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載體,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體育鍛煉方式。2003 年 2 月,國家體育總局將健身氣功設立為第 97 個推廣的體育項目,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豐富體育鍛煉方式、增強人們體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豐富大學體育課程內容,培養學生自覺健身意識,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滿足不同身體條件的同學都能夠積極有效地參與體育運動,將健身氣功作為新開設的大學體育課程,逐漸形成本校特色體育教學項目。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欽州學院 2013 級公共體育健身氣功選修課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是包括本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學生對健身氣功類教材的認知以及本課程教學方法與評價情況等。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研究法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網站查閱、收集有關健身氣功教學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與整理,為本論文提供參考。
2.2.2 專家訪談法走訪健身氣功方面的專家和教師,針對健身氣功教學方面的問題進行咨詢和訪談。
2.2.3 問卷調查根據研究的需要,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效度檢驗,在此基礎上對健身氣功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前后學生的認知狀況及身體素質改變情況等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 120 份,回收有效問卷 120 份,有效率為 100%。
2.2.4 教學實驗法在 2014 年 2 月至 6 月的公共體育課期間,隨機選擇一個年級健身氣功選項班進行實驗,驗證健身氣功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效果。
2.2.5 數理統計法對教學前后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運用 Spss 統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并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健身氣功的教學狀況
根據場地狀況以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主要是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試行推廣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和八段錦四種健身氣功的新功法。從開設的項目看,這些項目能夠有效鍛煉學生肌肉反應的靈敏性,學會放松大腦神經系統的緊張性,按摩臟腑器官,利于頸部運動,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可增下肢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等。
3.2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表1】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對指定學生教學前與教學分別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再對教學前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臺階試驗、肺活量體重指數、立定跳遠這三個評定指標教學前后都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l),說明通過一個學期的健身氣功項目學習,學生的心臟功能與肺功能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強。但是作為評定上肢力量指標的握力體重指數,教學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1)3.3 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認知狀況。。
3.3.1 學生的興趣程度為了解學生學習健身氣功的認識基本情況,更好地引導他們學習健身氣功,在教學前后對學生的興趣程度進行了調查,在教學前,對健身氣功選項課非常感興趣和感興趣的學生僅占32.5%,大部分同學對此項目不了解或者是沒有聽說過。持不感興趣和一般態度的學生是因為自身感興趣的項目(如籃球、健美操、散打等)已被選完,但為了修滿學分不得不選擇健身氣功選項課。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學生對健身氣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健身氣功選項課非常感興趣和感興趣的學生比例上升到87.5%,僅有 5.8%的同學不感興趣(見表 2)?!颈?】
3.3.2 學生對教學過程的評價為了解學生對健身氣功這門課程設置的認知,對四個班的120 學生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評標準滿意度進行了調查。因為健身氣功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項目,只有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習練健身氣功才會起到健身的效果。針對不同身材素質的學生,安排不同的運動強度,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結果顯示:四個選項班有 93.3%的學生對教學安排的內容表示贊成,有 91.7%的學生認為教方法表示認可,90%的學生對考評標準表示同意。從以上的數據這充分說明健身氣功在高校教學中是可行的。(見表 3)【表3】
3.3.3 學生課后練習狀況及對健身氣功作用的認識通過對學生課后練習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有 65%的學生課后經常進行練習,偶爾進行練習的學生占 25%,僅有 10%的學生課后從不練習。影響學生課后進行練習的主要因素是場地器材的限制、缺少組織和指導等。(見表 4)【表4】
健身氣功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堅持鍛煉有益于身心健康,它通過身、息、心的自我調節,達到三者的和諧統一,從而促進整個機體保持平衡協調。例如:五禽戲,不僅體現“五禽”的形神,姿勢優美大方,而且動作簡單,易學易練。它的動作包括身體軀干的全方位運動,能對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進行有效的鍛煉。經調查發現,學生接受健身氣功主要原因包括:有效加強身體各個部位的鍛煉,符合健身原理;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健身氣功動作簡單易學,而且十分形象有趣。這種感受正好符合了健身氣功的習練特點,練習強度可根據自身的素質把握。八段錦的運動強度和動作編排次序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的規律。這動作結構不是十分復雜,以便于普及與掌握。
