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前我國經濟、文化正在快速發展,國民的物質與精神追求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體育運動來達到自己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本文通過對蘭州市各大羽毛球場館中的羽毛球愛好者進行調查,了解到這些羽毛球愛好者不但年齡跨度大,而且在練習的密度和強度上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從之前的以業余健身為目的轉變為以追求掌握高難,羽毛球技術、提高競技水平為目的需求。本文意在通過對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和體育院系羽毛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分析,總結歸納得出羽毛球運動中常見傷病的致傷因素及預防措施,對提升羽毛球愛好者自我保護意識以及該項運動的進一步普及有著積極的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調查蘭州市各大羽毛球運動場館的羽毛球愛好者,并隨機抽取 100 參與者,對其進行調查統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的運動損傷資料,研究羽毛球運動損傷致傷因素。
1.2.2 問卷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并在蘭州城市學院體育館、蘭州七里河全民健身館、蘭州一中體育館、蘭州火車頭體育俱樂部,對其中有運動損傷經歷的業余羽毛球愛好者進行抽樣調查。對問卷進行發放、回收、整理。共發放問卷總量為 100 份,回收量為98 份,其中有效問卷為 95 份。
1.2.3 數理統計法按照本課題具體問題的研究需要,對調查收集的有效數據使用 spss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并得出相應的統計結果。
2 結果與分析
2.1 運動損傷的概述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損傷,它包括從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有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
2.2 羽毛球運動的致傷因素及分析
羽毛球運動損傷致傷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思想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水平原因,場地器材原因,運動量過大,身體原因以及其他原因?!?】
由表 1 可以看出損傷原因中,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而受傷的比例最大,占總人數的 27.4%,其次為技術動作不規范。因運動量過大,思想麻痹,過度疲勞,技術動作不規范造成損傷的人數比例差別不大。由此得出,以上幾點是導致羽毛球運動損傷的主要致傷因素。所以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應當對以上幾點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由此造成的傷害。
(1)對運動損傷認識不夠。思想原因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的原因之一。一些參與者不太重視鍛煉的目標和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緒,導致動作過大過猛,容易受傷,鍛煉者本人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指導,對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不明確,急于求成,忽視體育鍛煉循序漸進和量力而行的原則,沒有采取安全措施,輕視運動損傷帶來的傷害或是根本沒有意識到運動損傷,麻痹大意,盲目、冒失地進行體育鍛煉。
(2)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是大多數業余羽毛球愛好者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許多愛好者在運動之前基本都沒有做準備活動的習慣或是準備活動沒有針對性。準備活動的目的在于使身體預熱減少肌肉粘滯性,提高中樞神經興奮性,提高各關節靈活性。
(3)運動技術運用不規范。由于羽毛球運動在我市開展得并不是十分廣泛,各大羽毛球運動館很少配備專業的羽毛球健身教練,而且大多數參與者也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規范動作訓練,運動中有許多錯誤的動作。這點對初學者尤為關鍵,因為初學者在運動過程中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還沒有達到平衡,在學習技術動作時經常會出現不規范、不協調甚至是錯誤的動作,從而引發運動損傷。
(4)硬件設施不完善。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對場地設備要求較高的體育運動。部分場館可能存在因為年久失修、場地保養不當、經費不足等問題而出現硬件設施的不完善。甚至一些初學者認為只要有一塊較為平坦的空地,再架上個球網就可以享受羽毛球運動帶來的快樂。殊不知,那些非專業場地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5)運動強度不合理。練習計劃安排得不合理,運動負荷過大,造成某一關節或局部肌肉疲勞,是運動損傷的主要致傷因素。由于機體出現疲勞,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都有所下降。此時極易發生意外事故或是發生運動損傷。如果長時期出現疲勞現象就會出現勞損。
(6)身體狀態不佳。有些羽毛球愛好者常常是為了打球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現代都市工作、生活節奏快,很容易引起身體的疲勞。一些羽毛球愛好者在進行運動之前就已經睡眠不足或是傷病初愈,在這種不良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下如果繼續進行劇烈運動就容易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發生意外,或者由于肌肉力量較弱發生拉傷。
(7)其他原因(運動后放松、活動組織)。在進行羽毛球運動之后很多愛好者缺乏做放松練習的意識。在下一次運動之前肌肉沒有完全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周而復始,使得某處肌肉出現疲勞,造成慢性運動損傷。
在民間組織羽毛球活動中,由于組織安排是不嚴格,體育活動中經常出現擁擠的情況。這也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3 預防建議
3.1 運動前充分的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積極的放松整理活動
在準備進行羽毛球運動之前,首先應當以一般性熱身活動為主。然后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熱身活動。加之蘭州地處我國西北,冬季氣候寒冷。在冬季進行羽毛球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尤為重要,避免拉傷。
在運動之后要主動進行放松運動,促使肌肉的恢復。加速肌肉中的乳酸代謝,促進肌肉的疲勞恢復,從而是下次運動時肌肉充分恢復避免造成損傷。
3.2 合理掌握運動量,防止運動量過大
羽毛球屬于格網對抗性項目,在進行激烈的對抗時需要進行大范圍的移動。在進行不同的回擊球動作時,對上肢肌肉的要求也都不同。那么在如此大量的運動中,如果練習內容中出現不科學的安排,就會使某一處關節或肌肉負擔過重,從而引發該處運動損傷。
3.3 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在羽毛球運動中技術動作不規范、不符合人體生理特點,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正確合理的技術動作不單是看起來舒展、優美,更重要的是打球不費力不易造成損傷。
3.4 加強力量素質的訓練
力量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一個擁有較好力量素質的人,尤其是小肌群力量好的人,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就要比力量素質差的人低得多。
3.5 運動時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在進行長時間或大強度的運動后,身體體能開始下降,出現反映遲鈍、技術動作變形、注意力分散。如果在這個時候仍然強行堅持運動,不僅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甚至還會因為注意力分散從而對場地突發狀況做不出正確反應而發生意外。
3.6 注意運動環境因素對運動損傷的影響
如果長期在水泥地或磚地上運動,膝、踝關節容易出現損傷。如果場地不平整,容易發生崴腳的意外。鞋襪不適、鞋子過大過小或鞋底過硬、球拍過重等都不利于運動。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羽毛球運動的致傷因素中,準備活動不充分和技術動作不規范是羽毛球愛好者受傷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注意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和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十分必要的。每次進行完運動后應當養成做整理放松活動的習慣,促進運動后疲勞的消除。運動時應選擇條件良好的運動場地,加強對運動損傷的認識,平時注意積累運動損傷的知識。在發生輕微的損傷后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繼續打球。在運動時加強運動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運動損傷防范意識,就可以有效降低運動中出現損傷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曲綿域。實用運動醫學[M].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9.
[2] 于素梅。體育與健康課常見運動傷病防治[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 潘岳民。常見運動傷病防治[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8.11.
[4] 蘇靜。常見體育運動傷病及防治[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