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體現了一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教師具有實踐能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在課前要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等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做出具體的計劃,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被動地按照大綱的要求去教學,而隨著新一輪《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關注學生的健康,從只重視對學生的運動項目的訓練轉化為體育的健身和育人的功能上來。學生受到年齡、性別、文化背景、興趣愛好等影響,在運動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學設計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能力、個人體質等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理論,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對新的知識和能力主動去學習和建構,激發他們對體育的興趣,使其感受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使學生在獲得體育基礎知識上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養成體育鍛煉和學習的習慣,為學生的終生體育鍛煉打下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體育教學設計能力是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二、體育教學研究能力
體育教學研究能力就是作為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方面應該具有的研究能力。
雖然國家在宏觀上規范了體育課程,但是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還得由體育教師具體制定,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掌握體育課程價值和學生實際的情況下,能夠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了解體育學科的發展動態,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創新和整合,進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具備了解和掌握體育學科發展動態的能力等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能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應對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新課程改革使體育教師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課程的引導者和研究者,能從更高的視角上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的訓練方法和練習負荷更加合理,從而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學練法指導能力
學練法是指體育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學習和練習方法的簡稱。學練法需要體育教師自身要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以便在教學中能對學生的練習方法進行規范正確的指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能自主研究和練習,進而養成主動訓練的好習慣。新課程改革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愉快而熱烈的課堂氛圍中主動練習,并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溫馨,通過比賽活動,培養敢于挑戰、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些都是新時代少年應該具有的品質,也是體育教師所發揮的特有的作用。體育教師學練法指導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運動技術形成規律作為出發點,對學生的練習方法、練習技巧、學習動機、學習內容等進行指導,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民主的環境,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和鍛煉,以提高學生動作練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自學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運動內容,制定練習計劃,為學生終生學習和鍛煉打下基礎,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能力。
四、體育教學反思能力
體育教學反思能力是體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行為所產生的結果能夠自我分析、評價、總結和調節的能力。體育教師每一節課都要反思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學是否促進了學生身體和心理以及能力方面的發展;教學活動設計是不是和實際課堂教學相符;教學方法是不是有效合理;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手段的運用是不是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教學內容相適應;教師是否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了因材施教;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怎么樣等。
體育教學反思方法常見的是教師寫反思總結、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學生反饋等。
教師在反思中能發現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對不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優化教學策略,以更好地適應全體學生的體育需求,同時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反思能力是體育教師職業成熟的重要標準之一。體育教師要在反思中不斷超越,勇敢面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只有這樣,教學反思才能成為教師不斷完善的新起點。
五、體育教學評價能力
體育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的評價。評價不能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體育需求,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出具體合理的評價,使他們通過教師的評價樹立信心。教師的評價要貫穿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掌握動作技能的情況,有利于學生更規范地完成動作,掌握技能。同時,評價激發了學生繼續練習的信心,從而提高了體育教學效果。評價要多元化,除了教師的評價,還可以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參與評價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評價的改進作用,使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時還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民主化,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六、總結
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就是教育,而教育靠的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教師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不斷鉆研和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完善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林儀煌.學校體育教師應具備的業務能力.上海體育學院學報[J].2000(1).
[2]梁春生.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安徽體育科技,2004(S1).
[3]郭紅旗.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體育教師素質[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