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是青少年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普及率很高,場地、設備、器材簡單且隨處可見,有良好的健身價值,培養競爭能力、創新能力、角色實踐能力等作用。然而,籃球課教學中,強調技術教學,忽視籃球運動其它組成部分的呆板現象普遍存在,使籃球運動進一步提高產生較大的障礙。TPR教學法對實踐籃球運動各角色全面發展、提高運動技術水平、促進體質健康、培養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意義。
1 采用 TPR 教學法的依據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是美國加州心理學家詹姆斯博士提出來的,風行于語言類教學。學校體育教育尚未見應用的報道。TPR教學法又稱全身反應教學法。全身反應教學法注重體育教學中的互動模式,因為學生在一個比較寬松、和諧的環境中鍛煉身體效果最佳,而拘謹、恐懼的情緒對于掌握運動技術來說不但不利,反而容易受傷。教師應該盡量創造歡聲笑語的情境,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班班互動、課內外互動。在角色互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實踐證明,TPR教學法能有效的提高籃球選項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專項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等。
2 實驗對象與方法
2 . 1 實驗對象
以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籃球選項課學生65人(其中實驗班30人,對照班35人)為實驗對象。
2 . 2 實驗方法
2.2.1 實驗教學組織形式
把學生分為四組,其中運動員10人,教練員2人,裁判員5人\\(臨場裁判員3人、記錄臺3人\\),觀眾12人\\(每面6人\\)。每20min逆時針輪換,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也是TPR教學法角色互動的顯著特征。
2.2.2 實驗方法
采用競賽教學法進行實驗研究。
2.2.3 教學計劃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一年級籃球選項課共27周\\(54學時\\),其中上學期\\(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共9周\\(去掉軍訓4周、冰上課4周、國慶節1周\\),在高中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籃球基本技術及組合練習;下學期\\(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共18周,進行TPR教法教學實驗,第1周做實驗準備工作,第2~16周進行實驗,第18周成績統計。
2.2.4 實驗技術路線
TPR競賽教學法實驗技術路線:在第一學期掌握籃球基本技術的基礎上,第二學期進行TPR教法教學實驗:第1周:實驗動員、填寫調查量表、身體素質測試;第2~16周進行實驗:每節課準備活動10min,按學生單學號順時針排序組織、帶領活動。放松活動10min,按學生雙學號順時針排序組織、帶領活動?;静糠忠越虒W比賽為平臺,按升冪學號前10名為運動員,11名、12名為教練員,13~18名為裁判員,19~30名為觀眾。每20min從教練員開始按順序重新進行角色排序,以此類推,第18周成績統計。
2.2.5 測量法按《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細則》,實驗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檢測。測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規定的50m跑、立定跳遠、體前屈、仰臥起坐、1000m跑項目及標準評分,占總成績20%。
2.2.6 問卷調查法\\(1\\)采用效度、信度較高、國內外已經廣泛使用的美國心理學家尤金·勞德賽的《創造力測試量表》,對實驗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進行創新能力測試。該量表由50個題目組成,六級評分,分數越高創新能力越強。\\(2\\)采用效度、信度較高、國內外已經廣泛使用的馬仁真《競爭能力測試量表》對實驗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進行競爭能力測試。該量表由25個題目組成,五級評分,得分越高競爭能力越強。
2.2.7 角色實踐與技術評定\\(占總成績15%\\)在教學比賽中考查運動員勝不驕、敗不妥、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團結合作,發揮技、戰術水平能力??疾旖叹殕T發揮臨場指揮水平能力??疾觳门袉T嚴肅、認真、公正、準確、熟悉規則、裁判法,并能較好的應用于實踐能力??疾煊^眾模范遵守“四有”、“五不”、“六做到”的行為規范。
2.2.8 專項技術能力籃球理論考試成績\\(占總成績20%\\);籃球實踐考試成績\\(占總成績80%,權重:運動員30%、教練員20%、裁判員20%、觀眾10%\\)。
3 結果與討論
3 . 1 T P R 教學法培養籃球選項課學生創新能力的效果
3.1.1 創新能力測試結果比較表1顯示,實驗班采用TPR教學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意志力等都有較大的提高,總體自主創新能力從創造力一般,提高到創造力較強水平,促進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實驗班自主創新能力高于對照班,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實證TPR教學法培養籃球選項課學生創新能力的效果顯著。
3.1.2 競爭能力測試結果比較表2顯示,競爭能力強的實驗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也強。實驗證明TPR教學法培養籃球選項課實驗班學生競爭能力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3 . 2 T P R 教學法培養籃球選項課學生身體素質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體育存在與發展的根本,改革開放30余年來,學生的體質健康呈持續下降趨勢,主要是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統計顯示,山東、江蘇、遼寧、廣東、上海、北京6省市是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金牌前6名得主。但是該6省市的男大學生《標準》成績有5個不及格,及格率只占16.67%;女生有2個省市不及格,及格率占66.67%,距國家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是當務之急。
表3顯示,實驗前后,實驗班、對照班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較差。經過大學二年的身體鍛煉,身體素質都有顯著的提高。采用TPR教學法教學,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班班互動、課內外互動、校內外互動中,實驗班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效果非常顯著。
3 . 3 T P R 教學法培養健美操選項課學生角色實踐能力的效果采取雙盲實驗法,角色實踐能力采取教考分離法,由其它任課教師打分??疾旖叹殕T發揮臨場指揮水平能力??疾檫\動員勝不驕、敗不妥、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團結合作,發揮技、戰術水平能力??疾煸u判者嚴肅、認真、公正、準確、熟悉規則、裁判法,并能較好的應用于實踐能力??疾煊^眾“四有”、“五不”、“六做到”的行為規范。
表4顯示,TPR教學法培養健美操選項課學生角色實踐能力的效果非常顯著。
4 結論與建議
4 . 1 結論
\\(1\\)實驗結果表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是體育教學的較好方法之一,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靈活性,方法本身以線性帶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班班互動、課內外互動、校內外互動,學生始終在主動、歡聲笑語中學習。
\\(2\\)TPR全身反應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把以學生為主體,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觀眾培養兼容,畢業后成為全民健身的種子,撒播到那里都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績籃球運動發展。
\\(3\\)實驗結果證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競爭能力效果顯著。
\\(4\\)實驗結果證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使學生的身體鍛煉常態化,把每周90min的體育課時間外延數倍,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效果顯著,對貫徹實施《標準》,提高達標率,實現國家意志效果顯著。
\\(5\\)實驗結果證明,TPR全身反應教學法對提高學生角色實踐能力,專項技術能力效果顯著。加強學生人際交往、實踐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健康效果顯著。
4 . 2 對策
\\(1\\)摒棄幾十年一貫制、陳舊的教學方法,提倡、鼓勵教法思維創新,將教法創新納入職稱評審、評優的主要條件。引導教師走“教學有法、法無定法、研究規律、創造新法”的終成正果之路。
\\(2\\)建議教務處、體育部聯手搭建平臺,每年召開一次教法研討會,優選先進的教法報告、推廣,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3\\)TPR全身反應教學法適用籃球等相群項目的實踐課,經過實驗,教學效果很好,建議同行在其它項目上進一步實驗。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23-49.
[2]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R].教體藝[2007]8號.
[3] 尤金·勞德賽.創造力測試—— 尤金·勞德賽測試法[EB/OL].百度快照,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