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問題探究
【第一章】北京地區廣場健身情況調研前言
【第二章】北京市廣場健身操推廣狀況的研究方法
【3.1】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3.2】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中的影響因素及主要問題
【結論/參考文獻】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練習者中,性別比例女性多于男性;以中老年為主;職業主要集中在退休人員;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或大專學歷;了解途徑主要集中在身邊朋友影響,學習途徑主要為觀摩周邊人學習;練習年限大多為 5 年以上;以強身健體為主要健身動機;鍛煉時段主要為清晨或晚上,練習頻率每周 3-5 次,練習時長為 61-90 分鐘。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中練習者的參與積極性較高,參與體育鍛煉意識較強。
4.1.1.2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的教練主要以廣場健身操愛好者組成,在這些教練員中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通過看視頻和相關書籍進行自學,沒有獲得相關證書和教學指導資質,教學年限大都集中在 5 年以上;其教學模式大多為義務教學和組織,具有奉獻精神。
4.1.1.3 影響北京市開展廣場健身操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有關的組織和專業的指導、場地器材缺乏、練習場地離練習者的居住地較遠等;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別是北京市民參與廣場健身操的主觀意識薄弱,場地器材設施數量匱乏、廣場健身操指導教練教學缺乏專業性、練習時存在噪聲擾民現象。
4.1.1.4 北京市廣場健身操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下:一是器材場地設施方面不能滿足練習者的需求,練習者表示在練習時會因場地太小、場地的平整度、場地的安全隱患等影響鍛煉效果;二是教練員專業性的匱乏,練習者在鍛煉時不能在專業的教授和指導下進行鍛煉;三是噪音擾民始終困擾著練習者的鍛煉和周圍居民的生活。
4.2 建議
4.2.1 提高居民參與廣場健身操鍛煉的科學健身意識,加大宣傳力度
按照人們對待新鮮事物的認識規律可知,人們在認識一種新鮮事物時,由于對其了解度不夠就會產生誤會或歧視,于是就不在接觸它。就像廣場健身操這一新興項目一樣,許多人對其了解度不夠,于是就產生了對這一項目的誤解。因此,需要加強廣場健身操的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來淡化人們對廣場健身操的誤解和歧視,讓廣大群眾深刻了解到從事廣場健身操鍛煉的重要意義??赏ㄟ^多媒體這一媒介,將廣場健身操最大限度的、深入的、持久的進行宣傳,通過宣傳營造和渲染出廣場健身操積極的健身氛圍,為廣場健身操的開展和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如,開展廣場健身操的相關知識講座、在社區中張貼廣場健身操的宣傳海報、利用公共大顯示器在練習者健身人數達到高潮時放映廣場健身操正確的技術動作、組織舉行各種規模的比賽等來調動人們參與廣場健身操的積極性,糾正練習者的錯誤動作。加大廣場健身操專業知識傳授力度還可以動員北京市體育專業大學生這一有力群體,有關部門先對這群學生進行培訓考核通過后分配到各城區,對各城區廣場健身操練習者進行專業的指導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定期的與練習者進行交流,還可以將合理的、科學的鍛煉方法傳授給練習者。
練習者通過學習后就可以進行自主科學的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廣場健身操動作技術水平而且還可以徹底改變人們對廣場健身操的健身意識。
4.2.2 政府職能部門要在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重視
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直接關系到體育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可見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保障。因此,我國出臺了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的多項規定,對建設活動中心、戶外活動基地和社區多功能全民健身設施制定了明確標準。[1]
將進一步解決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和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矛盾。
北京市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加強"十二五"計劃,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首先要從體育設施的硬件上面著手。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政府職能部門要根據各區縣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根據各區縣的自身特點,政府職能部門應制定和完善相關廣場健身操的硬件設施建設,有計劃,有步驟的加大經費投入。并在各大節日、各種活動中,加強組織開展各區縣廣場健身操的競賽活動;其次,完善有關廣場健身操的配套設施建設。例如在廣場上面安裝照明燈、安裝可以存放練習者和教練員衣物的儲藏柜、加強廣場健身操在開展中的治安情況等,將一些安全隱患降至最低或消失、改善廣場健身操的練習環境。再次,合理規劃現有的體育場地,加強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北京市大大小小的體育場地很多,政府和職能部門應合理安排時間,增加現有場地的利用率,并且逐步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
4.2.3 加強專業廣場健身操教練員的隊伍建設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群眾性體育活動中從事運動技能傳授、健身指導和組織管理工作的人員。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導社會體育活動者學習、掌握體育健身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組織人們進行健身、娛樂、康復等活動;協助開展體質測定、監測、評價等活動;承擔經營、管理及服務工作".
由此得出,廣場健身操教練就是指在廣場健身操開展中從事有關運動的健身指導、組織與管理和傳授技術、技能的工作人員。
廣場健身操教練員隊伍建設是促進廣場健身操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北京市舞蹈協會應該多舉行與廣場健身操有關的理論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給教練員充足的學習資源;定期舉辦教練員培訓班進行專業培訓、定期召集教練員和相關專業進行專業方面的交流,促進教練員的教學改進和及時發現自己所教授的重難點所在;還要加強教練員的舞曲創編能力,加快廣場健身操的更新速度,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廣場健身操愛好者投入到廣場健身操的鍛煉中來。
4.2.4 大力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努力緩解噪音擾民現象
噪音問題是廣場健身操在開展過程中引發社會矛盾最大的一個因素。因此為了讓練習者能安心的投入到廣場健身操的鍛煉中,又能排解音響擾民的困擾,北京市政府職能部門應當采取相關措施。一是增加廣場健身操開展中的管理人員??梢栽陂_展廣場健身操的場地周圍增加管理和巡邏人員,對廣場健身操在開展中音響音量的大小起到監督作用。二是對廣場健身操場地選擇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對于離居民區較近的場地應用標示物標注"禁止開展廣場健身操活動"的字樣,引導組織團體到離居民區較遠的場地開展活動,并注意分散廣場健身操隊,降低噪音對周圍居民的學習、生活帶來的干擾。三是調整廣場健身操的鍛煉時間。根據周邊居民上下班和生活、學習時間特點,對廣場健身操團隊進行時間上的規定,上午的鍛煉時間定在 9 點之后開始,晚上的時間定在 8 點之前結束。這樣正好和周圍居民的作息起居避開,不會再影響周圍居民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 王程。論和諧社會下我國大眾體育的發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4):14-18.
