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美操它依靠音樂的伴奏,形式多樣,動作優美。主要發展人體的有氧代謝能力,可以鍛煉練習者的心肺功能,對發展中學生身體素質具有積極的影響。全國中學生健康體質調查顯示,我國中學生體質總體狀況令人堪憂,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均有下降,青少年學生肥胖率、近視率顯著增多[1]。一般的運動項目只能局限發展學生的某一身體素質,而大眾健美操因其獨特的運動特點能較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并能提高學生堅持鍛煉的興趣。
1 大眾健美操的運動特點
首先,大眾健美操的編排都是以有氧代謝為前提的,有氧代謝能提高練習的者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運動者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其次,大眾健美操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大眾健美操形式多樣,不受環境、場所、氣候的影響,在家、學校、公園等都能開展;并有徒手的、持器械的等多種選擇形式,不同的人群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都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形式。大眾健美操一般都是多人形式的,并伴隨音樂,學生鍛煉的興趣就會極大的提高。最后,對健美操健身功效的已經達成了共識,專家指出,健美操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較為理想的運動[2]。
2 大眾健美操對中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影響
2 . 1 對速度素質的影響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完成某種動作或者最短時間內通過某段路程,完成一定工作量的能力。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動作速度。中學生的速度素質在7~15歲有個快速增長突增期,并且女生在14歲基本能達到成人水平,男生稍晚,在這個時期抓住這個速度增長期是非常重要的。健美操中的速度主要是跟隨音樂的節拍能完成規定動作,動作完成要有良好的節奏感和肌肉適當的松弛速度的變化,清晰的音樂節拍提示是動作完成的根本保證。根據中學生年齡、性別、體質狀況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節拍音樂進行動作速度的鍛煉,能夠體現教學的“以生為本”、“個體差異”,因此大眾健美操可以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
2 . 2 對力量素質的影響
力量素質是人體的基本素質,是指人體克服阻力做功的能力。
按照肌肉收縮的特點可以分為靜力性力量練習和動力性力量練習;按照力量的大小可以分為絕對力量與相對力量;按照力量素質的表現類型也可以分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力量素質是人體其他身體素質的重要影響因素,比如速度素質,要想形成良好的速度素質,較強的力量素質是其基礎。在青春期,人體的力量素質的快速增長期為10~15歲,早熟的女生會在13歲前出現力量素質的優勢。但是適宜的運動對力量素質的增長是非常關鍵的。大眾健美操需要良好的力量素質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動作和造型,在鍛煉過程中會促使人主動或者是被動地進行相關肌肉群的力量練習,增強肌肉中酶的活性,增大肌纖維的體積從而增大肌肉的橫斷面。器械健美操能鍛煉良好的上肢力量,托舉造型能鍛煉上下肢力量等。而更難得是,從事健美操運動能通過音樂節拍來控制肌肉活動的類型,比如健美操運動中的動與靜,快與慢等,可以同時鍛煉到靜力性力量、動力性力量以及快節奏地完成各項肌肉工作等。
2 . 3 對耐力素質的影響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工作或者是克服疲勞的能力。人體的耐力素質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大眾健美操作為一項有氧運動,以有氧供能為主,主要發展人的有氧耐力。青少年階段正是有氧耐力發展到最大水平的過渡時期。女生隨著年齡的增加12歲開始有氧耐力會出現下降,男生則會增加。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動,興奮性高,單純枯燥乏味的運動練習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個時候枯燥的長跑鍛煉一般不受學生的歡迎,健美操運動動感十足,較能被學生所接受。選擇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3]。同時,健美操運動能增強心肺和人體循環系統功能。在心臟方面,長期從事大眾健美操訓練能夠使心肌纖維增粗,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增強心輸出量,提高每博輸出量,從而提高心臟的供血能力;在肺功能方面,增強呼吸肌能力,能增強肺的通氣能力,增加肺活量,減少心肺呼吸系統的疾病。循環系統方面,提高人體代謝能力,為全身的細胞提供更多的養料,從而提高新陳代謝能力,有益于健康,尤其對肥胖的學生,可以消除多余的脂肪,調節脂肪靜態平衡,促進機體代謝,保持健美體形。
2 . 4 對柔韌素質的影響
柔韌素質是指各個關節、肌肉、韌帶等的活動幅度。隨著競技體育、大眾體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柔韌素質給予很高的關注度,認為可以提高人的競技能力,提高比賽狀態,并從中分化中許多拉伸練習,許多運動員在比賽之前、后都進行一定時間的柔韌練習。青少年是發展柔韌素質的關鍵時期,在19歲會達到最高水平。
健美操動作舒展,運動幅度大,對參與者的柔韌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如,動作中肩關節的360度旋轉,手臂的上舉,彎腰的幅度等都要到位才能體現動作的伸展優美。初中生經常參加大眾健美操鍛煉,可提高身體各關節的靈活性,使肌肉的力量增強、彈性提高,使韌帶、肌腱等結締組織富有彈性。
2 . 5 對協調能力的影響
在運動生理學方面,人體的協調能力一般是指人體在控制機體平衡、靈活度和支配身體的能力。協調能力的強弱不是某個單一的素質、單一的器官能夠完成的,需要肌肉、神經等方面的正確反映與長期的訓練才行。健美操動作的編排要求協調、流暢,青少年協調能力的發展主要依靠中樞神經系統,健美操優美、協調的動作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健美操要求音樂節拍與動作協調、肌肉的收縮防松要協調、動作的空間感要協調。音樂節奏與動作協調訓練方面:可以選擇與健美操動作節奏相同的伴奏樂曲進行訓練,建立定型,使動作與音樂協調一致,還可以用各種不同節奏、不同風格的音樂練習同一組動作;動作空間感覺的訓練可以選擇軀干的含、挺、振胸、身體波浪等有節奏變化的動作;髖部前后、左右、扭、繞以及腳步復雜變化的練習,還可進行同側與異側、上肢與下肢協調配合的動作進行練習。經常參加健美操運動的學生協調能力會大大增強,對其他運動項目的掌握能力也會明顯提高。
3 健美操教學的注意事項
健美操教學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健美操的動作特點,不規范的健美操示范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選取的音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喜好。在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觀看錄像,讓學生先形成動作表象,有利于學生對整體動作的把握。中學生進行健美操鍛煉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參與者在健美操多變的運動形式中都能找到合適的自己的套路;中學生在進行健美操鍛煉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場地的不平可能會造成身體損傷,高危險的托舉動作也不適合進行。健美操教學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4 結論
(1)大眾健美操因其獨特的運動特點,在教學中體現“以生為本”,適合中學課堂。(2)大眾健美操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3)大眾健美操能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有助于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4)大眾健美操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探究性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中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0-135.
[2] 肖光來 .健美操 [M].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4:22.
[3] 李萍 ,范文聞 .高校健美操運動與終身體育意識[M].湘南學院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