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4 年 6 月為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w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 以下簡稱《基本標準》\\) ?!痘緲藴省返念C布標志著高校體育工作“國標”出臺,高校體育工作將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標準體系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梢灶A期,《基本標準》的頒布實施,必將對今后一個時期內的高校體育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掀起新一輪高校體育工作的改革,公共體育課教學將成為改革的重中之重。
2 《基本標準》的解讀
2. 1 《基本標準》的出臺背景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教育思想。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羽毛球分會主席、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顏吾佴先生說: “體育在大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流的大學應該有一流的體育?!钡?,多年來,大學體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比如,筆者所在的高校,每節公共體育課學生人數通常是 60 人左右,個別班級學生人數達到80 人左右。這樣的體育課不僅很難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技能和意識,而且無法保證大學生的運動安全??梢?,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制度、基本標準和明確要求,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痘緲藴省氛菫椤奥鋵嵙⒌聵淙烁救蝿?,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提高高等學校體育的教學質量,切實提高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而出臺。
2. 2 《基本標準》的內容體系
《基本標準》涉及五個方面的內容: 體育工作規劃與發展、體育課程設置與實施、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基礎能力建設與保障?!痘緲藴省肪o緊把教育教學、學生體質水平的提高作為高校體育工作的基本點和立足點,把高校體育發展規劃、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經費安排、工作管理和工作評價等核心重點都納入了標準范圍[2]?!痘緲藴省奉C布實施之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以下簡稱《綱要》\\) 是指導全國高校體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但《綱要》僅僅對高校體育課程的目標、設置、結構、方法等課程要素提出了要求,未涉及高校體育工作的其他方面,相較之下,《基本標準》對高校體育工作更有全面地指導意義,是對《綱要》的補充和完善。
2. 3 《基本標準》的亮點
《基本標準》中明確指出: “因地制宜開展社會服務,支持體育教師適度參與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的組織、裁判等社會實踐工作; 鼓勵體育教師指導中小學體育教學、訓練和參與社區健身輔導等公益活動; 支持學校師生為政府及社會舉辦的體育活動提供志愿服務[3]?!庇纱丝梢钥闯?,《基本標準》根據高等學校的自身特點,把增強高校的社會服務能力作為高校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能,有利于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有研究表明,雖然目前我國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但體育場館設施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嚴重缺乏制約了社會體育的快速良性發展[4]。高校具有培養體育人才的資源優勢,是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高級體育人才的基地,而且高校擁有較為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接軌,將有利于實現社會資源共享,促進社會體育的發展; 而且使高等學校的體育工作真正能夠成為繼承文化傳統、實踐傳承文化創新的有效載體。故《基本標準》的亮點在于與時俱進的提出高校體育因地制宜開展社會服務。
3 《基本標準》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
3. 1 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心肺功能的鍛煉內容
有研究者認為,許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內容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呈現百花齊放、千姿百態的局面[5]。也有研究者認為,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不求特色,相互攀比,簡單模仿,復制引進[6]??偟膩碚f,隨著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內容逐漸增加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較為薄弱。美國學者坦納夫婦和塞勒認為,一種有效的課程基礎是社會、學生、知識。換言之,它是任何一種課程都必須立足的三大基點[6]。因此,我們必須以此為基點選擇及合理安排公用體育教學內容。比如“知識”基點,即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對對學生運動技術、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體育知識的傳授。具體的說,就是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開設具有實用性、針對性的理論課程。例如: 運動保健、醫務監督、體育養生、體育觀賞等,這些理論知識,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講都是必要的內容。
《基本標準》明確提出: “每節體育課須保證一定的運動強度,其中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的鍛煉內容不得少于 30%; 要將反映學生心肺功能的素質鍛煉項目作為考試內容,考試分數的權重不得少于30%[3]?!蔽覈鴮W校體育的目標經歷了從“技能”到“體質”到“健康”的演變。目前,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不斷下降,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此次《基本標準》的出臺,更加明確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必須由傳授運動技能向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方向轉換。
3. 2 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增強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體育教學方法改革歷來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發現法、小群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游戲法等新型教學方法逐漸出現在教育工作者的視野中,體育教學出現了“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致當前體育課出現“玩得多,學得少;追求樂趣多,實際效果少”的不良現象?!痘緲藴省诽岢鰟撔陆逃虒W方式,增強體育教學的吸引力、特色性的同時必須注重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這也是未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興趣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能完全“以學生興趣為教學中心”。體育教學有其自身的課程架構,一味追求“體育教學的吸引力、特色性”,而忽視其實效性,未免有舍本逐末之嫌。注重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對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應建立體育教研、科研制度,形成高水平研究團隊,多渠道開展以追求課堂實效性為目標的教學方式創新,帶動學生更加科學的參加體育鍛煉,使體育教學回歸“健康第一”的本源。
4 結束語
基于目前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深刻背景、高等學校的體育工作的特點,《基本標準》的出臺有利于保證高校公共體育課時,提高公共體育教學質量,推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高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借鑒《基本標準》出臺的東風,抓住有利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機遇,還要充分利用教育部充分放權、鼓勵高校以發展為目的進行改革的愿望,積極提出有利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大膽地進行有利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各項嘗試。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通知[Z]. 北京: 教體藝[2014]4 號.
[2] 教育部就《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答記者問.
[3] 《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
[4] 王軍萍. 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推進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研究[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4,15\\( 1\\) .
[5] 陳佩輝. 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4\\( 4\\) .
[6] 張振華. 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進展及誤區[J]. 體育與科學,2003,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