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不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大腦及神經系統的協調能力,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體格良性發育,而且對陶冶興趣,砥礪意志,活躍思維大有裨益。對處在高中階段緊張學習中的學生而言,體育運動對其生活、學習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中的體育課就是期望為所有的學生強身健體、奮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新課程“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求,體育課更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高中體育教學除了擔負緩解課業負擔,促使學生勞逸結合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其競爭意識和體育精神、合作精神。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體育教學內容枯燥簡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新課改要求體育課程內容設計要緊跟時代步伐,但目前高中體育課程內容仍以傳統的足球、籃球、田徑等運動項目為主,缺少富有時代氣息的網球、跆拳道等課程。許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照本宣科,教條主義嚴重,變通能力不足。當前,許多學生對體育課缺失熱情,在體育學習中存在應付思想,已成為高中體育教學成效不高的重要方面。
(二)體育教學模式僵化,教學資源利用率低
部分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陳舊,不注重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使體育課虛有其表,達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許多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各種有利于教學成效提升的資源,未能統籌兼顧和充分運用,未構建起立體化的教學模式,未能形成推進教學活動的整體合力。
(三)體育教育投入不足,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特點,離不開教學場地和器材的輔助,體育場地、體育器材是保障體育課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但現階段上級主管部門財力支持有限,大部分學校對體育教學設施投入不足,與教學需求不匹配。業務主管部門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體育教學設施水平偏低,教師待遇普遍偏低,都會制約教師教學積極性的發揮,無法實現教育改革的既定目標。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對策探討
(一)更新教學理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體育學習助于身心健康,教師和學生應改變傳統觀念,從新課標要求出發,認真研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力爭把體育課程教學放在高中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上。細致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其特長和弱勢,順勢而為、因材施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開設必修和選修的體育運動項目。另外,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進行體育教育,使體育教學充滿活力和新鮮感,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二)整合教學資源,延展體育教學空間,實現課內課外有機結合
高中體育教師應針對教學活動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整合好各種可利用的資源進行體育教育教學。首先,學校應當以課外興趣活動作為有效載體,依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成立體育興趣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應當強化對特長生的培養,在教學中及時發現優秀的苗子,重點培養,配備專業師資,制定專門訓練計劃,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創設良好條件。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各種競賽活動強化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將學生放到各種比賽之中錘煉,也有利于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豐富教學手段,實施教學改革,全面優化體育教學模式
體育這門學科其“活動”特征非常鮮明,教學項目只有豐富多彩,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到每名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激發高中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體質偏好,開展不同的運動項目。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演示方式靈活多樣、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方法,進行難度動作的示范、講解,尤其是一些運動項目的關鍵動作,充分利用其開展慢動作演示,讓學生在演示過程中進行形象觀察,揣摩各個環節的要點,反復記憶、操練,更加有效地掌握動作要領。
(四)更新教材內容,突出新課程目標,完善體育效果多維評價
學校體育課的內容安排不應局限于教材,可結合區域及民族體育運動實際進行相應的變通和補充。高中體育課程標準,應著重突出“身心健康”這一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具體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學生自身情況,指導建立體育學習成長檔案,設置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心得等欄目,由學生自行填寫,設置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等板塊,完善多維評價,助力學生實現體育鍛煉的目標。
(五)增加體育教育投入,強化專業師資高中階段的體育教育
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意義重大。因此,各級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大對體育教育的投入,提高體育教學設施,改善廣大體育教師的待遇,保障體育教師的權益,激發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高中體育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教學出成績的同時也要做好體育教育的科學研究,掌握前沿動向,豐富知識架構,才能全面地知悉高中體育教育的教學、教法、理念,撲下身子鉆研提高體育課堂質量的方式方法。
三、結語
高中體育教學改革要正視困境及阻礙,學校要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多措并舉,逐步改善當前教育現狀,以增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生命力為主線,以提高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為宗旨,積極貫徹落實體育新課改理念,強力抓好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勇.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6).
[2]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