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是體育競技運動中的搏擊類項目,其起源于朝鮮半島古稱花郎道,2000 年奧運會后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日益完善,跆拳道運動已經被各高校所認同,許多高校都將跆拳道運動納入了體育教學中,這不僅拓寬了學生體育課程的選擇,也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 但目前我國高校跆拳道課程還沒有完善和系統的理論體系, 體育專業院校也只是把競技內容當作主要的教學目標,沒有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和跆拳道運動的發展來開展教學活動,造成跆拳道體育教學開展困難,教學體系和教學結構不合理,這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興趣、認知、能力的形成,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高校跆拳道運動的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此推動跆拳道運動在高校的長遠發展。 本文從高校體育教學開展跆拳道課程的意義出發,論述了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因素,并詳細的分析了優化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對策。
1 高校體育教學開展跆拳道課程的意義
1.1 提升身體素質
高校的跆拳道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跆拳道運動是一項速度、力量、效果都較為綜合的運動項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而技能是建立在身體素質基礎之上,所以在教學中需要利用較大的運動量來完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大運動量的前提下,學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鍛煉,體內多余的脂肪轉化為肌肉, 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了技能,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發展。
1.2 培養道德品質
跆拳道運動是東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始終保持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并且以禮始禮終、精神內涵、心理健康為基礎。 高校開展跆拳道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生在跆拳道學習中可以通過艱苦訓練來磨礪自身的意志,對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1.3 性格培養
跆拳道運動所追求的目標是團結、互助、友善,而不是以擊倒對方為目的,高校大學生來源較為廣泛,各地區、各民族、各文化的學生眾多,高??梢酝ㄟ^跆拳道運動將學生們聯系到一起,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幫助學生提高相互的認知度,使學生在彼此的相處中形成良好的性格,改變自身軟弱、孤僻、暴躁等性格缺陷,促進學生良好性格和健康心態的形成,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2 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因素
2.1 理論知識欠缺
2000 年以后跆拳道運動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各高校也設立跆拳道運動課程,但在開展過程中各高校對跆拳道理論掌握存在片面性,體育運動理論重視程度不足,實際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教學中學生的運動技巧與運動技能得到一定的鍛煉,但運動理念、運動精神、運動目的性教育明顯不足,造成多數學生在學習了一年跆拳道后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有的同學甚至利用所學的跆拳道打架,這嚴重的違背了跆拳道的運動精神和初衷,所以說高校的跆拳道理論知識教學存在欠缺。
2.2 跆拳道教學方法落后
跆拳道運動在我國高校開展的水平相對落后,主要是我國對跆拳道運動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過于落后, 造成教學水平不高,學習質量較差。 現今,高校的跆拳道教師在課堂主要教授跆拳道的技法、戰術、實戰訓練以及比賽技巧,這忽視了跆拳道的進化理論和先進的理念,同時沒有向學生灌輸這些知識,因此影響到了學生對先進理念和知識的掌握,限制學生跆拳道水平的發展。
2.3 高校跆拳道設施落后
高校跆拳道的硬件設施及設備主要包括: 跆拳道場地、跆拳道氣墊、腳靶、拳套、護頭面罩、跆拳道服裝、跆拳道沙袋等,而各高校因經費不同沒有專門配備專業設備,只提供訓練場地造成訓練過程簡化,學生無法學到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影響了學生跆拳道水平的提高,并且硬件設施的落后也極大的限制了高校跆拳道的發展,2.4 跆拳道評價水平落后。
高校的體育運動課程都會有一個評價標準,這是各高校在長遠發展體育教學中必須完善的措施,由于跆拳道課程在我國高校開展時間較短, 教師對跆拳道的考核和評價標準沒有統一,造成跆拳道課程的評價不科學,評價標準各異,考試考核過于注重于形式,不能顯示出學生真實的訓練水平和綜合能力。
3 優化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對策
3.1 強化學生體質與心理素質的訓練
高校的跆拳道運動講究學生技術與身體素質的訓練,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以體質和心理訓練為主。 在高校跆拳道學習時教師要讓學生克服基本功訓練的枯燥與乏味,在強化訓練的同時多組織一些娛樂性強的活動,方便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同時在專項訓練時要鼓勵學生,強化學生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3.2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高校的跆拳道教師資源較為缺乏, 教師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需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數量和質量入手,徹底的解決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 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應引入跆拳道專業人才,這不但可以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應組織專業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這樣可以迅速的提高高校跆拳道的教學水平。
3.3 改變教學方法
高校的跆拳道教學還是以教師單獨講解和示范為主,這會影響到跆拳道課程的教學效果, 同時也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學和訓練的接受程度會存在嚴重的影響,所以應適時的改變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應把訓練與實戰相結合,這樣可以把許多的訓練內容與實戰混合,幫助學生把所學的技巧運用到實際比賽中。 教師在跆拳道的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魏立庭。淺析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跆拳道選項課教學改革[J].科技風,2012(16)。
[2]毛振明。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