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質素養調查
目 錄
摘要(詳見正文)
關鍵詞
1 引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基本身體素質測試結果
3.2對體制下降原因的分析
4建議
4.1結論
4.2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以下是正文
摘要:通過對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進行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等項目的測試,來分析學生體力、耐力、柔韌等基本身體素質。運用文獻調查法和比較分析法查看我國目前對小學生提出的身體素質標準,以及歷年來的小學生身體素質,并通過將安子小學的測量結果與標準的對比,分析當前安子小學學生身體素質且讓家長老師了解到這種情況,再運用問卷調查法和數據統計與分析了解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向學生家長老師展示研究結果,認識到學生目前身體狀況。結合學校和學生家長,為學生制定合理體育活動課程安排和日常作息,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關鍵詞:4-6年級學生 身體素質現狀 標準 原因 解決方案
1引言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體質健康狀況關乎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興衰。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別體力活動的年代,繁多的作業以及補習班讓我們不得不擔憂無數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要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經驗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沒有健康的身體。本文通過對豐南區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身體素質調查,針對其體質狀況現狀,提出合理方案,有效地促進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的體質改善,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豐南區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4年級29人,5年級37人,6年級32人\\) 2.2研究方法 文獻調查法:通過圖書檢索,電子閱覽室等檢閱手段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書籍,總結和歸納以前的研究成果。
比較分析法:將小學生身體素質現狀與目前國家對小學生提出的身體素質標準進行對比,分析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 問卷調查法:詳細設計科學的調查問卷,遵照抽樣調查法的基本要求,針對小學生,學生家長和老師做出調查,了解學生生活作息情況。
數據統計與分析: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和整理,使用spss11.5對其中有效問卷進行常規的數理統計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基本身體素質的測試結果\\(成績標準參照附錄一\\)
表1是研究者近期對安子小學4—6年級學進行測試得到數據,從數據中可以得出,平均每個年級每個測試項目的合格率僅有83.5%,與全市平均89.5%的合格率差了6個百分點,確實讓人堪憂,表2是對4—6年級身高體重的測試,由表中可以看出,中等及中下等的學生人數已經接近40%,也就是有40%的學生屬于偏胖,其中16.5%的已經屬肥胖行列。表3是每四年一個階段,將安子小學4—6年級身體素質測試平均結果進行了比較,由此數據可以看出,較2000年4—6年級的學生成績,2012年4—6年級的身體素質已經有了明顯下降。
3.2對體質下降原因的調查
3.2.1學生活動時間利用率低
研究者對安子小學為學生安排的活動時間進行了調查,除了每節課的課間十分,第二節課下課后是眼保健操時間,讓后就是課間操,課間操結束后是二十分鐘的大課間,每個年級每周有四節體育課,其余就是雙休日假期。從安子小學對學生活動時間的安排來看,已經給了每個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而問題在于,學生們不能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活動,課間聊天睡覺的居多,課間操動作應付不標準,體育課氣氛沉悶,而在節假日,孩子們基本就是完成作業,其余時間大多用在看電視,參加課外輔導,而且隨著農村網絡的普及,有30%家長反映孩子迷戀網絡。
3.2.2學習壓力
隨著年級的增高,升學壓力逐漸加大,很多學生家長又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家長對孩子則非打即罵。學校在搞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當有的學生回家說要代表班級參加運動會,進行跑步比賽時,家長則說,跑步多累,還耽誤學習,你和老師說你一跑步就肚子疼,老師就不會再讓你跑了。\\(這是我調查學生了解到的情況\\)家長的這種錯誤認識,也是受考試制度的影響,家長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考上大學,想法是好的,但卻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3.2.3家庭因素
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家家只有一兩個孩子,“眾星捧月”就是現在家庭對孩子關愛的真實寫照,溺愛孩子成了家長的“特長”,孩子上學也有家長代背書包、放學家長在學校門口等接孩子,幫孩子拿書包等溺愛孩子的現象在安子小學已成風氣。來源于家庭溺愛的因素,使的孩子們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發展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對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方面限制更甚。這樣也造成學生自身存有懶惰性,怕吃苦,所以造就了不少小胖子出來。
3.2.4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方面有一個地方因素,通過走訪,目前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的父輩們,近70%都是從在窮苦環境下長大的,所以他們的觀點是不能讓孩子受他們受過的苦,所以生活水平提高在學生飲食方面的表現就是食不厭精,高熱量、富營養。更怕孩子營養不良,家長往往不科學的安排孩子的飲食,偏食厭食,使之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促使小胖墩的大量增加。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安子小學4-6年級的學生的的各項基本身體素質下降嚴重,孩子們運動能力下降,身體逐漸向肥胖發展,這些將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的未來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確實令人堪憂。究其原因,筆者通過對學生極其家長和老師進行訪談,以及發放問卷調查,分析造成此結果的原因,發現目前安子小學4—6年級學生大部分運動頻率極低,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基本上沒有的安排運動時間,學生們把大部分課余時間用于課后補習,上網,看電視等,而且家長也沒有在運動時間上對孩子提出要求,對孩子百依百順,日常里上下學接送,飲食上偏重肉食,忽略均衡營養,反而與他們希望孩子健康的初衷相違背。在對學生作息時間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作息還是比較合理,而在調查學生體育課與課間操情況時發現,學生們大多不想參加課間操,做操時也是草草應付,課間操根本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在體育課上,在老師的組織下,學生們還是能得到適量的運動,不過偶爾也會有“放羊”的現象??傊?家庭的溺愛、學校只重視升學率,忽略素質教育、飲食等是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些原因和測試的結果,為了改善安子小學目前現狀,鑒于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引起學校的重視,加強小學素質教育,提倡德智體全面發展,積極開展體育運動活動。引起教師的重視,積極總之帶動學生做好每天的課間操,帶動學生體育課上的運動興趣,引起家長的注意,建議家長不要溺愛孩子,讓他們認識到這種愛的方式反而害了他們的孩子,應該把他們的愛放到學習跟科學的管教方式上來,讓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是主體,需要老師家長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們運動的重要,讓孩子自覺進行運動鍛煉。
