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太極柔力球是我國開創的新興運動項目。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將中國和諧的養生之道與西方的競爭體育觀相結合,同時又加入現代元素,并且很好地使兩者融合在一起。它改變傳統的擊球方法,而以將球納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過程為主要技術特征。這一運動符合了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能夠更好的激發大學生對運動的樂趣,提高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1 太極柔力球運動的誕生
太極柔力球運動起源于我國山西省,1991 年由山西大學體育系的山西晉中衛校教師白榕發明的。白榕老師嘗試把太極拳先引后發,借力發力的原理應用到日常的體育教學中來,于是發明了一種太極式的球類運動———太極娛樂球。后來經過多次試驗,在以前的基礎上,又結合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的特點全面的進行了研究,于 1992 年正式向社會推出此項目,并最終將其定名為“太極柔力球”[1]。1994 年它被列為第三屆全國工人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2000 年列為推廣的新項目。這項運動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哲理,融傳統運動方式與現代競技雙重特征于一體,集趣味性,健身性,觀賞性,適應性和活動方式多樣性于一身,易于推廣與普及,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2 太極柔力球運動的特征
2. 1 太極柔力球運動的技術特征
太極柔力球是一種具有獨特技術特征的運動項目。它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在順來球的方向和路線做劃弧動作,并且要連貫的完成“迎”,“納”,“引”,“拋”的四個技術環節,其中,首先是“迎”,其次是“納”,然后是“引”,最后是“拋”。而且在擊球時球與球拍之間不得出現撞擊,折向,持球引化和二次發力等錯誤行為。
太極柔力球不同與其它持球拍類運動的技術,它不是將球擊打出去,而是運動員用身體帶動球拍旋轉,產生一個慣性離心力將球拋甩出去。而且它在接拋球時是劃一個圓弧,會有一定時間的一個過程,而在接球后可以有目的地用不同動作和不同的角度出球,使對手難以琢磨,無法判斷,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劃弧的過程中可以使動作不斷隨意創造,使運動者和觀賞者都得到一個創造美,欣賞美的享受,通過運動,使大家鍛煉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愉悅了身心。
2. 2 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健身特征
太極柔力球是一種運動量可以靈活調節的運動: 體力不好的可以以逸待勞,以輕松的姿勢和狀態進行,體力好的也可以像其他運動那樣活力四射。剛開始學的人可以嘗試輕拋多訓練,和平過渡; 嫻熟者可以玩出姿態,各展雄風。運動時必須人拍合一,靈活多變,切不可呆板死磕。同時,它也是一項有氧代謝的運動,非常符合現在大多數人運動潮流。它有效地增強鍛煉者的心肺功能,卻不會有什么大的傷害,而且運動速度可快可慢,運動量也可強可弱,完全由鍛煉者自己掌控。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長期堅持,可以使頸,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發展[2]。它是由于圓形動作的變化比較復雜,隨機多樣,對訓練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和發展多項思維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它還可以作為一項隔網競技項目,為了比賽的勝利,參賽者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不斷鉆研進取,在運動中創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動作,能夠提高人們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與協調能力。因此,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健身特點也符合大學生的健身要求。
3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 1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身體方面的影響
3. 1. 1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
我國大學生的年齡大約在 18 ~22 歲左右,這個年齡特征決定其心理不完善,不成熟,不平衡,波動性比較大,身體還處于從青春發育期到成熟期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身體形態也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在此階段參與一定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大學生身體形態更好的發展。而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項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其優點是運動時全身各個肌群都會參與運動,并且動作輕松自然,人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不容易失去興趣,運動量小,不易疲勞,可以堅持很長時間。長期堅持此項運動可減少體內多余脂肪,促使肌肉發達有力,使運動員身體中的脂肪參加能量代謝,讓脂肪充分運動起來,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它不僅能增強體質,健美體型,還能預防疾病。
3. 1. 2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的影響
