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個學生的基礎素質,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打好基礎,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是主體又是發展的主體。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成人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那么,做好體育素質差生轉化工作是素質教育對體育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體育素質差生的轉化過程,都伴隨著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學生的刻苦學習的結果。
體育素質差的進步與提高將極大的激勵與鞭策全體學生的體育學習。只要體育差生能完成的動作與練習,其他同學就沒有理由不完成,可見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體育差生。只要體育差生完成了教學任務,才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素質差生的轉化工作又是對體育教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的考驗。教師要想做好體育差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提高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耐心、誠心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幫助,又要有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保證,才能使體育差生得以轉化。同時,也要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我在教育轉化體育差生過程中做了如下工作: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度
必須明確體育差生的形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學生的遺傳因素;二是教育失誤造成的。責任不在學生本人,要使他人都得到發展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是每位教師的責任、學校的義務。作為教師不嫌棄他們,不歧視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課上怎樣完不成教學任務要熱心的幫助人他們,從不讓他們當眾出丑,多鼓勵表揚,少批評,發現他們的長處,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的潛能得以發揮出來。
二、調查研究與對策
了解體育差生的成因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前提,他們有的生來矮小,瘦弱或肥胖,有的受師資的影響,教學條件的原因,體育教育不好(沒完成大綱要求),還有心理障礙問題,如對體育運動無興趣,膽怯、畏難、性格內向,有的運動素質差不協調等,不同的原因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癥下藥。
(一)“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幫助學生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經過能達到的目標。教育他們一點點的進步,不要急,鼓勵他們這一節比上一節強,下周比這周好,逐漸達到自己的目標。如:張同學和高同學,前者肥胖后者瘦小,前者有力量后者缺乏力量素質,根據各自情況,分別指出體育差的原因,制定目標和運動處方。落實各自的運動處方,逐漸提高成績,達到各自的目標,再制定下一個目標,努力達到目標,能夠完成體育課任務,達到教學要求。
(二)加強教學過程評價,使學生有成功的情感體驗。
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過程的評價對體育差生的作用,把注意力不是放在學生完成什么動作和完成什么標準上,而是集體中在體育差生的學習態度、練習積極性與點滴進步上,這些是體育差生的轉化條件。如:在雙杠教學中聯系支撐擺動后擺挺身下,唯獨后擺挺身下不敢做,在做好保護幫助的同時,鼓勵學生后擺過杠練習要高、推手時機要適當,做一些輔助聯系,在保護幫助下完成動作,適時地給予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和新的學習動力。
(三)注重群體作用,加強意志力的培養。
轉化體育差生要發揮群體力量,注意培養學生群體意識、團結精神。如:耐久跑教學中集體練習,優生領跑,體現了團隊精神。要教育優生尊重差生的人格,關心他們而不排斥,鼓勵而不諷刺。當差生練習中信心不足時,及時鼓勵“你能行”,成功時“好”都將有助于差生的進步。教育學生體育練習時的痛苦是暫時的,耐久跑時“極點”的出現,教育學生要頑強、勇敢地堅持跑下去,這樣意志力要在每次練習中培養,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只要我們貫徹指向素質教育,注重體育差生的培養,不放棄,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一定會圓滿完成教學任務。