3.3.4 學生把健身氣功作為終身體育鍛煉項目的態度通過調查發現,在教學前,僅有 10%的學生會把健身氣功作為終身體育鍛煉項目,有 14.2%的學生則持不一定的態度,有75.8%的學生不會把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終身體育鍛煉項目。而在教學之后,有 77.5%的學生表示愿意在畢業后繼續參加健身氣功項目的鍛煉,并作為終身鍛煉身體的手段,僅有 10%的學生表示不會把健身氣功作為其終身體育鍛煉的項目,充分說明健身氣功選項課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見表 5)?!颈?】
3.4 健身氣功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效果
3.4.1 學生體質得到了增強,提高了健康水平健身氣功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使學生身體各項素質得到有效的鍛煉,從表 1 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強,體質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因此,健身氣功選項課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3.4.2 學生對我國傳統體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并能應用到自身鍛煉中在為開設健身氣功時,大部分同學此項目不了解甚至沒有聽說過,這樣是我們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流失的現象之一。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能熟練的四套健身功法,部分學生能打出自己的特點。從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下,大部分學生經常聯系健身氣功,因為練習起來不受場地和時間限制,便于練習。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 通過健身氣功的教學,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使大學生對健身氣功運動有更加廣泛、深刻和理性的認識。
本文調查結果表明:練習健身氣功的學生心臟功能與肺功能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明顯加強。同時,培養的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健身氣功就是要求經常練功貴在堅持,只有長期堅持練功,才能取得比較好的健身效果。
(2) 將健身氣功引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選擇高校特色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建立嚴謹、系統的考核體系,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健身氣功了解我們的傳統體育文化,知道健身氣功的健身作用,為他們進入社會后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健身氣功的開設,從內容上,為高校體育教學增加了新的內容和活力。從鍛煉效果上,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從意義上,通過健身氣功這項運動來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進行發掘,進而使得學生對于提高身體素質的認識程度能夠得到充分的轉變,以達到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根本目的。
4.2 建議
(1)為了繼承與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各高校應結合地方特色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本地區獨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引入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在納入的過程中,使之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健身氣功這項運動,是一門古老而新穎的運動,如何進行科學化的整理,編入規范的教學課程,需要借鑒學習其他項目的經驗,要不斷進行改革與完善,確保健身氣功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
(2) 高?,F有的體育師資結構不能滿足健身氣功教學的需要,阻礙了健身氣功教學的順利開展。各高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一批理論扎實、專業技術過硬的教師,同時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形式和渠道的培訓與學習,增強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健身氣功教學質量。
(3)加強健身氣功教學方法、組織形式、評價體系等方面的研究,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進一步完善健身氣功課程體系,以保證健身氣功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
(4)加大健身氣功在高校的普及,學校是個特殊群體聚集的地方,為健身氣功的開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健身氣功對提高個人修養,調節身體氣息,強身健體和繼承發揚傳統體育精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體育事業正在高度發展中,一些新的運動形式應用而生,健身方法形式百花齊放,不斷沖擊的原有的健身體育項目的格局。從終身體育鍛煉角度,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健身氣功的自身價值和作用,使之激發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五禽戲:健身氣功新功法叢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邵 君,林秀鳳.傳統養生在體育教育中的開發[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02(S1):138-140.
[3]康任俠.普通高校開設健身氣功選項課的可行性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4(1).
[4]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健身氣功指導員培訓教材內部資料,2007.
[5] 王立忠.中國傳統健身養生與終身體育的文化融合[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2(4):514.
[6] 熊 金.試談高中體育教學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