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徑”這一新的運動形式,是由國際田聯和德國田聯聯合提出的,并正在向全世界推廣,而且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就我國而言,對趣味田徑的研究與運用并不普及,尤其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利用趣味田徑作為教材進行教學者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其宣傳力度不夠,致使人們對它的了解不多.本文在論述趣味田徑的概念及其特點的基礎上,對趣味田徑的創編原則與方法進行探討.其目的在于培育、扶植、推動趣味田徑活動的發展,豐富田徑運動的內容.這對于促進趣味田徑走進體育課堂,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趣味田徑的概念及其特點
趣味田徑最早出現在德國,英文名稱為“fun athletics”,主要是指針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而設計的一些具有娛樂性、趣味性的田徑活動形式.這些活動形式一經試用,即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國際田聯稍加規范后,將這一運動形式逐漸向全球范圍內推廣.在過去的兩年中,國際田聯在印度尼西亞、中國以及非洲等地成功地舉辦了多期趣味田徑培訓班.
1.1 趣味田徑的定義
趣味田徑是針對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而專門設計的某些有趣味的田徑活動形式的總稱.其主要手段是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徑的基本運動形式進行練習,在活動形式上具有一定的體育游戲的特點,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少兒的運動能力和活動興趣,從而增強少兒的體質和健康.
1.2 趣味田徑的特點
趣味田徑除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一樣具有促進身體運動能力發展,提高健康水平的共性特征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1.2.1 趣味田徑的運動規則簡單易懂,動作也易被掌握,因此易被少兒接受并喜愛.
1.2.2 趣味田徑的組織形式豐富多彩,多以比賽競爭、團隊參與的形式進行,并具有體育游戲的某些特點,因此可以激起少兒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在為集體榮譽而戰的過程中培養“團隊精神”.
1.2.3 趣味田徑的器械多種多樣、新穎安全,適合少兒握持,不易造成傷害事故.
1.2.4 趣味田徑活動的裁判員可由學生自己來充當,可以發揮參加者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趣味田徑是一種根據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而專門設計的田徑練習手段的組合,其基本特征是培養少兒的田徑運動能力和田徑興趣,并在愉悅、安全的狀態下進行練習.然而,趣味田徑不應局限于理解為一種練習手段的組合,更恰當的理解應該說趣味田徑是一種理念.在這種理念下,人們可以設計、創編出多種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練習手段.這對于促進趣味田徑進入體育課堂,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開辟課外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尤其是田徑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設計、創編趣味田徑時,應把握下列原則與方法.
2 趣味田徑的創編原則
2.1 創編的趣味田徑應具有教育價值.即應從趣味田徑的名稱、內容、方法、規則、情節等方面考慮教育性,避免丑化、庸俗化等不健康、不文明的作法.重視施加教育因素,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
2.2 趣味田徑必須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檢驗趣味田徑質量的一條重要標準,是趣味田徑得以存在、發展的根本原則.田徑練習富于趣味性,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參加練習的學生自始至終,全力以赴地參加活動.一般來說,趣味田徑練習越新穎,情節發展越生動,其趣味性也越強.
2.3 創編的趣味田徑應有明確的目的性.即應根據教育目的、任務和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針對不同年齡組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班級教學的實際,創編出各種具有實效性的趣味田徑練習,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4 趣味田徑練習要注意安全性.由于趣味田徑大多借助于器材、道具和障礙進行活動,這就必須考慮安全因素.一是要考慮場地器材的安全;二是要考慮練習動作本身的安全.因此創編時,要在趣味田徑練習動作的設計、規則的制定,組織方法的運用以及場地器材的選擇上,保證練習的安全.
2.5 創編的趣味田徑練習要方便教學.這一原則要求創編的趣味田徑簡單易行,不必花費較多的講解、示范和組織時間,不需要價錢較貴的設備和器材,學生很快就能投入活動,這樣的練習實用價值大.
3 趣味田徑的創編方法
3.1 變異法:即通過改變器材的使用方式、運動路線,將原田徑教材進行改造,使其練習手段多樣化,如趣味跑可采用蛇形跑、波浪形跑、螺旋形跑、后退跑等練習手段,用變異動作替代習慣動作.
3.2 模仿法:以田徑運動的基本活動形式為內容,創造出更新穎、更全面的鍛煉身體的形式.如鴨子走、蟹走、狗熊走等.同時,針對田徑運動的一些項目,通過分析提取、重組而挖掘出有趣的田徑活動.如兔跳、蛙跳、踺子跳、跨越跳等.
3.3 故事情境法:利用典故、民間傳說、傳統文化、情景等內容,把田徑活動編成短小的故事,豐富其內容和想象力,在走、跑、跳活動中使其故事化,例如“上花果山”、“地道戰”、“王二小”等.
3.4 夸張法:即對所用的道具進行夸張,增加其娛樂成分,如設計制作“大帽子”,5-6人同時戴;“大拖鞋”,8-1”人站在上面,幾人一組同時跑、同時跳,渲染夸大氣氛,在練習中求樂趣.
3.5 限制法:即對跑的速度,跳的高度,投的遠度施加限制因素.對跑的限制如雙膝夾球跑、跨越障礙跑、連足跑等;對跳的限制如袋鼠跳、蛇形跳、跳\\(格子、房子等\\)圖形等;對投的限制如蒙眼實心球投準、跪膝投遠等.
3.6 扮相法:利用面具、著裝進行扮相裝飾,以增加練習的喜劇色彩.例如大頭人、米老鼠、唐老鴨等,這些扮相使人聯想到一系列角色,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參考文獻:
[1]鄒 師,張永軍.趣味體育的創編原則與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1996,\\(4\\):31.
[2]李儒新.體育游戲的創編、選擇與運用[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8,\\(3\\):72-74.
[3]劉福林.體育游戲[M].大連:大連出版社,199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