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所以我國的教育體制也面臨著改革的挑戰。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社會更加快速的發展,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對高校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從而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的質量。
課程學校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保證,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對學校的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大多數學者認為,課程分為顯性課程和隱蔽課程。顯性課程是以直接的方式呈現的,可以使學生學到知識,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隱蔽課程是一種不公開的教學方式,主要包括形成學生主體思想的各種因素、學校的環境等。比如學校的校風、校園文化、教師的獎懲方式、學生的興趣、學習態度等。隱蔽課程和顯性課程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體育隱蔽課程對高校人才培養、體育事業發展的價值。
一、體育隱蔽課程的概念
隱蔽課程的研究在我國的起步較晚,目前,體育隱蔽課程還沒有統一的概念,比較認同的是姚蕾對體育隱蔽課程的定義。其定義如下,體育隱蔽課程是在學校范圍內實行的,根據體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目的規范化設計形成的,它的呈現方式是間接的,并體現了體育要素的總和。體育隱蔽課程可以從以下的幾方面來進行理解。一是,體育隱蔽課程的依附主體是課程及隱蔽課程,并體現了它們的共性。二是,體育隱蔽課程是建設體育文化的需要,是體育文化的一部分。三是,體育隱蔽課程不是直接表現出來的,具有內隱性及間接性。四是,體育隱蔽課程也是體育教學目標的一部分,與體育顯性課程共同實現了體育教學目標。根據這一概念可知,體育隱蔽課程被劃分到了體育文化范圍之內。
二、體育隱蔽課程的構成要素
體育隱蔽課程涉及多方面的內容,涉及到學校的物質層面、學校的制度層面、學校的觀念層面以及行為層面等。學校的物質層面主要包括校園的人為和自然環境;桌椅排列、教室布置、教學設施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等。學校的制度層面主要包括學校組織機構、學校管理體制、班級的管理與運行方式、慣例、規約等。學校的觀念層面主要包括教學指導思想、教學觀念、教學風格、辦學方針、校風、行為模式、道德情感、價值取向等。行為層面主要包括學生的言行、教職員工的言行、社區與學校間的交往、教師與家長間的交往、師生間的交往、教師間的交往、學生間的交往。
三、體育隱蔽課程的功能
我國體育隱蔽課程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還停留在初級在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之上進行理論邏輯分析的階段。有學者在研究體育器材對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時發現,在比賽跳高時,使用沙坑的學生跳高成績高于使用薄墊學生的跳高成績,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沙坑給學生的安全感較高,薄墊給學生的安全感較低。不同的學者對體育隱蔽課程的理解不同,張自力認為體育隱蔽課程具有行為規范、陶冶情感、認識導向的功能。姚蕾和方向麗認為,體育隱蔽課程提高了體育課程的系統完整性,調動了學生參加體育課程的積極性。
四、高校實施體育隱蔽課程的意義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型人才。目前教育的核心是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全面發展,并且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將來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很快適應。想要實現這個教育的目標,學校的體育教學十分關鍵,它是實現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現在學校體育改革的十分明確的方向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大體育文化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及抗壓能力,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進行“全方位”的體育教育。目前,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只注重傳授體育知識和體育競技技能,忽視學生的體育素質的培養。
由于傳統的體育教學缺乏趣味性,十分枯燥,會使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出現倦怠的心理,扼殺了學生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及趣味性。對于一些不愛運動的學生來說,體育課成了他們的負擔,根本不能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學校素質教育不能實現的主要原因就是體育課程的單一性,只注重體育顯性課程的教學,也就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只注重考試的分數,不注重學生其他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課程研究表明,學校的課程包括顯性課程和隱蔽課程兩大類,顯性課程實現了教學的基礎目標,傳授了學生知識,培養了學生基礎的能力,初步形成他們的品德,但是顯性課程只是完成了一部分教學目標,學生的素質培養還需要隱蔽課程實現,隱蔽課程可以使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的積極性、堅強的意志,從而提高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體育隱蔽課程補充了體育顯性課程的時空缺陷“經驗”缺陷、個體差異缺陷、學習壓力缺陷。所以說,體育隱蔽課程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完整性及系統性,促進了學生的品德及個性的發展,激發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可以進一步完善體育教育,體現了體育素質教育的本質。因此,只有顯性課程和隱蔽課程相互結合,才能完成體育教學目標,才能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五、結束語
本文對體育隱蔽課程進行了詳細闡述。體育隱蔽課程涉及的要素很多,包括學校的物質層面、學校的制度層面、學校的觀念層面以及行為層面等,它是體育顯性課程的補充,高校的體育教學只有實施體育顯性課程和隱蔽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目前我國對隱蔽課程的研究還處在起步的初級階段,研究不深入,所以,在今后要加強隱蔽課程的研究力度,提出更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參考文獻:
[1]高航,高嶸,王建華. 北京高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現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01:112-115.
[2]陳麗.體育隱蔽課程的實施及對學生鍛煉態度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