暇生活方式[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01:59-64
[14]于可紅,梁若雯。從休閑的界定論休閑體育[J].中國體育科技,2003,01:21-23
[15]周瑩,申萍。中、日、韓居民閑暇體育活動傾向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11:44-46
[16]徐佶。小康社會珠江三角洲城鎮居民休閑體育模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8
[17]潘海峰,李軍華,曾慶龍。論休閑體育[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01:35-37
[18]許宗祥。休閑體育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5):124-130
[19]朱大修,何渝玲等。試論“休閑體育”的特點、概念及發展前景“[J].上饒師專學報,1997,06:90-92
[20]石振國,田雨普。閑·休閑·休閑體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4,08:45-46
[21]盧鋒。休閑體育的社會功能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02:1-4
[22]魏薇。休閑體育與生活質量[J].浙江體育科學,1997,01:56-59
[23]羅林。休閑體育的認識深化及在我國的發展研究[D].蘇州大學,2005
[24]蔣科。上海城市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25]米忠,魚芳青。全民健身與中學生體育投入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9)
[26]羅銳。四川省中小城市青少年休閑體育開展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
[27]江宗岳。上海臺北高中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阻礙因素的調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28]鄭和明?!眲屿o總相宜“--學生休閑體育開展對策[J].第一健身俱樂部,2009,04:58-61
[29]屈強,孫寶全。 赤峰市中學休閑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2009,02:195-198
[30]張祝平。中學生余暇體育開展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06:72-73
[31]張冬梅。四平市青少年學生余暇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及其對策研究。吉林師范大學學報[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0-11
[32]樊蓮花。武漢市居民假日休閑體育消費行為特征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6
[33]劉志強,張庚淼,韓省亮,等。21 世紀我國現代體育消費行為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3):1-4
[34]成鈞,陳捷。休閑體育與家庭體育的關系探析[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1:93-94
[3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閑[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08
[36]江宗岳。上海臺北高中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阻礙因素的調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37]張李飛。西安市職業女性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1
[38]王必琪。城市小學生休閑體育教育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
[39]王偉。上海市西南片初中學生余暇體育現狀調查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40]王斌。影響中學生余暇體育行為的因素及其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02:87-90
[41]黃文琴。以色列學校休閑教育經驗[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03:37-40
[42]黃文琴。論學校的休閑教育[D].上海師范大學,2006
[43]王必琪,呂曉昌。城市中小學生休閑運動教育的價值與路徑選擇[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05:1-5
[44]倪瑞芳。關于開展學校休閑體育教育的探討[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76-78
[45]葉展紅。關于開展家庭體育的構想[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02:49-52
[46]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的研究現狀與問題[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7:75-78
[47]孫林葉,董美珍。國外休閑教育的發展及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20:3-5
[48]閻守扶,李思琪,趙立。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06:104
[49]姜耘。中美休閑體育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3
[50]袁玉斌,李博。探析家庭休閑體育的影響因素[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2,04:21-23
[51]霍鎧聲。澳大利亞學校體育現狀與我們的思考[J].體育師友,2002,05:46-47
[52]劉平。中日休閑體育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
[53]尚菁菁。英國休閑體育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D].成都體育學院,2012
[54]李相如,凌平,盧鋒。休閑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55]D.Sun,D.Walsh.Review of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creationand tourism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8,53(4):323-338
[56]Bell Simon.Outdoor Recreation and Nature Tourism:A European Perspective[J].Living Reviews in Landscape Research,2007,01:2
[57]張蕾。山東省農村中學生休閑體育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
[58]陳華。休閑體育消費的特征與功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03:38-41
[59]楊鐵兵。試談體育氛圍的影響因素[J].法制與社會,2008,35:250
[60]王志威。英國體育休閑娛樂的發展[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5,04:30-33
[61]謝松林,孫宏茹。論休閑時代--兼論休閑體育[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4:30
致謝
本論文是在導師指導下由本人獨立完成,兩年時間里導師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生活中都給了我很大幫助,指導我如何才能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如何進行將來的職業規劃等。
在論文的問卷設計、發放、回收,論文的寫作思路等每個環節都耐心指導,讓我順利完成論文。在此,向您表示衷心感謝,您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誨人不倦的態度將會使我終生受益。
論文的問卷部分是重中之重,首先感謝北京八中體育組組長讓我在貴校實習,有了這次實習機會才能讓我的論文進行得如此順利,再次感謝八中的所有學生和老師的配合,學生積極配合以及完成問卷的認真態度也使我的論文達到較高的信度。
另外,感謝本學院的的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特別是對我論文有直接指導的師兄師姐們。
最后,向在座的各位在百忙中抽取寶貴時間的評審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