[2] 全民健身計劃[EB/0L].
[3] 喬清。西安城區大眾健身操舞開展現狀的調查分析。西安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D].2013.5.
[4] 鐘霖。健身操鍛煉對女大學生體質的影響[J]1 濱州師專學報 12001,17(2),78-801.
[5] 全國廣場健身操(舞)展示交流活動優秀作品評選規則[Z],2013.
[6] 謝林海,彭小樹。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現狀及發展對策[J]體育與科學。2005,26(6)。
[7] 侯廣斌,吳縱根。郴州市城區廣場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0.9.
[8] 楊欣海。全民健身廣場體育文化活動開展現狀調查研究-以杭州市為例。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9,33(5)。
[9] 江滔,陳玉萍,李協吉。湘潭市社區中老年婦女廣場集體健身舞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報,2011(12):136~138.
[10] 向武云。論城市廣場體育文化 [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6):621-623,626.
[11] 郭志強。有氧運動健身的生理學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3):107~109.
[12] 牟頂紅。廣場健身舞研究現狀綜述與趨勢展望科技風,2010(12)。
[13] 龍斌。淺談重慶市潼南縣廣場健身操發展現狀及研究對策[J].健身休閑。2013.5.
[14] 劉大維,胡向紅。廣場健身舞的起源、現狀、特征及價值研究[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2,11,2: 61- 62.
[15]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EB/OL].
[16]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17] 愛曉陵,劉青慶 討論健美操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推廣價值[J],浙江體育科,1996;(3)。
[18] 袁永虹,上海市中老年健身操(舞)開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山西體育科技,2001,12,21(4):43-45.
[9] 世界衛生組織 1948 年提出對"健康"的定義。
[20] 李蕊。豫南地區廣場舞開展現狀調查研究。河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2013.5.
[21] 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22] 葉李。廣場健身舞的動作幅度和動機耗氧量關系的探討。民營科技,2012:02-20.
[23] 劉國信。排舞新興的休閑健身運動[J]2007(10);31.科學養生。
[24] 鄧樹勛。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9-1.
[25] 李蕊。豫南地區廣場舞開展現狀調查研究。河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2013.5.
[26] 楊曄。成都市社區全民健身操舞開展現狀與對策[J].藝術研究,2012,8:36-44.
[27] 易洪武。廣場群眾舞蹈文化現象發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6(04):39-40.
[28] 侯廣斌,吳縱根。郴州市城區廣場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J].2009(09)41-42.
[29] 李少奇,鄒子為,陳以璇。廣場健身舞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9(19):490-491.
[30] 陳曉霞,張志華。有氧健身操(舞)社會現狀的探討[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31] 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Z],2002.
[32] 李穎,姜媛媛,宋宏偉。老年有氧健身操對絕經女性骨密度的影響[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
[33] 張翠華,劉芳。后奧運時代中國大眾體育的發展趨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4):60-64.
[34] 周麗云。福州市城區廣場舞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5.
[35] 禹文。重慶市主城區老年健身舞蹈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4):130-135.
[36] 劉雪麗,王晨,翟英姿。焦作市居民廣場健身運動的開展狀況與對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14):272.
[37] 陸晨。廣場健身舞在社區體育中開展現狀的調查--以吉首市為例[J]. 湖北體育科技,2012(04):378-380.
[38] 劉國信。新興的休閑健身運動[J].科學養生,2007(10):31
[39] 劉明生。上海市社區體育組織現狀及發展對策。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23(1):29~35
[40] 李俊怡,胡悅,方征。 論民族健身操在學校開展的前景[J].體育文化導刊,2008:95-97.
[41] 黃 詠。 民族健身操與健美操之比較研究[J]. 貴族民族學院學報,2008,(5):190-192
[42] 肖光來。健美操[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43] 趙偉科。 影響城市廣場體育文化活動發展的多元因素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49 (17):88-90.
[44] 周叢改。武漢市社區開展大眾健身操活動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D] .武漢市,武漢體育學院,2006
[45] 王崢。成都市社區居民全身健身操舞開展現狀調查研究[J].體育學刊 2005,3
[46] 王凱珍。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5.
[47] 蘭紅瓊。從全面健身的角度談社區健身舞蹈的開展-以成都市社區健身舞蹈的開展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15(61)99-102.
[48] 鄭傳鋒,周勇。健身操體育舞蹈在高校的發展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4,23(3)42-44
[49] 孫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8,27(5):555-556.
[50] 吳春輝。泉州豐澤區廣場舞蹈現狀調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1] 徐清。從廣場舞蹈看市民對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J].浙江文化月刊,2008.
[52] 李相如。我國城市社區實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1,21(2):28-33.
[53] 郭恒濤。長沙市城市社區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8.
[54] 翟方、董英明。近十年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現狀的研究綜述[J].河南教育學報。2010,5.
[55] 徐桂霞,智翔。南京市區晨晚練點健身操開展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體育部??萍夹畔?。302-303
[56] 賈佳。新鄉市城市社區健身操開展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
[57] 劉華峰,王飛。武漢社區中老年健身操(舞)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N].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