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國民體質狀況和健康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國家未來建設和發展的主力,其體質健康水平與國家未來發展關系密切。眾多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是一種增進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項目的實踐研究中,體育鍛煉存在“參與容易,堅持難”的現象。就青少年體質健康\\( 身體形態、肺活量、耐力素質等狀態\\)問題也引起不少專家學者的重視,張慶文等人的研究表明,導致青少年學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鍛煉興趣;張迎修的研究認為,青少年學生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是體育鍛煉不足; 文雁勇認為,體育鍛煉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對體育運動的消極情感體驗等。因此,對大學生主觀鍛煉體驗及體質健康做相關性研究,為體育鍛煉標準及主觀鍛煉體驗指標納入我國體質監測指標體系中提供理論依據,對于有目的地引導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大學生健康的整體水平提高也具有很大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 1 研究對象
以河南省在校本科大學生的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為研究對象,以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學院、鄭州大學、洛陽師范學院、鄭州師范學院、信陽師范學院六所高校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需要,圍繞研究主題,在鄭州師范學院圖書館查閱有關陽光體育運動、大學生體質、大學生主觀鍛煉體驗方面的相關書籍和報告,通過“中國知網”詳細檢索 2000 -2014 年以來關于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體質健康、主觀鍛煉體驗等方面的相關科研成果,并對所得資料進行了歸納整理,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2. 2. 2 測試法根據教育部教體藝文件要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和評價標準,采用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儀器,有熟練操作體質測試儀器的教師,在第一學期對學生進行統一測試。測試具體指標為: 形態指標、肺活量、耐力類;速度靈巧類,握力\\( 男生\\) 、坐位體前屈\\( 女生\\) \\) 。
大學生主觀鍛煉體育的測量: 選用 McAuley 和 Coumeya\\( 1994\\) 編制的《主觀鍛煉體驗量表》,該量表共有 12 個條目,分積極的幸福感\\( Positive Well - being,PSB\\) 、心理煩惱\\( Psychology Distress,PD\\) 、和疲勞\\( Fatigue,FA\\) 三個分量表,各分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2. 3 問卷調查法對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鄭州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信陽師范學院和鄭州大學部分參加測試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體育主觀鍛煉體驗。共發放問卷 1250 份,收回問卷1215 份,有效問卷1200 份,有效率為98.8%。
2. 2. 4 數理統計法對所得調查數據,運用 SPSS17. 0 在計算機上進行統計處理,結果分析 T 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
3 結果與分析
3. 1 不同分數等級大學生主觀鍛煉體驗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 2002 年頒發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試行方案\\) 評分細則,學生體質測試總分≥86 分為優秀,76 -85 分為良好,60 -75 分為及格,<60 分為不及格。按照體質健康得分等級分組,與積極幸福感、心理煩惱和疲勞 3個分量表進行分析,具體如表1 所示:【表1】
從表1 的分析可以得知,不同等級分數大學生的積極幸福感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 P <0.01\\) ,得分等級越高的大學生其積極幸福感越強。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對大學生的體育教育和訓練中,應充分關注大學生的鍛煉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更有助于體質健康的提高。在心理煩惱和疲勞方面得分相對較低,其中在疲勞方面存在差異性\\( P <0.05\\) ,在心理煩惱方面不存在差異性\\( P >0. 05\\) ,且優秀組、良好組和及格組間學生的主觀鍛煉均存在差異性,均存在等級越高學生鍛煉后的心理煩惱和疲勞程度相對較低; 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大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積極的情感體育不僅能使他們的心理得到改善,提高積極幸福感,而且還可促使他們的生理機能得到提高,身體素質得到改善;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積極關注學生的鍛煉心理體驗,提升學生的積極情感體育,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因人施教,提高學生積極幸福感的鍛煉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3. 2 大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結果與主觀鍛煉體驗的相關分析【表2】
