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校體育課教學在/堅持健康第一0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課程基本理念指引下,在教材內容方面根據學生、學校的特點進行了體育課程改革。青海大學自2005年9月開始,在大學一年級基礎體育課教學中,將健身秧歌作為女生體育課教學的一項主要教材內容引入課程。健身秧歌引進高校體育教學時,一些學者曾認為秧歌屬于文化娛樂,不能作為高校體育課教程,但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嘗試,學生們對學習健身秧歌的興趣高昂,教學效果良好,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認可。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青海大學2005級本科女生80人,學習時間2005年9~12月,16周16學時\\(1學時/周\\)。
1.2 研究方法 被測試的同學進行一學期健身秧歌的學習與練習。按5學生體質健康標準6[1]和5體育測量與評價6有關的方法及細則要求,測定其安靜脈搏,待練習5min組合或成套動作后,即刻測試其運動后的脈搏。并測試受試者參加實驗前后的心率、肺活量及臺階指數。
1.3 統計學處理 測試數據進行差異性檢驗\\(t檢驗\\),了解實驗前后體質的變化,數據用x-?S表示。
2 研究結果
2.1 女大學生健身秧歌練習前后心率的變化 受試者經5 min組合練習或成套練習后,測試的平均脈搏在148次/ min左右。據北京體育大學生理教研室5運動生理學參考資料6,青年女性脈搏在120~140次/ min,這時心每搏輸出量保持在最高水平,在130~155次/ min,心輸出量保持穩定的高水平。本次測試結果顯示,被測試者經5 min組合練習或成套動作練習后,其平均心率比安靜時增加了101%,練習前安靜狀態的心率為\\(7317?912\\)次Pmin,練習后的心率為\\(14813?1718\\)次Pmin。
2.2 健身秧歌鍛煉對女大學生安靜心率的影響 安靜心率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表1的實驗結果表明,經過16周的健身秧歌鍛煉后,受試者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為\\(6914?817\\)次/ min,低于實驗前的\\(7519?911\\)次/ min。
2.3 健身秧歌鍛煉對女大學生肺活量的影響 肺活量是衡量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它反映人體呼吸系統最大工作能力。從表1可以看出,受試者經過一學期的健身秧歌鍛煉后,肺活量均數明顯高于鍛煉前。同時參加健身秧歌鍛煉的女大學生的臺階指數也較實驗前顯著提高?!?】
3 討論
\\(1\\)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女大學生在練習5 min組合或成套動作后測試的脈搏平均數,屬于/有氧閾0,心率值在130~150次/ min之間[2],所以,健身秧歌運動屬于有氧代謝的項目,其運動量和強度屬于中強度,其教學組織特點,多是5 min左右的組合或成套動作練習。
\\(2\\)實驗前后的心率變化與以下因素有關。系統的有氧運動能提高心臟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其纖維末梢能釋放乙酰膽堿,減慢心率;有氧運動能降低心臟交感神經的緊張性,使心率減慢;鍛煉能提高心肌收縮力,使搏出量增加,而搏出量的增加,可代償性地引起心率降低[3]。
\\(3\\)健身秧歌鍛煉使肺活量顯著增大主要與呼吸肌的發達、肺及胸廓的彈性增強有關。其他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游泳、慢跑等也是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方法。
\\(4\\)臺階指數用以評價心血管系統對運動負荷的反應,它利用定量運動負荷和心率恢復速度間的比例關系換算而成。成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臺階指數逐漸下降,說明心血管功能水平明顯降低[4]。練習健身秧歌時,身體在音樂的伴奏下持續較長時間做一連串的動作,可有效提高心血管耐力。
4 高校體育課開設健身秧歌運動項目的可行性
健身秧歌可否進入高校體育課,其根本在于它是否具有體育鍛煉的價值。由表2可知,籃球移動和曲棍球的心率指標均高于健身秧歌,屬大強度運動;健身秧歌與網球、排球和羽毛球的心率指標相近,為中等強度的運動。本次研究表明,參加健身秧歌鍛煉的女大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48次/ min,可見健身秧歌屬于中等強度和運動量的項目。再者,健身秧歌的練習組合都在3min以上,其代謝方式應為有氧代謝,因此具有很高的體育鍛煉價值?!?】
健身秧歌動作節奏歡快,運動強度較大,能以其獨特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和音樂修養,對培養大學生的自信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增進友誼提高社交能力等有重要作用,讓學生在歡樂、有趣的氣氛中達到增強體質的效果。高校女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健身秧歌的套路編排不僅具有民族舞蹈的特點,而且從濃重原始的樣式下,變成活潑的、生動的、現實的健身舞蹈,其音樂歡快,動作緊湊,非常適合女大學生健身。長期鍛煉,不但可以提高女大學生身體各器官的靈活性,柔韌性和協調性,對肥胖者還可起到減肥作用。本研究選用的第二套健身秧歌,動作節奏由慢到快,從熱身開始,運動量逐漸加大,較適合于青年女性鍛煉。
參考文獻: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2]王 鋒,趙瑞花1體育舞蹈進入高校體育課的可行性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1997,\\(1\\):83-851
[3]刑華城.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的/無氧閾0和有氧能力[J].體育科學,1988,\\(2\\):18-19.
[4]趙雪梅.健身秧歌舞對提高中年女性身體功能的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2,\\(3\\):2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