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國家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因此,作為學校教育一部分的體育教育,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且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最高階段的高等院校教育,則對學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校體育生涯將走向終結,他們將要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因此,既要做到鞏固好基礎教育階段的相關體育教育成果,又要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自覺進行體育運動的習慣,以期達到終身體育這一目標。
按照教育學原理,體育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環節,通過理論教學指導實踐運動,在實踐運動中發展理論知識。沒有理論體系的教育指導或沒有實踐過程的科學運動都不能視為完整的教育。體育理論課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通過體育理論課教學,可以使學生學會運動衛生常識、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以及各種預防運動傷病的方法,幫助他們健康的生活。因此,體育理論課學習不僅能夠指導學生更加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而且對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們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往往將實踐教學置于主要地位,而忽略了對理論課的教學,且存在著諸多問題,已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新的形勢下,高等院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研究和改革對體育教育和人才培養具有深遠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對象以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十所高等院校為研究對象,選擇 40 個教學班\\( 非體育專業\\) 約 1500 人,調查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及了解程度,明確體育理論教育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終身體育間的關系。
\\( 二\\) 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通過大量查閱國內外近些年來有關高校體育理論課方面的資料,學習借鑒其中比較先進的研究成果,為本次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
2. 問卷調查法。結合本次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以及調查對象的特點,我設計了調查問卷,并對問卷作了相應的信度、效度檢驗。發放調查問卷 1496份,有效回收 1294 份,有效回收率為 86. 5%。
3. 數據統計法。通過計算機應用統計軟件將收集的相關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并且對得出的量化指標進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調查所涉及 9 項研究分別是參加體育鍛煉頻率統計、增加體育理論教學內容必要性調查、體育課程開設看法統計、體育理論教學內容看法調查、經過一學期教學后,體育活動認知調查、體育理論教學作用調查、本學期課程安排滿意度調查、在教學內容中增加體育知識講座調查、體育課收獲調查。
1. 體育理論課教學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影響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教學前,僅 18. 50% 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58. 05% 的學生對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沒有任何建議或意見,23. 45% 認為沒有必要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按照傳統教學安排即可。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有 63. 98% 學生表示喜歡本學期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并有 36. 16% 的學生將會“科學鍛煉,持之以恒”。同時發現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指導,有超過 90% 的學生根據自身條件主動參加鍛煉。
2. 體育理論課教學對學生自身素質的影響通過體育理論課教學前后學生鍛煉頻率及體育課收獲度對比,學生自身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學前,53. 81% 的學生偶爾參加體育鍛煉,一周內至少一次鍛煉的學生不足47%。教學后,49. 01%的學生認為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學到了體育知識與技能; 40. 82% 的學生認為經過體育理論課教學后身體素質得到提高,8. 17% 的學生認為本學期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滿足的自身需求; 僅有 2% 的學生認為教學沒有效果。
通過教學統計,超過 90% 的學生自身素質明顯提高。對比教學試驗前學生的平均體育鍛煉頻率,越來越多的學生增加了鍛煉次數,平均鍛煉頻率提高,學生體育素質平均水平增加。
3. 體育理論課教學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影響教學前,71. 89%的學生關于體育課程的開設只是聽從于學校的安排,沒有概念性的認識。經過一學期的教學,84. 89% 的學生滿意教學試驗安排,并且 95. 34%的學生對體育教學中增加理論知識表示贊同。這表明,通過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指導和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絕大多數學生的體育意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通過教學還表明,經過一學期的體育教學,超過84% 的學生肯定了體育理論課教學的作用,加強了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并對以后熱衷于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結論
1. 適當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可促進學生科學體育觀念的形成與提高通過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體育理論課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體育知識,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科學的體育觀念,從而從根本上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意義和價值,感悟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有了體育理論課教學的基礎,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能夠將感性認識進一步抽象化,進一步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內在魅力,并且享受到體育帶給我們的樂趣,激發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動力,自覺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
2. 適當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適度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傳授體育相關知識,提出趣味問題,激活學生集體中面對同一問題產生的多種疑問,從而引導學生開發思維,共同思考,相互質疑,相互辯論,實現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既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又學到了相關的體育知識,潛移默化中激起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3. 適當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可鞏固和發展學生的運動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鞏固對學生興趣的形成、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備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抽象概括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迅速高效的進入學校狀態,更快速的掌握運動技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信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 適當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起著促進作用運動技能的形成,需經歷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四個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第一階段的泛化階段,是我們常說的感性認識階段,屬于認知期; 分化階段身體初步建立動力定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學習過程,重要了解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
泛化階段和分化階段是運動技能形成的基礎,在這兩個階段中,如果學生能夠具備較好的體育理論知識,不僅有助于對系統的運動技能信息進行統籌分析,而且對運動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及推動作用。
四、建議
1. 教學觀念上: 高等院校領導和一線體育教師要盡快轉變教育觀念,從思想上提高對體育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
2. 師資建設上: 各高校加強體育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體育理論素養。
3. 教學內容上: 教材的選擇要適當統一、符合實際,教學內容確保系統、科學。
4. 教學方法上: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講授。
5. 側重性上: 將體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做到各有側重、合理搭配,進一步實現現代化體育教學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楊成偉,唐峭峻,普春旺. 論高師公共體育課理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 9\\) .
[2] 吳明智,曾吉,李智偉. 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 北京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0,22\\( 4\\) .
[3] 高軍. 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1\\) : 92 -93.
[4] 段長波. 劉珂青. 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探討[J]. 中國科技信息,2007,\\( 15\\) .
[5] 夏萬峰. 普通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現狀分析[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9,11\\( 5\\) .
[6] 張建新. 淺析現代大學體育教育[J]. 科技信息,2009,\\( 35\\) .
[7] 高衛哲,張尋. 構建體育教學模式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J]. 成人教育,2010,3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