目前關于學生體質的研究表明,當今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從總體來看,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仍需進一步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學生主動
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
人的身體素質是人的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學階段,通過學校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文化學習的同時,在身體形態、身體素質上都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把此項工作放在應有的高度給予重視。
4.2建議
4.2.1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并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體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標志,而且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通過近幾年的教學發現,只有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將認識轉化為鍛煉身體的動力。從學生入學開始就注意培養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習慣,并作為重點貫穿到體育教學中去,把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術的教學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體育多種手段,逐步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習慣。
4.2.2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強化增強體質的意識。
要強化學生增強體質的意識,旨先必須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掌握好課堂節奏,調節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定程度的興奮,保持活而不亂的課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抓住他們心理進行備課,使教材安排、組織形式、教法手段,教學語言等新鮮活潑。如果只重視動作技術的準備,忽視教學藝術的研究,只注意自己 "教授",而忽視學生 "接受",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
因此,要求全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內容符合《大綱》的前提下,精心設計教案,教法更新穎多變。在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安排上可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如游戲法、競賽法等,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往往不會感到枯燥,活動起來積極性自然就高。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提出質疑,允許學生獨立鉆研問題和進行一些探索性的嘗試,既不失教師的主導作用,防止 "放羊",又可讓學生多得 "自由"。學生由于有了主動探索練習的機會,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課堂上就會呈現生氣勃勃的景象。只有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確立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只有當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后,才會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才會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地去鍛煉身體,彌補自己的缺陷。
4.2.3切實開展每天的“陽光體育活動”。
通過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充分使孩子動起來,將孩子“趕”到操場上去,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趣味性濃的運動項目,真正讓學生的身體運動起來。
4.2.4加強兩操管理,提高鍛煉質量
早操、課間操時間較短,內容單一,學生缺乏興趣,出工不出力,運動負荷也小,達不到應有的鍛煉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從 99年開始我們又在早操后安排了全校學生跳集體舞。也許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已過時了,然而,這正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品質,發展耐力素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4.2.5發揮家長積極性,齊抓共管促發展
每學年結束,我們給家長一份體質報告單,把學生的身體狀況用一系列的成績、數據告訴家長,使家長了解其子女的體質狀況,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改變這一現狀需采取的措施等等。
4.2.6鍛煉后合理的安排飲食
現在的體育課都是比較注重技術的動作,而很少傳授一些營養保健方面知識。學生身體鍛煉后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飲食,這樣有時反而達不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因此學校在科學安排體育課的基礎上,應教給學生一些基礎的營養保健知識,讓學生懂得運動鍛煉后如何合理的飲食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曲宗湖.素質教育與農村學校體育[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0: 3-16.
[2] 溫家寶.在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人民教育,2003 \\(22\\):2-4.
[3] 國家教委體衛藝司.關于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幾點意見[J].體育教學:1995.
[4] 季瀏 胡增犖. 體育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
[5] 田月朗.運動與健康〔M〕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年11月.
[6] 季瀏 汪曉贊. 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 新課程研究課題組.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8]唐逍. 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布〔J〕東南商報教育周刊.2006年10月.
致謝
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魏孟田老師的精心指導,同時也得到了安子小學學校校領導及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也想幫助我的同學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