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一直在進行改革,本著健康第一原則,教學內容從以前的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到現在豐富多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側面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教育管理層和教師的教學思想及理念變得靈活豐富,二是國家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學校體育的發展。健身秧歌是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群眾性體育活動,本文從健身秧歌的產生、發展、特點及健身作用等方面結合高校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分析其進入高校體育課的可行性。
1 健身秧歌的產生
秧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群眾自娛性舞蹈活動。健身秧歌是在吸取了傳統秧歌精華的基礎上,根據人體運動科學規律進行創編的。2000年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組織,對我國秧歌四大流派技術的挖掘和科學整理,從中選出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扭”與“踏”,如“十字扭步”、“三進一退扭步”、“二進二退扭步”、“前進扭步”、“扭腰步”等共24個手法和步伐,并根據人體運動生理的規律和中老年人的生活規律及身體承受能力創編出了第一套健身秧歌規定套路,普及之后,以其科學性、健身性、安全性、趣味性、觀賞性、群眾性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為滿足中、青年秧歌愛好者的要求,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又設計了第二套、第三套針對中青年、青少年的健身秧歌,這兩套動作無論是動作力度強度及運動量都較第一套有明顯加強,體現了不同人群的活力和需求。目前,健身秧歌已被國家體育總局列入全民健身的96個比賽項目之一。
2 健身秧歌的發展
國家社體中心在健身秧歌競賽規則\\(2003年試行版\\)中把健身秧歌的形式分為比賽規定套路和自選套路兩大類。健身秧歌比賽中一般包括規定套路和自選套路兩部分。比賽規定套路根據健身秧歌競賽規則\\(試行\\)的要求進行編排、訓練、比賽。健身秧歌自選套路是普及性的,沒有統一要求,但其編排應選擇傳統秧歌中健康的、適用于體育鍛煉的基本步伐,并考慮到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進行創編。到目前為止,各地市共創編出幾百套健身秧歌自選套路。
3 健身秧歌的特點
健身秧歌具有健身性、觀賞性、娛樂性。健身秧歌是一種體育和秧歌結合的體育健身鍛煉形式,它是集鍛煉、娛樂、觀賞和競賽于一體的新興體育健身項目。健身秧歌借用了傳統秧歌中符合體育鍛煉特點的基本舞步進行創編,因此它既要體現體育的特點,同時又要保留一定的傳統秧歌特色,也可以說,健身秧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舞蹈。
“健身秧歌”是一種體育健身方法,在創編健身秧歌套路動作時,首先要考慮體育運動特點和健身的效果。它與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相比,不僅具有一般有氧運動,如慢跑、韻律操、排球、民間體育等項目的改善心肺功能,減少脂肪,增強肌肉彈性,增強韌帶的柔韌性,提高機體協調能力,提高體能的功效,另外其還具有協調人體各部位肌肉群,塑造優美體態,陶冶美感的功能,可見健身秧歌不僅具有健身、健美的功效,而且還有健心的功能。從心理角度看,健身秧歌不僅可以調節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精神放松,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還可以擴大社會交往,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健身秧歌作為寓鍛煉、娛樂、觀賞和競賽于一體的新興體育健身項目,滿足學生在鍛煉活動中健身的目的,同時作為一種體育文化傳統與現代、競賽與展示的結合,健身秧歌還滿足了學生健美、健心的需求。
健身秧歌具有民族性、群眾性、安全性。秧歌起源于中國唐代的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是我國漢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活動,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凝結著漢族人民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操與智慧。健身秧歌采用鼓點、嗩吶的伴奏音樂,音樂旋律極富有民族特色。健身秧歌活動的運動方式、強度適用于青、中、老年人的身心特點,也比較安全,所以被許多青、中老年朋友當作強身健體的首選方式,已成為群眾平日健身娛樂,表達喜悅情感的重要手段。據調查,目前健身秧歌在全民中得到了極大開展,全國各地絕大多數晨、晚練點均有健身秧歌健身隊伍,這一項目已經在全國蓬蓬勃勃開展起來,扭秧歌逐漸成為我國健身的“第一運動”,全國每天以扭秧歌的形式參加鍛煉的人已超過3 000萬。
4 健身秧歌的價值
\\(1\\)能提高人體生理各項指標增強體質功能。經常進行健身秧歌鍛煉,可以增強運動系統的功能,促進心血管系統機能的提高,增強呼吸系統機能,改善消化系統機能。
\\(2\\)能促進人的社會交往活動,而且其社會交往特性又會吸引人參與和堅持體育鍛煉,健身秧歌訓練和比賽都是以團隊為單位參與,有助于加強合作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3\\)能培養人的審美情趣。健身秧歌這一健身形式中充滿了雄偉、豪放、剛毅和崇高柔和、典雅、秀婉的優美。健身秧歌訓練者既是體育美的塑造者,又通過其行為特征表現出其感受美的情感,欣賞者同樣以其特有的行為特征:喜、怒、哀、樂與運動者共同構造體育運動美的世界。
5 結語
健身秧歌具有健身性、觀賞性、娛樂性、民族性、群眾性、安全性等特點,符合人體運動生理的規律和青少年、青中年、中老年人的生活規律及身體承受能力。參與健身秧歌鍛煉能提高生理功能,改善心理狀態,培養人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審美能力,具有較高的科學健身健心價值。學校是培養國家人才的地方,學生是國家的希望,身體健康將使學生們能更好地學習,也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健身秧歌作為我國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健身、娛樂、表演等價值,因此在學校開展具有極大的可行性。目前上海體育學院社會體育學系正在試行開展健身秧歌運動,上海浦東新區也有部分中小學開展健身秧歌,武漢部分高校也在開展這項運動,2006年曾舉行武漢地區高校健身秧歌比賽。這項富有喜慶色彩的健身秧歌運動正開始逐步邁入學校的大門。
參考文獻
[1]何鐵剛,馮浩.淺析民族傳統體育健身理念的特殊性[J].教育探索,2007\\(9\\):27-28.
[2]楊秀芳,胡宏.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對民族心理的調適及其途徑[J].貴州體育科技,2007\\(2\\):65-67.
[3]姜鳳云.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16\\):133-134.
[4]劉遠航,任作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價值[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4\\):89-92.
[5]韓英甲.試析在高校體育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必要性[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0\\(12\\):127-128.
[6]張鐵明,譚延敏.秧歌舞鍛煉對老年女性健身作用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5\\):49-52.
[7]孫永泰,趙志忠.健身秧歌文化管窺[J].體育科學研究,2005,9\\(3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