王紅光等老師在《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質的影響》一文中研究,受試者經過 12 周的太極柔力球訓練,其生理機能均發生明顯變化,同時受試者的臺階指數也顯著提高。測試結果說明太極柔力球運動可以加快運動后心率的恢復,表明心臟承受負荷能力增強。同時受試者在安靜時心率也顯著低于練習前,說明出太極柔力球練習使受試者心臟每搏輸出量提高,可能機制是太極柔力球練習使運動著心肌纖維增粗,心肌收縮力增強實現的,這樣提高了太極柔力球練習者心臟的供血能力。另外,呼吸系統也受到影響。太極柔力球屬于有氧運動,運動時,膈肌和其它呼吸肌緩慢收縮舒張,因此使其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同時使肺得到充足血液供應,增加了血氧飽和度,促進更多的肺泡動員,改善了肺的通氣功能。它的呼吸節奏緩慢、深長,提高了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興趣,深受大學生的喜愛。長期鍛煉,會使大學生的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的功能得到改善。
3. 1. 3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太極柔力球運動技術動作多變、全身肌肉參與運動的方式,在從事太極柔力球運動時全身各大小關節以及各個肌群都參與其中,因此練習太極柔力球的大學生有利于消除身心疲勞。同時使大學生的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間密切配合,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在運動中,運動員還應具有靈敏的速度、隨意創造與組合動作的能力,還能夠靈活的應用創造技能完成動作和達到戰術意圖。在運動中構思出很多創造性動作并能夠完成且達到目的,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反映速度、動作速度與移動速度。肌肉的收縮能產生更大的力量,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地,掌握合理而有效的動作技巧。
而且讓運動員的靈敏度顯著提高,加大運動員的反映時間,更快的做出反映與判斷,充分發揮運動員的能力,更好地進行練習和比賽。還能提高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延長運動員練習的時間,保證運動員以充沛的體力參加練習和比賽??傊?,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
3. 2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方面的影響
3. 2. 1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太極柔力球運動類似于我國傳統運動項目太極拳一般以柔克剛、剛柔相濟,它是將我國傳統和諧的養生之道與西方競爭的體育觀兩者相結合,設計出的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它猶如四兩撥千斤,但是動作卻輕松優美、連貫流暢,瀟灑大方,是運動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產物。太極柔力球的這些特征還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對提高大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這項運動化剛為柔的接球方法,促使大學生們在練習時內外兼修,養成處事冷靜,不再急躁粗暴處世做人,減少了成長中很多的不愉快,使大學生能更快的成熟起來。在太極柔力球的練習過程中感受到不但能夠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還能在不自覺中學到為人處世的方法,這說明這項運動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練習太極柔力球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消除煩惱和一些不利于發展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3. 2. 2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心境的影響
太極柔力球運動還是一項內外雙修的運動,從表面上看它沒有其它運動如籃球那樣激情但是他不缺的就是運動效果,人們在運動中用怡情的態度不斷鍛煉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大家通過比賽來交流情感,競技娛樂,讓大學生們在這項運動所營造的自然祥和的氛圍中,更能輕松愉快地鍛煉身體,提高體質,使我國傳統的生機盎然。太極柔力球也能夠讓大學生在運動中平心靜氣,不虛浮氣燥,使同學在享受體育快樂的同時,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建立愉悅的心態。讓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擁有無限的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它是一項自然和諧的運動,更是培養大學生心境不可缺少的運動。
4 結束語
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項全身的運動,長期堅持可使肢體各部均衡全面發展的運動項目; 不僅可以讓練習者在運動中健身娛樂,而且練習者在運動中銳意進取、努力專研、勇于創新; 同時這項運動也可以培養練習者果敢、堅毅、機敏、頑強的意志品格。它可以動員全身的肌肉進行鍛煉,使大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形態,改善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增強身體素質,還能使大學生心理素質、心境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它追求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球的統一和諧。太極柔力球運動不受場地、年齡、環境等的約束,簡單易學,是一項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運動興趣,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鳳琴. 淺析太極柔力球運動[J]. 太原工業學院體育與素質擴展部,2009,\\( 11\\) : 1.
[2] 石健東. 淺談普通高校開展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價值[J]. 桂林工學院體育教學部,2008,\\( 5\\) : 1.
[3] 李恩荊. 太極柔力球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6\\) : 2.
[4] 王紅光,揣佳凡,魏芳艷. 太極柔力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質的影響[J]. 遼寧體育科技,2006,\\( 1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