從表2 大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結果與主觀鍛煉體驗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所調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評價結果與積極幸福感呈正相關關系,且存在顯著相關性; 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后的積極情感體驗,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關系到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同時不難看出,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與心理煩惱和疲勞維度呈負相關關系,也即是說,學生的情緒越強,大學生的體質相對較差時,其心理煩惱和疲勞程度相對較高。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運動情景和運動氛圍的創設,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鍛煉,提升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評價,降低心理煩惱,提高自身的成功體驗,提高運動興趣。
3. 3 大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間的相關分析
由表3 可知,在對大學生進行主觀鍛煉體驗時積極幸福感維度與肺活量、身高體重、柔韌力量、耐力、速度靈巧等方面都存在正相關,心理煩惱和疲勞維度方面與肺活量、身高體重、柔韌力量、耐力、速度靈巧均存在負相關。其中,心理煩惱、疲勞維度與柔韌力量、耐力、速度靈巧之間存在著顯著負相關\\( P <0. 01\\) 。特別是一些體質相對較差的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較體育較強的學生更易產生生理的疲勞和心理煩惱,針對此類學生,要相應減弱鍛煉強度,使其充分體驗鍛煉的快樂體驗。
此外,體育的主觀鍛煉體驗與心境也有一定的關系,段軍鋼在《大學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素質的比較》中得出,鍛煉心境以憂郁、苦悶的情感為代表性癥狀的,常表現出對生活興趣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等特征。他們由于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而導致身體素質下降,所以體育鍛煉后體驗到的疲勞感較強。因此,,在平常參與體育鍛煉時,對于那些心境比較憂郁的同學,應該更多給予支持和鼓勵,使其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養成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颈?】
3. 4 不同性別大學生主觀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相關分析
由于大學生性別的生理機能不同,其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評價標準有所不同,因此,為探究不同性別大學生主觀鍛煉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的相關度是否存在差異,做出以下分析。
由表4 的相關分析可以得出,女大學生在積極幸福感與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相關系數方面高于男生組,且男女生積極幸福感與耐力、速度靈敏等得分上呈現出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而在心理煩惱與耐力、柔韌力量等得分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即是耐力、柔韌力量等得分越低的男大學生心理煩惱越重,而女大學生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性。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男生較喜歡參加籃球等競爭強的激烈運動,而這些激烈運動項目需要較強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而女大學生則較喜歡運動強度低、娛樂性強的運動項目,所以才會出現以上分析的現象。因此,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要注重性別差異,注重對男大學生耐力、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的鍛煉,從而提高他們的主觀鍛煉體育,提高身體素質?!颈?】
4 結論
1. 積極幸福感在不同分數等級大學生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分數等級越好積極幸福感越強; 心理煩惱和疲勞的大學生在不同分數等級方面存在差異。
2. 大學生的積極幸福感體驗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呈正相關關系,而心理煩惱與疲勞與體質健康成績呈負相關。
3. 大學生的積極的幸福感體驗與身高體重、柔韌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靈巧都存在正相關,心理煩惱和疲勞與身高體重、柔韌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靈巧方面均存在負相關。
4. 女大學生生組主觀體驗各指標與體質健康評價結果間的各相關系數均高于男大學生組。女大學生的積極幸福感與身高體重得分間的相關系數高于男大學生組。
5. 男大學生在心理煩惱、疲勞維度與耐力、柔韌力量、速度靈巧類得分具有相關性,而女大學生在這方面的相關系數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慶文. 影響上海市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缺失的因素[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 3\\) :88 -91.
[2] 張迎修. 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原因及對策思考[J]. 中國學校衛生,2007\\( 9\\) :771 -771.
[3] 文雁勇. 對體育興趣與求知欲培養的思考[EB/OL].
[4] 張力為,毛志雄. 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15 -118.
[5]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說明[EB/O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
[6] 段軍鋼. 大學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素質的比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 2\\) :189 -190.
[7] 高緒秀,張劍峰.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后主觀體驗相關研究[J]. 湖北體育科技,2010,29\\( 6\\) : 702- 704.
[8] 劉桂芳. 大學生體育行為與主觀體面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 9\\) .課題成果 KETICHE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