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卻在逐年下降。由于現在應試教育的推行,社會日益加劇的競爭,使得學生家長和學校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了學生的體質健康。目前,很多正處在成長期的青少年,身體也處在亞健康階段。青少年的體質狀況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興衰。而中學時期正是青少年身體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對這個時期的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研究,了解中學生形態、機能及身體素質方面的狀況,與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進行對比,從而發現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總結出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實行檢測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更好地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為社會培養出德、智、體等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1 研究對象及其方法
1. 1 研究的對象
豫東地區三個地級市的在校初中學生。
1. 2 研究的方法
1. 2. 1 文獻資料法收集和閱讀有關學生體質健康的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1. 2. 2 調查法從周口、開封、商丘等豫東地區三個地級市的十余個縣\\( 縣級市\\) 的抽取5000 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進行研究。
1. 2. 3 數理統計法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數理統計處理與分析。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2. 1 初中生的體質健康得分情況分析【1】
從表1 上可以看出: 豫東地區被調查的學生綜合統計總平均分為75.7 分,說明豫東地區學生體質健康整體綜合素質還令人滿意。調查結果顯示,男生女生之間也有差異,女生優于男生,主要因為男生的引體向上成績普遍不好,影響其總體評分。各年級的總平均分差別不大,七年級的高于八年級 0. 9分,高于九年級2.17 分。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畢業班學生因升學壓力無暇顧及身體鍛煉。
2. 2 豫東地區學生的形態機能健康狀況
2. 2. 1 身高體重【2】
學生的身高體重成績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身體發育程度,從表2 我們可以看出: 豫東地區初中學生的正常體重比例僅為43. 51% ,豫東地區初中學生營養不良率為 3. 50% ,豫東地區初中學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各為 4. 55% 和 6. 29%; 而不同年級的相比較,七年級的肥胖率要高于八年級的和九年級。男女生相比,男生的營養不良率和較輕體重率均大于女生的,而正常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均低于女生的。
2. 2. 2 肺活量【3】
肺活量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呼吸系統健康狀況,由表3 我們可以看出,而豫東地區的初中學生優秀率僅為 18. 94%,豫東地區的初中男生肺活量優秀率、良好率均高于女生,而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均低于女生。說明男生的呼吸系統機能總體好于女生。
2. 3 豫東地區學生的身體素質各項指標狀況
2. 3. 1 耐力素質【4】
在耐力類項目中,豫東地區初中女學生的優秀率、良好率均低于男生,及格和不及格率均高于男生,說明女生的耐力水平比男生較差,參與耐力鍛煉的體育項目較少。
2. 3. 2 力量素質【5】
在考察下肢爆發力的立定跳遠項目測試結果可以看出,該項結果優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其他項目,主要原因在于該項目練習簡單易行,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并且學生參與的各個項目的體育活動大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下肢爆發力,如籃排足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項目以及跳繩、踢毽子等傳統體育項目均可提高下肢爆發力,總體成績男生由于女生,但差別不大。
2. 3. 3 柔韌素質【6】
在柔韌素質項目中,女生優于男生,從各個等級的比率均可以看出,柔韌項目與女生的優勢項目,但女生的評分標準比男生也相對較高一些,因此差別也不是太大。
3 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3. 1 學生升學壓力因素
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迫切,“每天鍛煉一小時”成了夢想。這是最直接的原因。因為家長、學校都自覺不自覺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社會對教學質量的片面理解也對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以及一些學校本身存在著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從而嚴重的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造成初中學生體質下降。不少初中學生的體育課常常被其他課程擠占,許多孩子被作業壓得沒空鍛煉。
3. 2 學校體育工作因素
體育課程開設課時不夠,仍有體育課程被擠占現象,課余體育鍛煉更得不到保證。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導下,體育教師對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學習和認識不夠,教法單一、陳舊,缺乏創新精神,難以調動學生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此外,學校體育設施匱乏,體育場地不足,不能滿足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
3. 3 社會與家庭因素
目前的初中學生,獨生子女占較大比例,家庭對他們的意志力、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與鍛煉有所忽視,致使他們缺乏刻苦鍛煉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較為普遍。在體力勞動明顯減少的同時,體育活動時間在減少,體育活動的強度也不夠。
體育課上,天氣稍熱不愿意動,天氣稍冷便不出來,以各種理由請假。
3. 4 學生不良生活習慣因素
隨著計算機的進一步普及,由于網吧的不規范管理,許多的中小學生長時間地上網聊天、打游戲等,造成學生近視增多,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占用了豫東地區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時間。
4 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對策
顯然,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因素是很多的,家長有責任,體育教師有責任,社會有責任,學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更有責任。因此,我們不能籠統的說該由誰負責,但也不能因為大家都有責任,就可以誰也不負責任,而應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改善現狀的有效措施。
1. 學校給予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足夠重視,推動體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學校要高度重視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文件精神的落實,加大宣傳、貫徹力度,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健身,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2. 深化體育課程改革,上好每一節體育課體育教師要用飽滿的情緒對待每一堂課,用我們的激情去點燃學生青春的火焰,讓課堂充滿快樂的氣氛,在教學內容上,本著新課程標準的“開放”與“放開”的精神,增加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可行性、地方性和趣味性。不要回避趣味性原則是體育學習的動機和目的之一。教學內容應完成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目標,所選的內容應是健康的,有意義的,文明的,有鍛煉價值的,還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中國特色的和地方特色的優育運動項目,有效地為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服務,每期搞好激勵性的和過程性的評價,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 開展豐富多彩的開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成立多種體育興趣小組,提出具體的措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鼓勵學生增加體育投入,購買自己喜歡的體育器材。
4. 加大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力度,奠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物質基礎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場館的建設,加大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與利用力度,配齊體育器材,提高現有場館設施的利用率,保證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在條件刻苦的偏遠地區,以改造舊設施為重點,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則下進行不斷完善體育設施,盡量滿足學生的參與體育運動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繼文. 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與建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 4\\) .
[2] 劉景黎. 體育課對實施《國家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促進作用與分析[J]. 遼寧體育科技,2011,\\( 4\\) .
[3] 教育部 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J].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7,\\( Z2\\) .
[4] 張宗國. 影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主客觀因素分析[J]. 體育科學. 200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